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屋>心理學> 用心理學分析國小的英語教案

用心理學分析國小的英語教案

用心理學分析小學的英語教案

  小學英語教學在培養學生創新能力的同時,也應該滲透心理健康教育,使每一名學生的身心健康發展。學生英語成績的低下,導致學生自卑、淡漠、恐懼、厭學等心理的形成,嚴重阻礙了學生的全面發展。下面我就談談自己在英語教學過程中滲透心理健康教育的一點嘗試和體會。

  一、從改善環境突破,融洽師生感情

  課堂是學生學習的主渠道,小學生學習英語能否取得成功,大程度上取決於他們對英語學習的興趣.如果教師講課時態度和藹,言形象生動,既生動又有幽默感,會使學生“如沐春風”,從而在輕鬆愉快的課堂氣氛中達到“中心喜悅,其進自不能已”境地。如我在上四年級第七模組Thereisahorseinthisphotos時,上課鈴響後,我帶上草帽,拿著道具小鋤頭,慢慢悠悠走進教室,並告訴學生今天我要帶他們去參觀我的農場。這時多媒體播放一個農場的畫面。學生上課時的緊張感一下子消失,而且很快的融入了課堂。教師個性化教學風格會

  使學生產生愉悅的心理體驗,有助於培養健康的情感。所以我認為在課堂上提倡用班級的心理環境來影響學生的心理,用和諧的心理環境來調動學生的學習熱情,是非常必要的。

  二、從培養興趣著力,激發學生求知慾

  在教學中,教師要善於運用生動有趣的語言和手勢、喜聞樂見的教學手段、帶有趣味性的故事、寓言和遊戲、現代的教學裝置和先進的教學手段,設計一些參與性較高的小遊戲,列舉一些有意義的事物和現象,使學學生愛聽、要聽、想做。讓學生多動腦、多動手,滿足他們好玩、好動、好奇、好勝的心理,激發他們的求知慾,逐步拓寬他們學習的視野,豐富他們的知識面。如在課堂教學中,我設計了

  Practiceingroups和Practiceinpairs;在音標的學習中,讓學生透過舉例、分析、歸納等邏輯思維活動,自己發現讀音規律,找出即將學習的新音標再將讀音規律運用於單詞的記憶中,使學生感到單詞並不難記,激發了學生取得成功的動機,同時也降低了學習難度,從而提高了成功的機率.

  三、從合作教學切入,培養團隊意識

  《新課程標準》提出的小學英語課程的任務是這樣闡述的:激發和培養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使學生樹立自信心,養成良好的習慣和形成有效的學習策略,發展自主學習的能力和合作精神??小組合作學習和小學英語教學已經被緊密的聯絡起來。而心理學研究也表明,如果學生長期處於個體的、競爭的學習狀態之中,容易變得冷漠、自私、

  狹隘、孤僻,難於和他人合作溝通。在合作學習中,優秀學生有機會展示自己的能力,幫助同伴,增強責任感;困難學生又能及時得到幫助,重拾信心。合作學習將個人之間的競爭轉化為小組之間的競爭,既有助於培養學生合作的精神、團隊的意識和集體的觀念,又有助於培養學生的'競爭意識與競爭能力。例如在教授六年級故事教學時,學生在對文字有了一定的理解後,我將文中的故事圖片分成好幾份,學生人手一張,在規定的時間內將這個故事的圖片組合在一起,並用英語每人複述一句。在這樣的活動中每個學生都是學習的主人,積極主動的協調者和創造者。

  四、從多元化評價入手,做到賞識教育

  美國心理學家詹姆士說過:“人最本質的需要就是渴望被肯定。”教師在課堂中肯定的、鼓勵性的評價可以激發學生良好的學習情緒,減輕心理壓力,產生積極的心理效應。

  羅森塔爾的期待效應實驗表明,如果教師對學生有良好的“期待”,那麼被期待的學生會產生喜悅、積極向上的情緒。運用表揚等賞識的方法對學生具有很強的的激勵作用,使有自卑心理的學生鼓起勇氣,並找到自己努力的目標,也能使程度好的學生追求更高的目標。課堂上的一聲“Verygood”、作業本上的一顆“星星,甚至一個讚賞的眼神,在成人眼裡也許一文不值,卻能讓孩子們從中得到成功的喜悅。

  總之,課堂教學既是師生智慧、知識和資訊互流互動的過程,也是師生之間生命的情感潛能互相開發的過程。我們要把心理健康教育

  貫穿於英語教學活動之中,要創設符合心理健康教育所要求的人際環境、心理環境,尋找心理健康教育的契機,發揮英語教師在英語教學中的人格魅力和為人師表的作用,用自己真誠美好的情感去澆灌每一位學生,才能有利於激發課堂教學的活力和生氣,有利於提高課堂教學的質量和效率.

【用心理學分析國小的英語教案】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