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屋>職場健康> 中醫支招夏至養生方法有哪些

中醫支招夏至養生方法有哪些

中醫支招夏至養生方法有哪些

  二十四節氣中的夏至是北半球一年中白晝最長,夜晚最短的一天。夏至前後雨水較多,其氣候特點可概括為“溼熱”和“暑熱”。人們常常感覺食慾不振、胸脘痞悶、口苦粘膩、神疲乏力、頭昏腦漲、心悸短氣、小便短赤等,中醫認為,此為暑熱傷脾傷致。因此,夏至養生勿忘健脾。

  如何運動養脾胃?

  (1)運動鍛鍊:體育運動對脾胃的養生保健可包括各種運動方式,如散步、慢跑、登山、游泳等等。中老年人可根據自己的體質狀況選擇適合於自己的運動方式,堅持鍛鍊、持之以恆,對脾胃的養生保健很有益處。

  (2)保養脾胃的保健操:

  ①揉隱白穴:盤腿端坐,赤足,用左手拇指按壓右足隱白穴(足大趾甲根部內側),左旋按壓15次,右旋按壓15次,然後用右手拇指按壓左足隱白穴,手法同前。

  ②揉公孫穴:盤腿端坐,用左手拇指按壓右足公孫穴(足內側,第一蹠骨下緣),左旋按壓15次,右旋按壓15次,然後用右手拇指按壓左足公孫穴,手法同前。

  ③揉三陰交穴:盤腿端坐,用左手拇指按壓三陰交穴(內踝尖上3寸,脛骨後緣處),左旋按壓15次,右旋按壓15次,然後用右手按壓左三陰交穴,手法同前。

  ④揉陰陵泉穴:端坐位,雙手扶於雙膝,用拇指按壓陰陵泉穴(脛骨內髁下緣)旋轉按壓30次。

  ⑤按揉三脘穴:平臥位,將左手掌心放於中脘穴(腹部中線,劍突與臍中間,中脘穴上1寸為上脘穴,下1寸為下脘穴),覆蓋上中下三脘穴,右手壓於左手背。向左旋轉按揉20次,向右旋轉按揉20次。

  養脾胃吃什麼?

  高粱。高粱味甘、入脾和胃經,所以對於健脾以及胃有著很好的效果。尤其適用於那些脾胃比較虛弱,消化不佳的人。而且高粱裡面含有容易被人體所吸收的尼克酸。對於脾胃虛、以及患有慢性腹瀉的患者來說,經常食用高粱,可以獲得明顯的效果。

  紅棗。紅棗裡面含有糖、鈣、鐵以及維生素C等,可以幫助人體補益脾胃。此外,紅棗還有助於強身保肝以及抗變態反應。所以,日常適量的食用一些紅棗對於對於脾胃虛弱以及容易感冒的人來說都有著很大的幫助。

  3薏米。薏米也就是薏仁米,味甘性微寒,可以幫助鍵盤以及清熱。對於生活中嶺南地區的人,因為溼氣比較重,所以很多人都會吃薏米以幫助自己去溼。需要注意的.是,薏米雖然可以幫助我們健脾。但是因為它的性偏涼。對於陰虛體質的人不是和長期的食用。

  夏季養生的方法有哪些

  大暑節氣是二十四節氣之一,大暑的到來預示天氣達到最熱,這個時候防暑成為了“頭等任務”,除了防暑之外,還有一些養生事項需要注意,比如防傷溼,防受涼等,接下來就跟隨小編一起去看一看大暑如何養生。

  1、防傷溼

  三伏正值古稱長夏季節,此時降雨不斷,水分上騰,潮溼充斥,空氣溼度之大乃全年之最。溼易傷脾,且易與暑熱相兼為患。溼熱交蒸,常使人感到頭昏身重、胸中煩悶不適、四肢無力、食慾不振;溼熱下注,可致腸炎、痢疾等。

  此時要格外注意飲食,不宜大量食用生冷及油膩食物,可在粥食中加入扁豆、薏苡仁等健脾利溼之品,並注意飲食衛生,嚴防“病從口入”。

  2、防中暑

  伏天乃四季中陽氣鼎盛之際,一些體溫調節功能較差的人,在高溫環境中很容易中暑。因此,須注意不要在太陽下暴曬,烈日當頂時不宜出門,勿做劇烈的運動,要保證充足的睡眠。應少量、多次補充水分,可選擇淡鹽水、綠茶、綠豆湯及其他清涼飲料。

  若出現頭暈、心悸、噁心、嘔吐等中暑先兆,應速至陰涼處,解開衣服,冷敷頭部,飲用清涼飲料,並服用人丹或十滴水。遇有體弱多病者及老年人中暑,應立即送醫院搶救。

  3、防受涼

  在酷暑難當的夏天,人體毛孔開放,汗出不斷,陽氣大洩,衛外不固,風寒之邪極易乘虛而入。因此,伏天既要防“陽暑”,也要防“陰暑”。古人講,“夏不欲窮涼”,過度貪涼可致“熱傷風”,而慢性支氣管炎、高血壓、冠心病患者,受寒後常使病情加重。伏天不可貪涼飲冷和貪涼露宿以及過吹穿堂風。

  淋雨後要及時更衣,注意保暖。電風扇不可開得過大、過猛或對人直吹,冷氣調溫不可過低,室內外溫差不可過大,老年人不宜長時間生活在冷氣環境中。夜晚睡眠時,應關上電風扇和冷氣機,並蓋好腹部。

  4、防“火”

  三伏天,外溼入內,使水溼困脾,引起脾胃升降,令人的消化功能產生障礙,而暑溼對脾非常不利,因此日常飲食中應適當多食祛暑化溼健脾的食物為宜,如冬瓜、黃瓜、綠豆、赤小豆、薏米等。三伏天飲食上還應注意多吃祛火的食物,如苦瓜、西紅柿等性涼、清暑的蔬果。

  不少人夏天休息不好,睡眠質量不高。這往往是因為三伏天容易讓人火氣上升,表現為情緒煩躁、焦慮、易激動、失眠等。在情志方面,喜為心之志,在不過度的情況下,“喜”能夠舒緩緊張的情緒,使心情舒暢,氣血和緩,所以夏季養生重點突出“心靜”,正所謂“心靜自然涼”。

  夏季如何避暑

  1、脈點降溫

  小時候生病後,媽媽可能會在你額頭敷一條涼毛巾。給脈點降溫的原理與此相同。每小時約1分鐘讓涼水流過你的手腕,為你的脈點降溫。在太陽穴或者臉頰噴水也能起到類似的效果。

  2、多餐少食

  吃飯後是否會感覺到很熱?這不光是因為食物是熱的。豐盛而富含蛋白質的飲食助燃了你身體的代謝之火。解決方法是多餐少食,這樣你會感覺更涼爽一點,而且還有利於健康。

【中醫支招夏至養生方法有哪些】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