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屋>設計> 市場與文化攜手引導中國設計教育論文

市場與文化攜手引導中國設計教育論文

市場與文化攜手引導中國設計教育論文

  內容摘要:在這個講究文化、注重經濟發展的時代裡,中國設計教育如何找準自己的方向和模式服務於社會,如何引導其走向美好的未來都值得我們去思考。文章透過對中國設計教育的發展歷史、現狀及弊端的分析,結合市場及文化對設計發展的影響,探索性地指出了中國設計教育未來的發展方向。

  關鍵詞:中國文化 經濟 市場 中國設計教育

  德國藝術教育家馬蒂亞斯說:“民族的設計就是國際的設計。”中國人只有做中國的設計才能真正走出去。在這個講究文化、體現民族個性的時代裡,中國採用以經濟發展為中心的發展戰略來增強自己的競爭力。市場是經濟發展的載體,設計是連線生產和消費的橋樑,因此設計要遵循一定的市場規律才能更好地發揮作用。中國的設計教育承擔著中國設計未來的希望。中國設計教育該如何找準方向和模式,如何走向美好的未來?

  中國設計教育的發展歷史、現狀及弊端

  1919年德國魏瑪成立了世界上第一所設計教育學院——包豪斯,它標誌了世界現代設計教育的誕生。①從包豪斯的建立到現在,西方的設計教育已經發展將近100年。改革開放20年來,西方的設計教育理念、模式和教學經驗傳入中國,極大地促進了中國設計教育系統的形成和發展。在這短短的20年裡,中國的設計教育經歷了“圖案”——“美術工藝”——“實用藝術”——“工業藝術”——“工藝美術”——“藝術設計”②的過程。由於對西方藝術教育的歷史缺乏系統的認知和掌握,缺乏對其教育與實踐之間相互滲透和影響的關係的理解和把握,以及它們之間的結合與比較的分析,於是“生搬硬套”地運用到中國的設計教育之中。隨著市場的發展,人們逐漸發現中國設計教育的種種弊端。首先是傳統教育模式上的弊端。長期以來,我國設計教育的教學活動中“教”佔據了主導地位,導致學生設計、動手能力不高,創新思想不強,再學習的能力缺乏。師生關係基本處於單向傳輸狀態,缺乏學問探討和情感交流,導致了“教”與“學”的分離,影響了設計人才培養的質量。其次,社會、市場方面對設計教育造成的弊端。在初級學習階段,數、理、化教育的過度重視導致能開發學生創造性思維、動手能力以及提高他們審美能力的美育教育得不到應有的重視,使得中國藝術教育系統中存在著幼兒園,小、中、大學教育鏈脫節。本應相互銜接的藝術教育階段,在大多數情況下處於割裂狀態。中國設計教育的課程設定只注重三大構成和速寫、素描等西方的繪畫方法及繪圖軟體的應用,看重培養學生的表面設計技術,而忽視了學生本身應積累的文化底蘊,導致中國現代設計缺少民族凝聚力。中國的設計教育脫離了市場和實踐,使得設計人才不能快速有效地融入。

  我國設計教育前瞻

  相對西方發達國家,中國的設計教育比較落後。但經過不斷地探索與發展,已逐漸形成了自己的設計教育模式。在這種教育模式下培養出的設計人才,正在各自的工作崗位上,探索著中國設計的未來發展以及中國設計教育的發展。但是時代是進步的,我們不能沾沾自喜於我們的成就,我國的設計教育還存在著許許多多的問題,必須要根據我國的國情,根據社會市場的需求,為設計教育預見更寬廣、更適合中國設計發展的前景。

  1.多元化層次性的中國設計教育。由於市場不同層次的需求,導致對設計人才不同層次的需要。高等院校也存在著不同的級別和層次,有著各自不同的教學質量標準。設計教育的人才規格應是多層次的,質量也不應只是一個標準。設計人才將來的工作領域應該是廣泛的,因此不同層次、不同型別的人才會受到市場的歡迎。設計院校應根據自身的環境條件,創立具有自我特色的教學模式。根據社會需求,積極而富有創造性地設定設計教育目標以及人才培養的規格。同時還要統一規範高等設計教育的基本質量。這種基本質量要求除了符合設計職業的要求,具備設計師應該具有的知識體系和能力外,還應當具備整體綜合素質和豐富的文化內涵。它包括品德、責任感、創新精神、設計能力、不斷學習的意識以及豐厚的文化底蘊作為基礎。這對任何層次、任何型別設計學校的學生要求都是一致的。

  2.用中國文化連結起幼兒園、小、中、大學教育鏈的中國設計教育。近些年成功的中國設計作品無不體現出中國古老的文化底蘊。當今世界,文化成為一個民族設計未來發展的有利武器。它需要長時間的薰陶、培養,慢慢地積累豐富。它的建立需要對歷史、文學、繪畫等有著深刻把握。它有利於學生文化底蘊的生成,設計出的作品不是表面的中國文化,而是具有中國文化精神。從小就培養學生熱愛中國文化,喜愛探求中國文化,將中國文化與藝術貫穿於幼兒園,小、中、大學教育之中,使這個教育鏈貫通暢達。

  3.擴充套件知識領域學習,培養複合型人才的中國設計教育。世界在變化,市場在變化,中國的設計教育也應走向注重綜合素質教育,培養既專又通的設計人才。

  4.社會、市場與學校結合,走具有伸縮性學制體系化模式的`中國設計教育。中國設計教育的發展要著眼於社會和市場的需求。壓縮學時、改變傳統的授課方式,鼓勵學生及早進入社會,在參與社會實踐的活動中來培養自己各方面的能力,在真槍實戰中提高中國設計教育的教學效率。這種伸縮性學制是指學分制和沒有畢業年限的模式。學生自主選課,透過前兩年的設計基本知識和方法,進入社會,在實踐中去體會設計的內涵,彌補欠缺的能力和知識。打破畢業的年限,可以刺激學生學習、實踐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同時,教師的角色由單純的知識經驗傳授者轉變為資訊資源的調配者、引導者。這有利於實際設計經驗的傳授,也有利於學生綜合能力的提高。

  博大精深的民族文化的支撐,必將引領中國在世界的設計舞臺上大顯身手。只要及時認識到設計教育的弊端並努力改進,中國的設計教育必將為社會乃至整個世界培養出類拔萃的設計人才。

  註釋:

  ①《世界現代設計史》王受之

  ②《試論我國藝術設計與工藝美術的關係》吳衛清華大學美術學院

  參考文獻:

  [1]《社會需求變化對設計教育的影響》謝大康 《裝飾》2003年第8期

  [2]《資訊化社會的DESIGN》 世界設計會議詳錄 NTT出版

  [3]《建構新的設計教育體系,發展中國的藝術設計教育》李硯祖

  [4]《設計教育,為新經濟時代的到來做準備》何曉佑 南京藝術學院學報 2003年第1期

  [5]《從藝術與設計的關係看現代藝術設計教育改革》李偉 湖南商學院學報 2001年第6期

  [6]《中國藝術設計教育發展研究》 袁熙 北京理工大學出版社

【市場與文化攜手引導中國設計教育論文】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