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屋>教師> 《7的乘法口訣》教學反思

《7的乘法口訣》教學反思

《7的乘法口訣》教學反思

為大家分享一位老師關於《7的乘法口訣》這一刻的教學反思,歡迎閱讀。

《7的乘法口訣》教學反思

本節課是繼1-6的乘法口訣後的第二部分,學生在已掌握乘法意義以及1-6的乘法口訣的基礎上,進一步學習乘法口訣的起始課。本節課主要讓學生經歷編寫7的乘法口訣的過程,知道7的乘法口訣是怎樣得來的。使學生熟記7的乘法口訣,會用口訣計算乘法。學生已有的知識背景和生活經驗為基礎,透過編寫口訣,培養學生的探索意識和類推能力。

首先,本節課在情景的創設上,考慮到低年級孩子以直觀思維和形象思維為主的認知特點,就地取材,直接把學生按照7人一組進行組織教學,為小組小組學習活動提供很好條件。在上課的時候有目的、有意識的讓學生檢查本班到位學生人數情況的活動,目的是為了讓學生加深體會乘法算式中相同加數的含義,讓學生透過觀察活動切實感受到每個小組都是7人,明白每個組的人數都相同。再接著讓學生分別計算其中某幾個小組共有多少人的過程中,逐步完成表格填寫,表格的填寫主要透過學生觀察並用加法計算得到,因為學生已有一定的生活經驗基礎,加法是學生已掌握並且能夠獨立運用的唯一方法,該表的設計也為後面計算乘法算式提供了方便並且讓學生初步感知到與7的乘法口訣相關的幾個數。

其次,在7的乘法口訣的探索過程中,主要透過學生解決問題的方式,根據現實的生活情境讓學生根據分好的小組,提出數學問題,然後根據這些問題列出相應的乘法算式,在乘法算式的結果中,引導學生用加法,或填出的表格得到答案,因為按照學生的認知規律,學生可以根據實際的問題,能夠列出相應的乘法算式,但是在結果的計算中,學生只有有依靠加法來解決。在寫出了與口訣有關的所有算式並且計算出結果後,再根據算式編制出乘法口訣,該乘法口訣的產生是由具體的乘法算式得來的,並且根據結果再來計算乘法算式。在記憶口訣方面,教師採用師生對口訣、讓學生讀口訣的記憶方式,只有在多讀的基礎上才能記憶,所以學生在讀的.過程中,發現了規律,再運用規律記憶,才能取得較好的效果。

練習方面,分層次的聯絡,首先是基礎練習,最直接地運用乘法口訣,其次是提高練習,讓學生觀察與七有關的事物,來綜合解決問題,最後是拓展練習,運用具體的例項讓學生列出乘加,乘減算式,並且鼓勵學生用多種方法來解決問題,倡導解決問題的多樣化。

總的來說,本節課的主要思路便是加法—乘法—乘法口訣—記憶口訣—運用口訣,由乘法的意義溝通加法與乘法的關係,用加法這一工具計算出答案,編制出口訣,記憶口訣,運用口訣。

二、教學反思

1.本課時的內容與前面所學的2-6的乘法口訣在知識結構上有很多的相似性,在教學過程中,教學設計時注意到了讓學生挖掘新舊知識連結的契合點,透過開火車形式匯入,為這節課的內容服務,溝通了前後知識的聯絡。

2.《新課程標準》指出:學生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過程中才能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數學知識與技能、數學思想和方法,獲得廣泛的數學活動經驗,因此在教學過程中我給學生提供了充分合作交流的機會,提供足夠的自主探索的機會,營造出探究的學習氛圍,讓孩子們成為學習的主人。本課時的分組探究學習活動,為學生提供現實的解決問題的情境,也為學生之間的合作交流提供良好的平臺,學生自主探索乘法口訣的過程中用到了小組合作的形式,學生對乘法口訣的編制在本節課的體現便是將口訣按順序寫了出來,討論也僅僅是背出了口訣而已,真正透過算式,根據規律編出口訣的學生很少,學生掌握口訣是在之前家長或老師的要求下硬性順口溜的形式背下來的,而不是透過本節課的乘法算式編制出的,所以在本節課學生自主探索的過程中,小組合作深入不夠,僅僅只是一個形式而已,沒有真正地發揮其作用。並且合作交流的形式也僅僅是唯一的編制口訣而已,該分組就僅僅是為了創設情境而準備,探究的深度不夠。以後的教學中教師將打破按順序編寫7的乘法口訣的方式,使得口訣的來源很自然,不顯得那麼刻板。

3. 在練習環節中,老師真放手不夠大膽,習題的出現應讓學生充分地說,多角度地說,不應該禁錮學生的思維,引導著學生說出老師想要的答案,學生在練習環節往往能有意想不到的見解與方法,學生的思維模式化,只說出老師覺得滿意的答案,嚴重製約了學生髮散思維的發展。思考的側重點由題目的多種想法轉移到老師想要的答案上去,所以在該環節上應該充分地放手給學生,教師應站在學生的角度想,關注學生的思維發展。

4. 乘法算式與乘法口訣的編寫過程中,重點僅僅放在了1×7,2×7,3×7…這些算式上,對另外一組算式7×1,7×2,7×3…有點忽略,教學中教師要說明乘法算式在交換了因數的位置後,積是不變的,在這個地方應該重點講解乘法口訣的由來及用處,解決問題過程中我們寫出了乘法算式,結果我們透過加法計算出來了,乘法口訣就是根據這些乘法算式編制出來的,編制它們是為了更好更快的計算這些乘法算式,如:看到了一七得七,就知道了1×7=7,而另外一個乘法算式7×1=7,這一環節忽忽略了,對學生解決問題也會造成一些思維障礙。

5. 善於利用好課堂上的新的生成。在讓學生填表格過程中,說到三個小組共有多少人的時侯?設計意圖:學生根據2個小組共有14人,再加上一個小組的7人一共有21人,或者3個7相加是21人,由於少部分學生已熟記了口訣“三七二十一”,教師是該繼續追問,還是忽略學生的答案,此時教師應該再追問別的同學有什麼方法,但學生用加法後應給予充分地肯定,也是對後面繼續算4個組、5個組人數的引導,因為學生沒有學過乘法,所以在說出乘法口訣後,要進行一些恰當的鼓勵,既要對學生的結果給予肯定,也要防止學生人云亦云。

回顧本課的教學,有過一些驚喜也有一些問題,一直以來,我對於新課標的理解還不夠深入,無論是對於孩子活動的有效性還是對於課堂自主探索空間的處理,總不夠大膽。透過這次的上課,自己本身就有些不適應。但只要樹立了新的理念,敢於突破,勇於參與,相信就會有更多的收穫。課堂教學,不管是失敗或成功,或許就像孩子們的學習,需要結果更需要經歷,不僅使孩子更好地成長,也為自己積澱豐富的教學案例,積累一些素材,也為我個人研修提升到一定高度。


【《7的乘法口訣》教學反思】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