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屋>航天技術> 中國航天日主題

中國航天日主題

2016年中國航天日主題

  2016年4月24日是首個“中國航天日”。北京航天城以升國旗、主題簽名、參觀等方式,慶祝這個屬於廣大航天戰線科技工作者的特殊日子。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2016年中國航天日主題相關內容,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大家。

  國新辦下午宣佈,經國務院批准,自2016年起,將每年的4月24日設立為“中國航天日”。國新辦發言人胡凱紅表示,1970年4月24日,中國第一顆人造地球衛星“東方紅一號”發射升空,標誌著中國成為世界上第五個用自制火箭發射國產衛星的國家。

  2016年中國航天日主題

  1970年4月24日,我國第一顆人造地球衛星“東方紅一號”發射成功,標誌著中國成為世界上第五個用自制火箭發射國產衛星的國家。今年3月,中央批准、國務院批覆,自2016年起將每年4月24日設立為“中國航天日”。今年,首個“中國航天日”的主題是“中國夢 航天夢”。

  國新辦今日下午宣佈,經國務院批准,自2016年起,將每年的4月24日設立為“中國航天日”。國新辦發言人胡凱紅表示,1970年4月24日,中國第一顆人造地球衛星“東方紅一號”發射升空,標誌著中國成為世界上第五個用自制火箭發射國產衛星的國家。

  國務院日前批覆,同意自2016年起,將每年4月24日設立為“中國航天日”。記者從國防科工局獲悉,首箇中國航天日將以“中國夢,航天夢”為主題,國防科工局已會同有關部門籌劃部署“開放日”“科普周”等系列宣傳和科普活動。

  1970年4月24日,我國第一顆人造地球衛星“東方紅一號”發射成功,拉開了中國人探索宇宙奧秘、和平利用太空、造福人類的序幕。以此為標誌設立“中國航天日”,旨在宣傳我國和平利用外層空間的一貫宗旨,大力弘揚航天精神,科學普及航天知識,激發全民族探索創新熱情,唱響“發展航天事業、建設航天強國”的主旋律,凝聚實現中國夢,航天夢的強大力量。

  建立60年來,我國航天事業從無到有,從小到大,從弱到強,已經成為我國具有戰略意義的高科技產業,形成了富有成效的航天系統工程管理體制和機制,建立了完整配套的科研生產創新體系,造就了一支素質高技術精的人才隊伍,創造了以“兩彈一星”、載人航天、探月工程為標誌的輝煌成就,在空間技術、空間應用、空間科學三大領域實現了快速發展。截至目前,我國衛星研製與發射能力已步入世界先進行列,在軌穩定執行的各類衛星達130餘顆。

  國防科工局、國家航天局有關負責同志表示,我國航天事業將以設立“中國航天日”為新的起點,深入貫徹落實“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發展理念,大力推進以航天工程技術創新為主體,空間應用、空間科學為兩翼的“一體兩翼”發展新思路,實施好既有重大科技專項和重大工程,抓緊論證實施一批新的重大工程和重大專案,加強衛星應用和空間科學研究。同時,堅持合作共贏,與世界各國攜手,共同譜寫和平利用太空的新篇章。

  慶祝活動

  2016年4月24日是首個“中國航天日”。北京航天城以升國旗、主題簽名、參觀等方式,慶祝這個屬於廣大航天戰線科技工作者的特殊日子。8時40分,航天城北京航天飛行控制中心北廣場,不少科技工作者早早來到這裡等待升國旗儀式的開始。9時整,伴著雄偉的'國歌聲,五星紅旗緩緩升起。與此同時,北京跟蹤與通訊技術研究所的主題簽名活動也展開了。鮮紅的條幅上印有“發展航天事業,建設航天強國;和平利用太空,共謀人類福祉”24個大字。據介紹,條幅20米長、1.6米寬,代表著2016年。上面印有4句話24個字,代表著4月24日。從無人飛行到載人航天飛行,從單個飛船執行到多個航天器交會對接,從地月轉移軌道到繞月探測,從環月飛行到月面巡視,從月地轉移到再入返回……作為我國載人航天工程和深空探測工程飛行控制任務的“神經中樞”,北京航天飛行控制中心飛控大廳當天向中小學師生開放。

  2017年4月24日,在習近平總書記作出“探索浩瀚宇宙,發展航天事業,建設航天強國,是我們不懈追求的航天夢”重要指示一週年之際,由工業和資訊化部、國家國防科技工業局、國家航天局、陝西省人民政府聯合主辦的2017年“中國航天日”主場活動在西北工業大學開幕。此次“中國航天日”的主題是“航天創造美好生活”,旨在聚焦航天應用,展示航天技術造福民生、惠及百姓、創造美好生活的生動實踐,普及航天知識,培植創新文化,激發探索熱情,推動航天事業為服務國家發展大局和增進人類福祉作出更大貢獻。

  2018年4月24日,由工業和資訊化部、國防科工局、國家航天局、黑龍江省政府共同主辦的2018年“中國航天日”主場活動在哈爾濱工業大學開幕,此次“中國航天日”的主題是“共築航天新時代”。

  2019年4月24日,由工業和資訊化部、國家航天局、湖南省人民政府共同主辦,湖南大學承辦的2019年“中國航天日”主場活動在湖南省長沙市開幕。此次“中國航天日”主題是“逐夢航天,合作共贏”,旨在號召廣大科技工作者、航天工作者努力奔跑,爭做新時代的追夢人和奮鬥者,加快推動中國航天發展,並與世界各國一道,為和平利用太空、增進人類福祉貢獻更多中國智慧、中國方案、中國力量。

  2020年4月24日第五個“中國航天日”,活動主題是“弘揚航天精神 擁抱星辰大海”。2020年4月24日,中國行星探測任務被命名為“天問系列”,首次火星探測任務被命名為“天問一號”,後續行星任務依次編號。中國工程院院士、“東方紅一號”衛星技術負責人之一、神舟飛船總設計師戚發軔,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探月工程總設計師吳偉仁,中國首位女航天員劉洋,作為中國航天三大里程碑事件的傑出代表今年被國家航天局聘為“中國航天公益形象大使”。

  2021年4月19日,國家航天局召開新聞釋出會,官宣第六個“中國航天日”主場活動將於4月24日在江蘇省南京市舉辦,由工業和資訊化部、國家航天局、江蘇省人民政府共同主辦。今年航天日主題是“揚帆起航 逐夢九天”。

  中國航天史

  1970年4月24日,東方紅一號”人造衛星在酒泉發射成功,並進入預定軌道。這是中國發射的第一顆人造衛星,中國成為當時第五個可以發射衛星的國家。

  1999年11月20日凌晨,中國載人航天工程的第一艘試驗飛船——神舟一號,自酒泉衛星發射中心升空,並於次日凌晨成功返回。自此,中國成為第三個擁有載人航天技術的國家。

  2003年10月15日,中國第一位航天員楊利偉乘坐神舟五號飛船進入太空,成功實現了中國首次載人空間飛行,實現了中華民族千年飛天夢想。

  2007年10月24日,我國第一個月球探測器嫦娥一號發射成功。2009年3月1日,嫦娥一號衛星按預定計劃受控撞月,為探月工程一期——“繞月探測”任務畫上了一個圓滿的句號,標誌著我國已經進入世界具有深空探測能力的國家行列。

  2008年9月27日,中國航天員翟志剛完成出艙活動後順利返回神舟七號飛船軌道艙,這是中國航天員首次執行出艙活動任務,標誌著中國成為世界上第三個掌握空間出艙活動技術的國家。

  2011年9月29日,天宮一號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發射成功,這是中國首個目標飛行器和空間實驗室。11月3日, 天宮一號和神舟八號順利完成首次對接。

  2018年12月8日,嫦娥四號在西昌發射成功。2019年1月3日,嫦娥四號成功在月球背面著陸,玉兔二號開始在月球背面巡視探測。這是人類飛行器首次登陸月球背面。

  2020年7月23日,我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天問一號”探測器成功在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升空,正式開啟了中國人自主探測火星之旅。

  2020年12月17日1時59分,探月工程嫦娥五號返回器在內蒙古四子王旗預定區域成功著陸,標誌著我國首次地外天體取樣返回任務圓滿完成。

【中國航天日主題】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