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屋>作文> 《元宵節》作文

《元宵節》作文

《元宵節》作文

《元宵節》作文

x月x日這天是農曆正月十五元宵節。這天家家戶戶要吃湯糰、猜燈謎、放炮竹、賞花燈來慶祝元宵。

這天,爸爸教我包湯糰。我們先把手洗乾淨,拿出一隻碗。開始和麵了,只見爸爸在碗裡倒上大半的糯米粉,將少許水一點一點放進去,再用手絞了幾下又放了點水。爸爸告訴我:注意每次放得水不能太多,少了可以再加,太多了會粘手。水夠了,我和爸爸各分一半,我們用手來回的揉,直到不再粘手了,揉麵的工序完成了。

開始包湯糰了,我照著爸爸的樣子,拿了一小團面,放在手掌中間挫一個小圓球,然後把右手的大拇指把插進剛揉好的麵糰,用筷子夾點芝麻餡放在剛弄的洞裡,用四個手指配合大拇指一起往中間按,揉一揉又變成了圓形。我要把這個“半成品”放到碟子上面去時,爸爸叫住了我說:“兒子,這樣放上去可能會粘的,在糯米粉裡滾一滾就不粘了。”我照著爸爸的方法一試果然不粘了。照這樣一連做了好幾個,不一會二十個就完成了,個個潔白如玉,讓人嘴饞。

晚上,我和爸爸到外面散步,此時的大街上燈火通明,四周掛滿了火紅的燈籠。天空閃耀著五彩的禮花,有的'禮花在天空中像滿天的星星一閃閃,有的似流星雨,一瞬間就消失在天際中。地上百子炮噼裡啪啦的響個不停。小孩子手持煙花棒飛舞著,歡笑著。

我愛包湯糰,但我更愛元宵節。

《元宵節》作文

農曆正月十五元宵節,又稱為“上元節”,春燈節,是中國民俗傳統節日。正月是農曆的元月,古人稱其為“宵”,而十五日又是一年中第一個月圓之夜,所以稱正月十五為元宵節。又稱為小正月、元夕或燈節,是春節之後的第一個重要節日。中國幅員遼闊,歷史悠久,所以關於元宵節的習俗在全國各地也不盡相同,按中國民間的傳統,在這天上皓月高懸的夜晚,人們要點起彩燈萬盞,以示慶賀。出門賞月、燃燈放焰、喜猜燈謎、共吃元宵,賞花燈、舞龍、舞獅子等是元宵節幾項重要民間習俗。閤家團聚、同慶佳節,其樂融融。猜燈謎

“猜燈謎”又叫“打燈謎",是元宵節後增的一項活動,燈謎最早是由謎語發展而來的,各個地方都打出燈謎,希望今年能喜氣洋洋的,平平安安的。因為謎語能啟迪智慧又饒有興趣,所以流傳過程中深受社會各階層的歡迎。

放焰火

元宵節最為喜人的活動。元宵節夜在廣場都要進行放煙火活動,到時全家都走到大街上,去看那美麗的煙火,煙火越來變得越美,越來越大,科技含量越來越高,顏色越來越美越來越豔麗。

《元宵節》作文

每年正月十五,中國傳統文化----元宵節,元宵節是吃湯圓的日子,為什麼要吃湯圓呢?

我在網上查了一下,據說,兩千多年前的西漢時候,周勃、陳平鏟平“諸呂之亂”,漢文帝登基的這天正是正月十五。以後,每年這一天的晚上,他都要出宮遊玩,“與民同樂”,以示慶祝。因“夜”在古語中又叫“宵”,正月又稱元月,漢文帝便將正月十五定為元宵節。

這天晚上,舉國上下都要張燈結綵歡度元元宵”作為食品,在我國也由來已久。宋代,民間即流行一種元宵節吃的新奇食品。這種食品,用各種果餌作餡,外面裹以糯米粉滾成丸子,煮熟後,吃起來香甜可口,饒有風趣。因為這種糯米丸子在鍋中時浮時沉,所以最早叫“浮元子”,後來有人又改稱為“元宵”,古時人們又稱“元宵”為湯糰、圓子或者粉果,生意人還美其名曰“元寶”。

古時“元宵”價錢比較貴,有一首詩說:“貴客鉤簾看御街,市中珍品一時來。簾前花架無路行,不得金錢不得回。”其中“珍品”既是“元宵”。明國初年,袁世凱,篡奪革命成果做了大總統。他一心想當皇帝,又怕人民反對,一天到晚總是提心吊膽的。因為“元”和“袁”、“宵”與“消”同音,“元宵”有“袁世凱被消滅”之嫌。他做賊心虛,便在19xx年元宵節前,下令將“元宵”改稱“湯圓”。袁世凱垮臺後,大部分地區又恢復了“元宵”的名稱。原來中國傳統文化是那麼有趣的,以後我要多一點了解下中國的傳統文化。


【《元宵節》作文】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