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屋>社會> 品德與社會論文

品德與社會論文

品德與社會論文

以下是小編為大家蒐集提供出來的關於品德與社會論文相關內容,歡迎大家閱讀參考學習哈!希望本文內容對大家有所幫助哦,更多相關內容請關注品才網

品德與社會論文

新課程《品德與社會》與現在開設的“思想品德”課和“社會”課相比較,有一些突出的特點:一是以育人為本,重在兒童文明行為習慣、良好道德品質和健康的社會性發展的培養,目的是把兒童培養成為熱愛生活、樂於探究、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質和社會性發展的好學生;二是以學生的生活為基礎,密切聯絡兒童的生活實際和社會實際組織、安排教學內容和要求,努力克服成人化傾向;三是倡導學生的主動參與,透過學生的體驗、參與和實踐,在教師的正確引導下,培養道德情感,逐步形成正確的價值判斷,避免簡單說教;四是突出綜合性,強調活動性。在該課程的具體教學實踐中,我總結出教育內容貼近生活。

品德來源於社會生活,是“學會生活”“學會做人”的教育。品德的內化不是憑空實現的,要以一定的內容作為載體。實踐證明:教學內容越貼近學生的實際生活,道德觀念越易被學生認同、接受。教育家贊科夫說:“如果真正的、廣闊的生活衝進教室的門而來到課堂上,教室的天地就開闊了”。在教育內容的選擇上,我們要真正做到不脫離課標,不拘泥教材,讓德育走進社會生活,讓社會生活走進課堂。教育內容的選擇應注意五點:

(一)與國家和本地區的實際相結合,充分體現《品德與社會》教學的現實性與社會性。例如圍繞熱點時事新聞,進行專題討論。在這項專題討論活動中,我選擇了大家共同關注的“美國攻打伊拉克”和“面臨非典”兩個問題,作為教學內容。果然,由於這兩個話題是當前社會生活的焦點,學生談興高漲,各抒己見。我又將學生分為兩組展開辯論,允許不同看法的存在,增強了學生分析時事的能力。而作業則是就這兩個問題與父母展開討論,是課堂得到了延伸。

(二)增加符合學生特點、來自學生生活的教學內容。因為德育不僅僅在課堂上,它蘊藏在學生多彩多姿的生活中。有這樣一件事令我不能忘懷。學生王鵬交給我一元錢,說是撿到的,而他已是那天早上第四位撿到一元錢的學生了。哪個馬大哈撒了一地的一元硬幣,還偏偏讓我們班這群幸運兒一人一個的撿到了?第二節課,王鵬胃疼,幾經詢問,果然是將父母給的早餐錢“拾金不昧”了,其它幾個,見王鵬“招供”,也跟著“坦白從寬”。這件事刨根究底,應怪我上一課時單純的表揚拾金不昧的具體例子,忽視了強調實事求是的精神,留下了“拾金不昧後遺症”。我意識到,這是活生生的教育內容。便寫下一則通知:“親愛的孩子們,鄭老師一介寒士,不懂經營,沒有副業,不買早餐,今天例外,臨時客串,請鵬和其他三位同學下課後到二樓辦公室解決吃飯問題。請記住,跟獲得表揚相比,永遠是你的誠實與健康更為重要。”

(三)創造性的使用教材,把教材看作一種資源,“用”教材教,而非“教”教材。本學期的一節《品德與社會》課,上課五分鐘了,學生丁鑫還沒有出現。原因似乎簡單的可笑:即將上課,班長請大家進教室,丁鑫不進,一位學生順口說:“不進算了,少了你,咱班早得紀律紅旗了!”丁鑫一怒便跑下樓去。面對這一突發狀況,找回丁鑫後,我調整了原定的教學計劃。將《品德與社會》中“共享友愛陽光”單元提前,收到了良好的教育效果。

(四)充分運用現代化教育技術所提供的各種手段,把生活搬進課堂。例如,在《品德與社會》“家庭因我更美麗”一課時中,我拍攝了學生家庭生活的小片斷,將學生的切身生活作為教學內容搬進了課堂,增加了教育的真實感、親近感,更提高了學生學習的興趣。

(五)將學生的“知”轉化為“行”,針對學生在學習生活、思想等方面的種種跡象,增補認知或行為實踐的練習。畢竟認知和推理並非道德的'全部甚至不是道德的本質成分,而我們《品德與社會》的教育目的歸根結底是行為的改善而非推理的改善。只有在笑中才會學會笑,在哭中才會學會哭,只有透過實際的富有道德意義的生活體驗才能學會如何過一種道德的生活。還是在有關“非典”的討論後,學生辦了“抗非”板報,注意自己的健康,因為他們懂得了,自己的健康,就是對社會負責的一種表現,就是對“抗非”無言的支援。

“教一定要透過作用於兒童的活動來發揮影響,學一定要成為兒童透過活動的主動構建。”《品德與社會》課堂教學的載體即是活動,教師要設計、安排、組織好源於兒童生活、貼近兒童生活、引導兒童生活的行之有效的課堂活動,給學生一個自然真實的活動場景,讓學生置身於其中,有所思考,有所體驗,而後有所感悟。如表演、操作、小品、遊戲、實踐、調查等活動形式,讓兒童能夠利用自己的聰明才智在活動中去探究解決問題,並在過程中掌握課文內容悟出做人之道理。活動時一要貼近兒童,二要突出目的性,三要注意活動有序性,四要注意活動參與性,五要注意在活動中的探究性與交流性。如學習《我來學當家長》這一課時,可以預設一個星期按學生在家長幫助下學習記賬,給學生設計好一個表格按學生記好收入和付出。授課時,讓學生相互交流、討論,從中悟理,學生會很快得出:今天的幸福生活來之不易。一方面幫助學生懂得合理開支,樹立節約意識,增進對父母勞動的尊重;另一方面使學生從小就瞭解家庭經濟的來源與支出,懂得量入而出,也為將來進一步承擔起家庭責任打下良好的基礎。再如學習《我們的學校》時,將課堂帶入課外,引領學生走入校園,在實地中感受,在欣賞中激情。

《品德與社會》主旨是培養學生的良好品德和行為習慣,是為了“悟行”,“悟”是基礎,“行”是根本。因此,必須讓學生走出課堂,進入廣闊的社會生活中,把自己在課堂上所學到的道德規範運用到社會生活中,在社會活動中發展品德能力,形成良好的習慣,自覺防止和克服“能說不能做”的現象,讓學生在家庭生活中體驗,在社會生活中體驗,在大自然中體驗。帶著知識去體驗生活,增添生活的色彩和情趣,並在此過程中充分的展現與提升自己的智慧,同時享受創造帶來的生活。如學習《誠信是我的朋友》一文後,讓學生將所學到的知識再回歸社會生活,運用到社會生活中。如當學生再不完成作業時,當學生做了錯事時,可讓學生重溫課文,引領學生將課本知識帶入實際生活,讓學生在社會生活中進一步明理,學會做人,這就達到了《品德與社會》課教學的目的。

因此,筆者在教《品德與社會》課時從綜合兒童的生活出發,用生動的、活動的、開放的課堂引導學生悟理,然後在社會生活這一大課堂中自然地學會生活、學會做人


【品德與社會論文】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