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屋>語錄> 徐志摩經典語錄再別康橋

徐志摩經典語錄再別康橋

徐志摩經典語錄再別康橋

  《再別康橋》是現代詩人徐志摩膾炙人口的詩篇,是新月派詩歌的代表作品。全詩以離別康橋時感情起伏為線索,抒發了對康橋依依惜別的深情。以下是聘才網小編精心整理的相關文章,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歡迎閱讀!

  徐志摩經典語錄再別康橋

  《再別康橋》

  作者:徐志摩

  輕輕的我走了,

  Very quietly I take my leave

  正如我輕輕的來;

  As quietly as I came here;

  我輕輕的招手,

  Quietly I wave good-bye,

  作別西天的雲彩。

  To the rosy clouds in the western sky.

  那河畔的金柳,

  The golden willows by the riverside

  是夕陽中的新娘;

  Are young brides in the setting sun;

  波光裡的豔影,

  Their reflections on the shimmering waves

  在我的心頭盪漾。

  Always linger in the depth of my heart.

  軟泥上的青荇,

  The floating heart growing the sludge

  油油的在水底招搖;

  Sways leisurely under the water;

  在康河的柔波里,

  In the gentle waves of Cambridge

  我甘心做一條水草。

  I would be a water plant!

  那榆陰下的一潭,

  That pool under the shade of elm trees

  不是清泉,是天上虹;

  Holds not water but the rainbow from the sky;

  揉碎在浮藻間,

  Shattered to pieces among the duck weeds

  沉澱著彩虹似的夢。

  Is the sediment of a rainbow-like dream?

  尋夢?撐一支長篙,

  To seek a dream?Just to pole a boat upstream

  向青草更青處漫溯;

  To where the green grass is more verdant

  滿載一船星輝,

  Or to have the boat fully loaded with starlight

  在星輝斑斕裡放歌。

  And sing aloud in the splendor of starlight.

  但我不能放歌,

  But I can’t sing aloud,

  悄悄是別離的笙簫;

  Quietness is my farewell music;

  夏蟲也為我沉默,

  Even summer insects heap silence for me,

  沉默是今晚的康橋!

  Silent is Cambridge tonight!

  悄悄的我走了,

  Very quietly I left,

  正如我悄悄的來;

  As quietly as I came here;

  我揮一揮衣袖,

  Gently I flick my sleeves,

  不帶走一片雲彩。

  Not even a wisp of cloud will I bring away.

  延伸閱讀:

  解讀《再別康橋》

  徐志摩(1897年1月15日—1931年11月19日),現代詩人、散文家。原名章垿,字槱森,留學英國時改名志摩。新月派代表詩人。先後就讀於上海滬江大學、天津北洋大學和北京大學。1918年赴美留學學習經濟,1921年赴英國留學,入劍橋大學當特別生,研究政治經濟學。在劍橋兩年深受西方教育的薰陶及歐美浪漫主義和唯美派詩人的影響。1923年成立新月社。1924年任北京大學教授。1926年任光華大學、大夏大學和南京中央大學(1949年更名為南京大學)教授。1930年辭去了上海和南京的職務,應胡適之邀,再度任北京大學教授,兼北京女子師範大學教授。1931年11月19日因飛機失事罹難。代表作品有《再別康橋》。

  光緒二十二年臘月十三,徐志摩出生於浙江省海寧縣硤石鎮保寧坊,初字槱森,“志摩”這個名字,據說是有個志恢和尚在他幼時為他磨骨算命,並預言“此子將來必成大器”,其父望此話能應驗,取志恢和尚磨骨之意,名為“志摩”。

  徐家先代名為讀書,實則經商,他父親徐坤如繼承祖業,財力充裕又信譽卓著,生於這樣一個封建色彩濃厚的富裕商人家庭,徐志摩很早就接受了傳統的教育,1900年入學開蒙,1907年在硤石學堂全班第一,1910年入杭州府中學,1913年發表了他的第一篇論文《論小說與社會之關係》,1915年於杭州府中學畢業,考入北大預科,同年,由家人包辦與當時金融界鉅子張家璈之妹張幼儀結婚,1918年拜梁啟超為師,1921年,結識了林長民,林微因父女,後經英國學者狄更生介紹,以特別生資格進去劍橋皇家學院,接近了真正的康橋生活,康橋,從此成為徐志摩人生的新起點。

  拋去了美國的物質文明和哥倫比亞大學的博士頭銜,徐志摩獨自一人漂洋過海到英國劍橋大學去散步,划船,抽菸,看閒書過一種實在而愜意的生活,他在康橋收到了深刻的薰陶:“我的眼是康橋教我睜的,我的求知慾是康橋發動的,我的自我的意識是康橋給我胚胎的”(《吸菸與文化》)在康橋,在康河邊上石上的苔痕,敗草裡的花香,水流的緩急,水草的滋長,天上的雲霞,新來的鳥語。讓他的心靈得到深層的盪滌,他寄情山水,前廳自然,康河的靈性默默滋養了他的胸襟和情懷,簡歷了他崇尚自然的自有理想。他一再強調“我只是自然崇拜者”。

  在康橋這首詩裡面,他用了一些動詞“輕輕地”“悄悄的”這兩個雖然是動詞,但都是沒有聲音的,也代表著沉默,其實“沉默”是人的最深的感情。例如,柳永的《雨霖鈴·寒蟬悽切》中的語句“執手相看淚眼,竟無語凝噎”,再如蘇軾的詞《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記夢》“十年”,他回憶他的妻子王弗死後的十年,回憶他們相見的時候“相顧無言,唯有淚千行”。“此處無聲勝有聲”,還有李白的《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故人西辭黃鶴樓,煙花三月下揚州”使用反襯手法,三月春光明媚,白花盛開,可惜好友欲離我而去。如“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下兩句“孤帆遠影碧空盡,唯見長江天際流”。“意在言外,旨在象內”。“不著一字,盡得風流”往往用在評價詩,意思詩不說愁,卻把愁表現得最為恰當,看著朋友走掉,長久孤立的站著,表現感情的深厚。如王國維說的“一切景語皆情語”,“寫景即抒情”。所以“唯見長江天際流”有很深長的意蘊,又如李煜的“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都是這樣的好詩詞。說沉默時感情最深,就像生活中的例子,感情最深的表達時機、船都已走了,但送別的人佇立不動,若有所思。結合句中“沉默是今晚的康橋”,康橋尚且如此,詩人何以堪?實際反襯了詩人對康橋的感情非常深厚,因此,“悄悄”就帶著詩人的主觀感情了。

  《再別康橋》這首詩充分體現了新月詩派的“三美”,即繪畫美、建築美、音樂美。音樂美是徐志摩最強調的,其中第一句和最後一句是反覆的,加強節奏感,且其中的詞是重疊的,例如“悄悄”、“輕輕”、“沉默”,再者每句詩換韻,因為感情是變化的,所以不是一韻到底的。再是音尺,“輕輕的我走了”,

  一字尺,二字尺,符合徐志摩活潑好動的性格,再是壓韻。所謂建築美,一、三句詩排在前面,二、四句詩低格排列,空一格錯落有致,建築有變化;再者一三句短一點,二四句長一點,顯出視覺美,音樂是聽覺,繪畫是視覺,視覺美與聽覺美融通,讀起來才會感覺好。再談到繪畫美即是詞美,如“金柳”、“柔波”、“星輝”、“軟泥”、“青荇”這些形象具有色彩,而且有動態感和柔美感。

  在康橋,徐志摩一面沉醉在“康河的柔波”裡,一面與英國的作家和學者們產生了精神上的交流。他認識了狄更生,羅素,曼姝裴兒,他們的精神人格魅力對年輕的徐志摩產生了很大的影響,特別是和曼姝裴兒的.交談,更激活了徐志摩的藝術觸覺,他在英國接受了浪漫主義和唯美主義的薰陶,湖畔詩人的清遠超脫,拜倫式的激情宣洩,使他萌動了詩心,形成了他的文學基調和審美趣味。正式從那開始,徐志摩開始了他的文學創作。

  整十年前我吹著了一陣奇異的風,也許照著了什麼奇異的月色,從此我的思想就傾向於分行的抒寫。我的詩情真有些像山洪暴發,不分方向的亂衝。

  胡適曾這樣評價徐志摩:他的人生觀是一種單純信仰,這裡面只有三個大字,一個是愛,一個是自由,一個是美。他夢想這三個理想的條件能彙集合在一個人生裡,這是他的單純信仰。在單純信仰和殘酷現實面前,理想主義詩人表現出對立性的兩面——敏銳激烈的批判和傾心傾情的讚美,他立在絕望的邊緣唱出了希望的歌,徐志摩的詩文始終燃燒著一種夸父逐日般的理想激情,又浸透著勇武而痛苦的追求精神。

  章景曙說:徐志摩和林徽因在康河相識相戀後,他期盼著能生活在一起,不料當他和張幼儀離婚後,林徽因卻突然回國和梁思成結婚,一向有紳士風度的詩人,只能將往昔生活的甜蜜回憶,透過詩歌委婉而又含蓄地表達。之所以這麼說,是因為詩中的很多地方都有暗示。比如“夕陽中的新娘”,這作為美好生活象徵的新娘,就有林徽因的影子;尋夢中的“夢”,是指兩人當年在康河感情交流的夢,向青草更青處漫溯則暗含了不淺的感情記憶,只能暗藏在心裡,獨自享受。也許林微因對徐志摩也是有感情的,但是林微因有一首詩是這樣說的:一程山水,一個路人,一段故事,離去之時,誰也不必給誰交代。既是註定要分開,那麼天涯的你我,各自安好,是否晴天,已不重要。

  康橋,應該是徐志摩現代詩開始的里程碑吧,所以,這裡面寄託了徐志摩太多的情感。以上是我小小見解,歡迎大家更多精彩補充。

【徐志摩經典語錄再別康橋】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