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屋>讀後感> 沁園春長沙讀後感400字

沁園春長沙讀後感400字

沁園春長沙讀後感400字

  (一)

  我深刻認識到第一單元所學的文章都是經典,它們的文學意境與精髓讓我不禁感慨.其中《沁園春長沙》讓我有許多感觸. 這首詞上半闋著重寫景."獨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頭."一開始,作者便把自己置於秋水長天的廣闊背景之中.同時也把讀者帶進了一個高遠的深秋境界裡.遠看:"萬山紅遍,層林盡染."作者不僅看到了眼前嶽山的楓林,也可能聯想到了北京香山的黃櫨,和祖國無數山嶽中由綠變紅的烏柏、水杉、槭樹、槲樹、黃連木…那一重重山,一層層樹,讓自然之神彩筆一抹,暈染得一片嫣紅,比二月笑放的春花還要豔麗,比六月飄舞的彩霞更加瑰奇.近觀:"漫江碧透,百舸爭流."秋水澄澈,秋江碧波,腳下的湘江,在秋天更加清澈晶瑩,如碧綠的翡翠,如透明的水晶.江面上,千帆競發,百舸爭渡,靜中有動,生氣勃勃.仰視,"鷹擊長空",萬里無雲的秋空,雄鷹奮振健羽,自由飛翔.俯瞰,"魚翔淺底",因透明而清淺見底的江裡,魚群擺動鰭尾,任意遨遊. 下半闋雖著重抒情,但也不乏情中含景之處."憶往昔崢嶸歲月稠",以崢嶸形容歲月,新穎,形象,將無形的不平凡的歲月,化為一座座有形的崢嶸的山峰,給人以巍峨奇麗的崇高美."中流擊水,浪遏飛舟",也是一幅奮勇進擊、劈波斬浪的宏偉畫面.可以說,《沁園春長沙》的崇高美,是以情為經線,景為緯線,交織而成的.它不僅使我們得到欣賞壯麗秋景的藝術享受,也使我們從詩人昂揚熾烈的革命情懷中,汲取奮發前進的信心和力量. 《生命本沒有名字》也讓我印象深刻. "生命本來沒有名字"也許這碰撞著很多人的內心,我見過無數的人為他們坎坷的命運而哀嘆,包括我自己,而最終會明白這個道理也只有寥寥數人,或者明白卻又無法承認,因為這個世界實在是太吸引人. 世上有很多不公平的事,但又兩件事是絕對公平的`:出生和死亡.每個降於世上的人都是無名無姓的,赤裸裸地來,空蕩蕩地去,生不帶來,死不帶去,猶如一張白紙.只在告知一個生命的降臨,一個生命的死去,與姓與名都是無關的.生命就是這麼簡簡單單、實實在在,而人們不同的遭遇、不同的悲哀

  (二)

  中流擊水一腔拿雲心事

  “少年心事當拿雲。”(李賀《致酒行》)詩人和同伴們的拿雲心事,從“攜來百侶曾遊”到“糞土當年萬戶侯”,可說是直抒胸臆,盡情傾吐,如長江大河,滔滔而下,氣勢磅礴,痛快淋漓。在結尾時“到中流擊水,浪遏飛舟”,則是採取象徵手法,形象地表達了一代革命青年的凌雲壯志。

  “中流擊水,浪遏飛舟。”一種解釋認為“擊水”為游泳,在激流中奮臂划水,掀起的浪花甚至阻擋了飛速前進的船舶。我總感覺這一意境與作者讚揚“百舸爭流”的精神不太符合。我傾向於“中流擊水”即“中流擊楫”的轉化。《晉書祖逖傳》:祖逖“中流擊楫而誓曰:‘祖逖不能清中原而復濟者,有如大江!’”後來“中流擊楫”就成了立誓復興祖國的代詞。在這裡正表示詩人要在新時代的大潮裡,乘風破浪,鼓槳前進,立誓振興中華的壯志豪情。使人讀後彷彿聽到了一顆愛國愛民的赤心,在怦怦躍動,從而感受到一種偉大胸懷所反映出的崇高美。

  我國古典詩詞的藝術表現手法,很講究情與景的交融。劉勰說:“繁採寡情,味之必淡。”(《文心雕龍》)謝榛說:“景乃詩之媒,情乃詩之胚;合而為詩,以數言而統萬形,元氣渾成,其浩無涯矣。”(《四溟詩話》)這首詞較好地達到了情景交融的境界。


【沁園春長沙讀後感400字】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