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屋>端午節> 南通人過端午節習俗

南通人過端午節習俗

南通人過端午節習俗

南通民謠有“五月五,洋糖棕於過端午”及“吃了端午粽,方把棉花送”之說,家家吃粽子;此日南通還有逢時特設的“餅”,那便是“端午搗粽子為(上次下食)餅”,據傳為祀楚屈原投汩羅而作。

南通人過端午節習俗

端午節,賽龍舟吃粽子。在全國範圍內都是這樣的習俗,南通人粽子的裹法和人家不同,有“穿粽”和“扎粽”兩種。在城中菜市場旁邊的一家小糧油店裡,南通人季大媽用嫻熟的手法包著“扎粽”,裡面的餡兒也是很精彩,有赤豆的,棗兒的,還有蛋黃肉的。

在平常的日子裡,季大媽每天要賣上四五百個粽子,端午前後銷量是平時的雙倍,一雙手不停的包要包上一整天,對於她來說,端午就是一種味道。

除了吃粽子,南通人還要吃五紅或者是五黃。楊明今年子已經73歲了,端午節她還依然延續著老的傳統,上午讓外孫女把菖蒲、艾枝、獨蒜等五端掛在家門口,然後自己開始準備五紅。裡面有紅蘿蔔,炒河蝦,紅莧菜,鹹蛋黃和燒黃魚。

還有一樣南通人特有的端午美味也是她拿手的,就是炒和菜。這個是為了祭奠抗倭英雄曹頂,過去的端午節家家戶戶都會做這麼一道菜。就這樣端午節的習俗從楊明那兒傳給了女兒,又從女兒傳給了外孫女,一代一代的傳承下去。

89歲的龔寶珍老人正好是端午節這天生日。不過,今年的生日和往年不同,她的五個子女從全國各地趕回來給她過生日。龔寶珍是位教育工作者,退休前一直忙著工作,每年的端午節都沒辦法和子女們一起過。

母親的辛苦,孩子們是看在眼裡記在心裡的,她舍小家為大家的工作態度也感染了她的子女,現在五個孩子的家裡都有人從事教育工作,這次端午節放假大家聚到一起來看母親,其實也是一種感恩。

子女的孝順讓龔寶珍夫妻倆感覺生活很幸福,平時他們一起寫書法畫畫,其樂融融。

其實南通人過端午的故事還有很多。

透過這樣的故事我們可以發現,那些所謂的洋節日對於中國人來說只是湊湊熱鬧的。

傳統佳節更能讓人感受一種文化,一種中國人的精神力量。

南通人過端午節習俗

6月7日,來自喀麥隆的外國友人Valery第一次學包中國粽子,體驗中國傳統民俗。當日,南通市三里墩小學和崇川區學田街道千禧園社群、學田社群聯合舉辦“端午粽香”包粽子比賽。記者顧強攝

端午,又名重午、端五、蒲節等等。端有“初”的意思,譬如:開端、尖端,故稱初五為端五。“五”為什麼要叫“午”,因為中國的紀年、紀月、紀日是用的天干地支來搭配的。按地支的順序,陰曆的正月為寅月,五月是午月,加上古人經常把五日稱作午日,兩個五重合,故端五又稱重午。在《說文解字》裡,“午”同“牾”。“牾”是逆和不順的意思。五月初正是陰氣逆轉,陽氣上升的時候,所以叫端午。還有的說是唐玄宗改的,因為他是八月初五養的,為了避諱,不能說五,也就把“端五”改成了“端午”了。端午節對中國的老百姓而言,是一個十分盛行的隆重節日,活動主要分佈於廣大漢族地區,壯、布依、侗、土家、仡佬等少數民族也有。

端午節的.起源有多種傳說,如紀念屈原投江、始於五月五日毒日的禁忌、越王勾踐訓練水師、紀念伍子胥投錢塘江和曹娥救父等等,有專家認為,端午節的來歷還和古代華夏人對傳說當中的祖先——龍的祭祀活動有關。華夏族的先人以龍作為圖騰,把伏羲、女媧、顓頊、禹這些祖先,看成是法力無邊的龍,而端午節正是祭祀龍最隆重的節日。這種種的說法,經過了歷代加工與端午的民俗活動結合在一起,從而形成中華民族的一個節日。不過,影響最廣、最深的是為了紀念楚國大夫、愛國詩人屈原。因為屈原是五月初五投汨羅江死的。屈原殉國之後,當地的老百姓出動了多少的船,到汨羅江裡去打撈他的屍首,大家還把煮好的茶米飯厾到江裡,想讓蛟龍一吃就把嘴粘住了,不好再傷害屈原了。起先老百姓就是把茶米飯裝了在竹筒裡頭厾到江裡去,叫做簡粽,後來才慢慢演變成了現在做的粽子。所以,端午節吃粽子的習俗,一直流傳至今。

粽子又叫“角黍”,李時珍在《本草綱目》裡說:“古人以菰蘆葉裹黍米,煮成尖角之形,曰粽、叫角黍。”裹粽子一般都是用的茶米,農村裡頭也有的包小米粽子和高粱粽子的。南通是種水稻的,糯稻碾出來的叫糯米,南通人叫它茶米。裹粽子的外皮南通人叫它粽箬,也叫蘆箬、箬葉,是一種禾本科植物箬竹的葉子;而在蘇北水鄉,把江邊、河邊、溝邊,葉子寬、又長又韌的蘆葦葉子就叫粽箬,以前是農民挑擔子上街賣的,現在菜市場也有得賣。外頭好多地方裹粽子也用竹葉子,因為那裡不是水鄉,沒有蘆葦,也沒有粽箬。

南通人粽子的裹法和人家不同,有“穿粽”和“扎粽”兩種。穿粽,是等粽子裹成了型,先用奘而長的針戳過粽子,再把蘆箬本身的尖頭兒往針屁股裡一穿,針一扽(南通話念“燈”,意:拉、拽。),蘆箬就穿過了粽子,從另一邊再一收緊就好了。扎粽,以前是用關絲草扎的,現在關絲草少了,有人家就用麻絲或者鞋繩線扎。現在有的人家用塑膠的繩兒來扎粽子,這是在沒事找事,萬萬不能夠!塑膠是有毒的,吃下去只怕是要“老虎頭上捉蝨子——自找麻煩”了。剗是米的、沒有和頭的粽子,叫“光米粽子”,也叫白粽子,空口吃沒得味道,一般的是蘸了糖吃。兒歌裡頭說的“打個五月五,洋糖粽子過端午”,就是說的這種粽子。加料的粽子要看你加的是什伲料,加了紅棗的叫棗兒粽子,另外還有赤豆粽子、鹹肉粽子、火腿粽子等等。煮粽子要先用大火煮開,轉來再小火燜,不等掀蓋子,就聞得到一股蘆箬的清香。粽子又香又精韌,但是不好消化。有些手巧的婦女,還專門為伢兒包一些方的,或者牛角形的小粽子,既好戲子兒,又不會給伢兒吃“傷食”了,倒是蠻好的。

端午節裹粽子倒是要同時具備兩個起碼的條件,第一是要種糯稻,當然用飯米也好裹,就是吃起來沒得那麼糯,不那麼精韌。第二,是要長蘆葦,蘆箬裹粽子顏色綠蔭蔭的,清香也是特別的。

南通人過端午節習俗

五月初五端午亦稱端陽、重五、重午、天中節。“端”意為始,午為夏正建寅,五月為午月,因之五日並稱午日。

此日,南通民謠有“五月五,洋糖棕於過端午”及“吃了端午粽,方把棉花送”之說,家家吃粽子;此日南通還有逢時特設的“餅”,那便是“端午搗粽子為(上次下食)餅”,據傳為祀楚屈原投汩羅而作。

蒲、艾和端陽濃厚的中華民俗風情也有著極為密切的關係。南通端午民俗有:插蒲艾於簷,且置蒲艾於床蓆之下,據說可不生跳蚤,可見蒲劍驅邪的力量;懸掛繪有八卦符於籙樑上,以示驅邪,至今鄉俗依然。縛艾為虎,且焚艾條、蒼朮、柏枝煙燻以闢疫。於此日午時普灑雄黃酒於室內,據云可殺蟲闢五毒。小兒搽雄黃酒於手、腳臉上,尤以其於額上書寫“王”字為最,據說這樣做了蛇蟲百腳(蜈蚣)不咬的。故人黃幼松《海門竹枝詞》生動記錄了這些風情如畫的習俗:“蒜頭艾葉束菖蒲,掛在床頭囑小姑。燒酒雄黃調灑遍,門前貼上辟邪符”。

舊時,家鄉小兒在端午的掛件、穿戴均異於往日,他們的衣襟上懸百束鎖、香袋等物,還有戴繪有八卦及五毒的兜兜的。這一天,孩子們換上親戚饋贈或穿廟寺僧所送的百索子,即《風俗通》所說“五色縷”、“長命縷”,百索子下面則懸生肖長命鎖片。香袋兒有製成小人兒形的,通人稱它做“馱子老侯”,其中尤以大、小人兒合馱為佳,更饒有趣味,稱作“馱侯兒抱侯兒”,在身上晃晃蕩蕩,裡面裝的是藥鋪店裡買來的衣香,跑到哪裡,哪裡便香氣盎然。

端午的中餐菜餚豐盛,南通幾乎家家都有用粉皮、韭菜、豆芽、蛋皮絲、蝦仁等和起來炒的一隻菜,謂之“和菜”。地方父老自有一番傳說:相傳明代通地屢遭倭寇騷擾,有一年的端午,倭寇又來侵犯,抵禦的青壯年們倉卒之間,混和著餚菜飽食一頓,然後奮起抵抗,打得倭寇魂飛膽喪。為了紀念這次大勝,吃“和菜”的風俗從此便流傳下來了。除此之外,端午日還得吃紅燒黃魚,內中配以大蒜瓣兒。

舊時端午正午鬧市,“權停下半日,四門鋪閉不開門”;士女出遊.稱之“踱端午”。清代通人李琪詩云:“五日家家艾虎垂,雄黃泛酒酒盈卮。酒闌爭赴龍舟約,水月庵前看許時”。這是說家鄉濠河中的龍舟競賽,那時划龍舟的據說是狼山營兵,氣勢極為壯觀:“通州好,彩鷁競江鄉,掣電朱旗搖野岸,轟雷畫鼓鬧斜陽。何處不衣香。”清代通人黃金魁在其《漁灣竹枝詞》裡說:“端陽不解鬧龍舟,爭祭沉湘屈子愁。無數紅裙山下過,一時齊上翠雲樓”。這是清代家鄉端午時節龍舟競渡,婦女“踱午”情景的生動描繪。


【南通人過端午節習俗】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