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屋>行業> 藥學專業畢業論文格式

藥學專業畢業論文格式

藥學專業畢業論文格式

  藥學專業畢業論文格式

  1.題目:題目應簡潔、明確、有概括性,字數不宜超過20個字(不同院校可能要求不同)。本專科畢業論文一般無需單獨的題目頁,碩博士畢業論文一般需要單獨的題目頁,展示院校、指導教師、答辯時間等資訊。英文部分一般需要使用Times New Roman字型。

  2.版權宣告:一般而言,碩士與博士研究生畢業論文內均需在正文前附版權宣告,獨立成頁。個別本科畢業論文也有此項。

  3.摘要:要有高度的概括力,語言精練、明確,中文摘要約100—200字(不同院校可能要求不同)。

  4.關鍵詞:從論文標題或正文中挑選3~5個(不同院校可能要求不同)最能表達主要內容的詞作為關鍵詞。關鍵詞之間需要用分號或逗號分開。

  5.目錄:寫出目錄,標明頁碼。正文各一級二級標題(根據實際情況,也可以標註更低階標題)、參考文獻、附錄、致謝等。

  6.正文:專科畢業論文正文字數一般應在5000字以上,本科文學學士畢業論文通常要求8000字以上,碩士論文可能要求在3萬字以上(不同院校可能要求不同)。

  畢業論文正文:包括前言、本論、結論三個部分。

  前言(引言)是論文的開頭部分,主要說明論文寫作的目的、現實意義、對所研究問題的認識,並提出論文的中心論點等。前言要寫得簡明扼要,篇幅不要太長。

  本論是畢業論文的主體,包括研究內容與方法、實驗材料、實驗結果與分析(討論)等。在本部分要運用各方面的研究方法和實驗結果,分析問題,論證觀點,儘量反映出自己的科研能力和學術水平。

  結論是畢業論文的收尾部分,是圍繞本論所作的結束語。其基本的要點就是總結全文,加深題意。

  7.致謝:簡述自己透過做畢業論文的體會,並應對指導教師和協助完成論文的有關人員表示謝意。

  8.參考文獻:在畢業論文末尾要列出在論文中參考過的所有專著、論文及其他資料,所列參考文獻可以按文中參考或引證的先後順序排列,也可以按照音序排列(正文中則採用相應的哈佛式參考文獻標註而不出現序號)。

  9.註釋:在論文寫作過程中,有些問題需要在正文之外加以闡述和說明。

  10.附錄:對於一些不宜放在正文中,但有參考價值的內容,可編入附錄中。有時也常將個人簡介附於文後。

  藥學專業畢業論文:從中藥的毒副作用談中醫中藥的關係

  摘要:大凡藥物都有一定的偏性,古人亦稱“毒性”。中藥由原來大眾認為是“天然無毒的”,至現在其毒副作用被頻頻曝光,引發了人們對中藥安全的疑慮,輿論也有藉此封殺中藥的勢頭。其實中醫能透過辨證論治而“補偏救弊”;藥劑師透過對含有毒性成分的藥物不同的加工、炮製,不僅能幫助醫師提高療效,而且在很大程度上消除或降低了藥物的毒副作用,基本上保證了臨床用藥的安全性。即若要減少中藥的毒副作用,中醫中藥兩者的配合非常必要。

  關鍵詞:中藥;毒副作用;中醫;中藥;關係。

  一、中醫界一直正視中藥的毒副作用

  中醫從未否認中藥有毒副作用,自古以來就有“是藥三分毒”的說法,早在2000年前《神農本草經》裡就談到藥物分三品:上品藥物有滋補、延年益壽作用;中品藥物不補不瀉,藥性平和;下品則多數中藥大都有毒副作用。中醫藥教材中都為學生明確標明中藥的禁忌,譬如漏蘆,氣虛、瘡瘍、孕婦忌服。也就是說,中醫界從未自稱中藥無毒副作用。2000多年前中醫就有“人參也能殺人”、“大黃也能救人”的說法。藥能治病也能致病,用得好、用得巧可去沉痾;濫用則傷人正氣,甚則致命。

  二、中藥緣何成了不良反應的“禍首”

  上世紀90年代中期,新加坡提出黃連有毒副作用,人們開始重視中藥的毒副作用;之後,牛黃清心丸在韓國也出現不良反應;現在中藥不良反應頻頻被曝光,含有馬兜鈴酸成分的龍膽瀉肝丸可能導致腎損害,市面上暢銷的“排毒養顏膠囊”因含有大黃被懷疑長期服用造成繼發性便秘。為什麼在近年發現中藥的毒副作用更多?

  1. 國外“廢醫存藥”使中藥脫離了中醫

  西方文化思維模式成長起來的外國人,認為中醫理論太過抽象,而中藥則療效確切;因此使用中藥通常不考慮中醫的辨證論治,而是按著西醫西藥的診斷、治療思維模式來使用中藥。更有甚者將中藥作西藥用,遇到高血壓就用鉤藤、草決明;見到細菌性感染,則施以黃芩、黃連。但若是虛陽上越型高血壓,或是虛寒性細菌感染者,用了這些藥不但無效,且易致毒副作用。

  日本順天堂曾經是生產小柴胡湯為主要產品的世界上最大的漢方醫藥企業,但由於日本對中醫藥的政策是“廢醫存藥”,不懂得中醫辯證論治的理論,只將小柴胡湯應用於某幾種疾病,結果藥物的'臨床效果大打折扣,最終出現致人死亡的現象。一個國際性的大企業就這樣破產了。

  由此可見,如果僅是藥物出口到國外,而中醫沒有走出國門,中藥脫離中醫就成了無源之水、無根之木,就是一堆“草”。

  2. 中醫中藥的主要人為因素

  2.1中醫師方面

  2.1.1劑量過大:自古有“中醫不傳之謎在於劑量”,用之不當或用藥過量就可能造成嚴重毒副作用。但近年來有些現代中醫為求速效、顯效,對這些藥物效能未標明有毒的“無毒中藥”用量遠遠超過了歷代醫家,甚至置《藥典》規定於不顧,擅自加大中藥的用量,帶來了很多不良反應。如細辛常用量為3~6g,過量應用可導致呼吸減慢,反射消失,最後因呼吸麻痺而致死。

  2.1.2藥證不符:中醫治病精於辨證,辨證是論治的基礎,若醫師辨證失誤或根本就不分寒熱、虛實,頭痛醫頭,腳痛醫腳,勢必導致藥不對證,寒熱錯投,攻補倒施,不但達不到治療效果,且延誤最佳治療時間,甚至造成毒副作用,是使用中藥的大忌。如:人參只適用於氣虛證候,若用於陰虛有熱者,將出現頭暈心悸、咽痛鼻衄、口舌生瘡、便幹納差等所謂“人參濫用綜合徵”。

  2.1.3配伍不當:若醫者不注意按“君、臣、佐、使”原則配伍組方,或用藥時不注意藥物相互關係,或因疏忽而將不宜配伍的藥物合用,勢必造成藥效降低,甚至產生毒性。如半夏甘遂湯中甘草與甘遂同用時,當甘草的用量大於甘遂用量時,則有相反作用,且隨著甘草用量越大則毒性越強。此外,若中西藥配伍不當,也會引起毒副作用。如山楂、五味子、烏梅等與磺胺藥同時使用會引起血尿。

  2.2中藥師方面

  2.2.1加工炮製不當:加工炮製中藥是中醫的精髓之一,炮製不當很容易導致毒副作用,對中醫的臨床療效也有較大的影響。例如:柏子仁用於寧心安神時要透過去油制霜,否則會產生滑腸致瀉作用;何首烏生品滑瀉而傷及脾胃。有毒中藥如生南星,不經炮製則一般只能外用;其它如馬錢子、川烏、巴豆等有大毒的中藥需嚴格炮製,否則易發生嚴重毒副作用。

  2.2.2調配不當:調配人員粗心大意,毒性藥物管理不嚴,如誤將硃砂當褚石使用;或將毒性中藥劑量看錯,配方時不認真核對處方,會產生人為的不良反應。還有些藥劑人員不太注意炮製對臨床的重要性,在調配醫者處方炒苡米、炒白芍、酒大黃等時,因臨時藥房無貨,而擅自以生苡米、生白芍、生大黃等代用,亦會產生毒副作用。

  2.2.3藥品質量偽劣:藥物的質量優劣直接影響臨床療效,但少數調劑人員素質差、責任心不強,或技術差、不能嚴格把關,讓大肆摻假混偽的藥材用於臨床,自然會產生各種毒副作用。如炮山甲中吸入明礬(明礬的主要成份為硫酸鉀,內服量0.6~ 1.5g,若過量則會引起嘔吐等不良反應)後再行乾燥的惡劣行徑,人為地增加了中藥的毒副作用。

  三、中醫中藥相輔相成是良策

  中國傳統醫學自古以來就是醫藥不分家,中醫藥講究即醫即藥,以醫帶藥。《周禮》曰:“醫師,掌醫之政令,聚毒藥以供醫事。”即對醫藥之間的關係作了言簡意賅的概括。它的意思是說醫師要能在識別藥害的基礎上,化害為利、化毒為藥,從而實現醫療目的。從這句話中不難看出,中醫藥學是一門醫理與方藥相輔相成的整體科學。醫為本,藥為使,醫之不存,藥將焉附?一方面,中藥的使用必須在中醫理論指導下進行;另一方面,中醫的臨床則依靠中藥的加工炮製為其服務。

  1. 中醫師辨證用藥,不以中藥替中醫

  1.1正確地辨證論治

  中醫認為,“醫藥為用,性命所繫”;因此,中藥只能在中醫藥理論指導下辨證使用,全面瞭解其功效主治、用法、禁忌症等,按照配伍原則立方選藥。若以中藥代替中醫,則讓中醫藥丟了魂。

  1.2掌握配伍禁忌

  中藥配伍在於增強療效和降低毒副作用。其配伍禁忌有傳統的“十八反”、“十九畏”,1995年版《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典》明確規定不宜同用的藥物有33種[1];因而臨床醫師應謹記避免合用,否則會產生劇烈的毒副作用或降低和破壞藥效。如人參、丹參等藥與黎蘆同用,就會產生毒副作用。但更要重視不屬於“十八反”、“十九畏”的中西藥合用的配伍禁忌。

  1.3嚴控藥物用量

  劑量準確是藥物安全有效的可靠保證。鑑於中藥治療量與中毒量十分接近,醫師要按藥典規定劑量選方用藥,不能隨意更改。在臨床運用中不斷總結經驗,使中藥劑量既有固定嚴格性,又不拘泥失去其靈活性。因中藥引起的毒副反應,很多是因劑量過大所致,即便是無毒藥,如果過量服用,同樣可出現副作用。如《神農本草經》將其列為上品的甘草,現有資料報道,若長期大量服用,就可出現脘腹痞滿或水腫等毒副反應。此外,臨床上根據“以毒攻毒”的原則,常用馬錢子、輕粉等一些毒性較大的藥物來治療關節炎、梅毒等頑固性疾病,但一定要嚴格控制藥物劑量。

  1.4藥物的製劑服法

  某些有毒藥物,需要久煎以減低其毒性。如烏頭、附子中含烏頭鹼成份,對心臟有毒性作用;經過久煎,使烏頭鹼破壞,降低了毒性,而且還可以增強其強心作用。

  中藥湯劑的服用方法也有講究,亦屬辨證用藥的重要環節之一。如遇真熱假寒或真寒假熱證需用反佐法,即寒藥熱服或熱藥寒服;若服法錯誤,則往往加重病情。

  2. 中藥師規範炮製,熟諳辨證論治

  2.1熟諳辨證論治

  中藥師要切實履行好自己的職責,承擔起辨證論治的職責和義務,對中醫師所開的處方進行稽核,向患者提供用藥指導和服務,以保證用藥安全、合理、有效。如寒溼腰痛的患者來店購藥,如藥劑師不懂辨證,就有可能讓病人購服六味地黃丸、壯腰健腎丸等,這些中成藥不但治不好腰痛,反而會加重病情。若能較好地辨證,就能祛弊得利,抵制毒副作用。

  2.2規範加工炮製

  中藥師應嚴格遵照藥典的要求,按照醫療、調配、製劑的不同要求,科學地依法炮製各種有毒中藥,使藥物“明其利而用之,知其弊而制之”,才會增強療效,降低其毒副作用。絕不可因為怕麻煩而減少任何一道炮製工序;只能外用的中藥,絕不可內服,以保證臨床用藥的安全性。

  此外,藥劑人員對有配伍禁忌或者超劑量的處方,首先應當拒絕調配;必要時,須經處方醫師更正或者重新簽字後,方可調配。

  2.3加強質量監管

  中藥質量好壞是關係到臨床療效和國際化的問題,質量是中藥的生命。要加強中藥種植、採收、加工、產地、流通和使用的全過程的監督管理,從源頭上治理不合格的中藥。在中藥質量檢驗合格後,才能入藥。

  3.勿喪失中醫中藥發展的土壤――東方文化背景

  中藥近百年來衰弱的過程,主要原因是隨著西方文化在中國逐漸佔據主導地位,中醫已喪失了其發展的土壤――東方文化背景。現在完全以西方文化思維模式成長起來的人,無法理解和接受中醫。他們非要用細化中藥效果的西方文化的思維模式來套中醫理論,無疑是削足適履,是對博大精深的中醫理論的拋棄,將使得按照中醫理論辨證使用的“中藥”會變成當今西方的“植物藥”。

  中醫和中藥是老祖宗透過上千年實踐給我們後輩留下的寶庫,世界衛生組織評論“中醫藥是世界傳統醫藥的榜樣”。中醫藥怎樣正確認識和科學處理中藥的毒副作用?如何從根本上扭轉輿論要“廢除中醫”、“封殺中藥”的中醫中藥窘境而走向世界?中醫藥工作者面臨著巨大的機遇和嚴峻的挑戰,只有中醫中藥人員同舟共濟,相輔相成,既不能因噎廢食,搞全盤西醫化;更不能脫離中醫的辨證而使用中藥,才能有效地減少中藥的毒副作用,促進中醫的發展和中藥的現代化。

  參考文獻

  1 中華人民共和國衛生部藥典委員會.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典(一部)[M].廣州:廣東科技出版社,1995.

  藥學專業畢業論文:糖皮質激素治療重症甲型H1N1流感的探討

  【摘要】 目的 觀察糖皮質激素治療重症甲型H1N1流行性感冒(流感)的臨床療效。方法 26例重症甲型H1N1流感患者, 隨機分為對照組和研究組, 各13例。對照組行常規治療, 研究組在對照組基礎上給予糖皮質激素治療, 對比兩組患者的臨床療效。結果 研究組的退熱時間、肺部炎症吸收時間均短於對照組(P<0.05);研究組病死率高於對照組, 但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重症甲型H1N1流感行糖皮質激素治療, 改善了患者的生存質量, 但同時應特別注意可能引起的不良反應。

  【論文關鍵詞】 糖皮質激素;甲型H1N1;重症;療效

  甲型流感由於其抗原性易發生變異而產生新的亞型, 易引起世界性大流行。2009年全球流感大流行的病毒株為H1N1, 僅2009年5月~2010年7月中國內地累計報告確診病例12萬餘例。甲型H1N1流感患者臨床上有高熱、頭痛、乏力、全身肌肉疼痛和輕度呼吸道症狀, 危重病例常合併肺部感染及低氧血癥, 容易導致死亡[1]。目前我國救治重症病例經驗仍比較缺乏, 有報道應用糖皮質激素取得一定療效, 但其應用仍處於探索階段, 因此, 觀察其診治效果具有積極的意義。本文以本院收治的26例患者為研究物件, 探討糖皮質激素的治療效果, 具體報告如下。

  一、資料與方法

  1. 1 一般資料 選取2014年2月~2015年2月本院收治的26例重症甲型H1N1流感患者, 男14例, 女12例, 年齡最小18歲, 最大55歲, 平均年齡(32.6±3.1)歲。呼吸道標本均送上級機構經PCR技術檢查證實為甲型H1N1流感, 均伴有不同程度的高熱、劇烈咳嗽、呼吸困難、嘔吐、腹瀉等。患者均自願參與本研究, 簽署知情同意書。根據患者治療方案劃分為研究組與對照組, 各13例。

  1. 2 方法 患者入院後均行常規檢查, 對照組行常規治療, 結合患者病情, 給予抗病毒藥物奧司他韋膠囊75 mg, 2次/d, 同時聯合頭孢類及喹諾酮類抗菌藥物等, 並給予機械通氣治療、營養支援及其他對症治療。研究組在對照組基礎上給予糖皮質激素治療, 甲潑尼龍40~160 mg/d, 結合患者病情逐漸調整藥量, 療程9 d。

  1. 3 觀察指標 觀察患者的退熱時間、肺部炎症吸收時間、病死率及不良反應發生情況。

  1. 4 統計學方法 採用SPSS18.0統計學軟體對資料進行統計分析。計量資料以均數± 標準差(x-±s)表示, 採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率(%)表示, 採用χ2 檢驗。P<0.05表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二、結果

  2. 1 退熱時間、肺部炎症吸收時間比較 研究組的退熱時間、肺部炎症吸收時間均短於對照組(P<0.05)。見表1。

  2. 2 病死率及不良反應發生情況 研究組的病死率7.代寫碩士論文69%(1/13)高於對照組0, 但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研究組僅1例因多臟器功能衰竭死亡, 兩組均未發生嚴重不良反應。

  三、討論

  根據國外流行病調查研究顯示[2], 目前全球每年約10%人口即6億人患流感, 在人群中流行的主要有H1N1、H3N2亞型和乙型流感病毒。本病具有較強的傳染性, 同時極易發生變異, 其中重症甲型H1N1流感患者呈上升趨勢。由於其病情發展迅速、救治難度大及病死率較高, 因此, 臨床醫護人員十分關注重症甲型H1N1流感患者診治方法的改進。近幾年, 糖皮質激素治療逐漸成為了國內學者研究的重點, 其在重症甲型流感治療中發揮著積極的作用, 它曾用於治療嚴重急性呼吸綜合徵(SARS)與人禽流感等重症病毒性肺炎患者, 根據現有的有限研究資料表明 [3], 重症甲型H1N1流感患者均伴有不同程度的瀰漫性肺泡損傷, 因此, 患者可利用激素抑制炎症反應, 緩解肺部炎性損傷, 避免肺纖維化的出現。但關於激素的適應證、禁忌證、用藥劑量、用藥時間及臨床療效等均存在較大爭議。

  本次研究, 研究組在常規檢查與治療的基礎上行糖皮質激素治療, 其退熱時間與肺部炎症吸收時間均短於對照組(P<0.05), 且兩組病死率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 05)。表明糖皮質激素治療重症甲型H1N1流感患者, 促進了肺部炎症吸收, 緩解了患者的低氧血癥, 並且可有效退熱, 改善了患者的生存質量。

  在臨床實踐過程中, 糖皮質激素治療應注重藥物的使用時間、劑量與療程等。根據SARS治療經驗可知, 患者病程分為三個階段, 前7 d屬於病毒複製期、此後7 d屬於人體免疫系統超敏反應期, 最後一階段屬於免疫低下期[4], 因此, 在第二階段應給予激素治療。本文研究組患者在病程9 d內行激素治療, 效果顯著, 也未發生停藥反應, 但研究組出現1例死亡病例, 激素反應不佳可能是甲型H1N1流感重症病例預後不佳的一種提示。因此, 在使用糖皮質激素治療重症甲型H1N1流感患者時, 應用於病程早期, 以此縮短病程。同時, 本文使用的甲潑尼龍劑量為40~160 mg/d, 並且結合患者病情, 及時調整劑量, 通常情況下, 患者體溫正常後便開始減少藥量, 本組患者多數為小劑量與短療程, 以此減少了藥物不良反應的發生, 未發生一例高血壓、糖尿病以及真菌感染。

  參考文獻

  [1] 劉偉, 彭麗萍, 華樹成. 24例甲型H1N1流感併發重症肺炎患者的臨床分析.吉林大學學報(醫學版), 2010, 36(2):412-414.

  [2] 韓旭東, 黃曉英, 葛志華, 等.甲型H1N1流感重症病例63例救治體會.南通大學學報(醫學版), 2010, 30(3):198-199.


【藥學專業畢業論文格式】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