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屋>美食> 元宵是什麼-製作方法&吃法-元宵與湯圓的區別

元宵是什麼-製作方法&吃法-元宵與湯圓的區別

元宵是什麼-製作方法&吃法大全-元宵與湯圓的區別

進食元宵後進行適量的舒緩運動,是增進消化和減少脂肪的最好方法。以下是PINCAI小編整理的元宵簡介、製作方法、吃法大全以及元宵與湯圓的區別,歡迎閱讀參考!

元宵是什麼-製作方法&吃法大全_元宵與湯圓的區別

元宵是什麼

元宵是中國漢族傳統小吃之一,屬於節日食俗。元宵的做法是以餡為基礎,先拌餡料,和勻後攤成大圓薄片,晾曬後再切成比乒乓球小的立方塊。然後把餡塊放入像大篩子似的機器裡,倒上江米粉,“篩”起來,隨著餡料在互相撞擊中江米沾到餡料表面變成球狀,就成了元宵。北方“滾”元宵,南方“包”湯圓,這是兩種做法和口感都均為不同的食品。

製作方法

先把餡捏成均勻的小球狀,放在鋪有幹糯米粉的蘿筐裡不斷搖晃,不時加入清水使餡粘上越來越多的糯米粉,直至大小適中。“元宵”的大小不一,大者如核桃,小者若黃豆。

吃法大全

元宵的吃法亦很多,可水煮、炒、油炸、蒸等。實心的小元宵若加酒釀、白糖、桂花煮食,風味獨特,宜於滋補。

湯煮元宵:要掌握“文火煮”的要領,並用湯勺徐徐推轉,使元宵在湯中旋轉,水沸時稍加涼水,不致粘鍋。

油炸元宵:熱油下鍋,元宵下鍋後輕輕翻動幾遍,直至元宵全部虛脹,即可撈出撒上糖食用。

拔絲元宵:先用食油抹光鍋底,再放白糖和適量水用文火化成稠糊狀,當冒大泡呈黃色後,將炸好的元宵入鍋,與糖糊攪拌拔絲,迅速出鍋,趁熱食用。

穿衣元宵:芝麻炒熟研末,放入稠糖糊中。把炸好的元宵放入糖糊中滾沾均勻後上盤,要逐個擺開。

酒醉元宵:將特製的小元宵煮熟後盛入碗中,再將煮沸後的甜酒澆入,打入雞蛋花更佳。

注意事項

煮元宵

輕輕捏:下鍋前,用手輕捏“元宵”,使其略有裂痕,這樣煮出來的“元宵”,裡外易熟,軟滑可口。

開水下:鍋內水開後,放入“元宵”,用勺背輕輕推開,讓“元宵”旋轉幾下,就不粘鍋底。

文火煮:“元宵”入鍋煮至浮起後,要迅速改用文火,否則,“元宵”不斷翻動,受熱不均勻,外熟內硬不好吃。

點冷水:“元宵”入鍋後,每開一次應點入適量的冷水,使之保持似滾非滾的狀態。開兩三次後,再煮一會兒,即可撈出食用。這樣煮出的“元宵”質軟不硬,香甜可口。

食用禁忌

元宵是由糯米麵做成的,黏性較大,不易消化,可能導致胃腸道疾病患者加重病情;春節期間很多暴飲暴食的人易患急性胃腸炎,多吃元宵會加重胃腸負擔。進食元宵後進行適量的舒緩運動,是增進消化和減少脂肪的最好方法。

特殊人群最好少吃或不吃傳統元宵,患有高血脂、糖尿病的人群一定要限量。

“無糖元宵”,也僅僅是不含蔗糖,但同樣含有澱粉、油脂等,糖尿病患者不可因其無糖就放心食用;很多元宵餡中添加了大量油脂、糖等改善口感,多吃容易升高血脂和血壓。

區別於湯圓

湯圓和元宵主要有以下區別:

雖說元宵和湯圓都是糯米粉製品,都含有不同口味的餡料,但因南北方氣候差異,北方的元宵與南方的湯圓在製作方式以及餡料的選擇上還是有所不同的。

元宵一般只用素的固體甜餡料,將餡料切成小塊,蘸上水,在盛滿糯米麵的元宵機或笸籮內滾,一邊滾一邊灑水,使其自然沾滿糯米麵滾成圓球;湯圓則是用很細的湯圓粉團包餡製成的,餡料葷素甜鹹皆可[1]。

也正由於二者的這種區別,元宵煮後湯比較稠,而湯圓煮後的湯比較稀。另外的兩個區別是:湯圓因為有了行業標準,多為袋裝,而元宵為散裝;湯圓因為保質期長,使得消費者購買、食用方便,而元宵則不太方便購買。

一般來說,因加工工藝所限,除了自己家庭自制外,市場上所售的湯圓都是速凍的,挑選湯圓也是有訣竅的:

1、首先要看色澤形狀。好湯圓色澤潔白,無雜點。而劣質湯圓顏色暗淡不均勻,形狀不規則。再看湯圓有無裂痕。如果冷凍技術不過關,湯圓就容易開裂,這樣的湯圓水分和養分損失都比較大,口感粗澀。質量好的.湯圓,包裝袋內都應該有托盤,這樣可以防止湯圓在運輸過程中發生擠壓變形。

2、然後是用手摸,用手指輕輕摸一下湯圓,如果湯圓發軟,說明已經解凍,這樣的湯圓口感和營養就都不敢恭維了。 如果在超市購買湯圓,有些產品廠家的促銷員會現場煮一些供品嚐,這時候要注意看,好湯圓煮的時候不混湯、不粘連,很快就會漂浮起來。而質量較差的湯圓則容易混湯粘鍋甚至發生破損。如果有條件,還可以嘗一下,好湯圓入口綿軟,咬開後,湯圓餡濃稠香軟,細小的微粒在入口即化的同時也保留了一定的咀嚼感。 湯圓皮口感細膩黏糯,有彈性。而質量差的湯圓入口粗糙缺乏彈性,無明顯的流感,口味常常過於甜膩或者油味過重。

元宵起源

元宵,原意為“上元節的晚上”,因正月十五“上元節”主要活動是晚上的吃元宵賞月,後來節日名稱也演化為“元宵節”。正月十五鬧元宵,將從除夕開始延續的慶祝活動推向又一個高潮。元宵之夜,大街小巷張燈結綵,人們賞燈,猜燈謎,吃元宵,成為世代相沿的習俗。在漢文帝時期,已下令將正月十五定為元宵節。漢武帝時,“太一神”的祭祀活動定在正月十五。(太一:主宰宇宙一切之神)。司馬遷建立“太初曆”時,就已將元宵節確定為重大節日。

民間過元宵節吃元宵的習俗。元宵在南方稱"湯圓"、"圓子"、"浮圓子"、"水圓",由糯米制成,或實心,或帶餡。餡有豆沙、白糖、山楂等等,煮、煎、蒸、炸皆可。起初,人們把這種食物叫“浮圓子”,後來又叫“湯糰”或“湯圓”,這些名稱都與“團圓”字音相近,取團圓之意,象徵全家人團團圓圓,和睦幸福,人們也以此懷念離別的親人,寄託了對未來生活的美好期望。吃元宵象徵家庭象月圓一樣團圓,寄託了人們對未來生活的美好願望。

吃元宵的習俗源於何時何地,民間說法不一。一說春秋末楚昭王復國歸途中經過長江,見有物浮在江面,色白而微黃,內中有紅如胭脂的瓤,味道甜美。眾人不知此為何物,昭王便派人去問孔子。孔子說:“此浮萍果也,得之者主復興之兆。”因為這一天正是正月十五日,以後每逢此日,昭王就命手下人用面仿製此果,並用山楂做成紅色的餡煮而食之。還有一種說法,元宵原來叫湯圓,到了漢武帝時,宮中有個宮女叫元宵,做湯圓十分拿手,從此以後,世人就以這個宮女的名字來命名。這兩個傳說不見史料記載,不足為信。

關於元宵節吃元宵的最早記載見於宋代。當時稱元宵為“浮圓子”、“圓子”、“乳糖元子”和“糖元”。從《平園續稿》、《歲時廣記》、《大明一統賦》等史料的記載看,元宵作為歡度元宵節的應時食品是從宋朝開始的。因元宵節必食“圓子”,所以人們使用元宵命名之。

到了現代亦有與元宵節有關的故事。袁世凱在做了大總統之後心猶未甘,還想當皇帝,因美夢不能成真,終日煩惱。一日他的姨太太說要吃元宵,話剛一出口,就被袁世凱打了一個耳光,因“元宵”與“袁消”諧音,從此袁世凱就給手下的人下了個命令,以後不許再說“元宵”,而只能說“湯圓”。後來有人就此事寫了一首打油詩:“詩吟圓子溯前朝,蒸化煮時水上漂。洪憲當年傳禁令,沿街不許喊元宵。

隨著時間的推移,元宵節的活動越來越多,不少地方節慶時增加了耍龍燈、耍獅子、踩高蹺、劃旱船扭秧歌、打太平鼓等傳統民俗表演。這個傳承已有兩千多年的傳統節日,不僅盛行於海峽兩岸,就是在海外華人的聚居區也年年歡慶不衰。

有關傳說

白蛇吃湯圓成仙

相傳八仙之一的呂洞賓曾在陽春三月,化為一位賣湯圓的老翁於西湖邊叫賣。這時許仙恰巧走過便要了一碗,一不小心,一個湯圓滾落西湖,被白蛇吞了。於是白蛇成仙,化而為人,與許仙結為夫妻。

東方朔與元宵姑娘

這一則傳說與吃元宵的習俗有關:相傳漢武帝有個寵臣名叫東方朔,他善良又風趣。有一年冬天,下了幾天大雪,東方朔就到御花園去給武帝折梅花。剛進園門,就發現有個宮女淚流滿面準備投井。東方朔慌忙上前搭救,並問明她要自殺的原因。原來,這個宮女名叫元宵,家裡還有雙親及一個妹妹。自從她進宮以後,就再也無緣和家人見面。每年到了臘盡春來的時節,就比平常更加的思念家人。覺得不能在雙親跟前盡孝,不如一死了之。東方朔聽了她的遭遇,深感同情,就向她保證,一定設法讓她和家人團聚。

一天,東方朔出宮在長安的街上擺了一個占卜攤。不少人都爭著向他占卜求卦。不料,每個人所佔所求,都是“正月十六火焚身”的籤語。一時之間,長安裡起了很大恐慌。人們紛紛求問解災的辦法。東方朔就說:“正月十三日傍晚,火神君會派一位赤衣神女下凡查訪,她就是奉旨燒長安的使者,我把抄錄的偈語給你們,可讓當今天子想想辦法。”說完,便扔下一張紅帖,揚長而去。老百姓拿起紅帖,趕緊送 到皇宮去稟報皇上。

漢武帝接過來一看,只見上面寫著:“長安在劫,火焚帝闕,十五天火,焰紅宵夜”,他心中大驚,連忙請來了足智多謀的東方朔。東方朔假意的想了一想,就說:“聽說火神君最愛吃湯圓,宮中的元宵不是經常給你做湯圓嗎?十五晚上可讓元宵做好湯圓。萬歲焚香上供,傳令京都家家都做湯圓,一齊敬奉火神君。再傳諭臣民一起在十五晚上掛燈,滿城點鞭炮、放煙火,好像滿城大火,這樣就可以瞞過玉帝了。 此外,通知城外百姓,十五晚上進城觀燈,雜在人群中消災解難”。武帝聽後,十分高興,就傳旨照東方朔的辦法去做。

到了正月十五日長安城裡張燈結綵,遊人熙來攘往,熱鬧非常。宮女元宵的父母也帶著妹妹進城觀燈。當他們看到寫有“元宵”字樣的大宮燈時,驚喜的高喊:“元宵!元宵!”, 元宵聽到喊聲,終於和家裡的親人團聚了。

如此熱鬧了一夜,長安城果然平安無事。漢武帝大喜,便下令以後每到正月十五都做湯圓供火神君,正月十五照樣全城掛燈放煙火。因為元宵做的湯圓最好,人們就把湯圓叫元宵,這天叫做元宵節。

為紀念“平呂”而設

另一個傳說是元宵節是漢文帝時為紀念“平呂”而設。漢高祖劉邦死後,呂后之子劉盈登基為漢惠帝。惠帝生性懦弱,優柔寡斷,大權漸漸落在呂后手中.漢惠帝病死後呂后獨攬朝政把劉氏天下變成了呂氏天下,朝中老臣,劉氏宗室深感憤慨,但都懼怕呂后殘暴而敢怒不敢言。

呂后病死後,諸呂惶惶不安害怕遭到傷害和排擠。於是,在上將軍呂祿家中秘密集合,共謀作亂之事,以便徹底奪取劉氏江山。

此事傳至劉氏宗室齊王劉囊耳中,劉囊為保劉氏江山,決定起兵討伐諸呂隨後與開國老臣周勃,陳平取得聯絡,設計解除了呂祿,“諸呂之亂”終於被徹底平定.

平亂之後,眾臣擁立劉邦的第二個兒子劉恆登基,稱漢文帝.文帝深感太平盛世來之不易,便把平息“諸呂之亂”的正月十五,定為與民同樂日,京城裡家家張燈結綵,以示慶祝。從此,正月十五便成了一個普天同慶的民間節日——“鬧元宵”。


【元宵是什麼-製作方法&吃法-元宵與湯圓的區別】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