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屋>職場健康> 中醫治療溼疹見效快又好的方法

中醫治療溼疹見效快又好的方法

中醫治療溼疹見效快又好的方法

溼疹的表現形式一般為呈陣發性奇癢,搔抓區域性後,可使皮膚破損而痛癢加劇;瘙癢難忍時,可影響學習、工作、睡眠等。下面是小編整理的中醫治療溼疹見效快又好的'方法,歡迎閱讀借鑑。

溼疹分類

1。急性溼疹

區域性消毒後,用梅花針從病變邊緣向中心反覆叩刺之微出血,然後拔罐3~5分鐘。若見簇整合堆的水皰時,先用三稜針刺破水皰,再用幹棉球擦吸乾淨,然後叩刺。三稜針點刺委中、曲池或大椎、百蟲窩,以出血5~8滴為度,2~3日一次,療效明顯。

2.慢性溼疹

用梅花針叩刺阿是穴,然後拔罐叩刺部位3~5分鐘;叩刺膀胱經第一側線,至皮膚潮紅為度,然後拔罐10分鐘。三稜針點刺風門、百蟲窩,出血數滴,隔日一次,連續5~8次即有效。

中醫治療溼疹見效快又好的方法

(一)辨證方藥

1.熱重於溼型(相當於急性溼疹)

〔主症〕發病急,病程短,區域性皮損初起皮膚潮紅熱,輕度腫脹,繼而粟疹成片或水皰密集,滲液流津,瘙癢無休,身熱,口渴,心煩,大便秘結,小溲短赤。舌質紅,苔薄白或黃,脈弦滑或弦兼數。

〔辨證〕溼熱內蘊,熱盛於溼。

〔治法〕清熱、利溼,佐以涼血。

〔方藥〕清熱除溼湯(溼疹一號)加減。

龍膽草10g,黃芩10g,白茅根30g,生地15g,大青葉15g,車前草30g,生石膏30g,六一散(布包)30g。

〔方解〕龍膽草清肝膽熱,黃芩熱肺熱,白茅根、生地涼血清熱;車前草、六一散利溼清熱;生石膏清胃熱;大青葉清熱解毒。瘙癢明顯者,加白鮮皮、苦參;大便乾燥者,加川軍。

2.溼重於熱型(相當於急性溼疹或亞急性溼疹)

〔主症〕發病較緩慢,皮疹為丘疹、丘皰疹及小水皰,皮膚輕度潮紅,有瘙癢,抓後糜爛滲出較多。伴有納食不香、身倦等症,大便不幹或溏,小便清長。舌質淡,苔白或白膩,脈滑或弦滑或緩。

〔辨證〕溼熱內蘊,溼重於熱。

〔治法〕健脾利溼,佐以清熱。

〔方藥〕清脾除溼飲加減。

赤苓皮15g,生白朮10g,黃芩10g,梔子6g,澤瀉6g,茵陳6g,枳殼6g,生地12g,竹葉6g,燈心草3g,生甘草10g。

〔方解〕赤苓皮、生白朮健脾滲溼;黃芩、梔子苦寒瀉熱;澤瀉、茵陳利溼清熱;枳殼理氣寬胸;生地、甘草、竹葉、燈心草清心利水。

3.脾虛血燥型(相當於慢性溼疹)

〔主症〕病程日久,皮損粗糙肥厚,有明顯瘙癢,表面可有搔痕、血痂、顏色暗或呈色素沉著。舌質淡、體胖,苔白,脈沉緩或滑。

〔辨證〕脾虛血燥,肌膚失養。

〔治法〕健脾燥溼,養血潤膚。

〔方藥〕健脾潤膚湯(溼疹三號)加減。

雲苓10g,蒼白朮各10g,當歸10g,丹參10g,雞血藤15g,赤、白芍各20g,生地15g,陳皮6g。

〔方解〕雲苓、蒼白朮健脾益氣燥溼;當歸、生地、丹參、雞血藤、赤白芍養血活血;陳皮調中和胃,瘙癢明顯者,加苦參、白鮮皮;氣虛明顯者,加黃芪或*參。

(二)區域性治療

1.紅斑丘疹無滲出者,外撲止癢粉、六一散、松花粉。

2.糜爛滲出者,以馬齒莧水劑、龍葵水劑溼敷,然後以植物油調祛溼散或新三妙散外用。

3.慢性溼疹皮損肥厚、角化不明顯者,可用普連軟膏、止癢藥膏各半混勻或用大風子油、普榆膏。

4.慢性溼疹肥厚、角化、粗糙者,可用黑豆溜油軟膏、稀釋新拔膏或癬症燻藥。

(三)單方成藥

1.龍膽瀉肝丸。

2.防風通聖丸,可用於急性期。

3.除溼丸。

4.二妙丸,可用於亞急性或慢性期。

5.參苓白朮丸,適用於脾虛大便溏者。

6.秦艽丸,適用於慢性期,瘙癢明顯者。

7.潤膚丸,適用於慢性期皮膚粗糙肥厚者。


【中醫治療溼疹見效快又好的方法】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