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屋>端午節> 端午節我們該瞭解什麼

端午節我們該瞭解什麼

端午節我們該瞭解什麼

  “端”,古漢語有開頭、初始的意思,稱“端五”也就如稱“初五”。《風土記》裡說:“仲夏端午。端者,初也。”每月有三個五日,頭一個五日就是“端五”。古人習慣把五月的前幾天分別以端來稱呼,五月初五就稱為“端五”。按照曆法五月正是“午”月,因此“端五”也就漸漸演變成了“端午”。

  其次是端午節的由來。

  現在我國史學界公認,中華民族主要由三部分組成,華夏部落(炎黃)、苗蠻部落(伏羲)和東夷部落(蚩尤)。隨著華夏部落的強盛,由西向東進發,東夷、苗蠻逐漸被迫離開中原。東夷族的很大一部分居住到長江中下游地區,後來被稱之為“百越族”。他們短髮紋身,崇拜的圖騰是“龍”。為表示他們是“龍子”的身分,受到龍的保護。每年五月五日,他們都要舉行一次盛大的圖騰祭,其中一項活動就是在水面上進行賽龍舟,這是端午節賽龍舟的由來。

  後來,端午節有附會上了一些其它說法,一種說法是紀念伍子胥的,一種說法是紀念屈原的,還有一種說法是紀念曹娥的。

  伍子胥是春秋末期楚國人,為了替父報仇,逃到吳國,幫助闔閭奪取政權,扶持闔閭之子夫差登上王位。但是後來,夫差置身邊的'強敵越國於不顧,而攻打遠方的齊國,伍子胥進行強諫,惹怒了夫差,再加上奸臣的讒言,被夫差賜劍自殺。

  而屈原是戰國末期楚國貴族,因為受到讒言,楚王對其不再重用,離開了統治集團。他目睹了楚國統治者腐敗無能,國家遭受侵略,國土喪失,百姓遭受蹂躪,自己報國無門,而又不甘心於隨波逐流,在五月初五這天,投江而亡。

  而曹娥曹娥是東漢上虞人,父親溺於江中,數日不見屍體,當時孝女曹娥年僅十四歲,晝夜沿江號哭。過了十七天,在五月五日也投江,五日後抱出父屍。

  在過去,統治者們把這些故事附會於端午節進行紀念,是有其目的的。紀念伍子胥是紀念其忠君,紀念屈原是紀念其愛國。紀念曹娥是紀念其孝道。而在這三者中,紀念屈原的說法影響最大。

  再者,各地過端午節的風俗差別是很大的。

  端午節在南方是隆重的節日,賽龍舟、佩香囊、喝雄黃酒、插艾葉菖蒲等,但在北方,端午節並不怎麼受人重視。記得小時候過端午節,就是在門框上插一些野艾、吃幾個用野艾煮過的雞蛋而已,粽子也極少吃到。因而,我總覺著端午節是南方的節日,和北方無多大關係。

  現在,賽龍舟已很少見到,就是用野艾煮雞蛋對於大都市裡的人們也難以做到。過端午的形式越來越淡化。但是,端午節的一些文化內涵我們還是應該有所瞭解,一些優秀的傳統譬如愛國。我們還是要繼承發揚下去。

【端午節我們該瞭解什麼】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