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屋>讀後感> 世說新語讀後感600

世說新語讀後感600

世說新語讀後感600

世說新語讀後感600分享給大家,希望pincai小編的用心能給您帶來幫助。

篇一:

之書,玄旨高簡,機鋒俊拔,寄無窮之意於片語,包不盡之味於數句。

燭影搖紅,千年的滄桑於名士的弦上指間若夢囈般悄然逝去。魏晉風度,名士風流,皆似行雲流水飄逸於臨川王的筆下。在這幅長卷中,不僅有清談之士的“竹下之風”,也不乏女子的冰清玉潔——或哀婉,或皆備德才,或孤獨而寂寞的行走在苦雨悽風。

死生有命

她本為漢元帝寵姬,本應“後宮佳麗三千人,三千寵愛在一身”

但這一切全因趙氏姐妹的出現而從此幻滅。

飛燕進讒言誣婕妤咒詛,並令成帝親自招其拷問。早已明知這一天的到來,她從容答辯,波瀾不驚。“妾聞死生有命,富貴在天,修善尚不蒙福,為邪欲以何望?若鬼神有知,不受奸邪之訴,若其無知,訴之何益,故不為也。”

修善尚不蒙福,為邪欲以何望?可悲,可嘆哉?這樣一位冰雪聰明的女子,即便年紀輕淺,自經歷這一番世故後,卻恍然悟出這金碧輝煌的殿上,這衣冠楚楚的君王,其下卻暗藏著禽獸之心。

史傳,班婕妤曾多次上諫君王以黎明蒼生為重,杜奢行儉,勤於政事。固然,她風華絕代,她是脂粉英雄,是治國裙釵,但於將女子視為玩物的古代君王看來,前者方是重新的唯一尺度,何況成帝竟是這樣一位耽於酒色,疏於國政的昏庸之徒

她的入宮,她的委身,從一開始便註定了是悲劇的宿命;她的甘於引退,她的明哲保身,卻依舊無法力挽狂瀾。宮女如花滿春殿,只今唯有鷓鴣飛。她不得不入了冷宮,獨對秋窗風雨夕。紅了櫻桃,綠了芭蕉,經年已逝,皓首微白,君已陌路。

她淺笑依然,靜對著漢宮森嚴的鐵壁,芳華流轉。

青冢,秋雁南飛

王明君的故事,攜著大漠的風塵,不知被吟詠了多少年。

深鎖宮花,繡生魚鑰重門閉。亭臺軒榭,簾幕低垂,平凡的景象背後,卻遮掩著太多心機與爾虞我詐。稍有野心的,運籌帷幄,一步步攀上權利的頂峰;恭順善良的,暗守閨室,直至青娥老,卻還無法等至隆君的一瞥。

未上征途前,明君也無非是這樣一位平平宮人,自恃天生麗質,自出高格的她婉拒了畫師的無理之求。若為男子,她必然是位高潔隱者,烹琴煮鶴,而不喜為世俗所控。但這宮宇間,怎容得一女子的自尊有尚存之地?

男子無能,總以女子為辱,這種荒誕之事,卻總是往往復復地在歷史舞臺上重演,經久不衰。漢朝後期,國力衰敝,不為君王所欣賞的女子,被不幸地作為貢品,滿足北岸匈奴貪婪之慾。更具諷刺意味的是,元帝“既召,見而惜之,但名字已去,不欲中改,於是遂行。”漢皇重色思傾國,卻未想到絕色女子竟深藏於後宮的煙鎖重樓之間,更未料到“欲有呼者,輒披圖召之”的選妃之策竟會招致永久的遺憾。

昭君出塞,受胡恩中蒙漢澤輕,縱使“玉顏憔悴,似花落,悔隨流水”,但卻毅然決然地踏上旅途,未嘗不是憑一己之力而對黑暗而撲朔的現實的一種無言的抗訴。古之女子,命似草芥,薄如風中之燭,卻依舊未曾泯滅心中對光明與自由本能的`嚮往。咽上緊扣著男性極權的枷鎖,足踝上繫著綱倫的重錘,點點血花,化為夕照時天邊最後一抹殘霞。

時光如白駒過隙,忽然而已,再為沉重的歷史,隨著忘川水的沖刷,便也漸漸消散模糊。三國兩晉那段清風吟嘯的歲月,僅存於古籍中的隻言片語,令人不禁扼腕抑或嘆息。

繁華靡麗,過眼皆空。

篇二:

《世說新語》中每則故事的篇幅都很短,但讀起來有如今日讀的極短篇小說,故事有首尾及高潮迭起的情節。其中所記載的人物言行,往往是一些零星的片斷,但言記言方面有一個特點,就是往往如實地記載當時口語,不加雕飾,因此有些話不很好懂但是言簡意賅,很能傳達人人物特徵。一般都是很質樸的散文,反映出有時如同口語,但是意味雋永物的個性特點。

善於抓住人物特徵。作者常用簡單幾個字,精確地描繪出主角的語言、動作,主角的性格便清楚的呈現在讀者的面前。如“曹操捉刀”時的描寫。

善用對比突出人物性格。比如淝水之戰時謝安的沉著和朝中大臣們的驚慌。還有,桓溫伏甲設宴,廣請朝士,想借機除去謝安、王坦之。王坦之驚恐萬分,謝安卻“謝之寬容,愈表於貌,望階趨席,方作洛生詠,諷浩浩洪流。”

篇三:

這篇《世說新語》的精選文章,仍是《課外閱讀》中的一篇文章。它介紹了“五則”古人言行舉止的精彩之處,向我們展示了古人的智慧。(五則打上雙引號的原因是:題目是五則,故事只有四則……)

第一則故事是“才思敏捷的楊修”,講的是楊修與曹操一起看到了石碑上的“黃絹幼婦,外孫齏臼”,而楊修馬上想到了這一題的答案“絕妙好辭”,曹操則走了三十里地才想出來。第二則故事是“為友捨命的荀巨伯”,講荀巨伯探望重病好友,恰好胡賊攻城,荀巨伯卻不願棄友求生,還用自己的義氣與勇氣讓賊兵撤退。第三則故事是“巧對妙答的鐘士季”,講鍾士季去探訪嵇康,但嵇康一直在打鐵,旁若無人。鍾士季見了要走,嵇康便拉住他問“聽了什麼而來,看了什麼而去”,鍾士季答“聽了所聽到的來,看了所看到的去”。最後一則故事是“詠絮才女謝道韞”,在謝安問“白雪紛紛像什麼”後,侄子回答“在空中撒鹽的景象差不多可以相比”,而侄女謝道韞的回答則非常妙,她答道“不如說它像柳絮憑大風而飛起”,不妙嗎?

這幾則故事中,有人是用奇言妙語展示智慧,有人用自己的義氣展示他們的勇敢,但不管怎麼說,智慧需要學習,勇氣需要鍛鍊,所以說,只要現在開始學習、鍛鍊,也許我們也會像故事中的人物一樣,在一定的時候,能展示出自己的能力及智慧!


【世說新語讀後感600】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