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屋>其他> 分數的意義說課稿

分數的意義說課稿

分數的意義說課稿

導語: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關於分數的意義說課稿,歡迎參考閱讀。

我這節說課,將從這節課的以下幾個方面去陳述的。

首先,說教材。我說課的內容是人教版九年義務教育小學數學教材第十冊第85-87頁《分數的意義》。本課的教學內容是本單元的起始課,是在學生已經初步認識了分數,會讀、寫簡單的分數的基礎上進行的,本課的內容不僅是學好本單元有關知識的前提,也是為今後學習分數四則運算和解答分數應用題的重要基礎。根據新課程標準的要求和學生的認知水平,我確定了本課的3點目標:

(1)知識目標:透過操作與交流活動,引導學生經歷探究分數意義的過程。理解分數的概念及單位“1”的含義;知道分子、分母的含義。

(2)能力目標:培養學生的分析、綜合、比較、抽象、概括等初步的邏輯思維能力。

(3)情感目標:讓學生體驗學習數學的成功與愉悅,培養學生學習數學的積極情感,滲透事物是發展變化的辯證觀。

本課的教學重點是分數意義的歸納及單位“1”的理解。教學難點:多個物體組成一個整體看做單位“1”的理解。

二、說教法:為了是實現教學目標,更好的突出重點,突破難點。本課一開始,我首先用??創設情境匯入新課,然後透過操作活動做數學,讓學生經歷探究分數意義的過程,將陳述性知識轉化為研究型素材來組織探究。在教學中,我主要採用:直觀演示、實驗操作、引導探究,觀察比較,問題討論等教學方法。並有效運用啟發性談話,讓學生在活動中體驗概念的生成與建構,逐步的理解分數的意義和明確單位“1”的含義。學生的思維從形象思維逐步過渡到抽象思維,在有知識和表象基礎上,由感性認識上升到理性認識。

三、說學法。課堂教學要教學生學會,更要教學生會學。在學習本課之前,學生雖然對分數已經有了初步的認識,但那是對一個具體物體、一個計量單位,平均分的感知,而本課的單位“1”,還可以指由多個物體組成的整體,這種由表個體到表群體(??)的變化,學生是難以理解的。為此,根據本課內容的特點及新課標理念的要求,我讓學生經歷:細緻的觀察、主動的操作、及時的歸納、不斷地反思等一系列探究過程。這樣,伴隨著一次次的發現、綜合、歸納,學生不僅學會了觀察、學會了操作、學會了分析比較的方法,還學會了從具體事物中抽象概括出事物本質屬性的方法,而且,體驗到,探索的甘苦、領悟到成功的喜悅,個性得到充分的張揚,智力得到有效的發展。

四、說過程。

根據學生由感知到表象再到抽象的認知規律,我把教學過程分成四個階段。

第一個階段是創設情境,複習引新。學,起于思;思,源於疑。在教學中,創設以學生的生活環境、知識背景息息相關的,又是學生感興趣的學習情境,有利於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與熱情。因此,在教學伊始,我創設以下的教學情境:今天是天天的生日,媽媽買回來一個大蛋糕,天天非常高興,請來了鄰居東東還有麗麗,這時,發生了一件有趣的事情。“爸爸,今天是我的生日。我要吃蛋糕的二分之一。”“好,給你二分之一。”“我也要二分之一。”“我也要二分之一。”“好,就分給你們每人二分之一。”“都是二分之一,為什麼我的二分之一那麼少呢?”

學生看到這,我設計懸念:“同學們,你知道這是為什麼嗎?對於分數你還想了解哪些知識呢?”然後板書課題《分數的意義》。這樣,在課的伊始,創設了一個學生喜聞樂見的生活情境,為新近的教學拉起了一個良好的序幕,使枯燥的教學生活化、趣味化,透過分蛋糕,既??了分數的初步認識,又瞭解了分數是怎樣產生的。透過每人分得的蛋糕都是二分之一,但又不一樣多,從而讓學生急切的想了解分數的有關知識,可謂是一石四鳥。

第二個階段是探索交流,建構分數。

數學教學是數學活動的教學,是師生之間學生之間交往互動共同發展的過程。根據新課標這一理念要求,新知的教學,我按以下幾個層次進行:

第一個層次動手操作“做分數”。板書課題後,我提出,這節課,老師給你們每一個小組,都準備了一套學具,包括有:1米長的繩子,1張小圓片,12顆石子,6張奧運會吉祥物熊貓晶晶的圖片,1盒奶糖等等,請小組長分分工,同學們利用學習材料,動手擺一擺,折一折,分一分,看誰能得到哪些分數,然後與你小組的同學交流,說說,你是怎樣得到這些分數的。這一環節,我在時間上給予充分的'保障。第2個層次,相互交流說分數。在學生小組操作交流的基礎上,我再引導學生進行全班交流,我儘量給每個小組展示自己學習成果的機會,然後結合學生的回答,板書,學生的分法多種多樣,其中,有的把1米長的繩子平均分成了2份,1分就是它的2分之1,有的把12顆石子平均分成了4分,一份就是它的4分之1,3分就是它的4分之3。有的把6張熊貓卡片平均分成了3分,2份就是它的3分之2,等等。建構主義強調,學生學習數學的過程,實際上就是做數學的過程,本環節設計透過自己動手做分數,自己探索找分數,相互交流說分數,從而讓學生直觀的感受到1個物體,1個計量單位,或由許多物體組成的整體,平均分成了若干份,表示這樣的1份或幾份的數,都可以用分數來表示。同時,學生在這一過程中,獲取了廣泛的數學活動經驗,為建構分數的意義做好了??第3個層次,觀察比較,深化理解單位“1”。首先,觀察比較。在學生全班交流後,我引導學生進一步觀察並思考,請同學們仔細觀察剛才做出的這些分數,它們有什麼相同點和不同點呢?學生透過觀察討論和集體交流,得出,A、它們相同點是:這些分數都是分母、分子、分數線這三部分組成的。B、這些分數都是平均分的結果。不同點是:A、分數的分子、分母不同。B、平均分的物件不同。然後,再深化理解單位“1”。在學生觀察比較的基礎上,我再引導學生進一步的理解,我們不僅可以把單個的物體看做1個整體,還可以把一疊遊戲卡、全班的人數、全校的人數啊乃至全世界的人數看做1個整體,等等,從而,是學生深刻的理解了一個整體的含義。明確這個整體就是單位“1”。這裡的“1”不僅可以表示1個個體,還可以表示1個群體。它的含義非常特殊,所以要在“1”的上面加上雙引號。第4個層次是概括抽象,歸納分數的意義。在上一個環節成功的教學後,我提出,請同學們先用自己的話說出什麼叫做分數,然後,再用簡潔的話,將其本質屬性概括出來,構建分數的3個條件,1、把單位“1”平均分。2、分成若干份,3、表示這樣的1份或者幾份的數。然後結合學生的回答,把分數的意義板書出來。緊接著,就黑板上的例子,任選一個讓學生說出它的意義,在引導學生說出幾分之6,,6分之幾,還有幾分之幾所表示的意義,從而抽象出分子、分母所表示的含義,明確分母是表示把1個整體平均分的份數,分子是表示取這樣的幾分。本環節設計有開放性,目的是,讓學生用自己的語言說出什麼叫做分數,確實做到淡化形式,注重實質。使階段過程得以凸顯,讓學生學習新知得到真正的理解。第5個層次,質疑問難,讓學看書質疑,提出這節課還沒有弄懂的問題,培養學生不懂就問的好習慣。

第3個階段是分層練習,鞏固提高。根據本課的教學目標,我設計的練習題由淺入深,循序漸進,既重視了新知識的應用,又面向了全體學生。練習題有以下的幾題,其中,2、3題都是基本的練習題,第一題的目的是,讓學生找準對應的份數,第2、第3題的目的是側重檢查學生對平均分、單位“1”的理解,第4題是分數的實際意義的應用題。把枯燥的數學知識融入到豐富的生活中去,而且,潛移默化地滲透了思想教育。第5題,遊戲奪紅旗,做法是,男、女各一隊,每隊派代表到前面奪紅旗,拿對的紅旗歸這一隊,拿錯了機會交給下一隊。老師發令,其他的同學當小裁判,一共有11面紅旗,女同學先拿走全部紅旗的11分之2,男同學拿走剩下的9分之1,女同學又拿走剩下的4分之1,男同學再拿走剩下的3分之2,女同學拿走剩下的2分之1,剩下的1面獎給全班同學。此題的設計,加深了學生對分數意義的理解,增強了學習的趣味性。培養了學生思維的廣闊性,靈活性。

第4個階段:首尾照應,全課總結。

首先,我引導學生一起回憶道課前引入的故事情境,現在,同學知道,為什麼每人的2分之1不一樣了嗎?從而讓學生深刻的理解,由於單位“1”的不同,同一個分數2分之1所表示的具體數量也不同,再讓學生回顧一下這節課的學習過程,並說說,你學會了什麼呢,有什麼收穫呢。設計本環節的目的是,引導學生對所學的新知進行歸納總結,讓學生體驗到學習成功的喜悅,培養了學生善於總結、反思的學習習慣。

五、說板書。

以下是我這節課的板書設計。此課的板書設計體現了分數意義形成的過程,配合多媒體,能簡明扼要、畫龍點睛地展現教學重、難點,使學生對這節課的學習內容能夠一目瞭然,留下深刻的印象。我說課完了,謝謝大家。


【分數的意義說課稿】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