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屋>其他> 文學的虛幻和現實的不真切隨筆

文學的虛幻和現實的不真切隨筆

文學的虛幻和現實的不真切隨筆

  從事寫作二、三十年了,讀書也讀了差不多這長時間,總體的感覺似乎越來越清晰:正逐步從虛幻走向真切。

  因為愛好文學,古今中外的作品讀了不少,類似的文章也寫了不少,其目的是探究其理、窮盡其情,尋得一個“真”字。

  忽然有一天,我發現文學的虛幻是無可迴避的,無論創作者秉持的是現實主義還是後現代主義,總之是虛幻成就了文學及作家。

  其實,對於作家,他們永遠是生活的參與者、體驗者和描述者,當然也會有深入其中的思考。那些所謂最偉大的文學作品和最偉大的作家,其偉大之處全在於如何虛化這個不真切的世界。

  一些科學家深刻地感受到,難以用一種科學的理論來描述我們的主客觀世界,因為我們很難將其清晰地切割開來,即二者相互滲透、密切關聯。於是,他們只能將其推給“上帝創造”一了了之。

  正因為我們急切地想要一個結論,所以我們時常偏離了現實的真切,甚至處於恍惚之中不能自拔。解剖那些文學作品,深刻的源於現實,空靈的來自人的心靈,而進行著的是一個個孤獨的靈魂。

  假如對這個多稜角的世界,沒有自己深切地體驗,一個作家是很難形成自己的文學的。而一旦有了自己的文學世界,作家的生活總會出現虛實交織的'情況,他或她就不可能真切地生活在現實世界當中。這種情況在科學研究者中亦有,這是人深入探究事物時的必然,因為我們都是有意識的動物。

  而事實上,虛幻的不只是文學的世界,我們這個看似真切的現實世界,同樣四處洋溢著虛幻的氛圍,譬如一個剛剛發生的事件,人物、時間、地點,都十分明確,我們好像可以明白無誤地描述出來。可是,不同的人,即事件之中和事件之外,事件之主要者和事件之次要者,事件主要者之此時和彼時,等等,表述出來的是不一樣的。

  為什麼會這樣?那麼,真實的事件又是怎樣的呢?這些問題顯然需要探討。其實,我們所表述的事件及其經過,是經過我們思維過濾了的,已然很難說反映的是本來面目。而如此說來,我們就不能表達現實的真切麼?

  當然可以,這便得是哲學的答案——不同的哲學,會得出不同的答案,誰最真切呢?

  如果讓秉持各自哲學觀點的人來回答這個問題,可能還將是沒有答案的答案,或者說沒有標準答案。這就是為什麼我們這個世界如此複雜,人類之間又是如此難以彼此理解,甚至我們將親自毀滅人類等等系列問題的原因所在。

  說到這兒,我們便清楚了:為什麼文學由輝煌走向了衰落?

  而人類有限的歷史又表明,所謂的文明及燦爛,永遠是相對而言的,完全出自我們的“自我評價”。

  我需要放下手中的筆,走出文學的虛幻和現實的不真切嗎?這個答案又意味著什麼呢?

【文學的虛幻和現實的不真切隨筆】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