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屋>設計> 《阿長與山海經》教案設計

《阿長與山海經》教案設計

《阿長與山海經》教案設計

  導語:阿長與《山海經》是一片回憶性的散文,所回憶的阿長不是一個文化人,在文中作者似乎用較多的篇幅批判了阿長的愚味迷信,但在這些材料的背後卻隱藏了作者對阿長純樸、善良的品格的讚美。以下是阿長與山海經教案,供各位閱讀和參考。

  教學目標:

  一、整體感知課文。領會作者的思想感情。

  二、準確把握阿長是一個怎樣的人.

  三、學習本文選取典型事例表現人物主要性格以及詳寫與略寫相結合的寫法。

  四、領悟這篇回憶性散文的用雙重眼光看待人物和欲揚先抑的寫法。

  教學重點:

  作者在敘述所流露的感情和先抑後揚的寫法。

  教學難點:

  如何看待阿長身上的“壞習慣 ”。

  課時安排:

  兩課時。

  一、匯入。

  同學們,我們在初一時學過魯迅先生的《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一文,其中為百草園增添神秘情趣的美女蛇的故事.大家還記得嗎?講故事的這位長媽媽是魯迅家裡的一個女工,用魯迅自己的話說:“說的闊氣點,她是我的保姆”,然而就是這麼一位保姆卻多次在魯迅的文章中出現,如上面講的《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還有《狗,貓,鼠》,還有我們今天要學習的《阿長與山海經》就是一片專門講長媽媽故事的文章。值得一提的是,魯迅從未寫過文章紀念他的母親,卻把這麼多的筆墨給了一個保姆,專門寫了篇文章紀念她,這個長媽媽究竟有什麼魅力呢?在她身上發生了那些故事,讓魯迅無法忘懷呢?讓我們一起走近“阿長的故事”。

  二、魯迅及《朝花夕拾》、《山海經》有關知識。

  《山海經》是我國古代的地理著作,書中保留了一些流傳廣泛的神話傳說,如精衛填海、夸父逐日、大禹治水等。

  三、閱讀全文,整體感知,概述“阿長的故事”。

  明確:名字來歷---睡覺擺“大字”--- 元旦吃福橘(許多規矩)----講長毛的故事----買《山海經》

  四、為阿長設計一份“個人簡歷”來認識阿長。

  明確: 姓名 阿長

  性別 女

  職業 保姆

  身形 黃胖而矮

  年齡 不詳

  問題:1、從這份簡歷中你可以完全的認識阿長嗎?

  明確:不可以,因為認識一個人最重要的是認識一個人的性格乃至她的內心世界。

  2、這份簡歷中還有一個問題,大家發現了嗎?

  明確:姓名的來歷,那不是她保姆的姓名。

  3、一起讀課文第二段,明確下,魯迅花這麼多筆墨介紹阿長的姓名對於我們認識阿長的性格與精神世界有用嗎?

  明確:有,從姓名的來歷中可以看出,她的名字是別人的,別人隨意加在她頭上的,因此可以看出長媽媽社會地位低微,不被尊重。是個可悲的長媽媽。

  五、為了能讓大家更好的認識阿長與魯迅,讓我們一起結合發生在魯迅與長媽媽身上的其它故事去走近阿長,走近魯迅

  請同學們找出魯迅對阿長情感態度變化的關鍵詞?

  明確:不大佩服(最討厭)----不耐煩------空前的敬意(特別的敬意)---新的敬意。

  六 、分析 “怎樣的長媽媽讓魯迅不耐煩,討厭?”

  學生髮言,做填空練習 的長媽媽。。。。。”?結合具體的事件來談。

  明確:“切切察察”“豎起第二個手指,在空中上下搖動,或者點著對手或自己的鼻尖”――饒舌多事。

  擺“大”字等--------行為粗魯,不拘小節

  教我許多的規矩(元旦吃福橘)---迷信,大煞風景,卻是真誠善良的祝福。教給我的很多道理也是出於對我的關心愛護。

  綜上所述我們認識到的`是一個:沒有禮貌,沒有文化,不文明的阿長的形象。

  七、分析兩個敬意。

  1、那又是怎樣的長媽媽讓魯迅兩次產生新的敬意了呢?

  明確:擁有偉大神力的長媽媽。

  2、這兩個敬意和神力在字典內是一樣的意思,而在文章中變現出的是同樣的情感嗎?

  明確:不是。第一個敬意源於長毛的故事,而這個故事是個荒謬的故事,但長媽媽卻講的一本正經,講到“脫下褲子”“外面的大炮便放不出來,再要放,就炸了!”的話,更是讓人看到長媽媽的無知和淳樸,看出這個長媽媽很迷信,愚昧。也可以看出魯迅在這裡是有反諷的意思。

  而第二個敬意源於買山海經,實現了孩子心靈上的渴望。看出長媽媽是一個善良熱心和對孩子關心、愛護的人。魯迅對她的敬意是真的敬意,一種感激之情。

  八、總結。

  (1)長媽媽是個怎樣的人?

  明確:身份低微,行為粗魯,不被尊重,麻木,愚蠢而迷信,饒舌、多事、有許多繁文縟節,但也是一個淳樸,善良關心孩子的勞動婦女。

  (2)魯迅以什麼情感來寫這篇文章?

  明確:深沉的懷念,“仁厚而黑暗的地母啊,願在你的懷裡永安她的魂靈”

  (3)、對比魯迅前後的感情有什麼變化。這樣寫有什麼好處?這是一種什麼寫法?

  明確:

  使描寫的人物形象給人意外的驚喜和驚歎,起到出乎意外的效果,使人物形象更加真實可感、鮮明突出。這種先抑低後揚起的寫法就叫先抑後揚。

  文章自始至終就一直在刻畫她對孩子的關心愛護的品質:從她“不許我走動”到吃福橘的祝福和“曬褲子的竹竿底下,是萬不可鑽過去的”道理及後來買《山海經》都充分體現出來。所以她雖然饒舌、多事、有許多令人生煩的規矩和道理,但又爽朗、熱心、樂於助人、關心愛護孩子;有無知可笑、愚昧落後的缺點,但更有著淳樸、善良、仁慈的美德。總觀全文,作者先是“不大佩服”,後來發生“新的敬意”,到最後發出深沉的祝福。作者用了先抑後揚的表現手法來刻畫阿長這一封建社會的普通勞動婦女形象,刻畫出了一個淳樸熱情、善良仁慈、關愛小孩的長媽媽形象,抒發了自己對長媽媽的尊敬、感激和思念之情及深深的懷念。

  九、作業。

  想象創新

  我們假設阿長現在還健在,她讀了魯迅這篇文章,會對魯迅說什麼? 請同學們緊扣課文內容與人物性格特徵,放飛想象的翅膀,賦予人物新的時代特色,代長媽媽說些話。

  教師舉例: 哥兒啊,我雖無名無姓,但經你一寫,現在也成了名人了,可是你說我無名無姓,生得黃胖而矮倒也罷了,怎麼連頸上的灸瘡疤也寫進去了呢?說我規矩多、煩瑣、迷信也罷了,那時誰不迷信啊?可是你,怎麼連我睡相不好這種私事都寫進去了呢?特別是給你講長毛故事時,講的將我們擄去後,讓我們脫下褲子站在牆頭,大炮就放不出來,你也照實寫下來了,你不怕人笑話我還怕人笑話呢!

【《阿長與山海經》教案設計】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