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屋>讀書筆記> 曹禺《雷雨》讀書筆記

曹禺《雷雨》讀書筆記

曹禺《雷雨》讀書筆記

  《雷雨》是曹禺的第一個藝術生命,也是現代話劇成熟的標誌,《雷雨》一發表,就震動了文壇,而此時的曹禺只有二十二歲。以下是小編整理的曹禺《雷雨》讀書筆記,歡迎閱讀!

  周樸園與侍萍的相遇是偶然也是必然,曹禺用巧妙的構思帶給我們一次精神世界的衝擊,使我們對愛情和階級意識有了更透徹的理解。

  周樸園和侍萍三十年後的相遇是《雷雨》第二幕的一場戲,這場戲是《雷雨》最重要的一場戲:從內容上看,《雷雨》的所有內容都是由這一場戲生髮擴展出去的;從結構的角度看,第一幕戲是這場戲的交待,而第三幕和第四幕的戲則是這場戲的發展。這場戲的情感衝突是在周樸園和侍萍之間展開的,驚心動魄的“雷雨”也是由這場戲醞釀的,沒有這場戲,《雷雨》的戲劇衝突和情節主題變沒有辦法展開,所以把握瞭解周樸園與侍萍思想性格的關鍵在於對他們三十年後相遇情節的理解。因此,他們三十年後相遇情節是《雷雨》只能夠最值得研究的一場戲。

  周樸園和侍萍帶著近三十年的不同人生經歷,帶著近三十年的不同人生感受,帶著近三十年的不曾變化的階級觀念和不能忘記的愛情記憶,在三十年後相遇。他們之間的對話,表現了各自的階級觀念,《雷雨》三十年後的相遇情節也是由他們的階級矛盾意識展開的。

  (一)階級矛盾下週樸園的選擇和內心潛藏著的愛

  周樸園和侍萍的再次相遇,是因為侍萍想找她女兒四鳳回家而意外地在周樸園的家相見的。為什麼說周樸園階級矛盾下的選擇呢?《雷雨》中描述,周樸園保留著侍萍當年屋室原來的樣子;周樸園特意把使用過的大櫃搬來並一直放在被保留侍萍居室內;周樸園一直把侍萍的照片放在居室的鏡臺上;周樸園還保留著侍萍當年生產不開窗的習慣。那麼周樸園既然把侍萍拋棄了為什麼還要留有侍萍的習慣呢?為什麼不從侍萍的影子中走出來呢?這一切都源於周樸園在階級矛盾意識下的選擇。

  周樸園與侍萍是真的相愛的,那周樸園為什麼拋棄視屏呢?看似矛盾的背後,其實暗藏玄機。

  周樸園拋棄侍萍,去了有錢有門第的小姐,從而在不知不覺中他的思想也會變得複雜,他樹立起階級意識、創造家業意識,可他為什麼會改變呢?周樸園和侍萍戀愛時,雖然是“闊公館”的大少爺,但那時周樸園是沒有家庭門第階級意識的,他像梅侍萍一樣單純,像周衝一樣浪漫。他是本著人的青少年時期特有的單純、天真,自然和美好戀愛的,當時他還有反抗意識,知道去爭取幸福,那是因為他還沒有成長,還沒有清楚自己的社會地位,一旦他步入社會角色,那他的思想自然會複雜化,自然會有“門當戶對”的階級思想,那麼他的愛情悲劇就是發生在階級矛盾意識的萌芽上,究其根源還是在於個人角度的選擇上,為了適應社會發展不得已而為之。

  周樸園階級矛盾下的'選擇也表現在對自我婚姻的選擇。從《雷雨》中我們會發現周樸園在梅侍萍之後的兩次婚姻都是不幸福的,繁漪是周樸園的第二任妻子,但繁漪並沒有在周樸園那裡得到她所渴望的愛,因而才把愛轉向周樸園的兒子周萍。四鳳說“聽說老爺一向是討厭女人家的”,他對繁漪性冷淡,長時間不與繁漪住在一起,這些都是周樸園在階級矛盾意識下作出的選擇,他選擇了把自己的愛留在過去,然而過去愛已經過去,已經無法挽回也無法重現,所以他只好選擇將全身心投入到事業上,來求得心靈上的平衡。

  周樸園還是愛侍萍的,只是默默的愛著。兩個人相遇後,周樸園深情地回顧這三十年前的愛情,在聽了梅侍萍的“你自然想不到,侍萍的相貌會老到連你都不認識了”之後,他詫異地說:“你,侍萍?”這種驚詫表現了他內心對侍萍的思念和愛戀。那為什麼他不去想認呢?其實到這裡,我們會發現周樸園強烈的階級觀念,驅使他維持他周家“闊公館”的家業,那麼就必須注重社會形象,從而要拒絕在人們面前與侍萍相認,他階級觀念選擇的這一舉動,致使他只能將對侍萍的愛放在心裡,從而釀成了他們的愛情悲劇。

  (二)階級矛盾下侍萍的選擇和內心潛藏著的愛

  強烈階級觀念的侍萍的選擇主要來源於“闊公館”階級人物的不可信,他對女兒說:“你不懂,你不知道這世界太——人的心太——。(嘆口氣)”。這裡有多少難以言說的內容呢?相遇後侍萍沒有選擇欣喜繼續抱有幻想,而是指責周樸園說:“過年三十的晚上,我生下你的第二個兒子才三天,你為了趕緊要那位有錢有門第的小姐,你卻逼著我冒著大雪出去,要我離開你們周家的大門”。她強烈的選擇要求要把女兒從周家帶走也是因為她有著被闊家大少爺拋棄的悲劇愛情和悲劇人生經歷,她擔心自己的女兒也會重複她的命運,一切源於她強烈的階級觀念。雖然從他們的對話中可以看出,侍萍對周樸園還有愛戀可言,可深厚的階級觀念壓抑了她的內心,從而使他們的愛情走向絕谷。

  《雷雨》周樸園與侍萍三十年後的相遇情節,最後仍以分手而告終,這也使我們感覺到,在他們的內心,愛情和階級性衝突的“雷雨”還會繼續下去的。其實,他們內心深處的“雷雨”也是當時幾乎所有人的人生體驗的象徵。

  人是既有美好又有階級性的。人的美好人性的東西就是人的純真,善良,美好的品性,階級性是由人的社會地位生髮而來的劣性。選擇人性的美好的東西就得放棄社會性利益;而選擇社會性利益也得必須以放棄美好的人性為代價。正是對這兩者不同的選擇帶來不同結果的衡量就常常使很多人在兩者的衝突矛盾中選擇階級性而放棄了人性。

  《雷雨》周樸園與梅侍萍作出的種種人生選擇,證明了在人性與階級性矛盾衝突中,選擇又不僅僅是在個人內心中,選擇還必然帶來不可料想的災難性後果。

【曹禺《雷雨》讀書筆記】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