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屋>讀後感> 老舍小麻雀讀後感

老舍小麻雀讀後感

老舍小麻雀讀後感

喜歡老舍先生的《小麻雀》,源自於從小對小動物的喜愛,所以對它印象非常深刻。生活在田野、麥場、房頂、樹梢上的小麻雀,沒有華麗的外表,沒有美麗的羽毛,它們卻總是那麼熱熱鬧鬧,嘰嘰喳喳,蹦蹦跳跳,活潑可愛,是一群生活在大自然裡的快樂小鳥。

老舍小麻雀讀後感

我終於把小麻雀養活了。它雖能走動了,可還很虛弱,沒一點生氣。如果猛來一陣風,它準會被吹倒的。

保護它,可真是件麻煩事。尤其沒有籠子,我很害怕小貓吃掉它。但過了幾天,我的憂慮便是多餘的了。小貓走過它身邊時,只瞟了一眼便懶洋洋地走開了。也許小貓認為這嬌養慣了的、弱不禁風的、可憐巴已的小東西,連只小老鼠都比不上。

我每天像照護孩子那樣時刻照護它。我知道我為了什麼我是在做一個偉大的、挽救一個生命的工作。

過了一個多月,它慢慢地變得可愛了,身上換了新羽毛,黑豆似的小眼珠也變得越發討人喜歡了,它也能飛到房頂那麼高了。小麻雀很機靈。我給它餵食時,它很懂事地飛過來,慢慢地啄食。我並不打算把它關起來餵養,因為我覺得應該讓它離開人而能頑強地生活下去,不要再被人欺侮了。只是目前還不可能。

突然有一天,小麻雀不見了。我四處尋找,終沒尋見。我懷疑是小貓將它吃了,因為小貓這幾天總是盯著它,顯出垂涎三尺的模樣。但我立刻就否定了,因為小麻雀很機靈,它決不會自白地去死,況且附近也沒發現羽毛之類的東西。我猛然明白了,小麻雀肯定飛走了。這幾天,它能騰空飛起了,而且能自由飛翔了。我早發現它總有一副“伺機逃跑”的樣子。

我沒有悲傷,只有一點點惋惜:我這可愛的小夥伴,就這樣和我不辭而別了。突然,我發現,美麗的藍天上正好飛過一群嘰嘰喳喳的小鳥。我覺得我的小麻雀已經加入了它們的行列,去迎擊生活的風浪、社會的挑戰了。

老舍小麻雀讀後感

喜歡老舍先生的《小麻雀》,源自於從小對小動物的喜愛,所以對它印象非常深刻。生活在田野、麥場、房頂、樹梢上的小麻雀,沒有華麗的外表,沒有美麗的羽毛,它們卻總是那麼熱熱鬧鬧,嘰嘰喳喳,蹦蹦跳跳,活潑可愛,是一群生活在大自然裡的快樂小鳥。但是,老舍先生卻呈現給我們一隻受了傷、正在生死線上掙扎的可憐的小麻雀。這隻小麻雀不僅牽動著老舍先生的心,也牽動著每一位讀者的心。“它跳一跳,可是又停住,看著我,小黑豆眼帶出點要親近我又不完全信任的神氣。”“它的眼帶出進退為難的神情,雖然只是那麼個小而不美的小鳥,它的舉動與表情可露出極大的委屈與為難。”這幾句話的描寫一下子把讀者的心抓緊了,同情,愛憐,保護幼小的感情油然而生。俗話說,眼睛是心靈的窗戶,從這個視窗讀者看到了小麻雀時時在變化著的複雜的內心世界,那“小黑豆似的眼睛”流露出對人的依賴和求助,文中先後多次描寫了小麻雀的眼神,這眼神中有為難,有委屈,有哀求,有驚嚇,有掙扎,有沉思,有等待,有勇氣,有堅強……真的佩服老舍先生,在這樣短短的一篇散文裡,在這樣小小的一隻麻雀身上,讓讀者看到了一個弱小的生命在死亡的邊緣,如何戰勝恐懼,如何頑強的想要生存下去的精神。“我把它捧到臥室裡,放在桌子上,看著它,它又楞了半天,忽然頭向左右歪了歪用它的黑眼睜了一下;又不動了,可是身子長出來一些,還低頭看著,似乎明白了點什麼。”小麻雀或許明白了,環境是冷酷的,要使自己生存下去,只有依靠自己的力量去抗爭。這篇散文是老舍先生寫於30年代的作品,老舍先生自己曾這樣說過:“因為自幼受過苦,受過壓迫,願意借題發揮,把心中怨氣發洩出來。……我只寫出我對他們(指受壓迫者)的同情,不敢也不能給他們指出出路。”的確,小麻雀代表了舊中國被損害、被侮辱的弱小者。小麻雀的內心活動,與剝削制度下受壓迫、受損害的人們在無法抗拒的災難中的.心理狀態極為相似。在舊中國,有許許多多處於社會底層的“弱小者”,他們遭人欺凌,無力反抗,老舍先生看到了小麻雀的境遇後,“浮想聯翩”由“物”及“人”,見物生情,以物寫人,表達了自己同情弱小,關心被損害者命運的思想感情。每一次品讀它,都會有驚心動魄的感覺,但每一次都會更加體會到老舍先生創作這篇散文時的心情,那由同情而生的正義感,由救護小麻雀而增強的時代責任感。時過境遷,生活在和諧社會的我們,對那些不堪回首的歷史已經漸漸淡忘,再讀仍舊會開啟你記憶的閘門,仍舊可以震撼你的心靈。作為課文的《小麻雀》消失了,可是作為一篇堪稱經典的作品永遠不會消失,它經得起歲月的磨洗,一定會透過各種渠道繼續傳播,在不經意之間會與你相遇,從而讓你愛上它,被它感動,被它影響,既而把這感動傳遞給每一個人,相信不管是過了十年,或是二十年,甚至更久遠,老舍先生的《小麻雀》還是可以把你的心抓走,還是可以讓你為之動容!

老舍小麻雀讀後感

這幾天,我讀了俄國作家屠格涅夫的作品《麻雀》,我一連閱讀了好幾遍。讀完後,我深受感動,腦海裡不時浮現出那感人的一幕:

一天一個獵人帶著獵狗打獵回來,路上獵狗發現一隻被狂風吹落在地上的剛生下來不久的幼小麻雀。獵狗正要吃掉幼小麻雀,突然一隻老麻雀從樹上飛了下來,站在小麻雀的前面,展開翅膀,想要盡力保護小麻雀。在老麻雀的眼裡獵狗簡直就是一個龐然大物,明打不過他,但一種強大的力量使老麻雀寧肯捨去的生命也要保護小麻雀,她沒有退縮向前逼近,獵狗被這種力量嚇得向後退了幾步。獵人看見了連忙帶著獵狗走開了。

想著這感人的情節,我不由地深思:捨身救幼鳥的>勇氣,老麻雀的勇氣到底從哪兒來呢?它的勇氣來自於那博大、無私而又神聖的母愛。是的,我們人類的母愛不同樣偉大嗎?四川汶川地震的時候,一位年輕媽媽用身體頂住那塌下來的水泥板,當救助人員發現她的時候,她已經走了,但在她的懷中,還有一個嗷嗷待哺的小嬰兒竟奇蹟般地活了下來,是那位年輕而又堅強的媽媽用她的生命,終於使孩子活了下來。其實,母愛,表現在平時的點點滴滴之中:從咿咿呀呀地學語、跌跌撞撞地走路、到我們上幼兒園我們每一點細微的進步,都是母親精心哺育的結果;早早地起來做飯,送我們上下學,一年>四季,不管天氣的變化,媽媽都是風雨無阻,晚上還要輔導作業為了子女的快樂成長,每一位母親都費盡心血;當我生病的時候,媽媽更是夜以繼日地守護在病床前,恨不得把病痛轉到她身上

母愛是如此的平凡,但又是如此的偉大!世界上最值得我們珍惜的就是偉大的母愛!


【老舍小麻雀讀後感】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