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屋>觀後感> 舞劇絲路花雨觀後感

舞劇絲路花雨觀後感

舞劇絲路花雨觀後感

  導語:《絲路花雨》是中國自1979年起首演的大型民族舞劇,由《絲路花雨》創作組編劇,是以舉世聞名的絲綢之路和敦煌壁畫為素材創作的。本文是品才網pincai.com小編精心收集的,僅供參考!

  舞劇絲路花雨觀後感

  初夏的時節再次來到蘭州,不期然遇到了一位“故人”。經過歲月的磨礪淘洗,這位“故人”卻愈發年輕,愈發光彩照人——她就是聞名中外的舞劇《絲路花雨》。

  她,誕生在百廢待興的1979年,是改革開放的“同齡人”。我至今還記得二十幾年前第一次看《絲路花雨》時的驚喜和感動,在當年的舞臺上,《絲路花雨》如同天降奇葩,異香撲鼻,收穫了無數熱烈的掌聲和驚喜的目光。她像一把鑰匙,開啟了人們的審美視野,不僅把千年前的大漠絲路風韻帶到人們的眼前,也把久已被遺忘了的美好藝術感受重新帶給觀眾。由於她巨大的影響,《絲路花雨》被譽為中國民族舞蹈的里程碑。

  去年,為參加北京奧運會重大文化活動的演出,甘肅歌舞劇院再次創排了這部曾經被譽為“活的敦煌壁畫、美的藝術享受”的經典之作。說實話,我原本是帶著一種回顧和重溫的心情去看這部復排劇的,熟悉的老朋友重逢,總是溫暖多於激動,話舊多於敘新。然而,當大幕開啟,音樂聲響起,一群伎樂天在繚繞的祥雲中漸漸現出身影,我心中突然湧起一股和當年初看《絲路花雨》時同樣的驚喜,彷彿被同樣一種力量所震撼。依舊是優美動人的敦煌舞舞姿,依舊是那個悲歡離合的絲路故事,依舊是熟悉的音樂旋律,依舊能夠深深地撥動人的心絃。新版《絲路花雨》告訴我們,美好的藝術是永遠都不會過時的。

  30年,可以讓容顏老去,可以令天翻地覆,藝術卻歷久彌新。30年中,《絲路花雨》不斷成長,既是舊友,又是新知,這就是經典舞臺藝術的奇妙之處。她可以不斷地用同樣的故事打動你,讓你在熟悉中體驗驚喜,在驚喜中辨認熟悉。據說,從創排至今,已經有七代共17位演員飾演過女主角英娘,英娘成就了一代又一代的藝術家,她自己亦在30年中永葆青春。

  其實何止30年,她難道不是早已經在莫高窟的壁畫上,輕歌曼舞了上千年嗎?只不過,在藝術家神妙的點化下,她從古老的石窟寺,從仙袂飄舉的須彌山,來到人間30年了。

  我曾經在敦煌莫高窟中,仔細端詳過她的樣貌,也曾經問過敦煌研究院的專業人員,是誰,創造了這些美輪美奐的天上人間景象。他們告訴我,我們今天很難再瞭解到繪製這些壁畫的無名畫工的生平,有關他們的一切,大都已經沉沒在歷史深處,只有他們所創造的藝術形象,還在幽暗的洞窟中熠熠生輝。偶爾留下的一點蛛絲馬跡,也只是文獻和畫面上一個半個名字。我想,能繪出那樣純淨高華、瑰瑋奇麗畫面的人,心靈一定是豐富而高貴的。《絲路花雨》中畫工神筆張,從女兒英娘“反彈琵琶”的姿態中,找到了伎樂天最美的形象,我相信這個故事一定是真的,它就應該發生在被我們遺忘的歷史中。我彷彿從舞臺上看到了那些無名的大師們的身影,他們就那樣生活在敦煌,雖然困頓躓踣,心中卻存有妙香花雨的聖址,腕底有驚神泣鬼的神工,有像英娘這樣美麗可愛的女兒,結識著波斯商人伊努斯那樣來自異域的朋友,遭遇著艱辛人世的波濤,用自己的畫筆,傾訴著內心的感悟與悲涼……直到有一天,《絲路花雨》的編創者們,在敦煌莫高窟這個遺世獨立的傾城美人身上,看到了藝術與美的靈光,於是,他們便從歷史的深處復活,並永遠鮮明地活在人世間。

  我突然明白了,這個講了30年的老故事何以仍舊那麼感人至深,英娘 “盤上舞”的舞姿何以每次看都令人心醉神迷。因為,古今中外,高貴、豐富、善良、和諧、美麗,永遠是人類最通行的、沒有隔閡的語言。因為,承載著、傳承著這一切的,有一個悠久而偉大的名字:傳統。只有傳統,才能既古老又年輕,既深厚又鮮活。

  所以,當《絲路花雨》誕生的時候,她就不僅僅是一個“年輕”的藝術生命,她承載著我們民族文化深厚的積澱,承載著漫漫絲路上無數人的命運故事,承載著中土和異域珍奇的藝術聖果。所有這些,是我們這個古老的文明給予後人特有的歷史饋贈。傳統是創造的不竭源泉,是我們心靈的最終家園。

  所以,神筆張那俊逸勃發的靈感,英娘那璀璨奪目的舞姿,都帶有一種溫婉和平卻又深沉博大的力量,這種力量,不僅體現在劇中的.“二十七國交易會”中,也真實地體現在現實的生活中。30年來,所有被《絲路花雨》感動過的人,包括我,包括中國和世界各國觀眾,相信都能體會到這種力量。

  所以,讓我們珍重地呵護傳統吧。

  30年過去了,我們的舞臺也在日新月異地豐富,《絲路花雨》不再像一顆獨明的孤星,僅甘肅的舞臺上,就湧現出《大夢敦煌》、《敦煌神女》等優秀劇目。然而,面對深厚的歷史文化資源,面對博大的文化傳統,我們仍然會感到重任在肩,仍然有“新松恨不高千尺”的迫切期待感。我相信,只要我們努力栽培,努力澆灌,在我們民族文化這片原本豐饒美麗的土地上,會有更多的新苗茁壯成長,會有大木蔥蘢、繁花照眼的光明前景。

  舞劇絲路花雨觀後感

  大型舞劇《絲路花雨》蒞穗演出,我先後觀看了五次。《絲》劇有著新穎的題材、深刻的主題思想、豐富的藝術想像力,獨特的藝術構思,抒情的藝術格調。可謂題材新、構思新、立意新、語彙新。是思想大解放、大膽突破的藝術結晶。舞劇透過老畫工父女的悲歡離合、和伊努思大義救英娘、神筆張血灑絲路、歌頌了源遠長流的中外友誼。它對今天的安定團結、加強中外友好交往,奔向四個現代化,有著積極的現實意義。

  有突破,首先體現在題材方面。誰都知道,敦煌壁畫是我國的珍寶,但建國三十年,卻基本上是“知寶而不敢碰寶”。(舞蹈界僅有戴愛蓮先生的雙人舞《飛天》取材自敦煌)要運用舞劇去表現它,難度是相當大的。那行旅在人煙渺茫沙漠通道的千年古史,尤如浩瀚的大海,既缺乏完整的故事傳說,又滲雜著佛國藝術、生意之談,波(斯)天(竺)色彩,弄不好便會異國情凋。但甘肅的編導同志們,透過艱辛的勞動,巧妙地把敦煌珍寶和絲綢之路有機地揉合在一起,從而為自己開闢了適合舞蹈規律的創作天地,並提升了深刻的主題思想。這個題材選擇的過程,本身就是解放思想的一次飛躍,它開出的碩果,影響將是深遠的。其中二場“反彈琵琶伎樂天”的構思、體現了舞劇需要的典型環境塑造典型性格。序幕的虛寫和四場的大段幻覺舞蹈的處理,是那樣詩情畫意,浮想聯翩。五場的“血染絲路”,其矛盾衝突和藝術意境,也是頗感人的。這些浪漫的舞蹈手法,都使演員有情可抒,觀眾情懷觸動。使我們獲得賞心悅目的美的享受。

  《絲》劇的舞蹈語彙,就像閃光的海底珍珠,以其獨特的藝術魅力,緊緊地吸引住我,白居易早已盛讚過的如行雲凌波的唐代舞風,那楊貴妃舞蹈時著名的 “小垂手”,分明展現在我眼前。我彷彿已看到,我國舞蹈界一個新的唐舞學派,正在破土萌芽。這是多麼令人欣喜的事啊!作為編導,最理解創作的甘苦,任何藝術上的點滴突破,都是難能可貴的。而《絲》劇的舞蹈語彙,卻是一次重大突破,尤其是面對當前普遍存在舞蹈語彙比較貧乏的現狀,《絲》劇提供的全新的舞蹈語彙,更是個大貢獻。可以看出,《絲》劇編導不是簡單地滿足於把靜止的敦煌舞姿活動起來,而是透過對有關的唐代樂舞史料(包括敦煌壁畫、唐詩、曲牌)綜合性的研究,去蕪存精,終於逐步探索出它的內在規律,整理發掘出包括控制、大跳、旋轉等一整套獨具唐代舞風的語彙,(其中單是旋轉就有好幾種不同舞姿的“敦煌轉”)在動作組合上,把敦煌舞姿和中國古典舞不露痕跡地溶為一體。

使人感到既有中國民族氣派,又風格獨特、優美耐看。把它和我最近看到的另一個反映唐代題材的獨舞《霓裳羽衣舞》相比較,我是偏愛《絲》劇的做法的。(中央歌劇舞劇院於穎編舞、舞蹈意境也十分清新優美,但因語彙過多的印度、緬甸舞成分而有異國情調之感)《絲》劇編導們發掘、整理敦煌唐舞時不被唐代樂舞曾吸收過許多外來舞姿的表象所眩目,而是根據歷史淵源及本民族特性而著重往中國古典舞靠攏的指導思想,是十分可取的。我認為他們的實踐經驗,對舞蹈界今後正確對待發掘、整理古代舞蹈語彙方面,是很有教益的。 《絲》劇不足之處,總的感覺是舞臺演出不如看文字劇本感人,這和對各場的藝術處理、佈局欠妥有關,如起伏跌宕不鮮明,有斷斷續續之感。

又如場面舞蹈過多而淹沒了刻劃人物性格的獨舞、雙人舞。劇中刻劃人物性格欠細膩,既然是悲、歡、離、合、一悲一歡都欠筆墨。往往可以抒發舞蹈的地方卻以簡單的造型一帶而過。舞劇音樂較之舞蹈遜色,唐代的古曲形象不突出。觀眾記不住舞劇的音樂主旋律,等等。相信經過甘肅藝術家們的進一步加工,肯定會把《絲》劇搞成為我國的保留劇目。

  透過《絲》劇蒞穗的成功演出,對我們有如下的啟示——第一是進一步解放思想,大膽開拓題材。當前,廣東的舞蹈創作局面打不開,我認為關鍵是創作題材沒有大的突破,思路很窄。首都文藝界評價《絲》劇有“為中國舞劇題材開闢了新的途徑”一說,我同意這個觀點。《絲》劇的確給我們打開了眼界。上下幾千年,縱橫幾萬裡,近的,古的,中的,外的,都可以大膽探索。“作家有立場,題材無禁區”,天地十分廣闊,只有大膽開拓題材,才能有文藝的百花齊放。才能開闖舞蹈步子邁不大的被動局面。第二是加強學習,提高文化素養;甘肅省同行們,用他們豐富的知識鎖匙,打開了埋藏千年的敦煌唐舞的寶庫。四屆文代會也向我們發出號召,“文藝創作家一定要努力提高自己的文化素養”。《絲》劇為我們做出了榜樣。作為舞蹈編導,當前應加強對中國古代舞蹈史和世界現代舞蹈史這兩門功課的學習,我們要學習祖先在藝術方面聰明智慧,和豁達大度相容幷包的精神,從而提高我們的業務技能,更好地為四個現代化服務。第三是寄希望於我省主管文藝的各級領導部門,應該像甘肅省委給予《絲》劇的正確領導和藝術民主那樣,為進一步發展廣東的音樂舞蹈創作而大開綠燈。

  舞劇絲路花雨觀後感

  期盼已久的《絲路花雨》終於來了,自從看過《大夢敦煌》之後,對那些優美灑脫的舞姿一直是念念不忘的。嘉對此更是興趣滿滿,一直期盼著這一天的到來。放學回來說是他們幾個同學在路邊救了一隻一個眼睛瞎了的小鳥,同學去給小鳥搭窩去了,她想還得早去看演出,就沒有跟著去。在家很快地寫完作業,吃過飯,我們便直奔大劇院去了。6:30到了,提前了一個小時。

  《絲路花雨》講的是神筆張父女和波斯商人伊奴斯在絲綢之路上結下的友誼,因為那時的官盜勾結,所以經常出現商人被搶劫的現象,於是善良的人們便本著良心的原則,結果是遭受了一系列的迫害……這個舞劇的故事性很強,看起來比較明白,而且配上優美動人的舞姿,少數民族特有的風情,不愧為中國舞劇之最,是民族舞蹈的代表作呢。

  現場的觀眾座無虛席,熱情高漲,掌聲不斷,大家都為觀看了這場高水平的演出而欣喜不已,太美了,舞者汗水溼透了衣衫,全身心的投入,用這種無聲的語言訴說著一個悽婉動人的故事,敦煌壁畫、絲綢之路、盛唐大漠、往來商賈,一個時代的歷史竟能短短的呈現在這個動人的舞蹈中,真是令人不可思議,美輪美奐,難以置信的震撼一直縈繞在空氣中!

  嘉看的也是極其投入,多半時間高舉著望遠鏡,連細節也不想放過,等看到神筆張血濺大漠的時候,竟然淚流滿面,抽泣起來,看來真的是看進去了。想來這種美的薰陶對一個女孩子來說,是很有必要的吧。


【舞劇絲路花雨觀後感】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