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屋>職場健康> 兒童健康小常識有哪些

兒童健康小常識有哪些

兒童健康小常識有哪些

  在日常生活中,兒童經常是容易生病的一個群體,那麼怎麼保證兒童健康呢?有什麼健康小常識呢?本文是小編為大家收集整理的兒童健康小常識相關內容,歡迎參考借鑑。

  兒童健康小常識

  1、早餐吃一定量的蔬菜,補充豐富的維生素,對兒童健康發育十分有益。

  2、打鼾對孩子的容貌與健康有不利影響,會引起硬顎高拱、牙齒排列不齊等。

  3、多吃燒烤肉食容易影響視力,促成近視,兒童就以儘量不吃為好。

  4、深色蔬菜、菌菇和胡蘿蔔都是冬季適合孩子吃的蔬菜。

  5、父母應調整好孩子的作息時間,午飯不宜吃得過飽,睡前勿讓孩子劇烈運動。

  6、給孩子吃雞蛋,一定要煮熟,以吃蒸蛋為好,勿給孩子吃生雞蛋。

  7、衝突是孩子必要的體驗,孩子可在衝突中學會與人交往的技巧。

  8、良好的護牙習慣應從小培養,如每天早晚刷牙,睡前不吃零食等。

  9、不要給孩子吃大量白果更不要吃發芽的馬鈴薯,否則容易引發食物中毒。

  10、從小培養孩子與人平和相片和體貼別人的情操,是父母送給孩子最佳的瑰寶。

  11、在生活中鍛鍊孩子的應變能力,對日後成才大有幫助。

  12、讓孩子樹立珍惜時間的良好習慣,能更好地應對學習和生活上的挑戰。

  13、培養孩子的耐挫能力能讓其從小形成堅毅頑強的心理素質。

  14、冬季應多讓孩子參加戶外活動,曬曬太陽。陽光中的紫外線可促進骨骼生長。

  15、當孩子腹瀉不止時,家長應多選用孩子喜愛的飲品給他補充水份,以免脫水。

  16、冬季天氣寒冷,應多給孩子吃些高熱量的食物以增加而寒能力。

  17、孩子若不愛蔬菜只吃肉會吃出貧血,所以注重孩子飲食的葷素搭配尤為重要。

  18、孩子之間的友誼是在共同活動和交往中逐步建立和深化的,對孩子的人格發展很重要。

  19、鋅是孩子成長必須的,孩子補鋅要多吃牡蠣、動物肝臟、花生、魚、蛋、奶、肉及水果等食物。

  20、家長應讓孩子用自己的語言把意思表達出來,培養孩子的自主意識,做有主見的人。

  兒童如何飲食

  1、飲食需要多樣化。沒有一種食物可以提供人體所需的全部營養素,因此建議兒童多吃多樣化食物,任何挑食、偏食的行為都會妨害兒童的正常發育問題。

  2、要按時用餐,不要吃零食。我們都知道按時按量地吃一日三餐對於兒童來說是非常重要的,有的兒童吃了大量的零食就不會吃正餐了或者減少吃正餐,這樣會影響到兒童的發育,導致免疫力低下。特別是一些街邊攤販售賣的零食更是不要去吃,食品質量得不到保證。

  3、要吃清淡的高蛋白飲食。現在很多兒童喜歡吃洋快餐,殊不知這樣可能導致兒童性早熟或出現其他問題,建議兒童以高蛋白的清淡飲食為主,多攝入新鮮的蔬菜和水果,減少洋快餐等油炸食品的攝入。

  4、文明用餐,不要用餐時看電視或者說話、打鬧。兒童用餐需要安靜的環境,建議在用餐時安靜專心的吃飯,不要邊看電視邊吃飯,這都是非常不好的行為,並且細嚼慢嚥。

  兒童健康需要注意哪些

  一、少喝飲料多喝水。各種飲料如汽水、果汁、可樂等含較多的糖份及電解質,過多攝入可影響食慾和消化功能,孩子運動後出汗較多時最好多喝白開水以補充水分。

  二、飲食不宜過於清淡。夏日炎熱孩子易上火,但孩子正處在生長髮育期,對營養的需求量較大,過於清淡的飲食會導致營養障礙,因此夏季孩子的飲食應多樣化,應補充鮮魚、鮮肉、鮮蛋、豬肝等。

  三、飲食不宜過涼。夏季各種瓜果較多,家長常會做一些爽口的冷盤,若無意間使孩子進食過多生冷瓜果冷盤,可導致消化功能紊亂,出現嘔吐、腹瀉等。

  四、大汗後不宜衝冷水澡。大汗後如用冷水洗澡,會使全身毛孔迅速閉合,血管快速收縮可影響機體功能,孩子容易生病。

  五、午睡時間不宜太長。午睡過久,大腦中樞神經會加深抑制,促使腦細胞毛細血管關閉時間過長,使腦血管血流量相對減少,可影響醒後孩子的精神。

  六、在空調房裡待的時間不宜過長。長時間使用空調的房間因門窗緊閉而使室內新鮮空氣含量少,孩子在冷而乾燥的空氣中時間過久,呼吸道及消化道抵抗力會下降,可能引起上呼吸道感染及腹瀉。

  兒童健康要注意正確的食用零食

  綠燈類:可以常食用的零食

  水煮蛋、無糖或低糖燕麥片、煮玉米、全麥麵包、豆漿、香蕉、西紅柿、黃瓜、梨、桃、蘋果、柑橘、西瓜、葡萄、純鮮牛奶、純酸奶、瓜子、大杏仁、松子、榛子、蒸煮或烤制的紅薯、不加糖的鮮榨橙汁、西瓜汁、芹菜汁等。

  食物成分和特點:營養素含量豐富,低脂肪、低鹽和低糖,既可提供膳食纖維、鈣、鐵、鋅、維生素C、維生素E、維生素A等人體必需的營養素,又能避免攝取過量的脂肪、糖和鹽分。

  黃燈類:適當食用的零食

  黑巧克力、肉脯、滷蛋、魚片、蛋糕、各類煎豆、滷豆乾、海苔片、蘋果乾、葡萄乾、乳酪、奶片、琥珀核桃仁、花生蘸等。

  食物成分和特點:營養素含量相對豐富,但卻是含有或添加了中等量脂肪、糖、鹽等應限制的成分。

  紅燈類:限制食用的零食

  棉花糖、奶糖、糖豆、軟糖、水果糖、炸雞塊、炸雞翅、膨化食品、巧克力派、奶油夾心餅乾、泡麵、奶油蛋糕、罐頭、果脯、煉乳、炸薯片、可樂、雪糕、冰淇淋等。

  食物成分和特點:營養價值低,含有或新增較多脂肪、糖、鹽,提供能量較多。

  另外,提供怎樣的零食要根據小兒的個人體質差異有所區別。針對幼兒的健康狀況,可選擇強化食品作為零食。比如,對缺鈣寶寶,可選用鈣質餅乾或增加飲奶量或奶製品等;對缺鐵的.,可選擇強化鐵元素的食品。

  對於食慾良好的正常小兒,最好選擇一些高營養、低能量的天然食品作為零食,比如新鮮水果營養豐富,非常適合作為兒童零食。各種奶製品,比如牛奶、乳酪、豆漿及其他豆製品等,含有豐富的鈣和其他多種對人體有益的營養成分。各種堅果類食物,比如花生、杏仁、松子、板栗等,是天然的健康保健食品,也可作為孩子們的零食。

  對已經超重或肥胖的兒童青少年,要嚴格控制零食的種類和供應量(攝入量不超每日總能量的10-15%),一定要做到零食的低脂、低糖和低鹽的原則。

  培養兒童健康的“十注意”

  一、不要過分關心孩子。這樣做容易使孩子過度地以自我為中心,認為人人都應該尊重他,結果成為自高自大的人。

  二、不要賄賂孩子。要讓孩子從小知道權利與義務的關係,不盡義務不能享受權利。

  三、不要太親近孩子。應該鼓勵孩子同同齡人一起生活、學習、玩耍,這樣才能學會與人相處的方法。

  四、不要勉強孩子做一些不能勝任的事情。孩子的自信心多半是由做事成功而來,強迫他們做力所不能及的事情,只會打擊他們的自信心。

  五、不要對孩子太嚴厲、苛求甚至打罵。這樣會使孩子養成自卑、膽怯、逃避等不健康心理,或導致反抗、殘暴、說謊離家出走等異常行為。

  六、不要欺騙和無謂的恐嚇孩子。嚇唬孩子會喪失父母在孩子心目中的權威性。

  七、不要在小夥伴面前當眾批評或嘲笑孩子。這樣會造成孩子懷恨和害羞的心理,損害孩子的自尊心。

  八、不要過分誇獎孩子。孩子做事取得了成績,略表讚許即可,過分誇讚會使孩子沾染沽名釣譽的不良心理。

  九、不要對孩子喜怒無常。這樣會使孩子敏感多疑、情緒不穩、膽小畏縮。

  十、要幫助孩子去分析他所處的環境。幫助孩子解決困難,而不是代替他們解決困難。應教會孩子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方法。

  兒童健康必須要知道的事

  1.水果蔬菜,營養不同

  誤區:寶貝不愛吃菜沒關係,可以透過水果來補充。

  糾正:水果所含的維生素和礦物質的種類和數量遠少於蔬菜,比如白菜、蘿蔔等常見蔬菜的維生素c含量,均高出蘋果、梨等達6-10倍之多。當然,水果因其糖分、有機酸和芳香物質成分,可增加熱量攝入,促進食慾和幫助營養吸收,且因可以直接食用、沒有營養損失而具有一定優勢。

  儘管如此,如果大量食用甚至替代蔬菜,除了讓寶貝攝入多餘的不必要的熱量外,並無太多好處可言。此外,一次性大量攝入葡萄等高糖水果,還會引起高滲性腹瀉,對寶貝健康造成危害。

  2.正確搭配,分清易忌

  誤區:寶貝吃了很多肉蛋奶,吃點水果助消化。

  糾正:上述提到的問題外,某些水果如柿子、葡萄、石榴、山楂、橘子等水果所含的單寧酸或果酸以及維生素c,會與鈣結合形成難消化的凝塊,引起腹脹、腹痛等胃腸不適。因此,尤其不要與蛋白質及鈣含量高的食物如魚蝦蟹和牛奶同食。

  3.飯前衛士,飯後殺手

  誤區:寶貝吃飯少沒關係,反正飯後還有水果。

  糾正:飯後立即吃水果,其中所含的糖分和有機酸會與食物成分產生反應,而果膠還會因吸收水分、增加了胃內食糜的含水度而加重胃的負擔。這樣不僅會影響營養成分的吸收,還會發酵,造成腹脹、打嗝、反酸、口臭等現象。

  水果的正確食用時間,應為飯前1-1.5小時,或飯後2小時左右,這樣可以在適當補充水分和熱量消耗的同時,縮短它在胃中的停留時間,減少不利影響。

  中國兒童營養缺什麼

  目前我國3~6歲的幼兒最容易發生的營養不足或缺乏,最為突出的是下面幾個方面:

  1、 鐵的不足或缺乏。現在大多數鐵缺乏的兒童,其症狀不是表現為臉色發青,而是驗血的時候發現血色素低。缺鐵可影響兒童智力發育,孩子往往注意力不集中,記憶力降低,學習努力但成績不好。

  2、 維生素D與鈣的不足。兒童每天需要維生素Dloug、鈣800毫克,其中從食物中攝入的總鈣量只有400~500毫克,一般食物缺乏維生素D。

  3、 缺碘。我國除沿海省份,大部分都生活在缺碘地區。缺碘會影響孩子的智力發育。

  4、 維生素的不足。在我們目前的膳食中,最容易在烹調、加工過程中丟失的物質是維生素,快餐中的維生素就更少的可憐。

  兒童保健原則

  一、新生兒保健

  自出生後臍帶結紮時起至生後28天內,稱新生兒期。這一時期小兒脫離母體開始獨立生活,內外環境發生巨大變化,但其生理調節和適應能力不夠成熟,易發生體溫不升、體重下降,各種疾病如產傷、窒息、溶血、感染、先天畸形等,不僅發病率高,死亡率也高。在發達國家約佔嬰兒死亡率2/3,尤以第1周為高。根據這些特點,新生兒時期兒童保健特別強調護理。

  1、保溫:新生兒房間應陽光充足溫度和溼度適宜,冬季達到18~20℃,溼度為55%~60%。

  2、餵養:母乳餵養是最佳餵養方式。

  3、清潔衛生:新生兒皮膚嬌嫩,應每日沐浴,水位不宜過熱過冷以略高於體溫為宜。

  4、消毒隔離:保持空氣清新,通風良好,冬季定時開窗換氣,夏季避免室內溫度過高。

  二、嬰幼兒保健

  1週歲後到滿3週歲之前為幼兒期。生長髮育速度較前減慢,尤其在體格發育方面。活動範圍漸廣,接觸周圍事物增多,智慧發育較前突出,語言、思維和應人應物的能力增強,但識別危險的能力尚不足,故應注意防止意外創傷和中毒。飲食已從乳汁轉換為飯菜,逐漸過渡到成人飲食,故需注意防止營養缺乏和消化紊亂。此時接觸外界較廣,而自身免疫力仍低,傳染病發病率較高,防病仍為保健重點。

  三、學齡前期保健

  3週歲後(第4年)到入小學前(6—7歲)為學齡前期。體格發育速度又減慢,達到穩步增長,而智慧發育更趨完善,求知慾強,能作較複雜的動作,學會照顧自己,語言和思維能力進一步發展。應根據這個時期具有高度可塑性的特點,從小培養共產主義道德品質,養成良好的衛生、學習和勞動習慣,為入小學作好準備。學齡前期小兒防病能力有所增強,但因接觸面廣,仍可發生傳染病,易患急性腎炎、風溼病等;因喜模仿而又無經驗,故意外事故較多。應依據這些特點,做好預防保健工作。

  不同年齡段孩子所需的睡眠量

  白天孩子們需要多長的睡眠時間?這個問題沒有統一答案。需要根據年齡、個體情況、一天的總睡眠時間而定。比如,有的幼兒可能晚上睡13個小時,白天只需打幾個盹就夠了。而有的孩子晚上可能睡了9個小時,然後每天下午需要補2個小時的覺。

  儘管所需的睡眠量因人而異,但仍有一些“不同年齡睡眠量指南”能給出家長們一些大致的指導。下面是一些例子:

  新生兒-6個月大的嬰兒:嬰兒每天需要大約16-20小時的總睡眠量。新生兒一整天幾乎都處在睡睡醒醒的狀態,平均每睡2到3個小時醒來吃點奶然後接著睡。長到4個月左右時,開始形成一定的睡眠節律。大部分嬰兒每晚睡10-12個小時,中間常穿插餵奶,然後白天平均睡3-5個小時(常分成2-3次小睡)。

  6-12個月大的嬰兒:這個年齡段的嬰兒常常晚上睡11個小時,然後白天分成二次睡3-4個小時。這個時期的嬰兒大部分已不需夜間餵奶,但可能已經具備了感知能力,會因為父母離開身旁而睡不安穩。

  1-3歲的幼童:這一時期的幼兒一般每天需10-13小時的睡眠量,包括下午1-3小時的睡眠。白天可以小睡兩次,但最好不要離晚上的睡覺時間太近,否則會影響晚上順利入睡。

  3-5歲的兒童:3-5歲的兒童平均每晚睡10-12個小時,另需下午補覺。但大部分兒童5歲時已不需下午補覺。

  5-12歲的學齡兒童:學齡兒童每晚需10-12小時的睡眠。一些5歲兒童白天可能還需要補覺,但如果白天沒辦法保證規律睡眠的話,這部分孩子就需要晚上提早入睡。

  影響孩子長高主要有以下六個因素

  1.營養問題

  身長是頭、脊柱和下肢的總和,是反應骨骼,特別是長骨生長的重要標誌。當孩子營養不能滿足骨骼生長需要時,就會減慢身長增長的速度。維生素D、鈣和磷與骨骼生長關係密切,同時,碘和鋅不足,也會造成孩子個子矮小。因此,從小就要注意孩子的營養是否全面。

  2.睡眠

  腦下垂體分泌的生長激素是刺激孩子生長的重要激素。人體生長激素的分泌一天24小時內是不平衡的,其分泌量睡眠時高於覺醒時。睡眠不足會影響孩子長個兒,一般初生兒每晝夜睡眠要求20小時,2—6月,為15—18小時;6—18月,13—15小時;18月—3歲,12—13小時;3歲—7歲,11—12小時。孩子每天所需睡眠時間,個體差異較大,如果有的孩子睡眠時間較少,但精神、情緒和生長髮育正常,也不必強求。

  3.運動

  運動能促進血液迴圈,改善骨骼的營養,使骨骼生長加速,骨質緻密,促進身長的增長。3—4個月前的孩子,每天應俯臥數次,以促進全身活動,且隨著月齡的增長,要及時培養翻身、爬、站、走等基本能力。孩子不應過久地抱著或坐著,孩子抱著不便於活動全身,久坐會影響下肢發育。同時,孩子學會坐後,常常不願學翻身和爬。經常鍛鍊身體也是增強體質的一個重要方式。

  4.疾病

  很多疾病都會影響孩子身長的增長,一般急性病僅影響體重,慢性病則能影響身長。如經長期測量觀察,孩子的身長始終低於同年齡小兒平均身長的10%以上,則稱為生長遲緩;低於30%以上,則屬異常,都應及時診治。

  5.遺傳和性別

  遺傳也許是更多父母擔心的問題,但不可避免的是會有一部分孩子的身長受遺傳影響。除此之外,在性別方面,男孩一般高於同齡女孩。

  6.生活環境、社會文化、氣候地區

  在我國北方生長的孩子要高於南方的孩子。居住在環境、文化水平較高地區的孩子,平均個兒要高一些。

【兒童健康小常識有哪些】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