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屋>職場健康> 心理健康的論文

心理健康的論文

關於心理健康的論文範文

  素質教育是當前教育改革的主導和主流。隨著社會現代化的發展,社會對人的整體素質的要求愈來愈高,其中心理健康佔舉足輕重的地位。以下是小編整理的關於心理健康的論文範文,歡迎閱讀!

  關於心理健康的論文範文1

  重視青少年的心理健康,增強其社會適應能力已成為面向21世紀的學校教育的一個重要特徵。我們應透過校內外的傳播媒介,廣泛宣傳青少年心理健康對個人、對社會的重要意義,把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作為一項戰略任務來抓。

  健全性格培養是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內容。實際生活中我們也看到,心理健康的青少年雖然性格各異,但基本上是健康的;而心理不健康者,其性格也是不良的。中學生正處在性格發展日趨形成和穩定時期,他們健康性格是從小在積極和豐富的實踐活動中,受到良好的社會環境和文化影響以及自身努力培養的結果。因此要培養學生健康性格必須遵循健康性格形成規律,抓好以下幾個環節:

  (一)建設營造良好的社會環境和文化氛圍。心理研究表明,不同家庭教育模式對孩子性格形成影響直接明顯。一個喜歡懲罰兒童的母親會使孩子產生恐懼與畏縮反應的條件作用,由於這種行為的持續併產生泛化,導致孩子長大後,害怕周圍的人並表現孤獨性格。再有,學校教育中如果說實話反而受到教師責備,隱瞞真象得到教師寬容,以及周圍環境中存在不誠實、自私的壞榜樣等,往往使兒童說謊的性格得到強化。因此,我們要重視良好校風、家風的宣傳教育及培植,以建立有利於青少年健康性格形成與發展的社會環境與文化氛圍。

  (二)鼓勵青少年積極參加豐富多彩的實踐活動。人對客觀現實的反映是在其生活實踐中發生的.。青少年正是透過他們的學習、勞動、文體、科技、團隊及社會公益等各種活動接受社會影響的。由於青少年有精力充沛、愛好活動的特點,我們更應該對他們的實踐活動進行有效的管理,從而使他們在有益的、豐富的實踐活動中形成符合社會需要的健康人格。

  (三)引導青少年自覺努力培養健康性格。自我教育對性格形成具有重大作用。好學生與一般學生相比,他們的性格基本上從被控制變成了自我控制,因而產生了“自我鍛鍊”的獨特動機。我們要啟發學生的心理自覺,幫助學生了解自己,學會分析自己的方法,引導學生廣泛運用各種激發意志努力的手段如自我激勵、自我督促等。掌握自我忍耐、自我轉移、自我安慰等自我調節手段,發展自我控制和調節能力,培養良好性格。

  當然,我們在注重學生良好性格培養的同時,還應及時做好學校的心理諮詢與輔導工作。可以在學校設立“心理健康諮詢室”,就新生入校時的適應不良,老生在學習、人際交往、等心理衝突與心理挫折造成的心理障礙,以及家長、教師在教育孩子與學生中遇到的問題等進行個別諮詢、電話諮詢、現場諮詢。具體而言,不同處境的學生所需要的幫助,可能是不同層次的。我們可以就少數學生可能已經出現某種程度的心理和行為問題,進行早期干預。在問題出現初期給予及時幫助,防止發展成嚴重障礙。

  我們還應該面向全體學生,就他們在成長過程中可能會出現一些普遍性的問題,進行發展指導。幫助學生成功完成心理——社會發展任務。例如,發展學生的自我意識、自尊心、交往能力,對他人的尊重,幫助學生理解和控制自己的情緒,增強行為自控能力,等等。對於極少數長期處於惡劣的環境下並已經產生、積累了嚴重的心理和行為障礙的學生,需要進行系統的缺陷矯正,必要時應求助於專門的治療機構。

  總之,做好學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不僅可以及早發現與防治心理疾病,解決心理衝突,增強心理適應能力,維護青少年學生的心理健康,而且還可以與學校思想政治工作相結合。

  關於心理健康的論文範文2

  中學生心理障礙是當今社會問題之一。近年來,我國中學生心理疾患的發病率呈直線上升趨勢。在所有心理疾病中,神經衰弱、強迫症、人際關係緊張、考試焦慮等佔相當高的比例,個別中學生甚至因為不適應複雜的人際關係和競爭激烈的學習生活而離家出走,甚至自殺。無數望子成龍、望女成鳳的家庭,已陷入重視智力開發,忽視品德教育;重視身體健康,忽視心理健康的誤區。學校教育與社會教育則已陷入重視知識教學、升學問題和思想政治教育,忽視中學生健康心理,健全人格的培養與形成的誤區。由此可見,對中學生進行心理健康教育十分必要,迫在眉睫。

  一、努力建立良好的心理教育環境

  作為中學教育的具體決策者和組織者,中學校長首先應該擔負起這個重要職責;將心理健康教育納入學校課程,定專職教師,定專用教室;成立專門的學生心理諮詢服務室;建立集教育、科研、諮詢於一體的心理健康科室,指導、服務學校心理健康教育,解決好心理教育專職或兼職教師的待遇問題。

  創設心理環境,保證學校綜合性心理健康教育順利進行,而為中學生營造良好的心理環境主要是指學校、家庭、社群心理環境。

  學校心理環境建設應著重從以下幾方面著手:

  1、主環境建設。好的教育要有好的主環境。主環境建設包括教學大樓、實驗室、運動場等建設,要體現出“新穎、整潔、明亮、美麗”的風貌。要把各種建築物構建在綠化環境中,使學校成為花園式的大教室,讓名花異草、茂林草坪、曲徑通幽的小道,成為學生修身養性的環境。

  2、校園文化建設。學校可以透過開展豐富多彩的課外興趣活動,激發學生興趣,活躍學生身心,達到陶冶情操、美化生活、融洽師生關係、改善學生心理環境的目的。

  3、校園建設要做到校有校風、班有班風、教有教風、學有學風。這既能反映學校的特色,也是穩定的心理環境因素。學生的生理、心理、智力、能力等綜合素質,在良好的校風校貌這個心理環境中能夠得到良好的發展。

  學校還要努力創設良好的家庭心理環境,可從透過家長會、家長學校、彙編家庭教育通訊、家長委員會、諮詢活動等,定期對家長進行心理健康知識培訓,傳授孩子身心發展的常識,讓家長既關心子女身體健康,更重視子女心理健康,充分認識到:培養學生[本文轉載自中國教師站cn-teacher.com]良好的心理素質離不開文明、和睦、明朗、愉快的家庭環境。家長們要正確地愛孩子,學會賞識孩子,運用各種手段激勵孩子,使他們擁有愛心、擁有自信、明確自己的責任。這樣,良好的情緒就會長期佔據心理狀態的主要位置,從而保證每位學生身心健康地發展。

  同時,學校也要利用社會環境,加強學生心理健康教育。

  二、努力提高教師心理健康教育意識和能力

  中學生不少心理問題是在教育過程中形成的,也只有在教育過程中才能真正得以解決,換言之,中學生良好的心理素質也是在教育過程中得以培養和提高。那麼,教師作為學校教書育人工作的重要承擔者,是中學生德、智、體、美、勞、心理等素質全面發展的引路人和促進者,教師在中學生心理健康教育中有特殊的地位,然而,由於種種原因,心理健康教育一直未能引起教師足夠重視。某些地方,心理健康教育幾乎是空白,所以學校要努力提高教師心理健康教育意識和能力。

  1、組織教師學習理論知識,提高教師對學生心理健康教育重要性的認識。

  學校要組織教師學習第三次全國教育工作會議精神和心理健康知識,讓教師充分認識到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教師在教育活動中表現出來的人格特徵對學生人格特徵的形成有著直接作用,在學校心理素質教育的過程中,師生之間的互動與心理投射,對學生健康心理和健全人格的形成與發展,有著十分重要的作用,教師不僅傳授文化知識,而且要發揮鑄造學生心理、塑造學生品德、啟迪學生心智的作用。在學校中,中學生與教師直接接觸最多,受教師影響最大,教師在課堂內外既教書又育人。教師淵博的知識,和藹可親的教態,熾熱的感情,踏實謙遜的作風,無不給學生的心靈打下美好的烙印。同時,教師寬廣的胸襟、高尚的人格、優良的品德也會深深影響學生人格的健全發展。教師的言談舉止會在潛移默化之中,對學生的發展產生廣泛的影響,發揮巨大的作用。讓教師透過學習,提高認識,真正懂得一個好教師的教育是愛的教育,是用自己真正的愛去影響學生,塑造學生,重視學生非智力因素的培養,讓學生心理健康發展。

  2、組織教師深入調查研究、瞭解和掌握學生的心理問題。

  學生心理問題產生一般可歸結為三個原因:

  (1)在日常交際中對人際關係的焦慮。中學生隨著生理年齡的增長,他們的社交範圍也在不斷增大。但是很難得到成人正確指導其交往能力,難免會由於交往不當出現一些心理問題。例如,有些學生缺乏自信,個性過於孤僻,內向;有的則任性,虛榮,嫉妒心強;有的害怕交往,害怕談話。

  (2)日常生活中的心理扭曲。學生在平常,由於所處的家庭、社會、學校的影響,例如父母離異造成孩子抑鬱或走極端;社會不良風氣,複雜的人際關係讓孩子心理矛盾、困惑、疑慮,教師不得法的教育和嚴厲、放任,使得孩子對抗情緒或畏縮心理形成。

  (3)在學習中產生的心理問題。應試教育氾濫,只見分不見人。在學校教學過程中,學生盡信老師,老師迷信標準答案;學校以“分”定位,教師以“分”晉級,學生以“分”擇校讀書,真正的“分在增值,人在貶值”,學生往往得了高分,失去情感意志與追求,學生在高分、高心理壓力下,喪失了獨立意識和自我意識,把學習視為畏途、恐學、厭學心理加劇。

  3、指導教師講究科學方法,保護和促進學生心理健康。

  (1)正確引導:心痛尚須心藥醫。學生在學習、生活、交往中產生的種種問題,教師要對症下藥,區別對待。對待這些心理問題,解決時不能一概而論,更不可粗暴急躁,不能一味地批評指責,更不可諷刺打擊,要朋友式地談心,耐心啟發、正確引導。要教育孩子成為一個身心健康的人,必須要保持愉快的心情,也[內容來於  教師站.com]就是有意識提高自身修養,寬容待人,並且善於審時度勢,要熱愛生活所賜予的一切,要學會關心自己,使自己活得坦坦蕩蕩,快快樂樂;還要善於變換角度思考問題,任何時候,任何情況,往最壞處去想,就會發現自己最幸運,遇到想不通行不通時,退後一步自然寬,還別忘了改變和克服情緒心態,否則,社會意志衰退,上進心全失,患上心理疾病。

  (2)善於等待:心理問題的解決有一個漫長過程,潛移默化,水到渠成,不能立杆見影,所以我們要善於等待,堅持不懈,滴水穿石。

  作為教育工作者,還要儘量做到:表揚、批評適度;減輕學生心理壓力,要培養學生正確認識自己,認識別人。

  總而言之,對學生進行心理健康教育再全方位,多角度,才能讓孩子擁有一個幸福快樂的人生,才能勇敢地直麵人生,笑對人生,以平常之心對待生活中的一切,逐漸形成熱情、開朗、樂觀、寬容、自信等心理素質,逐步達到學會學習,學會生活,學會做人之目的。

【心理健康的論文】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