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屋>讀後感> 風雨天一閣讀後感「優秀」

風雨天一閣讀後感「優秀」

風雨天一閣讀後感「優秀」

  風雨天一閣讀後感【優秀】

  也許是對傳統文化的仰慕,也許是源自內心的書生意氣,當我讀完餘秋雨先生的《風雨天一閣》後,分明感到那源於歷史深處的思索,如嫋嫋茶韻,飄然溢於紙外。

  一座普通的藏書樓,卻成了“一鍾極端艱難,而又極端悲愴的文化奇蹟。”天一閣,確實承載了太多,太多。

  天一閣,建於明中葉,由其主範欽歷終身覓書建樓,延續數百年巋然不動。其藏書樓之珍,儲存之善,世所罕見。幾百年的風雨,範氏家族始終恪守著近於苛刻的祖訓,甚至只有大學者黃宗羲才成為數百年來登臨此樓的唯一一人。然而當近代的兵燹來臨,這座沒有在大火中焚燬,沒有在歲月中流散的古樓卻如那飽經風霜的古書,那麼輕易就焚燬了。印著大學者誠惶誠恐腳印的樓板,只留下偷兒日夜竊書遺下的棗核……我不禁發問:為什麼儲存了幾百年的古籍在近代烽火中顯得如此脆弱?為什麼,為什麼偌大一箇中華,終容不下一座小小的藏書樓?

  作為書生,我們是否也算作範欽的後人?但我讀到範欽偉他的天一閣定下的條條鐵律時,我不禁苦笑:在偷兒和強盜面前,書生的人格又算得了什麼?也許創造了象形文字,創造了紙帛,又創造了印刷術的民族,將文化的傳承寄予這小小的藏書樓,本身便是一種無奈,一種悲劇。“血戰前行的歷史”戰火一次次焚燒著脆薄的紙頁,黑暗一次次吞噬著智慧和光明,然而範欽冷峻的理性,為何要傾注於這小小的一隅?為什麼不讓文明的星火撒向更廣闊的領域?我們作為中華民族未來的思想者,不該捫心自問馬?

  掩卷沉思,浩瀚乾坤,千古蒼桑皆抑於此。

  五千年的一個黃昏,一群茹毛飲血的的人來到一片荒原,發現這裡可以耕種粟谷,無須為狩獵而奔波,於是華夏的始祖就這樣默默定居下來……功於馬背的秦始皇“餘威振於殊俗”,“使蒙恬北築長城而守藩籬”。他揚鞭一指,蒼茫燕山便出現了一條蜿蜒萬里得長城。胡騎鋒鏑,從此便越不過燕趙,攻不入中原,於是修長城便成了歷代帝王的大事。從秦一直延續到兩千多年後的明末。終於不見了狼煙四起,終於中原的王侯已安於“長樂未央”,然而不幸的是,地理上的圍障卻又將另一堵“長城”植入這古老民族的血液之中。於是,有了“梅妻鶴子”終老滄州的隱士之風;有了鍾情山水﹑俯視筆墨間的文人氣質;有了埋首聖賢之言﹑探究修身之道的理學之派。“長城將這個民族漸漸封閉,因封閉而自矜,因自矜而更加封閉。從此,沒有了馬背上的狂奔,沒有了面對大海的遐想,大漠的駝鈴終化成歷史的空靈,遠航的船隊終在一片“耀武異域,勞民傷財”聲中歸於泯滅。於是便有了“乾嘉學派”,又了這孑然一身的.風雨天一閣。對於一個已經習慣了子孫繞膝﹑豐衣足食﹑終老桑梓的民族;對於一個從來無需長途遷徙﹑﹑四海為家的民族;對於一個無需苦鬥於馬背﹑大海的民族,為什麼,為什麼不能將自己的視線投向更無垠的大地和天空呢?

  又是一個黃昏降臨,殘陽如血,衰草連天,當這斑駁的古樓映著欲墜的夕陽,多少悲愴盡在一片如死的寂靜中。天一閣,是否是一部濃縮的歷史?是否是一個時代痛苦悲涼的結束?

  滿樓黃紙,訴不盡滿腔悲愴;千古興衰,皆溢於塵埃之上。天一閣的悲涼早已如遠去的流水,一去不返,但餘秋雨先生深沉的行文是否在告訴我們這些後來人,只有經歷了推倒的痛苦,阻隔的牆才能成為溝通的橋?

  風雨天一閣讀後感【優秀】

  在頭放假,我就已經在網上預訂了餘秋雨先生的幾部書,分別是<文化苦旅>、《借我一生》、《行者無疆》,書來得很快,於是,在放假的頭幾天裡,我一直在埋頭閱讀餘秋雨先生的這幾部著作。

  讀到今天,覺得《風雨天一閣》,寫得確實不錯,給我印象尤深。

  天一閣的開辦者,是明朝的範欽,是我的本家。“天一”的名稱,在這裡又有了新的解釋,本來我只以為它是“天人合一”的意思,在這裡卻做如下解釋:天一生水,水能阻火,範欽用“天一閣”給自己的藏書樓命名,也就是說希望藏書樓能夠避免遭到火災,能夠永遠儲存下去,可謂用心良苦。看到這裡我很自然地想到了9班的學生谷天一,不知道她取名“天一”,是上面的哪一種緣由。

  範欽窮其一生,藏書巨多,有很多是傳世孤本,盡收於天一閣,天一閣可謂書籍大海,我想,當範欽每日徜徉於天一閣中,與那麼多先賢智者的智慧之作在一起,應該是非常愜意的吧,我想這甚至也是他長壽的一個原因,在醫療條件那樣落後的封建時代,範欽能活到80而終,我想應該有很大程度上是因為整日裡為書香所圍。

  自古以來能夠進入天一閣閱書的,盡是文化名人,比如清初的大儒黃宗羲,餘秋雨先生在天一閣歷經300多年風雨之後也登樓參觀,是他與天一閣的緣,我想也顯示了天一閣在藏書界尊貴的地位,以餘秋雨先生在文化界的聲望,登天一閣應該是滿夠資格的了。

  看了這篇作品之後我一直在不斷地想,什麼時候,我也能一覽天一閣的風采,滿足自己這個書迷的一個甜美的願望呢?

【風雨天一閣讀後感「優秀」】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