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屋>職場健康> 驚蟄養生多護肝

驚蟄養生多護肝

驚蟄養生多護肝

驚蟄到來,標誌著仲春時節的開始,是桃花紅、梨花白、鳥兒高飛的時節,所有冬眠的動物都開始甦醒活動,一片春光明媚,永珍更新的景象。驚蟄時節養生也要隨著自然界物候現象進行調整,尤其重視養肝。下面PINCAI小編將告訴大家驚蟄節氣該如何養肝,一起往下看。

驚蟄節氣養肝護脾少吃酸

驚蟄時節的飲食調養應以“春夏養陽”為原則,可適當多吃能升發陽氣的食物,如韭菜、菠菜、薺菜等,但此時正值仲春,肝氣正旺,易傷脾,故驚蟄季節要少吃酸,多吃大棗、鍋巴、山藥等甜食以養脾,可做成大棗粥、山藥粥。具體可根據每個人的體質情況而定。池曉玲醫師為我們介紹了幾個食療方:

1、山藥玉米粉粥

山藥粉15g,粳米100g,玉米粉15g,將粳米淘洗乾淨,下鍋煮粥,同時把玉米粉、山藥粉用冷水溶和,待粥將成時,調入山藥、玉米粉,再略煮即成,有健脾補氣的功效。

2、山藥扁豆飯

山藥200g,扁豆50g,陳皮3g,大棗500g,將山藥用清水洗淨,去皮切成薄片,再將大棗去核切碎,與扁豆、陳皮混勻後放入碗中,如常法蒸熟即成,有健脾和胃的功效。

3、菠菜豬肝湯

豬肝150g,菠菜50g,鮮蘑菇50g,水發木耳25g,蒜茸、薑片、調料各適量。爐火烹調,待油燒至五成熟時,爆香薑片、蒜茸。投入蘑菇、木耳,加適量水煮沸,入豬肝並攪和,調味。傾入菠菜煮沸,淋上麻油即成。有養肝健脾的功效。

驚蟄時節運動可練“回春操”

驚蟄到意味著萬物復甦,人體從寒冷的冬季舒緩過來,運動需循序漸進,不宜太過劇烈。不妨練練甩手、扭腰、後傾三種動作,具有行氣活血,壯陽益氣之功,是最為簡單易學的回春操,適合老年或體弱男子鍛鍊。

1、甩手:其方法是先將兩腳分開與肩同寬,上身儘可能放鬆,下身則必須用力,然後使用腕力,將手掌輕輕地張開,再將手臂以三成的力量伸到正前方,以七成的`力量伸到後方。甩手運動可促使氣血流通,使身體變得輕盈,增強體力。初練時每天可做三次,每次各做100次,以後可逐漸增加次數。

2、扭腰:先將兩腳張開與肩同寬,上半身儘可能放鬆,使身體保持自然狀態,然後將腰部往後傾斜到最大限度,此時腳不要移動,做頭部轉向後邊看似的動作,轉至不能扭轉的程度為止,然後再返回正面,接著再朝相反的方向、以同樣的方法反覆轉動。扭動身體時同時擺動手臂。扭腰運動能增強脾胃功能,又能寬胸理氣,強腎壯腰,並有減肥之效。

3、後傾:兩手重疊放在背後,將上半身往後傾斜到最大限度,再恢復至原狀。這種體操能刺激督脈,激發人體陽氣,增強機體活力,調節神經系統的功能,而達回春之效。

驚蟄氣溫回升快需防感冒

驚蟄節氣後氣溫回升較快,但北方尚有冷空氣,使得早晚溫差較大。這樣的氣候稍有不慎極容易誘發感冒,須知感冒往往是在氣溫上升或出汗時脫去過多的衣服,突然著涼時感染。此外,驚蟄後氣溫趨暖,也給微生物的繁殖帶來條件,各種傳染病開始流行。所以,應注意氣象臺對強冷空氣活動的預報,當心冷暖變化,預防感冒、流感和心腦血管疾病的發生。

驚蟄保肝養脾三大注意點

保肝防病毒

驚蟄時,保養肝氣十分重要。中醫認為春季屬肝,肝臟與草木相似,草木在春季萌發、生長,肝膽經脈也在春季最為活躍。如果在春季沒養好肝氣,肝臟功能或會失常,導致身體氣血執行紊亂,進而影響到其他臟腑器官。

“春季肝風、肝火妄動,容易引起心腦血管疾病以及高血壓病,肝炎、肝硬化等肝病常會在春季復發或加重。”中醫師說。

因此,驚蟄要尤其注意對肝臟的養護。日常生活中,合理休息就能達到養肝的效果。例如吃完飯後靜坐休息10~30分鐘,再去做其他事。中醫師解釋,這是由於飯後身體內的血液都集中在消化道,參與食物消化,如果行走、運動的話,流入肝臟內的血液就會不足,影響其新陳代謝活動。

萬物復甦、春暖花開的春季,同時也是各種病毒和細菌活躍的季節。諸如流行性感冒、流行性腦脊髓膜炎、流行性出血熱等傳染病在這一節氣容易流行爆發,需提高警惕。市民如果發現不明原因的發熱、咳嗽、呼吸困難、皮疹等,應及時到醫院就診。

飲食宜清淡

驚蟄前後,天氣明顯變暖,飲食上應由冬季的濃郁厚味轉變為清溫平淡,可多食用新鮮蔬菜以及蛋白質豐富的食物,增強體質,抵禦病菌的侵襲。油膩食物以及動物脂肪類食物儘量少吃,刺激性食物,如辣椒、蔥蒜、胡椒等也應少吃。

“在五臟與五味的關係中,酸味入肝,有收斂的特性,不利於陽氣的生髮和肝氣的疏洩,這時要多吃甜,少吃酸,補益人體的脾胃之氣。”中醫師說。

春筍、芹菜等粗纖維蔬菜對腸胃蠕動有很好的效果,有助於新陳代謝,可以適當多吃。其他諸如韭菜、幹香菇、山藥、牛肉、帶魚、鯽魚等食物,有助於陽氣生髮,也很適宜。桂林人愛吃的酸筍、酸辣椒、酸蘿蔔等酸味食物則要少吃一點。

吃梨可潤燥

驚蟄時氣候仍然比較乾燥,人們很容易口乾舌燥,出現感冒、咳嗽、咳痰等情況。這時不妨多吃些梨,可達到清熱養陰、潤肺止咳、生津化痰的效果。

梨的吃法很多,如生食、蒸、榨汁、烤或者煮水,川貝燉梨對咳嗽具有一定的治療效果。但梨性質寒涼,不宜一次食用過多,否則會反傷脾胃;對於脾胃虛寒或血糖偏高的人,不宜食用生梨。

“滋陰潤燥的食物有很多,具體選擇吃什麼,還是要根據自身體質來決定。”中醫師表示,除了梨以外,白木耳、蜂蜜、枇杷、銀耳、蓮藕等食物也有不錯的潤肺健脾效果。

十款養肝護肝食物推薦

西紅柿:茄科植物,性平,味酸微甘,富含蛋白質、脂肪、無機鹽、煙酸、維生素C、維生素B1、維生素B2及胡蘿蔔素。具有清熱解毒、涼血平肝之功效,生熟食用均可。因西紅柿不僅營養豐富,且具有較強的清熱解毒、抑制病變功效,堅持每天生食1個鮮熟的西紅柿,可起到防癌和輔助治療癌症的作用。

大蒜:能保護肝臟,提高肝臟的解毒功能,可以阻斷亞硝胺致癌物質的合成,從而預防癌症的發生。但是,中醫認為,大蒜作為一種熱性藥,過多食用會引致肝陰,腎陰不足,從而引起口乾、視力下降等症狀,有肝病的人過量食用大蒜,可造成肝功能障礙,引致肝病加重。

黃瓜:性寒、味甘,含戊糖、維生素B1、維生素B2、煙酸、蛋白質。其細纖維具有促進腸道毒素排洩和降膽固醇作用,其所含丙醇二酸可以抑制糖類物質轉化為脂肪,尤其適合脂肪肝的防治。黃瓜味甘,甜、性涼、苦、無毒,入脾、胃、大腸;具有除熱,利水利尿,清熱解毒的功效;主治煩渴,咽喉腫痛,火眼,火燙傷。還有減肥功效。

百合幹:性平、味甘,含蛋白質、脂肪、脫甲秋水仙鹼。具有益氣補中、益肺止咳的作用,並可軟堅安神。秋水仙鹼具有抗肝纖維化和肝硬化作用,常食百合可防治肝硬化。百合幹有很高的藥用價值。解毒、理脾健胃、利溼消積、寧心安神、促進血液迴圈等功效。主治勞嗽、咳血、虛煩驚悸等症,對醫治肺絡疾病和保健抗衰老有特別功效。

胡蘿蔔:性微溫,味甘、辛,富含維生素A原(胡蘿蔔素),亦含揮發油。本品富有營養,健胃消食,生熟均可食,對於提高肝病病人維生素A水平,間接預防癌變的發生具有較好作用。胡蘿蔔味甘、性平,無毒,入肺、脾經。具有健脾消食,潤腸通便,殺蟲,行氣化滯,補肝明目,清熱解毒等功效。

冬瓜:性微寒,味甘,含蛋白質、維生素、腺嘌呤、煙酸,瓜皮可利水消腫;瓜子可消癰腫,化痰止咳;瓜肉可清熱止渴,並可解魚蟹毒。冬瓜味甘、性寒,有消熱、利水、消腫的功效。亦可治療水腫、痰喘、暑熱、痔瘡等症。冬瓜如帶皮煮湯喝,可達到消腫利尿,清熱解暑作用。

薺菜:為十字花科植物,性平、味甘,含維生素B、維生素C、胡蘿蔔素、煙酸及無機鹽。動物實驗表明,可縮短凝血時間,具有止血功效,適合於慢性肝病有鼻出血、齒齦出血等症。薺菜性味甘平,具有和脾、利水、止血、明目的功效。用於治療痢疾、水腫、淋病、乳糜尿、吐血、便血、血崩、月經過多、目赤腫疼等。

蘑菇:種類較多,現多為人工培植,包括菜蘑、口蘑、香菇等,同為蕈類。性平、味甘,含多糖類、維生素類、蛋白、脂肪和無機鹽等。實驗證明其多糖有調節免疫、抗腫瘤的作用,肝病病人宜常食用之。味甘,微寒。補脾益氣,潤燥化痰。

包菜:即圓白菜、捲心菜、甘藍,性平、味甘,富含維生素C、維生素B1、維生素B2,還含有胡蘿蔔素、維生素E,生用對胃及十二指腸潰瘍和疼痛有效。所含的纖維素能起到潤腸、促進排毒的作用,能促進人體對動物蛋白質的吸收。所含的矽元素能迅速排除人體內超標的鋁元素(老年痴呆症的罪魁之一)。

木耳:有黑色與白色之分,性平而味甘,含脂肪、蛋白質、多糖。可益胃養血,具有滋養作用。味道鮮美,可素可葷,營養豐富。木耳味甘,性平,具有很多藥用功效。能益氣強身,有活血效能,並可防治缺鐵性貧血等;可養血駐顏,令人肌膚紅潤,容光煥發,能夠疏通腸胃,潤滑腸道,同時對高血壓患者也有一定幫助。


【驚蟄養生多護肝】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