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屋>考試> 文言文閱讀題及答案

文言文閱讀題及答案

文言文閱讀題及答案

文言文閱讀題及答案

明史

山雲,徐人。貌魁梧,多智略。數從出塞,有功。時柳、慶蠻韋朝烈等掠臨桂諸縣,公侯大臣舉雲。帝命佩徵蠻將軍印,充總兵官往鎮。雲至,討朝烈。賊保山巔,山峻險,掛木於藤,壘石其上。官軍至,亟斷藤,下木石,無敢近者。雲夜半束火牛羊角,以金鼓隨其後,驅向賊。賤謂官軍至,亟斷藤。比明,木石且盡,眾噪而登,遂盡破之。南安、廣源諸蠻悉下。是夏,忻城蠻譚團作亂,雲討擒之。四年春,討平柳、潯諸蠻。其秋,雒容蠻出掠,遣指揮王綸破之。雲上綸勸,並劾其殺良民罪,帝宥綸而心重雲。慶遠、鬱林賊亂,雲以羸兵誘敵,分道剿捕,擒斬甚眾。復遣指揮田真攻大藤峽賊,破之。

雲謀勇深沉,而端潔不苟取,公賞罰,嚴號令,與士卒同甘苦。臨機應變,戰無不捷。廣西鎮帥初至,土官率饋獻為故事。帥受之,即為所持。雲始至,聞府吏鄭牢剛直,召問曰:“饋可受乎?”牢曰:“潔衣被體,一汙不可湔,將軍新潔衣也。”雲曰:“不受,彼且生疑,奈何?”牢曰:“黷貨,法當死。將軍不畏天子法,乃畏土夷乎?”雲曰:“善。”盡卻饋獻,嚴馭之。由是土官畏服,調發無敢後者。雲所至,詢問里老,撫善良,察誣枉,土人皆愛之。

英宗即位。雲墜馬傷股,帝遣醫馳視。以病請代,優詔不許,進右都督。正統二年上言:“潯州與大藤峽諸山相錯,瑤寇出沒,佔耕旁近田。左右兩江土官,所屬人多田少。其狼兵素勇,為賊所畏。若量撥田州土兵於近山屯種,分界耕守,斷賊出入,不過數年,賊必坐困。”報可。嗣後東南有急,輒呼叫狼兵,自此始也。明年冬,卒於鎮。贈懷遠伯,諡忠毅。廣西人思雲,立祠肖像祀焉。

(選自《明史列傳第五十四》,有刪改。)

4.對下列句子中加點的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數從出塞,有功 數:多次。

B.帝宥綸而心重雲 宥:批評,

C.土官率饋獻為故事 故事:定例。

D.其狼兵索勇 索:一向。

5.以下各組句子中,全都表明山雲“多智略”的一組是(3分)

①雲夜半束火牛羊角,以金鼓隨其盾,驅向賊

②雒容蠻出掠,遣指揮王綸破之

③雲以羸兵誘敵,分道剿捕,擒斬甚眾

④盡卻饋獻,嚴馭之

⑤詢問里老,撫善良,察誣枉

⑥量撥田州土兵於近山屯種,分界耕守,斷賊出入

A.①③⑥ B.①④⑤ C.②③④ D.②⑤⑥

6.下列對原文有關內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山雲善於剿賊,皇帝任命他為徵蠻將軍,他連戰連勝。韋胡烈叛軍佔據險要,他用計謀打敗了他們,其後又連續平息了各地蠻人的叛亂。

B.山雲善於用人並接受屬下的好建議。王綸和田真都有才略,他派遣他們攻破了大藤峽的賊人;他聽從鄭牢的建議,退回了土官的饋贈。

C.山雲關心當地百姓,贏得了百姓愛戴。他每到一處,都詢問百姓,安撫善良,明察被誣枉的人;他死後,廣西百姓思念他,立祠祭祀。

D.山雲的才幹和品行贏得了皇帝認可。他摔傷,英宗派醫生騎快馬前往醫治;他提出的平瑤寇建議,被採納;他死後,皇帝給予了褒獎。

7.把文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10分)

(1)賊謂官軍至,亟斷藤。比明,木石且盡,眾噪而登,遂盡破之。(5分)

(2)黷貨,法當死。將軍不畏天子法,乃畏土夷乎?(5分)

答案:

4、B(宥:寬恕)

5、A(2句寫山雲派部下剿敵;4句寫山雲退掉饋贈,嚴格要求士官;5句關心當地百姓,清查案件。)

6、B(“他派遣王綸和田真攻破了大藤峽賊人”錯。王綸打敗的是“雒容蠻”,田真攻破的是“大藤峽賊人。)

7、(1)賊人認為官軍到了,急忙砍斷藤條。等到天亮,木頭石頭將要用盡,官軍呼喊著登上崖壁,最終全部消滅了叛軍。

(2)貪求財貨,按法律要判處死罪,將軍不畏,懼天子的法律,卻畏懼當地的夷人嗎?

文言文閱讀題及答案

宋書

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題。

臧質,字含文,東莞莒人。父熹,字義和,習騎射,嘗與人共獵,值虎突圍,獵徒並奔散,熹直前射之,應弦而倒。質少好鷹犬,善博意錢之戲。永初元年,為員外散騎侍郎。母憂去職。服闋,為江夏王義恭撫軍。以輕薄無檢,為太祖所知,徙為給事中。

虜侵徐、豫,拓跋燾率大眾數十萬遂向彭城,質率萬人北救。既敗,質投盱眙。盱眙太守沈璞完為守戰之備,質大喜,因共守。燾與質書,質答書曰:“寡人受命相滅,期之白登,師行未遠,爾自送死,豈容復令生全,饗有桑乾①哉。”二月二日,乃解圍遁走。上嘉質功,封開國子,食邑五百戶。明年,太祖又北伐,使質率所統見力向潼關,質顧戀嬖妾,棄營單馬還城,散用臺庫見錢六七百萬,為有司所糾,上不問也。

元兇弒立,以質為丹陽尹,加徵虜將軍。後世祖即位,加質為散騎常侍,使持節如故。時世祖自攬威柄,而質以少主遇之,是事專行,多所求欲。臺符屢加檢詰,質漸猜懼,便有異圖。

以義宣凡暗,易可制勒,欲外相推奉,以成其志。會義宣有憾於世祖。質因此密信說誘,陳朝廷得失。又謂“震主之威,不可持久,主相勢均,事不兩立。持疑不決,則後機致禍。”義宣時未受丞相,質子敦為黃門侍郎,奉詔敦勸,道經尋陽,質令敦具更譬說,並言世祖短長,義宣乃意定。馳報豫州刺史魯爽,期孝建元年秋同舉。爽失旨,即便起兵。遣人至京邑報弟瑜,瑜席捲奔叛。瑜弟弘為質府佐,世祖遣報質,質於是執臺使,狼狽舉兵。

兵敗無所歸,乃入南湖逃竄,無食,摘蓮啖之。追兵至,窘急,以荷覆頭,自沈於水,出鼻。軍主鄭俱兒望見,射之中心,兵刃亂至,腸胃纏縈水草,隊主裘應斬質首,傳京都,時年五十五。

(節選自《宋書臧質傳》,有刪改)

【注】①桑乾:桑乾宮。

10. 對文中加點詞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

A.而質以少主遇之 遇:待遇

B.質漸猜懼,便有異圖 圖:圖謀,打算

C.期孝建元年秋同舉 期:約定

D.自沈於水,出鼻 沈:沉入

【解析】遇:對待。“遇”接了賓語“之”,所以應為動詞。

【答案】A

11.下列對文中詞語的相關內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

A.母憂,指母親去世。古代官員父母去世必須解官回家,為父母守孝,守孝期滿才可回朝為官。

B.寡人,謙稱,意為在道德方面做得不足的人。和“朕”一樣是皇帝稱自己的專有名詞。

C.食邑,中國古代諸侯封賜所屬卿、大夫作為世祿的田邑。因古代中國之卿、大夫世代以采邑為食祿,故稱為食邑。

D.弒,古時儒家尊卑思想意為以下犯上之意。如“弒君”“弒父”。此處指太子劉邵殺宋文帝,自立為帝。

【解析】“和‘朕’一樣是皇帝稱自己的專有名詞”錯,寡人不是皇帝的專有名詞,是古代君主、諸侯王對自己的謙稱。如“寡人之於國也”中的“寡人”即指梁惠王。文中的“寡人”是臧質的自稱。

【答案】B

12.下列對原文有關內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

A.臧質年輕時喜歡打獵,特別會賭博。曾經與人一起去打獵,遇到老虎突然衝出來,同來的人四散逃跑,他一箭就將老虎射死了。

B.臧質為人輕佻放縱,因此被太祖降職處罰。輔佐世祖時,也專橫獨斷,貪得無厭,多次被朝廷派人檢查質問。

C.臧質因擊派北魏拓跋燾有功,受到太祖的`褒獎,甚至因留戀姬妾,棄軍回家,大肆揮霍府庫錢財而被彈劾,太祖也沒處罰他。

D.多行不義必自斃,臧質自恃功高,藐視君主,私慾膨脹,最終唆使義宣造反,兵敗被殺,腦袋被傳到京師。

【解析】“曾經與人一起去打獵,遇到老虎突然衝出來,同來的人四散逃跑,他一箭就將老虎射死了。”錯,不是臧質,應是他的父親臧熹。

【答案】A

13.把文段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

(1)師行未遠,爾自送死,豈容復令生全,饗有桑乾哉。(5分)

(2)以義宣凡暗,易可制勒,欲外相推奉,以成其志。(5分)

【解析】(1)師:軍隊。爾:你。生:活著。全:保全。省略句,讓你活著回去。(2)以:因為。凡:平凡,平庸。暗:與“平”同義,平庸。制勒:控制,挾制。推奉:推舉侍奉。

【答案】(1)還未等到那時,你竟然自動上門送死,怎麼能讓你活著跑回去,在你的桑乾宮喝酒吃肉呢。(“師”“爾”“生”“全”,省略句“令(爾)生全”各 1 分)

(2)因為劉義宣能力平庸,容易挾制,想表面上推戴他,暗中則自己掌權。(“以”“凡”“暗”“制勒”“推奉”各 1 分)

【參考譯文】

臧質字含文,東莞郡莒縣人。他父親臧熹字義和。學習騎馬射箭的技術,曾經和人一起去打獵,恰遇老虎衝出獵圈,其他人都紛紛逃跑,臧熹卻奔上去射了一箭,箭一射出老虎便倒地不動了。臧質少年時代喜歡追鷹走狗,特別會賭博。永初元年(420)臧質當員外散騎侍郎,母親去世時他離職。服孝三年後,又當江夏王劉義恭的撫軍參軍。因為輕佻放縱,被文帝知道,降為給事中。

魏軍侵略徐州、豫州,拓跋燾率大軍數十萬向彭城進發,臧質率一萬多人向北增援。部隊潰敗之後,臧質跑到盱眙城。盱眙太守沈璞已完整地作好了攻守準備,臧質見了大喜,便和沈璞共同防守。拓跋燾給臧質寫了一封信,臧質回信說:“我接受皇上的命令,要消滅你們,準備打到你們的都城,還未等到那時,你竟然自動上門送死,怎麼能讓你活著跑回去,在你的桑乾宮喝酒吃肉呢!”二月二日,拓跋燾解除對盱眙的包圍逃走了。文帝認為臧質立了大功,封他為開國子,食邑五百戶。第二年,文帝又北伐,命令臧質率領他的所有部隊向潼關發動攻擊,臧質留戀寵姬愛妾,丟下軍隊,一個人回到襄陽,把雍州府倉庫的現錢用了六七百萬,被有關部門彈劾,文帝沒有追究這些。

太子劉邵殺文帝即位時,讓臧質做丹陽尹兼任徵虜將軍。武陵王劉駿正式登皇帝位,加臧質為散騎常侍,讓他和過去一樣持節。此時宋武帝正收集權力,但臧質卻把他當小皇帝看待,專橫獨斷,貪得無厭。朝廷多次派人來檢查質問,臧質漸漸懷疑起來,心中恐懼,便頓生野心。

因為劉義宣能力平庸,容易挾制,想表面上推戴他,暗中則自己掌權。恰巧義宣和孝武帝有矛盾,臧質因此暗地派人引誘劉義宣,議論朝廷的措施的好壞。他對義宣說:“挾有震動皇帝的權威是不能長久地保持官位的,皇帝和丞相勢均力敵,一山不容二虎,猶豫未決,必定被別人搶先,招致禍害。”此時義宣還未接受丞相的職位,臧質的兒子臧敦做黃門侍郎,帶著朝廷詔書勸說劉義宣當丞相,路經尋陽,臧質叫臧敦重新勸說義宣造反,而且說到孝武帝的種種罪過,劉義宣於是堅定造反的決心。臧質又派人告訴豫州刺史魯爽,約定在孝建元年(454)秋同時起兵。魯爽聽錯了話,當時便宣佈起兵,並且派人到京城告訴他弟弟魯瑜,魯瑜連忙帶家人一起逃出城,奔赴魯爽。魯瑜弟弟魯弘當臧質的州府官吏,孝武帝派人叫臧質抓住魯弘,臧質於是扣住朝廷使者,慌忙宣佈軍隊起事。

起事失敗了,臧質走投無路,於是跑到南湖,肚子餓了,摘蓮子吃。追兵趕到,臧質非常窘迫潛到水下,用荷葉遮住頭,只讓鼻子出氣,小隊長俱兒望見,射了一箭,正好擊在他的心坎上,接著兵刀齊下,臧質的五臟六腑都流出來了,幾乎把周圍的水草挽住,隊長裘應砍下臧質的腦袋,送他的腦袋到城。當時他五十五歲。

文言文閱讀題及答案

金史

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題。

張行信字信甫,登大定二十八年進士第。泰和四年四月,召見於泰和殿,行信因言二事,一依舊移轉吏目以除民害,一徐、邳地下宜麥,稅粟許納麥以便民。上是其言,令尚書省議行之。崇慶二年,為左諫議大夫。時胡沙虎已除名為民,賂遺權貴,將復進用。舉朝無敢言者,行信乃上章曰:“胡沙虎跋扈強梁,媚結近習,以圖稱譽。自其廢黜,士庶莫不忻悅。今若複用,惟恐為害更甚前日。”書再上,不報。及胡沙虎弒逆,人甚危之,行信坦然不顧也。是歲九月,宣宗即位,改元貞佑。

胡沙虎誅,上封事言正刑賞,又言:“自兵興以來,將帥甚難其人,願陛下令重臣各舉所知,才果可用,即賜召見,褒顯獎諭,必有奮命報國者。昔李牧為趙將,軍功爵賞皆得自專,出攻入守不從中覆,遂能北破大敵。今命將若不以文法拘繩,中旨牽制,使得盡其智慧,則克復之功可望矣。”上善其言。時方擢任王守信、賈耐兒者為將,皆鄙俗不材、不曉兵律。行信懼其誤國,上疏曰:“《易》稱‘開國承家,小人勿用’。聖人所以垂戒後世者,其嚴如此。今大兵縱橫,人情洶懼,應敵興理,非賢智莫能。狂子庸流,猥蒙拔擢,參預機務,甚無謂也。”於是上皆罷之。權元帥右都監內族訛可率兵五千護糧通州,遇兵輒潰,行信上章曰:御兵之道無過賞罰使其臨敵有所慕而樂於進有所畏而不敢退然後將士用命而功可成若訛可敗衄宜明正其罪朝廷寬容一切不問臣恐御兵之道未盡也詔報曰:“卿意具悉,訛可等已下獄矣。”

(節選自《金史張行信傳》)

10.下列對文中畫波浪線部分的斷句,正確的一項是(3分)

A.御兵之道無過/賞罰使其臨敵/有所慕而樂於進/有所畏而不敢退/然後將士用命而功可成/若訛可敗衄/宜明正其罪/朝廷寬容/一切不問/臣恐御兵之道未盡也/

B.御兵之道無過/賞罰使其臨敵/有所慕而樂於進/有所畏而不敢退/然後將士用命而功可成/若訛可敗衄/宜明正其罪/朝廷寬容一切/不問臣/恐御兵之道未盡也/

C.御兵之道/無過賞罰/使其臨敵有所慕而樂於進/有所畏而不敢退/然後將士用命而功可成/若訛可敗衄/宜明正其罪/朝廷寬容/一切不問/臣恐御兵之道未盡也/

D.御兵之道/無過賞罰/使其臨敵有所慕而樂於進/有所畏而不敢退/然後將士用命而功可成/若訛可敗衄/宜明正其罪/朝廷寬容一切/不問臣/恐御兵之道未盡也/

11.下列對文中加點詞語的相關內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科舉時代稱會試考取後經過殿試的人為進士。

B.改元指君主、王朝改換年號,每一個年號開始的一年稱“元年”。

C.封事在文中指密封的奏章,古時大臣上書奏事,為防止洩露,用皂囊封城。

D.《易》即《周易》,是儒家經典之一,相傳為孔子所作,包括《經》和《傳》兩部分。

12.下列對原文有關內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張行信心繫百姓。他建議依照舊例調換官吏以除民害,在適宜種麥的徐、邳兩地,允許百姓用麥子充作糧稅,均得到皇帝的採納。

B.張行信富有遠見。胡沙虎賄賂權臣圖謀復出,張行信多次上書皇帝,請求不要起用此人。皇帝對此不予理會,終為胡沙虎所殺。

C.張行信重視人才。他認為戰事興起之後,難以得到合適的將帥,希望皇帝詔令重臣舉薦人才,並厚待人才,這樣就一定有人捨命報效國家。

D.張行信心憂國事。皇上準備提升王守信、賈耐兒等將領的職務,但張行信認為這些人鄙俗無能,又不熟悉軍事,不適合擔任軍隊職務。

13.把文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10分)

(1) 胡沙虎跋扈強梁,媚結近習,以圖稱譽。自其廢黜,士庶莫不忻悅。

(2) 今命將若不以文法拘繩,中旨牽制,使得盡其智慧,則克復之功可望矣。

答案:

10.C

11.D(“相傳為孔子所作”有誤。)

12.D(原文為“擢任王守信、賈耐兒者為將”;“不適合擔任軍隊職務”欠妥,張行信認為讓王、賈“參預機務”毫無意義。)

13.(1)胡沙虎飛揚跋扈,強橫兇暴,獻媚於皇帝寵幸親近的人,來謀求他們的讚譽,自從他被罷免以來,士民百姓無不歡欣喜悅。(譯出大意給3分,“強梁”“圖”兩處,每譯對一處給1分。)(2)現今任命將帥如果不再用條文成法來束縛他們,用朝廷意旨來約束控制他們,而是讓他們能夠全部發揮自己的智慧和才能,那麼克敵收復國土的功業就有希望!(譯出大意給3分,“拘繩”“盡”兩處,每譯對一處給1分。)

【參考譯文】

張行信,字信甫,登大定二十八年進士第。泰和四年四月,皇帝在泰和殿召見他。張行信便向皇帝進言兩件事:一是依照舊例調換吏官以除民害,一是徐、邳一帶土地適宜種麥,應當允許他們交納麥子充作糧稅。皇帝同意他的建議,讓尚書省商議後實行。崇慶二年,任左諫議大夫。當時胡沙虎已免職為民,但他仍賄賂朝中權貴,想重新得到起用。滿朝官員沒人敢表態,張行信便上奏說:“胡沙虎飛揚跋扈,強橫兇暴,獻媚於皇帝寵幸親近的人,來謀求他們的讚譽,自從他被罷免以來,士民百姓無不歡欣喜悅。今天如再任用他,只怕為害更超過往日。”他接連上書奏告,但沒有迴音。當胡沙虎弒君謀逆時,人們都替他擔憂,而張行信坦然自若,不以為意。這年九月,宣宗開始做皇帝,改年號為貞。

胡沙虎被殺後,張行信上密封奏書主張嚴正刑賞之事,他又說:“自從戰事興起以來,難以得到合適的將帥,請陛下讓重臣舉薦所瞭解的人,如果確是可用之才,立即加以召見,公開褒獎,必定有捨命報國的人。以前李牧在當趙國將軍時,軍功爵位封賞都能自己做主,出兵進攻退守等不需聽從朝中複議,因而能夠大破北面強敵。現今任命將帥如果不再用條文成法來束縛他們,用朝廷意旨來約束控制他們,而是讓他們能夠全部發揮自己的智慧和才能,那麼克敵收復國土的功業就有希望!”皇帝讚許他的意見。這時剛剛提拔任用王守信、賈耐兒當將領,他們都是鄙俗不堪、不懂兵法律令的人,張行信擔心他們貽誤國家大事,便上疏說:“《易》中寫道:‘開國和繼承大業,小人不可任用。’這是聖人用以警戒後世的,話說得這樣嚴厲。如今大兵縱橫遍地,人心惶惶不安,抵抗敵軍興國理政如非賢能有智慧的人是難以勝任的。狂濫庸俗之輩,承蒙提拔,參預機要大事,實在是毫無意義。”於是,皇帝把他們都罷免了。代理元帥右都監皇族訛可率兵五千人到通州護糧,遇到敵軍立即潰敗。張行信上表奏道:“領兵之道,無過於賞罰二字,當派兵對敵時必須讓他有所思慕而樂於前進,有所畏懼而不敢後退,然後將士聽從命令而功業可成。像訛可敗退,就應當公開明確他的罪責,朝廷如果加以寬容,一點不追究,我擔心領兵之道未能盡用了。”朝廷下詔回報說:“你的意思已經清楚,訛可等人已經下獄治罪了。”

文言文閱讀題及答案

閱讀下而的文言文,完成14一18題。(20分)

雷峰樵叟序

方孝孺

雷峰樵叟者,臺之寧海人也。世居雷峰之下,業詩書,敦禮讓-代不乏人,至叟尤為鄉邦所敬式。叟淳龐邃密,事父母克盡子職,處兄弟和以敬,由是孝友之行聞於遐邇。然不妄交接,遇佻之徒恆趨避焉。或以勢雄之故強與之善,叟終不屈。遇縉紳之士,延至於家,相與論古今人物賢否,稽疑質惑,雖至浹旬洽月無怠容。鄉閭有忿爭不辯,縣吏相與詣門質諸叟。叟喻以一言,鹹悅服而去。雅愛讀書,自少至老不倦。課子弟耕讀有恆度,風晨月夕聞弦誦聲則喜,間聞嬉笑俚語,則終日不樂。性頗嗜遊觀,值春和景明,樹林蓊蔚,鳥聲嘲哳煙靄間。即幅巾杖履,徜徉於山巔水,與樵童牧兒伍,心無厭焉,因以樵叟自號。

或問之曰:“夫駕舟楫,操網罟,出沒于波濤者,雖不自謂之漁,人固以漁目之。手耒耜,腰鐮,往來於田畝者,雖不自謂之農,人固以農目之。今叟居必冠裳,行必杖履,所業必詩書。無運斤砟斧之勤,無拾枯束溼之勞,而顧以樵自目,其如名實之爽何?”叟曰:“若奚言之固也?予惡夫世之人,不修其實,擇美名而居之,手未能操簡牘,心未能頌章句,輒軒然以儒者自居。法律之莫諳,爵號之莫曉,輒岸然以古之良臣自處。曰長者,曰先生,曰皋,曰夔,己處之而不愧,人呼之而不異。及察其所存,豈有毫髮誠身之善,及物之功乎?予病之者良久固不敢尤而效之特取其薄而易為者自號亦欲矯裡之弊反浮風而歸之淳耳且予雖不躬樵者之事而能得樵者之樂。白雲溶溶,彌布崖谷,隴樹排青,林溪漲綠,出入煙霞,友于麋鹿,而了不知塵世之榮辱。若夫山林搖落,潭澗澄清,霜呈錦樹,壑殷秋聲,砉然長嘯,山應谷鳴,而杳不知寒暑之變更。推此而言,四時之樂,寧有既乎?彼樵者習其事,恐未能知其樂。予雖不躬其事,而彼之樂予能全而有之。庸以自目,孰雲不稱?若奚言之固耶?”或以叟言告同裡某,某聞之,俯而思,仰而悟,撫掌而嘆,爰為作贊,叟姓徐,名山南,字廷嶽。

14.對下列句子中加點詞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A.至叟尤為鄉邦所敬式 式:法式

B.課子弟耕讀有恆度 課:督促完成

C.其如名實之爽何 爽:差錯

D.庸以自目 目:看待

15.下列各組句子中,加點詞的意義和用法相同的一組是

A.因以樵叟自號 則思無因喜以謬賞

B.出沒于波濤者 亦將有感於斯文

C.彼樵者習其事 與時俯仰,以通其狂惑

D.爰為作贊 臣為韓王送沛公

16.下列對原文的概括和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雷峰樵叟世代居住雷峰之下,以詩書為業,為人孝悌,慎於接物,是一位品德淳厚、志趣高雅之人,在當地享有很高的聲望。

B.開頭先交代樵叟的為人處事,再透過和漁夫、農夫的對比進一步突出樵叟的志趣,行文緊扣“樵叟”二字,逐層推進,渾然一體。

C.文章透過問答形式,闡明雷峰樵叟自號“樵叟”的意旨,並藉以批評那些名實不副的人物和浮誇的社會風氣。

D.文章句式整散結合,多用反問,既使行文音韻和諧,有一種參差錯落之美,也起到了增強語言氣勢,提升讀者閱讀興趣的作用。

17.把文中畫線的句子譯成現代漢語。(8分)

(1)鄉間有忿爭不辯,縣吏相與詣門質諸叟。(4分)

答: ▲

(2)法律之莫諳,爵號之莫曉,輒岸然以古之良臣自處。(4分)

答: ▲

18.用“/”給文中畫波浪線的句子斷句。(3分)

予病之者良久固不敢尤而效之特取其薄而易為者自號亦欲矯裡之弊反浮風而歸之淳耳且予雖不躬樵者之事而能得樵者之樂

答案:

14.A(應解釋為“效法”)

15.D(都是介詞,相當於“替”。A.一為連詞“於是”;一為介詞,“因為”。B.一為介詞,“在”:一為介詞,“對”。C.一為指示代詞,“那些”:一為人稱代詞,“自己”)

16.B(“和漁夫、農夫的對比”錯,文章不存在對比)

17.(8分)(1)鄉親有忿怒相爭不能辨明(對錯)的,縣吏(就會)與他們一起登門向雷峰樵叟詢問這事。 (4分,得分點:“鄉間”(也可譯為“鄉里”)、“相與”、“質”及句意各1分)

(2)不熟悉法度律令,不懂得爵位名號,就驕傲地以古代賢良的臣子自居。(4分,得分點: “諳”、“岸然”(也可譯作“嚴正”“一本正經”)、“自處”及句意各1分)

18.(3分)予病之者良久/固不敢尤而效之/特取其薄而易為者白號/亦欲矯裡閘之弊/反浮風而歸之淳耳/且予雖不躬樵者之事/而能得樵者之樂。 (錯一處扣0.5分,扣完為止)

文言文閱讀題及答案

歸鉞傳

歸有光

孝子鉞(yuè),字汝威。早喪母,父更娶後妻,生子,孝子由是失愛。母常喋 喋罪過,父提孝子,(後妻)輒索大杖與之,曰:“毋徒手,傷乃力也。” 家貧,食不足以贍,飯將熟,即罪過孝子,父大怒,逐之,於是母子得以飽食。孝子數困,匍匐道中。比歸,父母相與言曰:“有子不居家,在外作賊耳?”又復杖之,屢瀕於死。方孝子依依戶外,欲入不敢,俯首竊淚下,鄰里莫不憐也。父卒,母獨與其子居,孝子擯①不見。因販鹽市中,時私其弟,問母飲食,致②甘鮮焉。正德庚午大飢,母不能自活,孝子往,涕泣奉迎。母內自慚,終感孝子誠懇,從之。孝子得食先母弟,而己有飢色,弟尋死,終身怡然。嘉靖壬辰,孝子無疾而卒。孝子既老且死,終不言其後母事也。

【註釋】①擯(bìn):拋棄,排斥。這裡指被拋棄。②致:送達。

25.解釋下面加點字的意思。(4分)

(1)比 歸 (2)孝子由是 失愛

(3)終身怡然 (4)弟尋 死

26.翻譯下面的句子。(4分)

(1)俯首竊淚下,鄰里莫不憐也。

(2)母內自慚,終感孝子誠懇,從之。

27.從下面所列句子中,請分別用一個成語(或四字短語)概括出孝子歸鉞的品行。(2分)

(1)母不能自活,孝子往,涕泣奉迎。

(2)孝子既老且死,終不言其後母事也。

答案:

25.(1)等到 (2)因為這樣,因此 (3)高興地樣子 (4)不久

26.(1)歸鉞低著頭私下流淚的時候,鄰居沒有不憐憫他的。(2)繼母內心自感慚愧,終於被孝子的誠懇感化,跟隨孝子去了。

27.(1)忠孝仁義(以德報怨) (2)無怨無悔(默默奉孝,凡答“默默無聞、沉默寡言”之意者,不得分。)

(譯文:孝子名諱歸鉞,字汝威。早年喪母,父親又娶了後妻,生個兒子,孝子從此失去父愛。後妻常常沒完沒了說歸鉞的過錯,父親拉住孝子,後妻總是索取大棍子給他說:“不要空手打,傷了你的力氣。”因為家裡貧窮,飯食不夠充足,飯將煮熟,後妻就花言巧語數說孝子的過錯,父親大怒,趕走他,於是後妻母子趁機飽吃一頓。孝子屢次遭到困擾,在路上爬行。等到回家,父親和繼母一起說道:“有兒子不呆在家中,在外面作賊嗎?”又用棍子打,屢次近於打死。正當孝子在門外留戀不捨,想進屋又不敢,低著頭私下流淚的時候,鄰居沒有不憐憫他的。父親死去,後母只和他親兒子居住,把孝子趕出門不見面。孝子就在集市上賣鹽,時常偷偷地見他的弟弟,詢問繼母的飲食,送給他們甘甜鮮美的食物。正德五年發生嚴重饑荒,繼母不能養活自己,孝子前去,流淚哭泣恭敬地接她。繼母內心自感慚愧,終於被孝子的誠懇感化,跟隨孝子去了。孝子有了食物先給繼母弟弟,而自己有捱餓的臉色,弟弟不久死去,他一生和悅。嘉靖十一年,孝子歸鉞無病而死,孝子直至已老將死,但始終不說後母的事。


【文言文閱讀題及答案】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