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屋>語文> 一年級語文下冊四個太陽教學反思

一年級語文下冊四個太陽教學反思

人教版一年級語文下冊四個太陽教學反思

  人教版一年級語文下冊四個太陽教學反思1

  《四個太陽》的整個教學過程,我把她看成是我思維訓練的過程,一種教師備課上課,課後反思的思維訓練過程。教學設計的幾易其稿,課堂上對目標的“執行力”不足,教課後反思的不知如何切入……這些都可以歸納為如何上好一節具體的語文課,如何直面複雜的課堂現實這個大問題。

  該課教學後,我沒能按照學校研討課的要求立刻寫出我的反思來,我的思考是緩慢的,我期待自己做的不僅是對該課某個環節設計得怎樣或者課堂某一點效果如何的反省,更是希望能在自己的實踐感受中提煉出一點些觀點或者把其中的困惑歸納引向深入,日後也好讓自己的實踐得以明晰。

  王榮生教授這樣認為:教師想教什麼?教師實際在教什麼?學生實際在學什麼?這是一個教師面對複雜的課堂現實必須處理好的問題。

  一、我到底想教什麼呢?

  1.認識“掛、街、熟、夥、伴、嘗、甜、溫、凍、臉、該、因、季”13個生字。會寫“園、因、為、臉、陽、光”6個生字。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3.感悟作者透過畫太陽要表達的心願是什麼。

  以上三點是我幾次教學設計中能夠清晰把握的,困惑的倒是教師如何在備課時與文字產生有效的有針對性的互動,從而挖掘出文字中蘊藏的合理的語言訓練點?在我的備課中,我“貪婪”地尋找每一自然段都可能加入的訓練點,不知不覺中把這所有的發現都堆砌到教學設計中,對於這些語言訓練點的不斷篩選也是我幾次重寫教案的一大原因。同樣的文字,讀者不同,讀的狀態不同,對學生學習訓練的目的不同,解讀也會不同,教學大綱中對於《四個太陽》的教學目標是簡練的,是基於認字寫字,讀文,理解課文內容這些而設的。

  那麼需不需要挖掘教學大綱之外的語言訓練點,尤其是低年級又該怎樣篩選出合理的科學的語言訓練點呢?

  讀王榮生教授的《語文科教學論基礎》,有這樣一句話:“教什麼”的得當與否幾乎完全依賴語文教師的教學機智和對學生需要什麼的診斷能力。

  可是在教師尚未形成遊刃有餘的教學機智以及對學生準確的診斷能力的時候,我們有應該如何駕馭文字,與文字合理互動?繼續讀王教授的書:王教授對語文教材分為四種類型,定篇,例文,樣本,用件,他認為不同型別的語文教材分別承擔了不同的語文教學任務。換句話說,不同的教材決定了不同的教學目標,教學方法,教學重點。“選文都是學生在語文學科裡的“學件””,在定篇裡,學習經典的豐厚蘊含,在例文裡,學習其生動顯現的關於詩文和詩文讀寫的知識,在樣本里,學習其閱讀過程中形成的讀寫方法……學生其實不是去學文,而主要是用這一篇文裡的東西,或者借選文所講的那東西,或者由選文所講的那東西觸發,去從事一些與該選文或多或少有些相關的語文學習活動。

  “ 一篇文章,如果是“定篇”處理,那麼教師參與課程主要是對該定篇的闡釋把握以及多種課程資源的配置,引導學生透徹、明瞭地理解。

  如果作“例文”處置,那麼教師參與課程主要是準確、具體選擇語文知識,並能對自己所生產的語文知識加以學術的審議。

  如果作“樣本”,那麼重心應該放在對學生聽說讀寫實際情形的瞭解,並在教學後檢驗依學生的情況所生成的課程內容,對解決學生現場問題和現實困難的有效性。

  如果當“用件”,關鍵問題是規劃聽說讀寫活動中讓學生去感受一定的新知識、新技能,在活動的同時,進行相關的、有意識的語文學習。”

  這些極富創造性的見解為解決語文教學中“教什麼”提供了一條有價值的思路。這樣我們就可以根據不同的教材型別來把握教學目標,確定教學重點,難點,研究有效的教學方法。

  二、我實際教了什麼?

  《四個太陽》是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語文(人教版)一年級下冊第18課。本教材每個單元都是圍繞專題組織教材內容,加強整合,有利於培養學生的語文素質。同樣,這一單元的課文均圍繞“只要動腦筋,就會想出解決問題的辦法”這一主題來編排,《四個太陽》這篇教材就閃爍著智慧的光芒。作者憑藉豐富的想像力和獨特的創造力,畫出四個不同顏色的太陽分別送給“夏、秋、冬、春”,表現出作者希望一年四季時時美麗、處處舒適的善良的心地和美好的'心願。課文文字優美,語言生動有趣,每個自然段結構相近,讀起來讓人感到親切、愜意,琅琅上口,適合背誦。

  明顯,我在備課的時候是把《四個太陽》當作了“樣本”來處理的,這樣的定位應該讓我的教學實踐有效才對啊?實際上,我在當時的課堂實踐中未能很好地圍繞自己的目標而開展師生活動,以至於課後我無法回答“我實際教了什麼”這個問題。原因在哪裡呢?反覆看自己的教案,逐漸地把焦點聚在“教學目標”的表述上――

  教學目標:

  1.認識“掛、街、熟、夥、伴、嘗、甜、溫、凍、臉、該、因、季”13個生字。會寫“園、因、為、臉、陽、光”6個生字。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3.感悟作者透過畫太陽要表達的心願是什麼。

  教學重點:

  1.認識“掛、街”等13個生字。會寫“園、因”等6個生字。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教學難點

  感悟作者透過畫太陽要表達的心願是什麼。

  我越來越強烈地感到:一則教學設計的目標不僅是寫給聽課者看,更是寫給執教者看,怎樣表述教學目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執教者應對一節具體的真實的語文課時在原理層面,技術層面,操作層面,技巧層面上的重視程度。

  《語文課程標準》對課程目標的設計要求遵循三個維度,即知識和能力,過程和方法,情感態度和價值觀。而我在《四個太陽》的設計中明顯是輕視了“過程和方法”,我對於達成“知識和能力”以及“情感態度價值觀”的策略沒能明晰。我對教學目標的表述中沒有看到我在“過程與方法”上的思考。

  如果我嘗試這樣表述我的教學目標會否更好地為我的課堂實踐找到綱領式地指導?

  知識和能力:認識“掛、街、熟、夥、伴、嘗、甜、溫、凍、臉、該、因、季”13個生字。會寫“園、因、為、臉、陽、光”6個生字;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培養學生自主識字能力,積累語言,激發學生想象力,模仿句式說話。

  過程和方法:透過集中識字,讀文識字,檢測鞏固的方法掌握本課生字詞;透過創設情境,感悟情境促成感情朗讀,適時採用多種讀書形式,達成熟讀成誦,進而遷移運用課文句式說話。

  情感態度價值觀:感悟作者希望一年四季時時美麗、處處舒適的善良的心地和美好的心願。並由此懂得用一顆善良的心去傳遞生活中的美好。

  三、學生實際學了什麼?

  執教《四個太陽》,最關注的是學生到底學了什麼。回想當時的課堂,諸多枝節引發了許多“弦外之音”。

  學會了質疑?

  學生沒有按照我預想的那樣,用上課文中的內容來持續學習,而是對自己發現的問題耿耿於懷,頻頻質疑“老師,冬天裡有了紅紅的太陽,為什麼小朋友還可以堆雪人?雪為什麼不會融化呢?”“老師,秋天是金黃色的,為什麼果園裡的蘋果是紅通通的呢?”……我很清楚孩子們喜歡質疑源於我在預習中開始強化的一個習慣“學貴有疑”,鼓勵學生嘗試自己提出問題,自己透過反覆讀文解決問題。但對於孩子們判斷所提問題的價值這一點上我指引仍舊模糊,我平時對孩子們說的那句話“那些能夠幫助我們更好的讀好課文的,能夠透過一遍又一遍讀課文找到答案的問題就是好問題。”,在這節課上毫無保留地表現出來其弊端,孩子提的這些問題雖然源於課文,但是與課文內容和情感無關,而是自己生髮出去的一些“離題”問題,可是這樣的問題不解決,他的興趣點就無法回到我們學習的正軌,如果要解決,又該怎樣回答孩子呢?因此,我不禁要問自己:孩子們學會了質疑嗎?質疑式教學適合這篇課文嗎?

  感情朗讀做到了嗎?

  學生在朗讀課文之時,有強烈的挑戰讀的興趣,紛紛提出“我想跟……比一比””我想自己讀一讀,不想齊讀”“我覺得我能讀得比他更好”“我想聽……讀一讀”“我要有感情地自信地讀書”的自主要求,我很高興在課堂上孩子們能有這樣的自主要求,我想學生之間的互動倒是可以這樣開展吧?可是有了形式,卻沒有激發出讀書的進步來,孩子們一次次的讀書,似乎總停留在原來的水平,以至於有一個學生要跳出來說“老師,他讀得並不是很多感情,只有一點點感情!”是的,這個孩子的評價是到位的!孩子的這句話至今還深深印在我的腦海,經常回響在耳邊,連學生自己都覺得沒有進步,那這種形式存在的意義又是什麼呢?僅是創設一種孩子間的競爭氛圍嗎?

  會認字了嗎?會在情境中想象說話了嗎?會背誦了嗎?會模仿句式說話了嗎?……

  這節課,我抱著期待太大,總希望孩子們能得到了訓練更多一點,但是反觀事實,過多環節,任務太重,導致課堂節奏太快,就陷入了形式主義的尷尬境地了。學生到底學會了什麼?這個問題的答案就更是空虛了。

  人教版一年級語文下冊四個太陽教學反思2

  教學本課時,為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我根據低年級學生的年齡特點,採用多種教學手段等帶領學生愉快地進入情境,從而達到學習的目的。

  一 滿意之處:

  1注重講讀訓練,達到從感悟到積累

  本節課的設計緊扣新課程的觀念,我注重創設寬鬆和諧的自主學習氛圍,在教學中,我予以學生充分讀書的時間和空間,採用錄音讀、師範讀、自由讀、同桌對背,小組背、男女生對背、集體背誦等多種形式,還透過富有激勵性的評價語言,調動了學生的積極性,使他們水到渠成,熟讀成誦,達到對語言的感知,感悟和積累。

  2創設情境,培養說話能力

  在本課教學中,我注重了從生活現象入手,喚起學生的生活體驗,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從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出發,創設學生熟悉的感性的情景進行教學,不僅有效地利用了生活資源,在課堂上營造了濃厚的生活氛圍,而且把學習語文與認識事物相聯絡結合起來,在此基礎上,讓學生髮揮想象的空間,採用小組合作的方式,讓孩子們說一說,議一議:為什麼要給春天畫個彩色的太陽?

  二 不滿意的

  1.由於低年級學生年齡小,在拓展練習這一環節時課堂紀律較亂,誤了一些時間,以後要在組織教學工作要努力。

  2.教學時對過程的評價太少,特別是小組的合作學習,而且評價的方式也太單一,如果在學生談議的時候適當地增加一些學生的互評,小組之間的互評的話,效果會更好,我想這樣不僅評價方式多樣化,而且促使學生的主體性、能動性、創造性充分發揮。

【一年級語文下冊四個太陽教學反思】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