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屋>心得體會> 《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輕》心得體會

《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輕》心得體會

《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輕》心得體會

《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輕》心得體會

“最沉重的負擔壓迫著我們,讓我們屈服於它,把我們壓倒地上。”對於我們每個人來說,什麼是最沉重的負擔?而什麼是輕?什麼是重呢?

米蘭昆德拉的《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輕》中描述了男主人公托馬斯因為婚姻失敗,既渴望女人又畏懼女人,因此發展出一套外遇守則來應付他眾多的情婦。可當他愛上一個餐廳的女侍-特蕾莎時,他對她的愛違反了他制定的原則,甚至娶她為妻,但是托馬斯靈肉分離的想法卻絲毫沒有改變,依然遊移在情婦之間,這促使特蕾莎極度痛苦與不安,最後決定離開托馬斯。分離後經歷了磨難,命運與抉擇讓托馬斯回去找特蕾莎,此後兩人沒有再分離。他們意識到在一起是快樂的,是折磨與悲涼裡的快樂,彼此是生命中甜美的負擔。而托馬斯的情婦之一,薩比娜則不但逃避家庭,逃避婚姻,逃避情人,也逃避祖國,逃避革命,是個典型的背叛者。

米蘭昆德拉在這部小說中,圍繞著托馬斯,特蕾莎等幾個人物的不同經歷,經他們對生命的選擇將小說引入哲學層面,對諸如迴歸、媚俗、遺忘、時間偶然性與必然性等多個範疇進行了思考。

整本小說主要寫“輕與重”,“靈與肉”,對托馬斯來說,輕是“偶然一次不算數”,是“別樣亦可”,而重則是“非如此不可”。在遇到特蕾莎之前的托馬斯,會更偏重於選擇“輕”,因此屢次外遇,在他的字典裡沒有背叛這個名詞,但當他遇到心愛的女人時,托馬斯在靈魂和肉體間劃分著明顯的界限,他內心確實是深深的愛著特蕾莎,但卻不停的一次次的傷害她,而特雷莎潛意識裡認定靈魂離不開肉體,因而最終選擇離開。到最後托馬斯回去找到了特雷莎,並選擇了“重”,做到了“非如此不可”。

重,是有序,是必然,是非如此不可,它意味著責任,很少有人願意主動承擔責任。輕,是無序,是自由,是偶然,是別樣亦可。對於何者為“輕”?何者為“重”?什麼時候該選擇“輕”?什麼時候該選擇“重”?“靈與肉”能否分開?這些問題,我們往往難以認清且正確地做出選擇。

就我自己來說,我難以認同男主人公托馬斯“靈與肉”分離,選“輕”棄“重”的做法,我認為這是不負責任的行為,愛一個人就應該一心一意,就應該盡力甚至犧牲自己去保護她,不讓她受傷害。而至於薩比娜,因怕責任,選擇逃避與背叛,這也使她難以快樂地生活。我覺得選擇“重”,並在“沉重的負擔”下生活 ,“靈與肉”相合,跟著心中的感覺走有時也是一種幸福,因為這才是自己心裡真正想要的,誠實的面對自己的內心,勇敢地肩負起應負的責任,在艱難和壓力下不斷前進,人生才能過得更快樂,更有意義,更精彩。隨著心靈生活在“重”中,有時那種踏實與幸福也會使自己忘卻沉重的負擔下的艱辛,從而感覺到“重”中的“輕”,感覺一切負擔都是“輕”的,沒有負荷的。心得體會

在最沉重的'負擔下,我們要勇於承擔負擔,讓靈魂與肉體結合,真實地面對自己的內心,不畏困難,不向命運低頭。因為只有這樣的非如此不可,我們才能不斷前進,才能感受到“重”中有“輕”,“輕”中有“重”,才能做出正確的選擇。

《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輕》心得體會

“托馬斯站在寓所的窗前,茫然地望著對面樓房的牆”。-----他在腦海裡回憶著和特蕾莎相識的情景,並反覆思忖著:究竟該選擇什麼?是接受特蕾莎來和她一起生活,揹負起愛情之沉重責任,還是繼續享受以往的自由輕盈?這是故事一開始作者為我們描述的場景。而且這一場景在小說中意味深長地反覆出現了多次。

“人永遠不知道自己該要什麼,因為人只能活一次,既不能拿它和前世相比,也不能在來世加以修正”。 所以,每當他面臨生命中重與輕的抉擇的時候,他都會這樣茫然無措,猶豫不決。事實上,托馬斯短暫的一生的確是在重與輕的抉擇和傾軋之中渡過的。他是布拉格的著名的外科醫生,原本活得自由灑脫,自從愛上特蕾莎之後,身上便揹負起一個女人全部的愛的重量和責任,這重量使他不堪重負,不斷地下墜,下墜,像一片空中漂浮著的飛絮被雨水打溼,墜入地面,和大地融為一體。他的生命也因此被賦予了意義。在他的觀念裡,靈魂和肉體是截然分開的,他追逐眾多女性的嗜好絲毫不會損害到他對特蕾沙獨特而深刻的愛。一方面,他深愛著特蕾莎,認為特蕾莎是“漂在塗了油脂的籃子裡的孩子,偶然漂到了他的床榻之岸”,他對柔弱的特蕾莎有著深刻的同情和“無法表達的愛”。另一方面,他又不肯放棄以往自由不羈交往眾多女友的生活方式,不斷的揹著特蕾莎和其他女友約會。 他生活在特蕾莎因嫉妒無助而產生的痛苦的噩夢的纏繞中,穿梭在謊言和愛情之間, 對自己不忠的內疚,對特蕾莎的同情憐憫以及深刻的愛,交織在一起,形成一股強大的漩渦,把托馬斯這葉自由飄蕩的輕舟,一次次不斷帶入命運的深谷。

托馬斯追隨離家出走的特蕾莎從日內瓦回到祖國,應該是他繼流亡瑞士之後命運的一次重大轉折,也是他在輕與重之間抉擇的最為顯著的例證。我在想,如果在特蕾莎出走之後,托馬斯沒有回布拉格找她,而是留在日內瓦繼續“風流”他的“韻事”,享受自由甜美的生命之輕盈,那麼他的命運一定會是另一番完全不同的圖景。我們也就不會看到小說結尾的悲慘結局了。事實上,當他又一次徘徊在輕與重的十字路口,站在寓所的視窗茫然地望著對面樓房的牆,他內心深處卻反覆重複著一句貝多芬的樂句:非如此不可!為何“非如此不可”?這可能就是他靈魂深處的聲音。在特蕾莎離開他的最初幾天,他一個人流浪街頭享受自由空間的短暫的甜美,但他無法再去接觸任何一個女性,他的腦海裡總是浮現出特蕾沙無限悲哀的眼神和痛苦的表情。他在心裡感受並放大著特蕾沙的痛苦,他無法擺脫特蕾莎的柔弱對他精神和情感的強大控制,他無法承受離開特蕾莎之後的“生命之輕”。於是,他放棄了輕盈的生活,重新回到祖國,回到了特蕾莎身邊——他選擇了“重”。

《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輕》心得體會

剛拿到這本書,看到這樣的書名,心想:這裡到底承載了作者怎樣的思想。

開篇是《輕與重》,我想一個人生命的輕還是中重,和他的人生觀、價值觀有很大的聯絡吧。不管我們的生命是不是永恆輪迴(因為這個問題會讓人陷入窘境),我們應該做的是關注當下:everyony expeced a bright future,but what the futur life will hold for him is depend much on what he does today.生命的真諦不是我們身上貼了多少標籤,而是自己內心的滿足與輕鬆。有時改變人一生的就是一念之差,也行腳踏實地比較安全吧,過山車的落差帶來的感覺是刺激,但完了以後也會感到失落。就像托馬斯,也許他很感受自己生命的過程,但最終還是歸於平淡或是註定孤獨。一生都在尋找新的刺激,每天都要編好多謊言,一會兒騙情人,一會兒哄妻子,我覺得這樣的生活也是很累的。最後騙的還是自己吧,雖然特蕾莎和他死在一起,但特蕾莎是可憐的,這一生用全部精力愛托馬斯得到的只是他的軀殼。也許在享受生命的過程中托馬斯感覺飄起來了,但我想在他最後閉眼的瞬間他並不快樂,而是悲傷,自己一生最大的成就難道就是睡了多少女人嗎?這難道真是自己想要的嗎?當他給別人說200多個的時候也許自己是自豪的,希望看到別人羨慕的眼光。但當他面對死亡時也許還有太多的不捨,不捨的不捨那些情人,而是自己的生命,自己存在的價值還沒有看到,眼角或許有一兩滴心酸之淚吧,看到生命的歷程竟被自己這麼褻瀆。

《靈與肉》,托馬斯每天都在尋求肉體的快感,卻忽視了靈魂的價值。在這裡面我更喜歡薩比娜,她也是很愛托馬斯的,也知道托馬斯的不忠與浪蕩,所以最終她選擇了離開,尋找新的生活。而且還有自己的藝術陪伴,她把自己的開心、失落、惆悵寄託在畫上,雖然她在感情上遭遇失敗但她在自己的畫作上還是能看到一些希望,得到安撫。她更愛自己的靈魂吧,在這片領域她是驕傲而且自信的。我想正因為如此,弗蘭茨才會那麼愛她,因為只有弗蘭茨看到了她的靈魂之美。我認為真正的愛情並不是身體的重疊而是靈魂的交融。熒屏上有無數的愛情讓我們感動,因為他們都是坦誠的以自己最大的力量愛著對方,但並不是多麼美麗的辭藻表達海誓山盟,而是切實可見的行動和充滿愛意的眼神。當他們面對死亡時都是毫不思考的保護對方,而不是想托馬斯只為滿足自己的私慾,把她們都當成了工具而不是愛人。但特蕾莎為什麼最終還是願意和他在一起,我是不明白的。如果一個男的對女的說:我愛你,女的說:對不起,我已有男朋友了。難道繼續說:我知道,但我依然愛你。此時人們會說好痴情的男人。而如果是一個女的對男的說:我愛你,男的說:我已經有女朋友了。女的繼續說:我依然愛你。人們就會說不要臉的小三。為啥世界對待男女這樣不公平。正因為這樣肯定特蕾莎覺得是可以原諒的,因為這是被世界預設的。但世界雖然預設,你也有自己的思想,你可以反抗,可以拒絕,可以say good bye.與其獨守空房浪費青春還不如做點有意義的事,只為不虛度自己的生命。因為你不是為他而生,你也有自己存在的價值,而且應該實現自己的價值。由此看來,特蕾莎的悲劇也不全是托馬斯造成的,最大的原因還在自己,因為不會把握自己的命運。只是聽天由命,也是最大的絕望吧。無耐!


【《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輕》心得體會】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