閱讀屋>職場動態> 職場裡應打破自我跳出侷限

職場裡應打破自我跳出侷限

職場裡應打破自我跳出侷限

  科學家曾做過一個有趣的心理試驗。他們把跳蚤放在桌子上,一拍桌子,跳蚤迅速跳起,跳起的高度均在身長的一百倍以上,是自然界當之無愧的跳高冠軍。

  科學家接下來在跳蚤的頭上罩上一個玻璃罩,再讓跳蚤跳,這一次跳蚤碰到了玻璃罩。連續多次後,跳蚤改變了跳高高度以適應環境,每次跳躍總保持在罩頂以下的高度。此後,科學家逐漸降低玻璃罩的高度,跳蚤總是在碰壁後主動改變自己的起跳高度。最終玻璃罩貼近了桌面,這時跳蚤已沒有了跳躍的空間了,即使猛拍桌子,跳蚤連動都不動。試驗持續一段時間後,科學家打開了玻璃罩。這時無論怎樣刺激,跳蚤也不會跳了。本來跳蚤是跳高冠軍,但是一次次的碰壁,一次次的打擊,讓它們沒有了信心,即使去掉阻礙,它們也沒有了當初那種跳躍的心情了。

  其實,影響跳蚤不能再跳的不是阻礙,而是那種“我沒法超越”的信念!這就是心理定勢,它是思維的一種傾向性,是長期形成的一種信念。想一想,我們的頭腦中又有多少這樣的“信念”在束縛著我們,讓我們裹足不前!

  跳蚤試驗告訴我們:當在某一高度上失敗碰壁的次數太多了,就會對自己能不能超越這個高度產生懷疑,就會認定自己不可能再有新的突破了。再聰明的人也有犯傻的時候,就像那些跳蚤一樣。事實上,我們缺乏的往往並不是跳出“瓶子”的能力,而是跳出“瓶子”的信心和勇氣。

  有人說:“沒有所謂失敗,除非你放棄嘗試。”在現實生活中,有些事人們之所以不去做,只是人們認為不可能。而事實上許多的不可能,只存在於人們的想象之中。更糟糕的是,當你認為一切努力都無濟於事時,無助感便會油然而生。尤其是挫折與失敗,一次次的挫折與失敗可能激發一個人的鬥志,也可能給我們留下心靈的陰影,喪失前進的動力。人生最可怕的不是失敗,而是由失敗帶來的心理定勢對自己的限制!

  職場轉型,也許是每個職場人都逃不掉的命運。經濟結構轉型、產業環境改變、職業規劃意識的甦醒等原因都在催促人們思考轉型、面臨轉型、解決轉型。但對於打算轉型的人而言,他們自己是怎麼考慮的?職業規劃專家對此又有哪些提醒?

  案例1:公司裁員被迫轉行業

  去年年底,基金、證券、手機、光伏、製造業等行業開始紛紛裁員,大環境的起伏跌宕,讓不少職場人士都不得不陷入狂風惡浪當中。

  朱先生原是某金融理財公司的產品銷售經理。在前幾年股票行情比較好時,他賺了點錢,日子還過得不錯。但近幾年受到行業大環境的影響,情況很不樂觀,在今年6月,公司傳出了裁員的訊息,提出凡是合約到期的人,都不再續約。聽到裁員訊息後,朱先生他不得不思考未來的打算。

  朱先生本想在基金行業中另謀高就,可現在是整個行業都在波動,招人的公司並不多。因此,從6月開始,他就一直在思考到底自己還能做什麼?目前,他初步打算轉型從事保險類的工作,在之前的招聘會上,也投出了一些簡歷,部分公司對他也比較青睞。

  案例2:為健康轉向穩定工作

  今年30歲的胡先生在大學畢業後,進入了一家大型的媒體機構從事採編工作,對不少人來說,他的工作比較體面,而且能夠接觸到很多不同領域,對能力的提高,眼界的開闊都有很多好處。但在今年3月,他作出一個決定,從媒體採編崗位轉向企業擔任媒介主管。

  當談及此次轉型,胡先生表示,之前在媒體的工作雖然看上去體面,但由於要趕稿子,經常三餐飲食不規律,晚上接到報料時,還需要第一時間趕到現場,“剛畢業那幾年還是很有衝勁的,但長期這樣下去,身體還是吃不消。”去年結婚後,他與家人商量後,決定轉型,在經過近3個月的尋覓後,胡先生從今年5月開始進入一家大型的企業從事媒介主管,“現在的工作主要是負責公司一些新產品的市場推廣策劃,與以前的老同事打交道。”胡先生表示,現在的工作基本是固定上下班,壓力比在媒體工作時小很多。

  專家說法:轉型前做好規劃

  “機遇只留給有準備的人”這句話估計無人不曉,其實要想在職場轉型,也是同樣的道理。有職業規劃專家認為,由於職業發展只能前進,不能後退,因此,職場轉型也只能成功,不許失敗。在轉型前,必須謹慎對待,理性分析和全盤規劃,絕不能盲目估計,過於樂觀往往適得其反。

  職業規劃專家提醒,轉型前應該思考這些問題:

  轉型的目的是否明確?

  有些職場人士在轉型時,可能會一時意氣用事,只單方面聽取別人的意見,沒從自身轉型的目的出發,對於轉型的企業與自己的興趣、特點等是否相符也沒有作出一個全面的衡量,這種盲目的轉型可能會導致在新的崗位上工作並不如意。打算轉型的職場人士,不妨認真審視一下自己的職業規劃,問清楚自己這次工作上的轉型是否能為今後的職業發展提供更好的方向。

  轉型行業是否朝陽行業?

  在轉型前,還需要了解即將轉到的行業的發展情況,該行業的市場行情如何?薪酬待遇如何?經濟環境變化對該行業會有哪些影響?在轉型前需要區分這個行業到底是朝陽行業還是夕陽行業,如果自己原本所在的行業是朝陽行業,萬事才剛剛起步,不妨沉下心再努力拼搏,如果即將轉向的行業是夕陽行業,儘管目前發展很好,但也需要慎重,“現在的熱門不一定代表未來還肯定是熱門。有從事服裝行業的人士看到電子科技產品大熱,於是轉行向電子科技產品行業發展,但由於不瞭解該行業的特點,最終吃盡苦頭,這些例子其實不勝列舉。

  又有一位朋友宣佈結束自己的職業生涯,開始創業了。他告訴我,這麼多年來,厭倦了給別人打工,厭倦了職場上這些無處不在的名利之爭。

  這樣感慨的職業人不在少數,事實上到了30多歲這個年紀,這樣的職業厭倦以及對職業前途的迷惘,正是促使這些人創業的最大動因。

  對職業場的倦怠和迷惘

  職場的倦怠,是因為這些人實在看不清楚職業的未來。今日為公司付出,充其量是“鍛鍊了自己”,但這種鍛鍊如果不能成為行業頂尖,事實上對未來的益處也是有限的。

  在30多歲這個年紀,朝九晚五的生活,早就沒了工作初期的新鮮感。公司那些“企業文化”或是願景之類的華美說辭,只能騙騙職場的菜鳥,30多歲的職場“老甲魚”如果再去對這些玩意深信不疑,實在是太天真了。企業是個盈利單位,它並不是員工的家。企業和員工的關係,說到底是一種交易的關係。企業支付薪水,員工提供勞動或是智力。無論這種交易是公平還是不公平的,他們都是基於利益而產生的行為。

  倦怠和迷惘,正是因為他們不僅是企業人,還是一個社會人,他們被企業按照職業、職位的標準來要求,也得到了相應的作為企業人的報酬。但作為一個社會人,這些報酬並不能保障他們的未來。員工在企業的任職結束,也意味著這次交易的結束。從此,企業就不再對這個員工的未來負責了。但是員工卻不能就此停止努力,他需要去尋找新的工作機會或者創業機會,需要為自己的未來負責。改革開放之後的第一代所謂“職業人”——這些在自由企業工作的人——他們在喪失工作能力或競爭能力之後,企業會為他們的未來買單嗎?

  在保障制度缺失的社會,一個職業人是不可能不產生焦慮與倦怠的情緒的。更何況,市場經濟初期的很多企業,甚至連為員工買個保險都捨不得,如何談得上為員工的未來設計?職場的倦怠,是因為這些人實在看不清楚職業的未來。因為對大多數人而言,今日的努力只是在為公司付出,充其量是“鍛鍊了自己”,但這種鍛鍊如果不能成為行業頂尖,事實上對未來的益處也是有限的。在外企工作的職業人碰到天花板去了內企延續職業生涯,但在內企的又能如何?微薄的薪水,朝不保夕的工作,儘管今天被稱為經理或者別的什麼頭銜,但這一切僅僅是因為有著一份不怎麼算好的工作而已。

  一位企業家在他的文章中提到一個觀點,大意是“這代人賣命工作就是這代人的命”。但這樣說是相當自私的,把企業做大,是為了這位企業家自己的事業,但這個企業並不屬於為他工作的.每一位員工。事實上對未來的憧憬通常也都是“畫大餅”,這位企業家不僅給員工的薪水低得出奇,更是有成批解僱人的不良記錄。被他解僱的這些人,便是承擔了為這位企業家的企業做貢獻的義務卻沒有分享到“勝利的果實”。

  這樣說也許不公平,這家企業也有一直為之工作的老員工,也的確有人職位越爬越高。但這裡就有一個追問,那就是職業的風險。幾乎沒有一個職業人能把握自己的職業命運,他們的命運總是被別人掌握或者左右,這便是一種悲哀的現實。

  創業說到底是為了獲得保障。既然職業不是未來的保障,一個具有長久考量的職業人就會不得不自己去尋找保障。中國東部發達地區是創業人數很高的一個地區,這固然和機會多有關係,但深層次上,恐怕他們更需要的是要透過創業來為自己的未來做出主張,並維持在做職業人期間的生活水準。大多數職業人過了四十多歲就會走下坡路,能在職業上持續上升的畢竟只是少數。

  用人生的視角來考量工作的意義

  職業的問題,事實上我們需要用一個更寬廣的視線才能作出解釋。工作是為了什麼?人生又是為了什麼?

  大多數人的人生目標是為了生活地更好。這裡也包含了對財富、社會地位的渴求和“實現自我”。但工作是否能滿足這些人生目標呢?大多數的工作是不能的。工作至多能獲得小康或者“中產”,但能像楊元慶一樣拿這麼高的數字的職業人卻是鳳毛麟角。那麼工作是否可以“實現自我”,獲得成就感呢?大多數工作似乎也很難,這從最近出臺的一箇中國員工敬業度調查上就可以看出端倪,吸引中國員工的主要因素中,“有競爭力的基本工資”這一條便排在第一位。在大多數自以為是的企業家鼓譟著員工與之共創“事業”的時候,員工想得最多的卻是你發了多少工資。

  大多數職業人真正想要的屬於自己的“事業”其實是屬於自己的Business(生意),這個英文單詞和中文的“事業”原本就是一回事。創業固然是有風險的,但在現階段的中國,之所以還是有這麼多人創業,是因為打工的風險也不見得就比創業的風險小多少。遇到不淑的企業,不但會讓你覺得工作乏味,更是會耽誤了你的職業前程,讓你的市場價值越變越小。就算是真的能讓你發揮所長,但中國民企的平均壽命才3.5年,企業並不能對你的職業前途作出什麼保障。

  在西方,由於長期市場經濟的發展,市場比較規範,僱主和僱員之間也有一種長期的心理契約,但這種契約在中國暫時還不存在。並且,在西方做個小老闆和打工的區別也基本不大,從社會地位和收入上來講,普通白領甚至也要好過小老闆。但在中國卻不是這樣的狀況,中國的普通白領收入遠不及一個小老闆。

  這就牽涉到一個Business的考量,那就是成本和收益。創業的收益遠大於打工,但風險卻不見得就比打工大很多。並且,中國人“三十而立”的古訓也促使了這種心理的焦慮,它需要你在這些成本、收益、風險之中作出選擇,決定最佳的出路。

  這個出路不是工作的出路,而是人生的出路。在中國這個社會福利保障缺失的社會,你的人生要過得好,就需要你今日所做的投資是能為你的人生帶來長久收益的,這個收益就是長期維持高生活水準並且不斷提高。

  大多數有能力和膽識的人做出的投資選擇便是創業。而三十歲的躑躅,也正是為了尋找這個創業的方向究竟在哪裡。

  但一個純粹職業的人生真的是不值得肯定的嗎?這也未必。職業人生的肯定來自於對未來的保障,它需要社會福利保障的完善,也需要企業的成熟和長期穩健經營,當然也需要我們的社會在市場經濟這條道路上越走越成熟。

【職場裡應打破自我跳出侷限】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