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屋>寒食節> 道中寒食陳與義

道中寒食陳與義

道中寒食陳與義

道中寒食

陳與義

鬥粟淹吾駕,浮雲笑此生。

有詩酬歲月,無夢到功名。

客裡逢歸雁,愁邊有亂鶯。

楊花不解事,更作倚風輕。

譯文:

為了鬥粟的生計,使我整日忙於奔波在旅途;

笑看此生如若浮雲一般;

有詩歌為伴,可以度過歲月,從未夢想過求取功名;

客居他鄉抬頭望見南歸的大雁,愁到無邊恰聞到鶯聲的雜鳴;

楊華如此不解風情,不懂人事,依靠那輕風更作紛飛。

賞析:

這首詩塑造了一個奔波仕途、懷才不遇、內心愁苦、思念家鄉的詩人形象。他自嘲自己為鬥粟而奔走仕途,虛度人生,無計建功立業,只能以詩抒懷;寒食時節,人在旅途,看到天上歸雁,空中飛絮,耳聞雜亂鶯啼,更是倍添愁苦、無限落寞。

“有詩酬歲月,無夢到功名” 這兩句對聯式的詩,十分工整,表達也比較明確: 有詩酬歲月,說的是詩人常在賦詩填詞上下功夫,而不計較歲月的流失; 無夢到功名,則是說詩人對於官宦仕途沒有興趣,也不去作這樣的夢想. 總起來說,這詩句是表達詩人的一種志向.最後一聯運用擬人的修辭手法,寫楊花不懂人事,隨風飛舞,突出了自己的'寂寞愁苦無人理解,無法排遣。/ 飛絮漫天營造了一種悽迷的景象,以景襯情,更讓詩人感覺心境悲涼。/ 楊花倚風輕狂,比喻小人得志,與自己的不得志形成對比,流露出自己對世事的不滿。

作者簡介:

陳與義是南北宋之交的著名詩人,其先祖居京兆,自曾祖陳希亮遷居洛陽,故為宋代河南洛陽人(現在屬河南)。師尊杜甫,也推重蘇軾、黃庭堅和陳師道。他生於宋哲宗元祐五年(1090年),卒於南宋宋高宗紹興八年(1138年)。陳與義在北宋做過地方府學教授、太學博士,在南宋是朝廷重臣,又是一位愛國詩人,其主要貢獻還是在詩歌方面,給後世留下不少憂國憂民的愛國詩篇。存詞19首。曾在餘杭任太傅幕僚,後被宰相賞識,因而升遷。

他的詩歌創作可以金兵入侵中原為界線,分為前後兩個時期。前期表現個人生活情趣的流連光景之作,詞句明淨,詩風明快,很少用典,清新可喜。以《墨梅》(意足不求顏色似,前身相馬九方皋。)詩受到徽宗的賞識。南遷之後,因國破家亡,顛沛流離,經歷了和杜甫在安史之亂時頗為相似的遭遇,對學杜有了更深刻的認識,詩風有了改變,轉學杜甫。他不象江西派詩人那樣,只從句律用字著手,而是把自己的遭遇和國家的命運融合在一起,題材廣泛,感時傷事,寫了不少寄託遙深的詩篇,趨向沉鬱悲壯,雄闊慷慨, 成為宋代學習杜甫最有成就的詩人之一。


【道中寒食陳與義】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