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屋>讀後感> 愛彌兒讀後感

愛彌兒讀後感

愛彌兒讀後感3000字(通用14篇)

  當閱讀完一本名著後,相信大家的視野一定開拓了不少,需要好好地就所收穫的東西寫一篇讀後感了。是不是無從下筆、沒有頭緒?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愛彌兒讀後感3000字,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愛彌兒讀後感 篇1

  盧梭的《愛彌兒》寫於 1757 年,是一部關於教育學說的名著。此書主要敘述了虛構的貴族子弟愛彌兒從出生到成年各個時期的生理 心理特徵,成長過程和教育方法。形象生動,是現代教育藝術的理論傑作。 今天,我認真的閱讀這本書,懂得了其中的內在含義,這對我們的實際教學工作有著很大的幫助。現將讀後的感想總結一下:

  一、透過學習盧梭的《愛彌兒》後,對其提出的自然教育法在當今教學工作有極大的幫助。兒童在剛出生時,本就是一張白紙。家庭 環境和父母是第一個被描繪在這張白紙上的人和事。家庭環境的變化,父母的一舉一行都將成為其模仿、學習的榜樣,因此每個兒童因其 家庭環境和父母教育方式的差異,對每個兒童所造成的心理和行為的影響也各不相同。隨著年齡的增加,各種資訊不斷地湧入,兒童不具 備明辯社會道德等抽象事物的思維分辨能力,無法辨別事物的對與錯。因此,在實際教學過程中,首先必須瞭解兒童的個性及心理活動, 利用兒童所特有的心理特徵,運用自然教育法,發揮兒童的天性,合理地引導,有的放矢地進行發揮擴充套件,因人而異,因材施教。在制定 教學方案時,利用兒童活潑好動的天性,運用簡潔明快的圖案,通俗易懂的語言,順乎兒童的思維方式,從而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探索 精神,使教學目的獲得最大化的成效。

  二、在文章中我發現盧梭採取在實際生活中的言傳身教和寓教於樂的教學方式對我感觸頗深。例如:觀察蒙莫朗西北方森林位置,當 愛彌兒問:“做這種事有什麼用呢?”我說:“這事是空閒時做的,如你認為不好,我們就可以不做,因為其他有益的事還多著呢。”那 一天,我們就不再研究地理位置。第二天早晨,我們一起散步至森林,卻找不到回家路,我就設法讓愛彌兒透過昨天說的森林在蒙莫朗西 之北,找出蒙莫朗西必定位於森林的南方,透過以前學習的根據太陽找出北方的位置,找到判斷南方位置的方法,走出森林。使愛彌兒認 識到天文地理還真有點用處。這樣一來,那天的事情,愛彌兒將終生不忘。如在家裡用這件事教育愛彌兒,他第二天必定就忘記了。所以 我們應當儘量用行動去教育學生,只有教所不承做到的才用言教。從上述例文中可以看出,盧梭用了極其簡單的方法,卻起著不簡單的作 用。因此,在實際教學工作中,應充分重視兒童對社會及周圍 所謂的“愛彌爾”只是盧梭為了闡述自己的理念所假想的一個教育對像。並不是自己原先所想的是一本敘事性的教育專著,即使其中涉及 到“愛彌爾”的許多事例,自然也是盧梭假想的,而並非教育事實。 於盧梭在書中使用的自然的教育,是我很感興趣的。盧梭的自然教育,就是要服從自然的永恆法則,聽任人的身心自由發展,他認為, 這種教育的手段就是生活和實踐,讓孩子從生活和實踐的切身體驗中,透過感官的感受去獲得他所需要的知識。他主張採用實物教學和直 觀教學的方法,反對抽象的死啃書本。這種自然教育,渴求的“個性解放”,這點對我們今天的教育工作者也有一定的教育意義,要讓兒童從個人活動中求得知識。

  冰心曾經說過:讓孩子像野花一樣自然生長。蔡志忠也曾經說過:讓孩子快樂地成為他自己。他還認為:“我 們每一個人都是由三種教師培養起來的。一個學生,如果在他身上這三種教師的不同的教育互相沖突的話,他所受的教育就不好,而且將 永遠不合他本人的心意;一個學生,如果在他身上這三種不同的教育是一致的,都趨向同樣的目的,他就會自己達到他的目標,而且生活 得很有意義。這樣的學生,才是受到了良好的教育的。在這三種不同的教育中,自然的教育完全是不能由我們決定的,事物的教育只是在 有些方面才能夠由我們決定。只有人的教育才是我們能夠真正的加以控制的;不過,我的控制還只是假定的,因為,誰能夠對一個孩子周 圍所有的人的言語和行為能、力都管得到呢?”因此他對愛彌兒的教育是以尊重自然的教育為主的。比如,決不違反自然的規律對愛彌兒 施以超出其接受年齡的教育,完全依照其生理心理的接受能力進行教育。此外,他關注愛彌兒生活中的一切,象飲食內容、生活習慣、接 觸的人等等。他認為凡事從人的小時候就打好基礎,對人的成長來說是至關重要的。 除了對學生的挑選,盧梭對教師的要求也是極嚴格的。我覺得身為教師的我們對於盧梭的觀點是要引起注意的。當我們在教育上遇 到了問題時,而又苦於找不到解決辦法時,有時會採用一些消極的做法,也就是一些治標不治本的辦法,負責任的教師會繼續探索解決之 道,而一部分人就會避重就輕,繞過這個問題。對於我們來說,教師或許只是我們職業,是我們賴以生存的工作,但是對於我們的工作對 象學生來說,可能我們一時的偷懶,就會在他們的教育上造成一個重大的缺憾,而又沒有第二次的彌補機會的。 書中,還有這麼一段話,聽值得借鑑:“問題不在於教他各種學問,而在於培養他有愛好學問的興趣,而且在這種興趣充分增長起來 的時候,教他以研究學問的方法。在這段時間,也正好使他慢慢養成持久地注意同一個事物的習慣。”

  盧梭的這段話有三個關鍵詞, 那就是“興趣、方法、習慣”。的確,任何事情都離不開這幾個詞。沒有興趣,就不會有動力。因此,興趣是前提。就拿孩子的學電腦來 說吧,如果孩子不喜歡應用計算機,就是教給他再多的操作方法,我想也是枉然。那形成良好的操作習慣和操作能力就更不太可能了。那 怎樣才能培養孩子的對事物的或學問的興趣呢?我認為應該保持孩子對事物或學問的好奇心和孩子在學習時感受到成功的喜悅。如孩子在 學習起步時,教師應該不要吝嗇自己的讚賞,要給予孩子肯定,讓孩子對計算機的認、摸、用不斷加深其對計算機的瞭解。當孩子覺得計 算機很有意思的時候,教師應該引導孩子學習認識計算機的操作,讓孩子在學習的過程中掌握自己學習的方法。我不斷學習操作的過程 就是養成習慣的過程,我想這樣的計算機教育不可能讓孩子學不會計算機的運用。

  愛彌兒讀後感 篇2

  《愛彌兒》世界教育史上的重要文獻。它是著名教育家盧梭苦心撰寫3年才完成的,發表於1762年,是一本小說半論文體形式的著作。它以一個出身顯貴的男孩愛彌爾的教育培養為線索,全面揭露了當時封建教育的荒謬和醜惡,設計出了作者認為的順應自然和發展兒童天性的理想教育藍圖。

  書共分五卷,盧梭根據兒童的年齡提出了對不同年齡階段的兒童進行教育的原則、內容和方法。如逐步上升進行的體育教育、感官教育、智育教育、道德教育、愛情教育。

  讀了盧梭的《愛彌兒》,我深深地感受到莎士比亞那句話的含義,“書籍是全世界的營養品,生活裡沒有書籍,就好像沒有陽光;智慧裡沒有書籍,就好像鳥兒沒有翅膀。”盧梭的《愛彌兒》開篇的第一句話就令人覺得蘊含深刻的哲理。它根據兒童的年齡提出了對不同年齡階段的兒童進行教育的原理、內容和方法,作為未來的教育工作者,這些都是值得我們學習和借鑑的。但在現實社會中,我們不能不顧社會和時代的發展讓兒童任性發展。我們應該把教育作為橋樑,把兒童引向社會。培養人才的重任不只是降到教育工作者身上,還需要家庭教育和社會教育。

  我深深的感受到,對孩子的早期教育會無形地影響他的一生,而家庭環境和社會環境也是很重要的因素,所以“孟母三遷”會成為一段流傳千古的佳話。而我覺得家長在培育子女的過程中,不要依從孩子要什麼就給什麼,而是要給他們所需要的。還要適當地讓孩子經受挫折,因為勇於面對挫折將會是他人生中最重要的一堂課。如果處處對孩子呵護有加,他們只會成為溫室裡的花朵,永遠不會獨立成長。作為一名教育工作者,也從《愛彌兒》中得到很多啟發。愛彌兒所知的東西真正是他自己的,而且其中沒有一樣是一知半解的。能夠很好地理解、掌握自己所學的內容,這才是最重要的。否則,學得再多有什麼用呢?我們要學會培養學生的好奇心、興趣、求知慾,做到因材施教。

  而事實上,孩子就像一張白紙,他們所聽所見所經歷的都會在白紙上留下烙印。我們對他們的教育方式,落在白紙上是永遠抹不去的。所以,作為教育工作者,我們應該慎重對待與學生的交流和溝通。我們會經常看到這種型別的例子:學生舉手回答問題,答錯了遭到老師的嚴厲批評或冷語諷刺,這個學生以後再也不敢主動回答問題,性格變得沉默起來。由此可見,教育工作者的一言一行都會深深地影響學生的思想、心理發展。

  誠然教育的目的其實簡單點說就是要促進人的發展,來實現由一個自然人向社會人變化的過程,盧梭所提出的每個人的三個教師:自然、人和事物,我覺得是很全面的概括了人一身的教育發展。這三方面互相影響,相互制約,不過我倒是更側重人的教育,有人說“嬰兒就像是一張白紙,老師就是這張白紙的繪畫者”由此看出教師對學生教育的重要性,教師是“活”的,只有在教育的過程中將自然教育和事物教育合理的整合和運用到教育過程中,才能真正達到我們的教育目的。

  教育究竟要培養什麼的人?這個問題一直是存在爭議的,各國根據自己國情制定出培養人的方案。不管一個人承擔著什麼樣的社會角色,有一點是肯定的,就是人不能脫離這個社會而存在。德才兼備是我們這個社會所需要的人才,無得有才終究是不會被社會所認可的,所以現在我國的教育培養方案也是將學生的德育的培養放在了首要的位置,然後才是智育。

  書中寫道,“應該教他成人後怎樣保護他自己,教他經受得住命運的打擊,教他不要把豪華和貧困看在眼裡,教他在必要的時候,在冰島的冰天雪地裡或者馬耳他島的灼熱的岩石上也能夠生活。……問題不在於防他死去,而在於教他如何生活。生活,並不就是呼吸,而是活動,那就是要使用我們的器官,使用我們的感覺,我們的才能,以及一切使我們感到我們的存在的本身的各部分。生活得最有意義的人,並不就是年歲活得最大的人,而是對生活最有感受的人。”

  現代社會,每個人的壓力都不小,特別是中國的孩子,從小就面臨學業的巨大壓力。好不容易辛苦考上大學之後,又面臨就業的壓力。如今大學生、研究生失業而鬱鬱寡歡,得上心理疾病的現象屢見不鮮,讓人看了不由的痛心疾首。我們要教給孩子面對挫折如何應對的能力,盧梭的教育觀點是,從小就要培養孩子能吃苦,有承受能力,教育就是要教學生如何生活,如何面對挫折。這是很中肯也是必要的,只有從小就培養他應對困難堅毅和不拔的精神,他們才能經受住以後殘酷的社會考驗。

  盧梭寫道,“我非但不小心謹慎地預防愛彌兒受什麼傷,而且,要是他一點傷都不受,不嘗一嘗痛苦就長大的話,我反而會感到非常苦惱的。忍受痛苦,是他學習的頭一件事情,也是他最需要知道的事情。……有些人用各式各樣的東西把孩子圍起來,預防他受到任何傷害,以致他在長大後一有痛苦便不能對付,既沒有勇氣,也沒有經驗,只要刺痛一下便以為就要死了,看見自己流一滴血便昏倒過去,弄成這樣的結果,我們還能說這一大堆裝置有什麼用呢?”

  痛苦教育大概也應該是現代社會所必須的,為什麼現代的孩子更是很怕吃苦,因為他們從小就衣來伸手,飯來張口。我們不能總是小心翼翼地避免孩子們受傷,因為受傷總是難免的,但是我們可以告訴他們如何避開無謂的傷害。

  我們的方法實際上莫過於在孩子的早期階段或者那些傳統教育所極大重視的“開頭”放開雙手,萬事開頭難,因為開頭的岔路和選擇實在太多,人生也是一樣。但是我們每個人生來都是平等而獨特的,我們何不讓他在開頭就有足夠的自由去隨心所欲的發展上天賦予他的機能和心靈呢?應利用自然的教育,適度的放手,讓孩子們在該玩的時候玩的盡興,用自由和適當的指導去點亮他們內心的火焰,這火焰即童年所留下的天真和美好,將會指引他們走完餘下的人生。而他們在童年的無數岔路中由自己作出的選擇,也會留下勇敢和果斷的種子,日後在他的成長道路上生根發芽。

  愛彌兒讀後感 篇3

  讀過了《愛彌兒》之後,我學到了很多很多,在閱讀的過程中,我自己最大的感受,就是我會一直跟隨著書中愛彌兒的成長經歷,他身上發生的一個又一個的有趣故事,不斷地聯想自己的未來教育之路。我本身很喜歡小朋友,也正是這個原因,讓我選了這個教育專業,看著愛彌兒的成長,我的腦海裡面,彷彿在為日後如何教育自己的下一代,描畫著偉大的藍圖。當我看到盧梭先生在兒童教育上的獨特見解,我會感到很震撼,心中跳出一句:“這樣也行?”當我讀到那些與我自己有共鳴的觀點的時候,我就會感到一定的成功感,幻想著未來,幻想著自己能把孩子教育成才,從中得到無盡的喜悅與成功感。

  讀過盧梭的名著後,理所當然的是,我對這名偉大的作家、思想家的認識也進一步加深。記得最初接觸他,是在高中的歷史課本,不過對他的描述也只是粗略地列出其作品名字、思想概況、對社會國家的重大貢獻等等。而且他是歷史書上眾多歷史偉人的一個,我只能很抽象地記憶著他,坦白說,我對他的認識不深,也沒有什麼敬佩之情。不過在閱讀其作品之後,我對他的瞭解可以說是上了一個層次。他是不僅僅是資產階級民主主義者、傑出的啟蒙思想家,他也是一名稱職的父親。

  雖然愛彌兒是虛構出來的一個孩子,但是書中描寫其從出生、成長到結婚成家,從家庭走進社會受教育的全過程,他以愛彌兒的年齡層次作為劃分章節的依據。第一,初生到兩歲的嬰兒時期的教育,第二,兩歲至十二歲兒童的教育,第三,十二至十五歲兒童的教育,第四,十五歲至成年階段的教育,最後還有一部分是關於他對“女子教育”的看法。如此細緻的分段分析,根據兒童的年齡提出了對不同年齡階段的兒童進行教育的原則、內容和方法,並且配合生動有趣的日常生活故事,讓我對盧梭的兒童教育觀有了感性的認識。

  盧梭先生在《愛彌兒》中,表現出的“自然教育論”,顧名思義,盧梭是推崇“教育遵循自然”的法則,在我的理解中,可以具體從三個大方面去深入體會,它們分別是:第一,崇尚個性發展,因材施教。第二,重於示範,輕於懲罰。第三,注重實踐活動。

  首先,盧梭特別強調,教育的方法都要根據每一個學生的個性、特點、環境和具體情況因人而異,絕對不可以千篇一律。儘管如此,盧梭的道德教育方法還是具有其鮮明特色,最突出的是順應自然和行為實踐。盧梭提出道德教育要“順應自然”,道德教育的程式要符合兒童成長的自然性,這體現在他的分期理論上:第一階段是兩歲以前的嬰兒,盧梭認為應著重進行體育教育,使兒童自然發展。第二階段是兩歲至十二歲的兒童,他主張應該對他們進行感官教育,因為這一階段的兒童智力方面還處於睡眠時期,缺乏思維能力。第三階段是十二至十五歲的少年,由於這一年齡階段的孩子已經具有一定的感官感受經驗,所以盧梭人為應對他們進行智育教育。第四階段是十五至二十歲的青年,他們開始進入社會,所以要對他們進行道德教育。第五階段男女青年,由於自然的發展,這是要對他們進行愛情教育。道德教育的內容要適應兒童情感和智力的發展水平;道德教育的目標要切合兒童的個性特點。因此,盧梭主張從嬰兒出生時起,伴隨他一生成長過程中都應得到自由,要排除各種外在的、強制的束縛,這樣才是合乎自然的,他極力主張“遵循自然,跟著它給你畫出的道路前進”。

  其次,在書中,我們幾乎不能找到盧梭對孩子採取訓斥、責罰,這應該是他反對舊教育當中的“訓誡法”和“灌輸法”所造成的。他認為要透過道德習慣、道德情感和道德認識的途徑,重行為實踐而不尚空談,重示範引導而不尚訓斥,使學生在自然而然中養成道德行為,鞏固道德教育成果。

  《愛彌兒》裡有一個關於教育愛彌兒不要在玻璃窗邊打球的故事,這個故事在我腦海中留下了比較深刻的印象,也讓我有一種恍然大悟的感覺。當愛彌兒頑皮而不聽取家長的勸告,在玻璃窗旁邊嬉戲打球,他不小心把玻璃窗打破了。按照我們通常遇到的情況,家長大多數會訓斥我們,讓我們因為恐懼而感到羞愧,其實我們未必清楚自己做錯了什麼,繼而,家長便會很快地幫我們把錯誤改正,把傷害缺陷彌補好,孩子往往對後果一無所知。然而,盧梭則選擇讓破的玻璃窗繼續放置在原位,不進行修補,讓愛彌兒自己去親身感受、深切體會做錯事,所要承受的後果,雖然他是被迫熬過寒冷的夜晚,不過這個經歷是可貴的,是讓他真真正正知道是與非、對與錯,一種責任感同時會生髮出來。實實在在的感受與承擔,比接受訓斥好得多。最初接觸這種教育方法,我感覺有點極端、放任,不過深思之後就發現當中啟發性、實踐性是無比的重要。

  再者,老師的示範、學生的實踐,也是盧梭多次強調的教育重點。我們不難發現,盧梭的道德教育方法中另一個方面是特別強調行為實踐。行為實踐既包括教育者的身體力行、示範引導,也包括受教育者的參與活動、實行踐履。盧梭在教育愛彌兒時就始終堅持這一條,他們共同到工廠學木匠,共同到農村學耕種,這種言傳身教、重於示範的教育方法,也使我眼前一亮,我們現在的教育就是缺乏這種以實踐活動為主的傳授方式,然而這種方式卻是最直觀、最高效的,盧梭提出的“遠離說教”和“讓孩子享受快樂和自由”無論在當時或是現今,都是非常難能可貴的。

  也許部分讀者會認為“自然教育論”有些部分過於偏激,而且也不是完全適合用於現在的孩子們,不過,這種以人為本的教育精神則是經久不衰的,也是當今社會上仍然值得我們提倡的精神。“自然教育論”可算是《愛彌兒》中的靈魂,它把教育方法推上了一個新的臺階。

  愛彌兒讀後感 篇4

  盧梭的《愛彌兒》是一本教育名著。他認為人生來是自由的、平等的;在自然狀態下,人人都享受著這一天賦的權利,只是在人類進入文明狀態之後,才出現人與人之間的不平等、特權和奴役現象,從而使人失掉了自己的本性。盧梭對愛彌兒的教育是一種尊崇自然的教育。從先到後的體育教育,感官教育,智育教育,德育教育和愛情教育,按照學生的年齡特點,普遍性和差異性去對待學生。教育的來源有三種:一是自然,也就是兒童身心自然發展,目的是培養自然人,真正的人。二是人,也就是教育者有意識有目的的指導。三是事物,也就是環境的影響。這三種教育需配合一致,才是自然的教育。

  一、自由的渴求

  我對這本書上的很多觀點很感興趣,如文中的:“要愛護兒童,幫他們做遊戲,使他們快樂,培養他們可愛的本能。你們當中,誰不時刻依戀他始終是喜笑顏開,心情恬靜的童年?你們為什麼不讓天真爛漫的兒童享受那稍縱即逝的時光,為什麼要剝奪他們絕不會糟蹋的極其珍貴的財富?他們一生的最初幾年,也好象你們一生的最初幾年一樣,是一去不復返的,你們為什麼要使那轉眼即逝的歲月充滿悲傷和痛苦呢?”

  在《愛彌兒》中,字裡行間都透露著作者對“自由”的渴求,因此特別強調教育應以天性為師,而不以人為師,應使教育物件成為天性所造就的人,而不是人所造就的人。但瑕不掩瑜,盧梭以平等博愛的心懷教育他的愛彌兒,這個假想的孤兒幸福地生活在不被強迫的自由世界。

  盧梭對教師的要求也是極嚴格的,他是這樣說的:“人們也許希望他的教師曾經是教過一次學生的,這個希望是太大了;同一個人只能夠教一次學生,如果說需要教兩次才能教得好的話,那麼他憑什麼權利去教第一次呢?一個人有了更多的經驗,當然可以做得更好些;但他是不可能這樣做下去的。不論是誰,如果他相當成功地把這種事業完成一次之後,他就會感到其中的辛酸,因此就無心再從事這樣的工作了;至於說他頭一次就做得很糟糕,那就可以預斷第二次也一定是很壞的。”我覺得這個觀點對於我們來說,是要引起注意的。當我們在教育上遇到了問題時,而又苦於找不到解決辦法時,有時會採用一些消極的做法,也就是一些治標不治本的辦法,那麼今後我們要不斷探索解決之道。

  二、愉悅的教學和學習

  盧梭極力反對書本誦習和空洞的文字說教,強調兒童從現實中探索真理,追求真正和有用的知識。他說:“我憎恨書籍,他只教我們談論我們不懂得的事體。”又說:“教師所教的是為了什麼呢?文字!文字!文字而已!在他們所誇示的種種教給兒童的科學中,他們永不注意選擇兒童真正有用的知識,因為兒童們不得不去應付事實,也無法不全盤失敗了。”因此他建議道:“請勿以文字教育給予你的兒童,它應當是純由經驗而學習。”“凡是他們能夠由經驗中學習的事體,都不要由書本去學習。”盧梭主張在現實中追求真正和有用的知識;相應地,他要求教師放棄繁瑣的講解,提倡師生在共同活動中進行教學。盧梭說:“在任何可能的情況下,你都要從做來教學,而且只有在做的方面沒有問題時,才進行文字教學。”盧梭在《愛彌兒》中,列舉許多在現實中師生共同活動中進行教學。例如,愛彌兒在秘密的臨海中迷失了路途,於是在教師的指引下,根據陽光照射的方向和森林所在部位,推斷出回家的路,可見,天文和地理的知識是在解決現實問題的場合學習的。又如,魔術是操縱水盤中蠟制的小鴨游來游去,這樁秘密被愛彌兒戳穿了,在這一場合中,愛彌兒懂得了有關磁鐵的知識。

  為了確保師生共同活動中有效的教學,盧梭倡導尊重兒童天性自由發展的教育方法。首先,盧梭以為人天性好動,在好動這一天性基礎上發展出好奇心。在天然好奇心的驅使下,人不斷探究,發現與他們息息相關的事物。因此,貫穿盧梭教學論的一箇中心思想是:“問題不在於告訴他一個真理,而在於教他怎樣去發現真理。”由這個中心思想,盧梭得出了關於良好教學的一個基本原則:問題不在於教他各種學問,而在於培養他有愛好學習的興趣,而且在這種興趣充分增長起來的時候,教他以研究學問的方法。毫無疑問,這是所有一切良好的教育的一個基本原則。盧梭的全部教學論主張無非是這個基本原則的具體化。從這個原則可以看出,盧梭所謂的“良好的教學”即發現教學,發現教學的基本構成要素即“學問的興趣”和“學問的方法”。這兩個要素是獲得知識,發現真理的工具,而不是知識、真理本身。因此,盧梭的教學論不是隻是本位的,而是興趣、能力趨向的。

  其次,盧梭十分注重教學要適應兒童、青年身心發育的水平。他希望教師根據兒童水平選擇學習內容,從簡單的兒童熟悉的事件說起,堅決反對硬把成人的需要作為標準來選擇教材。盧梭認為:“人們對於兒童們的知識領域認識錯誤,把兒童所沒有的制師人為兒童已經具備,並且教兒童去理解那些不能理解的東西。”於是,他勸告老師道:“永遠不要把兒童不能理解的東西向兒童說明”“你在研究自然規律的過程中,要永遠就最可見和最新明的現象著手。”此外,盧梭還希望兒童學習的進度要恰當,不急於求成,不貪多圖快。他說:“縱令最有天資的兒童,你們也莫要設想在我們教導他的三四年時間內,能對一切藝術和科學都有所理解,以致到他長大時能夠獨立地進行研究。”

  最後,盧梭要求教學要注重對於事物的接觸或直觀。盧梭以為感覺是知識的門戶,把感覺經驗視為發展理性的基礎,因此極為注重要從外界事物獲得印象,他認為對於事物有了直接的接觸和觀察,才能確實瞭解事物的意義和觀念。這就是說:“我們真正的教師時經驗和情緒。”也就是由實在關係而得到各種觀念的心靈是透徹的。所以這是一條通例:除非不能把實物給兒童看,否則永不要以符號代替實在的實物。因此,盧梭重視實地考察和旅行參觀,以便在豐富而確實的感性知識基礎上,探索事物的規律。愛彌兒在學習農業、土壤、物產和種植方法,是親自夏天觀察以及在和農民一道操作中進行的。他採集植物和礦物的標本,是在實地參觀調查中進行的,他絕不關在房內死讀書,而是走向實際搞研究。

  我們來看看之後的愛彌兒成長的如何:懂得自然常識,懂得人情世故,重視對他有用處的東西,喜愛勞動,性情溫和,有耐心又頑強,充滿了勇氣。不懼怕疾病。具備社會道德。沒有惡習,身體康健,思想健全,心地自由。

  我想這也許是所有父母希望自己孩子所能具備的能力了吧。

  愛彌兒讀後感 篇5

  人們常常比喻“老師是蠟燭,照亮別人燃燒自己”,但是作為新世紀的一名教師,我更覺得自己應該是一支蓄電池不斷放電不斷的充電。使自己成為一支永遠都耗不盡的蓄電池。所以我們就要“讀萬卷書,行萬里路”,“行”勝在所獲得的是具體的、真切的感受和體驗,“讀”則在認知的理性、系統性方面給我們更多的收穫,而且它們又有相互印證的作用。在有心、用心去“行千里路”的同時,與“讀萬卷書”相結合起來,則會有更好的收穫。這樣才能—檢舉洞開眼界,才陶冶情操。才能是自己成為一支質量過硬的蓄電池。

  這使我情不自禁的拿起盧梭的《愛彌兒》來。最早聽說《愛彌爾》這本書是在師範的時候,我想對於師範專業來說《愛彌爾》會是一本很耳熟的書。《愛彌兒》一書輕鬆而嚴謹的語言,通俗而易懂的詞句,娓娓道來,一氣呵成!細細體味與盧梭大師交流的那種感覺,細細品讀蘊藏在其中的教育思想和哲理,感觸頗多。

  在我的印象中“愛彌爾”是一個人的名字,而這本書以它作為全書的題目,我想它會是一本透過描述“愛彌爾”的成長曆程而寫成的一本書。所謂的“愛彌爾”只是盧梭為了闡述自己的理念所假想的一個教育對像。並不是自己原先所想的那樣,即使其中涉及到“愛彌爾”的許多事例,自然也是盧梭假想的。

  一、崇尚自然教育

  盧梭早書中說的最多使我就是“自然教育”。所謂“自然教育”,就是要服從自然的永恆法則,聽任人的身心自由發展。他這樣主張教愛彌兒唱歌:“聲音要唱得準,唱得穩,唱得柔和而響亮;他的耳朵要聽得出牌子和韻調;但是,做到這一點就夠了,不要有過多的要求。

  擬聲音樂和舞臺音樂是不適宜於在他那樣的年紀時唱的;我甚至不希望他唱歌詞,如果他要唱的話,我就儘量拿適合於他年紀的有趣的歌詞給他唱,而且歌詞的意思也要像他的思想那樣簡單。”我個人極欣賞這段話,而想起自己曾在聽一些孩子用稚嫩的聲音唱流行歌曲時的鼓掌,真是臉紅啊!相信盧梭是不願意聽到那些含混其辭的天真童音的,這與他所推崇的“自然”太相悖了。

  我們教育兒童絕不能拔苗助長,應該順其自然。當今社會,由於人口激增,社會競爭日趨激烈,無數家長望子成龍,望女成風,從小就扼殺了孩子玩鬧的天性,或是逼其閱讀厚厚的書本,或是替其報名興趣班。我經常可以看到:一個5、6歲的孩子,在其家長陪伴下,學習書法、鋼琴、舞蹈等等特長。他們大多都不是出於自願,而是家長和老師的逼迫下進行的。

  特別是當家長曾經的夢想沒有實現的時候,總是希望他的後輩來實現,於是把自己的意願強加在孩子身上,絲毫沒有考慮孩子的想法。回想到自己身邊的孩子,每週末也都在參加圍棋,英語,國畫等興趣班,好象這已是很自然的事情了。可是我們是不是在扼殺一個孩子追求自由的天性呢?在家長和老師的逼迫式教育下,這些孩子是不是充滿生機和活力的呢?是不是充滿自由和翱翔的空間的?

  其實,我們的孩子是有思想的。我想:教育孩子的時候可以儘可能地尊重孩子的意願,讓他們自由地奔跑在原野上,盡情地哭笑打鬧。迴歸自然,讓孩子採天地之靈氣,集日月之精華,這樣培養出來的才是有靈性有個性的孩子。

  二、崇尚自由教育

  在《愛彌兒》中,字裡行間都透露著作者對“自由”的渴求,因此特別強調教育應以天性為師,而不以人為師,應使教育物件成為天性所造就的人,而不是人所造就的人。以今人的眼光看,這些思想不免有其侷限性:“自然”也是要受到拘束的,如果“聽任人的身心自由發展”,兒童是無法學到系統的科學文化知識的。但瑕不掩瑜,盧梭以平等博愛的心懷教育他的愛彌兒,這個假想的孤兒幸福地生活在不被強迫的自由世界。但願,我們的每一個孩子都是幸福的“愛彌兒”。

  作為一名教師,我應該清醒地認識到自然教育觀的重要性,充分挖掘孩子的天賦,讓我們孩子的心貼近自然,讓他們在自由的空氣中成長。

  三、崇尚自我保護的教育

  在盧梭的《愛彌爾》中有一句話讓我很有感觸。那就是:“人們只想到怎樣保護他們的孩子,這是不夠的。應該教他成人後怎樣保護他自己,教他經受得住命運的打擊,教他不要把豪華和貧困看在眼裡,教他在必要的時候,在冰島的冰天雪地裡或者馬耳他島的灼熱的岩石上也能夠生活。”

  現代生活中,時時處處都在講究方法,認識思考,工作勞動、體育運動、生活起居等都講究方法。我們時時要想起如何教育我們的孩子。孩子學習的好壞是每個家長都都比較關注的。都想方設法去輔導他們,參加一些繪畫舞蹈鋼琴培訓班,但對他們在成長中是如何保護他們自己卻教育得不多。

  教給孩子正確的方向和方法,任其跌打摔爬,在浮沉起伏中鍛鍊獨立性和創造性。鼓勵幼兒大膽提出新穎、富有創見的觀點,為幼兒提供各種實踐機會,讓他們在幹中學,讓幼兒學會自主學習。這裡所說的自主學習,是指兒童的高品質的學習。所有的能有效地促進孩子發展的學習,都一定是自主學習。

  大量的觀察和研究充分證明:只有讓孩子感覺到別人在關心他們,對正在學習的內容很好奇,能積極地參與到學習過程中,在任務完成後得到適當的肯定,能看到成功的機會,對正在學習的東西感興趣並覺得富有挑戰性,感覺到自己正在做有意義的事情,這樣的學習才是真正有效的學習。要促進幼兒的自主發展,就必須最大可能地創設讓孩子參與到自主學習中來的情境與氛圍。

  總之,讀了《愛彌爾》後使我更深入的理解"教育是一門藝術"這句話的深刻含義。我們要用快樂的心情來工作和生活,自覺熱愛教育,對孩子有責任感、有愛心,這也是幼兒園教師的一種滿足和快樂。這樣的教師就能讓孩子在受教育過程中,能夠健康、快樂、文明、有使命感、有責任感、有愛心地生存著。就能讓孩子學會關注生命、尊重生命、讚美生命、保衛生命。就能夠培養孩子具有獨立人格的人,熱愛生活的人。

  愛彌兒讀後感 篇6

  盧梭是十八世紀中最傑出的啟蒙運動家,他創作出了大量的著名作品,其中以《愛彌兒》的影響最為深遠。它屬於一本教育鉅著,該部作品主要圍繞主人公愛彌兒進行創作,講述愛彌兒處於不同時期下的生理與心理特點,並滲透了多種教育方法,它在現代教育藝術領域中佔據著重要位置,發揮著巨大作用。

  此部作品歷經二十年才完成構思,利用三年完成創作,一經發表變引起了轟動性的效應,掀起了教育狂潮。盧梭筆下的愛彌兒不僅擁有哲學頭腦,還勤勞肯幹,追求自由與平等,這無疑是一個理想的人物形象,它是作者所憧憬出來的。盧梭藉助愛彌兒的形象,對封建教育進行嚴厲抨擊。

  縱觀全書,在本部作品中,作者所滲透的教育思想具體表現如下:

  1、將兒童單純地看作兒童。提倡應尊重兒童的自然天性,鼓勵自由發展、自助生長,這會讓兒童收穫更多的幸福和歡笑。

  2、自然教育思想。本文中的自然教育指代尊重兒童的本質與天性,遵循正常成長規律,結合兒童在不同年齡段所表現出來的具體特徵採取針對性的教育方法。

  3、作者認為兒童並非小大人,他們擁有別樣的生活,兒童期屬於一個自然現象,客觀存在。為成年生活奠定基礎並不是兒童期的唯一存在目的,它擁有特定的價值。

  盧梭認為教育教學工作應尊重事物的客觀發展規律,適應孩子的天性,不允許妄加干涉,更不允許將成人思維生硬地新增到孩子中。在社會競爭日趨激烈的當下,家長為讓自己的孩子不被殘酷的社會擊退,以免輸在起跑線,賦予孩子過高的期望,害怕自己的孩子輸給別人,便為孩子報各種特長和補習班,鋼琴、舞蹈、畫畫等佔據了孩子的業餘時間,無暇玩耍,剝奪了孩子的選擇權。這種作法不僅不會達到預期效果,有時還會適得其反,扭曲孩子的性格,產生過多的負面情緒。盧梭提倡教師應正確看待自然教育觀,深入挖掘內在天賦,為儘量孩子提供更多的親近自然的機會,使其自由成長。

  《愛彌兒》還是一部關於人性教育的作品,盧梭在書中指出,收穫幸福是開展教育活動的唯一目標。他提倡自主教學,教師應一邊傳授知識,一邊激發學習興趣,進而提高學習自主性,從要我學順利過渡到我要學。

  在該部作品中,絕不損害別人的思想給我的感受最為深刻,而這也是在向讀者滲透道德教育,無論在個人成長的任何時期,都應嚴格堅守這一教訓,與人為善,不允許損害他人利益。

  盧梭主張兒童的教育應順應自然,以兒童為本位。他在《愛彌爾》中開宗明義地說,“一切出於自然的創造者皆好,一經人手卻變壞了。”盧梭認為教育遵循自然,順應孩子的天性,不要對孩子橫加干涉,把成人的思維強加在孩子身上,應該讓孩子自由自在地成長。

  而社會對孩子任何的干涉,都會使孩子覺得不自由,不平等,甚至產生罪惡;任何違背自然的教育方式,都會導致孩子的畸形發展,產生嚴重的後果。因此,盧梭極力主張:在兒童的理解力尚未發達之前,要讓兒童遠離社會,迴歸自然,到自然環境中去看、去聽,不接受世俗的影響。

  盧梭認為,兒童並不是可以任意塑造和填充的容器,不是白板,而是有其固定法則的“自然的存在”。因此他主張教育應遵循兒童的自然本性,按照兒童自然發展的程式分階段進行。而在他之前的英國大哲學家洛克曾主張,兒童就像一塊白板,教育者可以任憑自己的意願採用任何方式去塑造兒童。

  在這種兒童觀下,教育就是重複訓練,兒童被當作一個容器,由成人隨意填充。這種兒童教育觀對教育的影響十分巨大。在當今學前教育實際中,我們仍然可以看到這種影響。其實上述兒童教育誤區的例子也是洛克教育觀的流毒。作為一名教師,我應該清醒地認識到自然教育觀的重要性,充分挖掘孩子的天賦,讓孩子的心貼近自然,讓孩子在自由的空氣中成長。

  讀完《愛彌兒》這部偉大的著作,我認為在我們平時的教學當中應更加註重少年兒童思想情操的陶冶,要積極引導鼓勵學生到大自然中去體驗自然美,鍛鍊孩子們獨立生活的能力,培養他們克服困難和團結互助的精神,並使之建立良好的人際關係。有必要讓學生儘可能地接觸、瞭解、掌握一些最新的科學技術知識,關心當代世界共同關心的問題,把當代和未來的科學發展的絢麗藍圖呈現在他們面前、

  教育的手段就是生活和實踐,讓孩子從生活和實踐的切身體驗中,透過感官的感受去獲得他所需要的知識。盧梭主張採用實物教學和直觀教學的方法,反對抽象的死啃書本。這對現在的中小學教育體制也也是有很大的借鑑意義的。另外他所主張的從兒童的個人愛好和興趣出發進行教育的“兒童中心論”,充分體現了學生在教育中的主體地位。

  我認為在我們平時的教育中,不夠重視學生的主體地位,沒有足夠重視對少年兒童思想情操的陶冶,沒有充分考慮到學生的自主性和個體差異性。

  書中有這麼一段話,十分值得學習:“問題不在於教他各種學問,而在於培養他有愛好學問的興趣,而且在這種興趣充分增長起來的時候,教他以研究學問的方法。在這段時間,也正好使他慢慢養成持久地注意同一個事物的習慣。”這正提醒了我們在傳授學生知識的同時,要注意調動學生的興趣,讓學生對學習產生興趣,才能熱愛學習,主動地去學習。

  筆者個人認為,教育教學工作若單純地培養自然人是行不通的,這是因為教育並非獨立發展,它依賴於時代的進步與社會的前進。而教育是推動社會發展的動力,透過教育不斷將兒童帶入社會,最終有效適應。而教育的道路並非是一條康莊大道,也沒有特定的法則與捷徑,這需要我們逐步探索,不斷總結。

  愛彌兒讀後感 篇7

  從果果一出生,我們就開始想要考取一張身為父母的資格證——當然,這個世界上是沒有這樣的一張證書的。

  仔細想一想,這個世界上做什麼職業沒有證書呢?記者、醫生、教師……駕駛、導購、烹調……似乎有了這樣一張證書,就有了做這個行業的“敲門磚”。

  但是為人父母沒有,於是在迎接新生命到來的時刻,在獲取巨大幸福感的同時,我們作為新手爸媽,內心不免有絲誠惶誠恐——我們能夠養育好自己的孩子嗎?

  每個孩子都是不同的個體,有著不同的性格特點,每一對父母身上都有著來自不同原生家庭的刻印,正因為深刻認識到這一點,我們一直對自己說,不懂就學,不要間斷補課,因為這一張“資格證”,不是等到孩子成年就能“頒發”的,它負責的是:終生。

  最近在讀的是《愛彌兒》,裡面有一個很重要的思想:要讓孩子像一棵樹一樣自然、健康生長,父母的作用是在他能夠抵禦風雨之前保護他;讓他及時地享受陽光、雨露和肥料;為他除蟲,並剪掉多餘的枝丫。

  原文是這樣的:慈愛而有先見之明的母親,因為你擅於避開災難,保護這株正在成長的幼苗,使它不受人類的各種輿論的衝擊。你要培育這幼樹,給它澆水,使它的生命得以延續。他的果實總有一天會使你感到喜悅。趁早給你的孩子的靈魂周圍築起一道圍牆,別人可以畫出這道圍牆的範圍,但是你應當給它安裝上柵欄。

  作為父母的我們,身上有很多缺點,經常缺乏耐心,然而被苛責的孩子是多麼無辜,“孩子沒有錯,有錯的永遠是父母”,然而,我們明明知道這一點,卻還是時刻犯錯。讀《愛彌兒》,讓我再次明確,作為父母,擁有的權利是有範圍或者說是有界線的,孩子是獨立的個體,你的責任是保護與教育,不是傷害和獨裁,更不是讓孩子長成你想要的或者你希望的模樣。

  所以,我們應該做到高質量的陪伴及保護。“孩子生來是軟弱的,所以需要力量;生來是一無所有的,所以需要幫助;生來是愚昧的,所以需要判斷的能力”,這些在孩子出生時沒有的東西,都要靠教育給予。

  作為手機依賴的重症患者,我和果爸在孩子成長的過程中,一直和這個毛病作鬥爭。因為除卻上班時間,我們剩餘的時間其實是有限的。於是,怎樣放下手機,給孩子高質量的陪伴,讓他獲取到滿滿的愛,是我們一直努力的一個過程。這也間接影響到對孩子的保護,孩子越小,你在孩子的身邊的時間越長,關注度越高,孩子的安全係數越高。在孩子沒有好壞的識別能力的時候,及時地利用經驗杜絕危險,是身為父母的我們必須具有的技能。

  我們應該培養孩子的“內動力”,讓孩子在身體健康的同時心理健康。華人著名心理學家周正說,其實家長自己才是孩子最好的老師,學校主要負責傳授孩子知識,而最終決定成才的“內動力”則源於家庭教育。“內動力”被啟用的孩子,不用催,不用盯,生活積極、學習主動,他會朋友很多,自信樂觀,他會著迷於數學的奧妙、陶醉於語文的美好,遇到難題不畏懼,反而兩眼放光、躍躍欲試,即使原來成績平平,也會自覺奮發,後來居上。

  某種程度而言,心理健康比身體健康更重要,有良好的心理素質,孩子心裡充滿陽光,有較強的抗壓能力,這也是孩子健康、茁壯成長不可或缺的條件。我們要培養孩子在失敗時不會垂頭喪氣、一蹶不振;在取得優異成績時不會沾沾自喜、忘乎所以;熱愛學習,對未知世界充滿濃厚的興趣;熱愛讀書,把讀書作為生活常態。

  我心中理想的教育,應該如作者約翰·紐曼(John Henry Newman)所說:教育的目的不是學會知識,而是習得一種思維方式——在繁瑣無聊的生活中,時刻保持清醒的自我意識(Self-awareness),不是“我”被雜亂、無意識的生活拖著走,而是生活由“我”掌控。

  這樣的教育,“使一個人對自己的觀點和判斷有清醒和自覺的認識,令他闡明觀點時有道理,表達時有說服力,鼓動時有力量。令他看世界的本來面目,切中要害,解開思緒的亂麻,識破似是而非的詭辯,撇開無關的細節。讓他信服地勝任任何職位,駕輕就熟地精通任何學科。”同時,具備甄別和迴避傷害的能力。

  我們要讓自己幸福,讓孩子也擁有找尋幸福的能力。如果父母作為自身毫無幸福感可言的話,怎麼讓孩子擁有幸福的力量。

  三十而立的我們,其實一直在完善自己的道路上,這種完善身心同行——“一個成年人的生活需要早早起床,趕赴辦公室,應付8-10個小時充滿挑戰的工作,然後去超市、做飯,放鬆一會就得早早上床。因為,第二天又得週而復始,再來一遍。人,很容易在這樣的生活裡,形成無意識的慣性:無意識地翻手機、給生活加速、陷入瑣碎的柴米油鹽、忽略身邊的人和事、冷漠、憤怒、抱怨……而不自知。”在學會做父母的同時,其實還有一樣東西非常重要,那就是我們要讓孩子看到、感知到,他的父母是在不停學會思考、選擇,從而擁有信念和自由,這是每一個人獲得幸福的能力,言傳身教,這也是孩子應該從父母身上學到的最重要的能力。

  《愛彌兒》中說道:在我們中間,誰最能容忍生活中的幸福和憂患,我認為是受到最好教育的人。

  於是,時刻告誡自己,做對自己誠實,對孩子更誠實的父母,讓自己習得,並且也透過自己的行為告訴孩子:相信自己,透過每一次解決問題、接受挑戰,告訴自己一定做得到,也相信他人;學會接受失敗,否則你永遠不會成長;允許自己有人的正常情感,包括積極和消極的情感;積極思考遇到的一切問題,學會感激。感激能帶給人類最單純的快樂;充分休息和運動,規律作息;愛自己,接受自己的不完美,這樣你才擁有愛他人的能力……

  我想,讓孩子像一棵樹一樣自然、健康生長。

  愛彌兒讀後感 篇8

  《愛彌兒》是法國啟蒙思想家盧梭的重要著作,是第一本小說體的教育名著。1762年當它第一次在荷蘭的阿姆斯特丹出版時就轟動了法國和西歐的一些資產階級國家,影響巨大。在此書中,盧梭透過對他假想的教育物件愛彌兒的教育來反對封建教育制度,闡述他的資產階級教育思想。讀了《愛彌兒》之後,使我對教育有了許多的感想。

  《愛彌兒》第一卷第一節開篇就寫道:“凡是出自於造物主之手的東西,都是好的,而一到了人的手裡,就全變壞了。”盧梭的教育思想是從他的自然人性觀出發的。他認為,人生來是自由、平等的;在自然狀態下,人人都享受著這一天賦的權利,只是在人類進入文明狀態之後,才出現人與人之間的不平等、特權和奴役現象,從而使人失掉了自己的本性。為了改變這種不合理狀況,他主張對兒童進行適應自然發展過程的“自然教育”,以培養資產階級理性王國的“新人”。

  盧梭主張讓兒童自由地隨著自己的天性快樂地成長,而在中國,許多家長都是望子成龍,望女成鳳,總是想方設法不讓自己的子女輸在起跑線上。他們逼著孩子學美術和練樂器,甚至寒暑假還得讓孩子上各種輔導班,90後的孩子有多少是有快樂的童年的呢?家長們期望孩子們都能成才,這當然沒錯,但是如果能夠順著孩子的興趣來培養孩子會更好。為什麼必須把孩子像練馬場的馬那樣加以訓練,必須把他們像花園裡的樹木那樣,照家長或社會的喜愛的樣子弄得歪歪扭扭?

  在當今這個社會,尤其在中國,偏見,權威,需要,先例以及壓在我們身上的一切社會制度都將扼殺兒童的天性,這說到底還是中國人的“面子”問題在作祟。中國人好面子,如果你讓對方下不了臺,那最終只會鬧個不歡而散。很多家長為了滿足自己的虛榮心常常逼迫自己的孩子去練孩子不喜歡的樂器等以作為向別人炫耀的資本。如果自己的孩子功課不好,常常會讓家長覺得很沒面子。為什麼我們總是不能為自己而活,總是要為別人而活,活在別人對自己的評價裡呢?如果小孩在四五歲的時候不玩泥巴玩過家家,那麼他要在幾歲玩呢?

  話說回來,如果其他家長都在孩子小的時候開始培養他一項特長,而那些隨著自然天性成長的小孩長大後會不會變成毫無特長的庸才呢?到那時他們會不會覺得自卑,甚至在競爭中處於劣勢呢?這本身就是一對矛盾,所以最好是家長在孩子小的時候就儘早發現孩子的興趣,然後家長在此基礎上培養孩子的興趣,才能達到既保護孩子的天性又培養孩子的目的。

  盧梭認為其實我們每一個人都要受教育於自然,受教育於人或是受教育於物,我們每個人都是這三種教師培養起來的,只有這三種教育是一致的,這樣的學生,才受到良好的教育。在這三種教育中,只有受教育於人是能夠真正加以控制的。學生不僅要接受學校教育,家庭教育也是十分重要的。然而許多家長卻誤以為教育孩子只是學校的事,常常以自己工作忙或是文化程度跟不上為藉口把孩子的教育完全推給學校,這對孩子的成長是十分不利的。

  俗話說:“三歲定八十。”,也就是孩子的性格其實很小的時候就形成了,而家長才是孩子言傳身教的第一任啟蒙老師。家長在把孩子送進學校受教育之前,孩子的性格等方面就已經形成了。老師沒有辦法完全改變孩子已形成的性格,只能夠儘量改善孩子性格中不足的地方,讓孩子更好地成長。

  事實上,現在當家長的也越來越不容易了,一方面要面對巨大的工作壓力,另一方面又要教導自己的孩子,而現實又常常喜歡和家長們開玩笑。

  有一位母親教導自己的兒子說:“君子動口不動手,凡事不能用暴力來解決。”結果兒子有一天被打破頭哭著跑回來,母親大吃一驚問兒子怎麼回事,兒子哭著說:“幼兒園的小朋友打我,我沒有還手。”這時候恰好母親的女友在旁邊聽見了就說:“他們打你,你就打回去啊,不能讓他們欺負了!”於是又一場血戰拉開了。這位母親感到為難了,凡事動用武力,皉睚必報當然不是好性格,那麼懦弱無能也並不是討人喜歡的,總不能每次都報告老師讓老師來解決吧,那麼這位母親該如何選擇呢?

  還有一位父親的女兒放學後興高采烈地回來說:“爸爸,我當上班長了!”父親說:“很好啊,但你做人要厚道,不可以在老師面前打同學的小報告說同學的壞話,知道嗎?”女兒答應了。可過了一段時間女兒哭著回來說她的班長被老師撤了,父親忙問:“為什麼?”,女兒答道:“老師說我都不向她反映班級裡出現的問題,覺得我不夠稱職。”父親忙安慰道:“那就算了,不當就不當嘛。”可女兒不依,說道:“可是我喜歡當嘛,同學們都很喜歡我支援我,我覺得我有能力當好班長。”父親沉默無語了,他既不想讓女兒成為背後說人壞話的小人,又不想讓女兒失去班長一職。

  這些就家教的悖論了,家長們會覺得左右為難,不知如何教導自己的小孩來適應這個社會了。或許,這需要整個社會一起來努力,改變那些不正確的價值觀。但我想家長們在決定怎樣教導自己的小孩時,至少要對得起自己的靈魂。

  《愛彌兒》全書共分五卷,盧梭根據兒童的年齡提出了對不同年齡階段的兒童進行教育的原則、內容和方法。如逐步上升進行的體育教育、感官教育、智育教育、道德教育、愛情教育。這種分階段進行教育的思想,無疑是一大進步,但這種分期以及把德、智、體教育的截然分開施教的方法是不科學的。雖然《愛彌兒》有其不足之處,但是其對教育發展的積極意義仍是重大的。

  愛彌兒讀後感 篇9

  本學期的第二本讀物是《愛彌兒》,《愛彌兒》是一本不尋常的教育著作,開篇的第一句就讓人覺得這是蘊涵著深邃哲理和沸騰感情的好書。“出自造物主之手的東西,都是好的,而一到了人的手裡,就全變壞了。”毫不掩飾地表達了自己主張人性本善,主張教育目的在於培養自然人,主張改革教育內容和方法,順應兒童的本性,讓他們的身心自由發展。

  《愛彌兒》認為我們生來軟弱,生來愚昧,我們在出生的時候所沒有的東西,我們在長大的時候所需要的東西,全都要由教育賜予我們。這種教育,我們或是受之於自然,或是受之於人,或是受之於事物。我們每個人都是由這三種教師培養起來的。一個學生,如果在他身上這三種教育不同而互相沖突的話,那麼對他的教育就不好;如果三種教育都趨向於同一個目的的話,那麼他才是受到了良好的教育,而且《愛彌兒》也強調了家庭教育的重要地位。

  讀完這本著作,我感覺受到了很大的啟發。我認為在我們平時的教育中,不夠重視學生的主體地位,沒有足夠重視對少年兒童思想情操的陶冶,沒有充分考慮到學生的自主性和個體差異性。

  書中有這麼一段話,十分值得:“問題不在於教他各種學問,而在於培養他有愛好學問的興趣,而且在這種興趣充分增長起來的時候,教他以研究學問的方法。在這段時間,也正好使他慢慢養成持久地注意同一個事物的習慣。”這正提醒了我們在傳授學生知識的同時,要注意調動學生的興趣,讓學生對學習產生興趣,才能熱愛學習,主動地去學習。

  身為一名教師,不是在推卸責任,像我一樣的千千萬萬的教師,身上肩負著重大的教育使命,也在竭盡全力地用自己的良心和才能培養出社會所滿意的人才。教師用自己的熱情與才能,加上不斷學習的精神尤其是堅持讀書,來完成社會交給的教育任務,出色地完成自己的歷史使命!

  書架上早就有《愛彌爾》這本書,只是太不好讀,所以一直擱置在高處。進入二年級開始擔任班主任工作,也陸陸續續讀了一些有關班主任管理方面的書籍,還想對孩子有更多地瞭解,所以硬著頭皮翻開了有大量繁體字而且是上下兩冊的《愛彌爾》。雖然讀的有些艱難,但對書有了大概的瞭解,從中也多多少少知道了盧梭的教育思想。下面我想簡單說說自己的一些體會。

  《愛彌爾》是盧梭論述資產階級教育的專著,透過對它假設的教育物件愛彌爾的教育,來反對封建教育制度,闡述他的資產階級教育思想。他主張對兒童進行適應自然發展的“自然教育”。所謂自然教育,就是要服從自然的永恆法則,聽任人的身心的自由發展。因此,他認為,這種教育的手段就是生活和實踐,讓孩子從生活和實踐的切身體驗中,透過感官的感受去獲取他所需要的知識。這一點,我覺得可以借鑑到我們的教學中,在作文教學中,我們一直在強調寫出真情實感。其實,也只有透過孩子的親身感受,才能對事物有更多、更真切地瞭解,寫出來的東西也才顯得真實。

  盧梭讓愛彌兒從遊戲、種植、木工勞動中學習,處在這一階段的兒童,需要的是感官體驗帶來的歡樂,遊戲便是實現這一歡樂再好不過的手段了。我國偉大的作家魯迅說過,遊戲是孩子最正當不過的行為,在這點上跟盧梭的看法是吻合的,盧梭也認為一個孩子應該透過遊戲保持著活潑的性格。

  但是,且看我們現在的家庭教育,許多家長“望子成龍,望女成鳳”的願望過於迫切,要自己的孩子在儘可能比別人少的時間裡完成比別人更多的知識的學習,佔用了孩子大部分遊戲時間。有個小品裡的一句話對此就有諷刺的意味——“我要我的孩子戴著博士帽就出世了”。確實,我們不能否認家長們的用心良苦,但是卻沒有認識到這是怎樣一個吃力不討好的事情。因為讓一個孩子做他極不情願或不需要做的事情,根本收不到預期的效果,不僅所投入的會白費,而且還會讓孩子從此討厭接受教育,逆反心理會越來越嚴重;或許,孩子們是樂意接受的,那我們只能投以憐憫的眼光了,因為那將是一群沒能享受人生最快樂、最無慮生活的可憐人。

  所以,在這一點上,我們不妨將盧梭的“自然教育”拿來使用,讓孩子順從“自然”的發展,不要讓他們過早地知道與他們無關緊要的事情,而是讓他們盡情地遊戲,這樣才能達到需要和供給的平衡,才是自然地發展。

  讓孩子多多參與社會調查、參觀、訪問,獲得感性的認識,讓他們真正成為社會的人,彌補知識轉化為能力的缺口也是他提倡的重要目標。讓學生在親身參與實踐活動的過程中,在體驗、內化的基礎上,逐步培養獨立的人格,培養創新的意識。大膽實踐不再侷限於書本知識的傳授,讓學生主動、大膽地實踐,在實踐中綜合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各種實際問題,提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這是我們現在很多孩子所缺乏的,也是我們教育工作者應該引領孩子追求的目標。這樣做可以陶冶少年兒童的思想情操,並增長一些實際知識。鍛鍊了孩子獨立生活的能力,培養了克服困難和團結互助的精神,建立了人際間的交往,而且培育了孩子熱愛大自然的感情,增強了環境保護意識,能夠自覺保護人類生存的環境。這對孩子身心的健康成長大有益處。

  盧梭的“自然教育”之為“自然”,還強調個人的自主性。他認為應該讓孩子早點認識到自我,什麼東西是屬於自己的而什麼東西不是,屬於自己的東西要據理力爭,不是自己的東西就要理所當然地放棄。這樣就讓孩子認識到自己是作為一個獨立的個體存在的,先避開社會層面不說,最起碼孩子對自己的身體、行為、意識等是有絕對自主權的。

  但是,我們可以很輕易地看到我們身邊的教育情況,很大一部分事情都是家長幫孩子決定的,當然這在孩子尚沒有能力決定之前是無可厚非的,但一旦孩子有強烈的自我意識並且自主地希望透過自己的方式來表達喜好及厭惡時,家長更應該做的是給與理解和支援,而不是剝奪他們的這一權力。孩子有自己的個性,有自己的主見,有自己的選擇權利,他跟大人之間是平等的關係。假如孩子不得不服從大人們強加在他們身上的束縛,他們的不情願有朝一日是要爆發出來的,到時候孩子就會變得越發乖張任性,根本不能管束了。假如一個孩子因為習慣性的服從,最終成為一個只會照吩咐工作的工具,那會是多麼可悲的事情。現在的家庭教育中就有這樣的情況,家長強制性地安排孩子參加這樣那樣的補習班,說什麼為了競爭,說都是為孩子著想,孩子面對這些來自家長的壓力也就只能服從了,這服從讓孩子幾乎沒有自己支配的時間了。

  愛彌兒讀後感 篇10

  “一個好教師應該具有哪些品質,人們對這個問題是討論了很多的。我所要求的頭一個品質是:他絕不做一個可以出賣的人。”

  從來沒有認真的讀過一本書,這次有幸在林老師的介紹下接觸了《愛彌兒》這部偉大的著作,我很欣慰。透過閱讀盧梭的《愛彌兒》,我對這本書產生很大的感觸,這本書詳細的闡述了盧梭對人的教育的觀點,讓即將成為幼師的我受益匪淺。

  下面是我對於此書的一些閱讀感悟,與大家共同體會。

  盧梭在《愛彌兒》中提出:“人們只想到怎樣保護他們的孩子,這是不夠的。應該教他成人後怎樣保護他自己,教他經受得住命運的打擊,教他不要把豪華和貧困看在眼裡,教他在必要的時候,在冰島的冰天雪地裡或者馬耳他島的灼熱的岩石上也能夠生活。……所以,問題不在於防他老去,而在於教他如何生活。……生活得最有意義的人,並不就是年歲活得最大的人,而是對生活最有感受的人。

  我很贊同盧梭的觀點,在當今的社會,獨生子女越來越多,孩子猶如父母掌心的寶,他們把造成孩子傷害的一切都拒之千里,不讓孩子從事有危險,但對孩子的將來有利的事情和活動,孩子被禁錮在安全無恙的環境中,孩子不能經受應有的鍛鍊和適應,這樣孩子雖然沒有暫時的災難和危險,但是孩子卻缺乏了對社會的適應能力,就像沒有戰勝過任何疾病的孩子不會強壯一樣。有的時候我們應該換一種方式思考問題,如:在冬天,我們不用把孩子關在家裡以防他感冒,而應該教育他多參加戶外活動,學會熱時脫衣,冷時加衣。孩子成人以後必將走向社會,必將遇到他想不到的危險和困難。因此,如果把孩子培養成溫室裡的花草,就等於害了孩子,違反了正常的自然法則。雖然父母的用心是良苦的,但是卻造成了危害孩子的後果。例如:兩個同樣大的孩子在學走路,一個孩子的父母很放手,摔倒了,讓他自己爬起來再走;另一個孩子的父母小心翼翼的護著孩子,生怕他摔倒了,或乾脆用帶子綁住孩子的腰,拴著走。哪一個孩子先學會走路呢?我想每個人都會知道答案。給別人金子,不如教他點石成金的方法。如何生活才是我們需要教育的,活著只是一種狀態,要想活得有意義,就要自己用心去感悟。如果一個人無聊的活著,即便活了一千歲也不會覺得有意義。為什麼有的人一鳴驚人,逝世後仍被後人念念不忘?為什麼有的人消極低迷,最後悄無聲息的離開了人世,卻沒能留下任何足跡?人生要活得怎樣,豐富還是無趣,就要看自己選擇怎樣的生活了。

  在我實習中,我們班有個小朋友剛來園時,一天到晚總是哭,午睡還經常尿床,也不會穿衣服,自理能力很是不好。原來孩子在家裡的時候從來沒有自己穿過衣服,一直是衣來伸手,飯來張口,大小便也是大人們經常提醒及時幫助解決的。因此,對於他們來說沒有了條件反射,更不用說自己解決了。

  我深深的感受到,對孩子的早期教育會無形地影響他的一生,而家庭環境是很重要的因素。家長在教育子女的過程中不要對孩子百依百順,要培養孩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自己能解決的問題自己解決,鍛鍊孩子們獨立生活的能力,還要適當地讓孩子經受挫折,培養他們

  克服困難和團結互助的精神,並使之建立良好的人際關係。如果處處對孩子呵護有加,他們永遠不會獨立成長,更不會在未來的社會中立足。

  在盧梭的《愛彌兒》中有一句話讓我很有感觸:“問題不在於教他各種學問,而在於培養他有愛好學問的興趣,而且在這種興趣充分成長起來的時候,教他以研究學問的方法,在這段時間,也正好使他慢慢養成持久地注意同一個事物的習慣。”我覺得這句話很有道理,沒有興趣就不會有動力。因此,興趣是前提。就拿孩子的學電腦來說吧,如果孩子不喜歡計算機,就是交給他再多的操作方法,我想也是沒用的。

  現在有許多的幼兒園就是這樣,老師只顧一味的教,而並沒有在意孩子的興趣所在。我曾聽過一節“沉浮”的科學活動課,在整節課中,幼兒只是按照老師的要求把瓶子放進水中,而他們根本沒有自己選擇操作材料和操作方式的機會。盧梭稱“寓教於樂”是教育的最高境界,這一觀點在幼兒園教育中仍佔有重要地位,而這節課中教師的主要問題就是沒有讓幼兒自由探索,只是一味地給孩子們灌輸科學知識,沒有讓幼兒的精神生活得到豐富。

  記得在我曾經去過的幼兒園,我們的主班老師很注重幼兒學習興趣的培養,每天晨間談話時,都從孩子們感興趣的事物出發,如:奧特曼,汽車,飛機,孫悟空等,以一種寬鬆的氛圍和孩子們講這些事物。有一陣孩子們對奧特曼產生了濃厚的興趣,以至於出現很多奧特曼打怪獸的動作,於是老師和孩子們講奧特曼星球的故事,告訴孩子們我們生活的地球上並沒有奧特曼和怪獸,老師、爸爸、媽媽之所以讓我們小朋友看這部動畫片是讓我們小朋友知道:保護好人,和壞人做鬥爭。透過這樣的談話,孩子對老師非常的崇拜,以為老師知道很多奧特曼星球的故事,不但培養了幼兒的'學習興趣,還教育了幼兒基本的道理。我認為這個老師的教育會很成功。

  每個孩子都有他自己的思想,教育孩子要尊重孩子的意願,教給孩子正確的方法,鼓勵孩子大膽提出新穎、富有創造性的觀點,我們不期望他們能夠學會多少東西,掌握多少知識,更重要的是培養他們的興趣和引導他們的積極性和創造性,教會他們如何學習,讓他們在玩中學,讓幼兒學會自主學習。只有讓孩子對學習的內容感興趣並覺得具有挑戰性,才能使他們積極地參與到學習中,使他們感覺自己做的事情是有意義的,讓幼兒在學習中逐漸發現學習的規律和學習的樂趣,從而為以後的學習打下堅實的基礎。

  雖然書中的許多觀點值得我們去思考和支援的,但是書中部分內容在現在看來有些過於狹隘。我並不完全贊同他的自然主義,他反覆說過,富人家的孩子受到了太多來自於成人或生長環境中出現的其他人的影響,盧梭認為窮人可以自然成長而富人卻不能。我認為他把窮孩子的成長過程看得過於簡單了,無論窮孩子還是富孩子他們的成長中都會受到來自於各個方面的影響,在現實社會中,人們都在創造更多的條件讓孩子接受最好的教育,因為我們不能不顧社會和時代的發展讓兒童任性發展,我們應該把教育作為橋樑,把兒童引向社會,培養人才的重任不只是降到教育工作者的身上,還需要家庭教育和社會教育。

  我覺得這本書教給我的不僅僅是怎樣教育孩子,更為重要的是教育自己,使自己成為一個對親人、對生活、對事業有價值的有熱情的真正意義上的人。

  最後,我想以盧梭的一句話作為本文的結尾:“我們生來是軟弱的,所以我們需要力量;我們生來是一無所有的,所以我們需要幫助;我們生來是愚昧的,所以我們需要判斷的能力。我們在出生的時候所沒有的東西,我們在長大時所需要的東西,全都要由教育賜與我們。”

  愛彌兒讀後感 篇11

  最近在網上買了很多的教育書籍,大多數是推薦給教師要看的。很慚愧,直到現在才開始看《愛彌兒》。我經常在一些名師的講座中看到一些盧梭在《愛彌兒》中的理念,直到自己真正開始讀,才發現,原來是這麼薄薄的一本書,原來是這樣一本有趣的書,原來是一本我讀得太遲了的書。

  即使如此,當我如飢似渴地讀著的時候,還是被兩百多年前盧梭的思想所震撼!直到現在,他的理念還是無法在現實中實現,太先進了!我們贊同他的理念,他觸到了我們心底的那根弦。特別是在教育自己孩子上該遇到瓶頸的時候,尤為感覺這本書的重要!有種生二胎的慾望!可是,我們還是要面對現實,無法擺脫現行的這個社會的教育圈圈。

  盧梭曾經當任過短暫的教師職務,這簡短的教育實踐引起了盧梭對教育問題的濃厚興趣,從此他觀察思考,遂於1762年完成了他構思20年、撰寫3年的教育名著《愛彌兒》。

  盧梭認為,自然教育的核心是教育必須遵循自然,順應人的自然本性。他在《愛彌兒》開卷即寫道,“出自造物主的東西都是好的,而一到了人的手裡,就全變壞了。”“如果你想永遠按照正確的方向前進,你就要始終遵循大自然的指引。”在盧梭看來,人所受的教育,來源不外三種,或“受之於自然”,或“受之於人”,或“受之於事物”。他認為順應自然的教育必然也是自由的教育,因為人最重要的自然權利就是自由。盧梭聲稱:“真正自由的人只想他能夠得到的東西,只做他喜歡做的事情,這就是我的第一基本原理。只要把這個原理應用於兒童,就可源源得出各種教育原理。”因此,他要求要尊重兒童的自由,讓兒童享有充分自由活動的可能和條件,並在教學過程中採取自然的、自由的教學方法以適應兒童的身心發育水平和個別差異。

  盧梭的《愛彌兒》共分五卷,他根據兒童的年齡提出了對不同年齡階段的兒童進行教育的原則、內容和方法。在第一卷中,著重論述對兩歲以前的嬰兒如何進行體育教育,使兒童能自然發展。在第二卷中,他認為兩歲至十二歲的兒童在智力方面還處於睡眠時期,缺乏思維能力,因此主張對這一時期的兒童進行感官教育。在第三卷中,他認為十二至十五歲的少年由於透過感官的感受,已經具有一些經驗,所以主要論述對他們的智育教育。在第四卷中,他認為十五至二十歲的青年開始進入社會,所以主要論述對他們的德育教育。在第五卷中,他認為男女青年由於自然發展的需要,所以主要論述對女子的教育以及男女青年的愛情教育。盧梭提出的按年齡特徵分階段進行教育的思想,在教育史上無疑是個重大的進步,它對後來資產階級教育學的發展,特別是對教育心理學的發展,提供了極可貴的啟示。

  我認為盧梭對不同年齡階段的兒童的教育對於現代社會的教育有一定的引導作用。現代社會對孩子總是喜歡進行超前教育,對兒童甚至進行“填鴨式”教育。如今的兒童,為了“打好升學的基礎”承受者沉重的知識學習的負擔,大量練習題鋪天蓋地地壓向他們。不少父母都望子成龍、望女成風,除了超負荷地要孩子讀書、寫字、計算外,還要求他們參加各種各樣的課外和假期的學習班,弄得孩子們沒有了自己得自由活動和愛好。這時的兒童心智還不是很健全,他們需要的是感官教育,多到大自然裡去感悟人生的斑斕多彩,什麼是美好的。

  在《愛彌兒》中,盧梭闡明瞭對孩子進行自然教育的思想。盧梭的培養目標是自然的學生,從小鍛鍊自己,沒有經常有助於人的習慣,更沒有炫耀自己的習慣,也不會炫耀自己的學問,應該根據所有同他有直接關係的事物進行判斷,考慮後果,分析道理。盧梭主張給孩子一定的自由和寬鬆的環境,在孩子出生以後不要用衣服裹緊他的身體不能動彈,孩子在母親肚子裡的時候是無拘無束的,一出生就要受到束縛是令孩子很不舒服的,不要太擔心孩子會著涼,可以給他穿上寬鬆的衣服,讓他的手腳自由活動。同時他還要去孩子不要有一點小毛病就去看醫生,要讓孩子經常鍛鍊,生病是慣出來的。這一點對中國的家長具有提醒作用,由於中國的計劃生育政策,現在中國大多數的家庭都只有一個孩子,因此很多父母就視孩子為寶貝般呵護,孩子有一點小動靜就著急地像熱鍋上的螞蟻。為了避免孩子受傷或遭受挫折,就把自己的主觀意願強加給孩子,沒有留給孩子思考的餘地。中國的家長常把自己的孩子看作“長不大的孩子”,即使子女快要步入社會,也總是覺得孩子還處於需要被保護的孩提階段。孰知溫室裡的花朵是永遠長不大的,不經歷風雨又怎能見彩虹呢?

  自然教育還體現在對待孩子犯錯誤的問題上要採用自然的懲罰,行動多於口訓。對於孩子的懲罰,要讓她明白不是家長、老師跟他作對,而是讓他體會到這是自然的懲罰,從心裡接受、明白、理解那樣做是不對的,以後他就不會犯同樣的錯誤。我覺得這對於我們現行學校教育中老師處理孩子犯錯誤的問題上是一個很好的借鑑。尤其是現行的小孩子基本上是獨生子女,很多被溺愛、嬌慣著,在現今高度發達的社會,許多孩子都很早熟,比較叛逆,但依舊有著幼稚的心理,不害怕老師,甚至是故意和老師作對。在某些時候犯了錯誤,老師在教育時罵、打是絕對不允許和不合理的,變相的懲罰雖說是不對的,但都已經無法讓學生明白他的錯誤,對家長的教導也成了耳邊風,有時孩子明知家長和老師說的是對的,也會因為自己的叛逆情緒而牴觸它。這時候作為老師不妨多動動腦筋,用自然的懲罰讓學生親自體驗自己犯下的錯誤。我相信這樣他肯定會改正。當然老師和家長也要掌握好這個度。

  盧梭的這個觀點常會讓我聯想到中學生的早戀的問題。中學生的早戀問題是一個老生常談的話題,孩子們沉醉於甜蜜的“愛情”中,家長和老師則為此苦惱不已怕心智還未成熟的孩子未了所謂的愛情耽誤了學習,學習會一落千丈,作為大學生的我們現在回過頭想其實家長和老師的擔心是不無道理的。“一個人的精力是有限的,中學生在中學時代的主要任務是學習”看來是很“官方”的話,可是的確是一句金玉良言,只是中學時代的我們不能很明白。這時即使家長和老師的勸諫或批評再多,孩子們是聽不進去的。這時我認為可以向盧梭說的那樣,可以先放手,讓一兩次考試的失敗、挫敗使孩子領悟什麼是最重要的。家長和老師只要做監督者,適時地給予幫助就好了,這樣孩子會更體悟家長和老師的良苦用心。

  盧梭在文中寫道“我認為一個孩子的教師應該是年輕的,而且,一個聰慧的人能夠多麼年輕就多麼年輕。如果可以的話,我希望他本人就是一個孩子,希望他能成為他的學生的夥伴,在分享他的歡樂的過程中贏得他的信任。”從這句話中可以看出作為老師,無論在什麼年齡階段,雖然外表不再年輕,但在對待孩子的時候就要保持一顆年輕的心,這樣才能走近孩子,從他們的心理出發,從而更有助於他們的學習。一個專制的老師是無論如何也教不好他的學生的。同時作為年輕的教師要擁有廣博的知識,這就要求我們也要不斷地學習,做一個真正稱職的老師。在保持年輕的心態,和孩子們在一起的過程中,身為教師的我們也能學到很多東西,懂得純真的寶貴。

  愛彌兒讀後感 篇12

  “一切出自造物主之手的東西都是好的,而一旦落到人的手中,就全變壞了。”這是盧梭著作《愛彌兒》第一卷的第一句話,是很多人推崇的一句話,也是對我觸動很深的一句話。

  很多時候,人類因為自己的需求,不知不覺中就成了破壞者。這是因為人們不願看到事物自然形成的樣子,總是習慣自己的意願行事,想把事物打造成自己理想中的樣子,結果大都不遂人願。由於人類不願意接受大自然本來的樣子,大違背了自然的規律去肆意改造,製造了混亂不堪的狀況和麵目全非的東西,把一切都變得很糟糕。改造出來的醜陋之物,不接受大自然“不完善的培養”,按照自己的喜好行事,最終泯滅人的天性。

  人是脆弱的,而教育會使得他不至丟失人的本性,迴歸到自然中去。順其自然,不是放任不管,更不是消極的放棄與逃避,而是為其提供最適合的成長條件,找到更合適的方式順其成長,那樣才算是自然的。

  另一個讓我感觸很深的是,作者在談到對一個12歲孩子的教育時說“要想當好學生的老師,就必須實現當好自己的老師”,要給孩子適度的自由,要讓他們從經驗中獲得教訓,要多讓他們去探索大自然,要用關心和善意去敞開你的心扉,要有謹言慎行的樸實。還要“讓他相信,他不是任何人的主人,也不能毫無顧忌地傷害別人,以致傷害了別人自己卻不知道”,要用能讓兒童明白的詞語教他們,要讓孩子萌生學習的興趣和願望。

  作者提出,孩子在12歲之前,可以不去學習。也就是說,對幼年的兒童教育,不學習反而能讓孩子獲得更好的教育效果。作者的意思是在孩子在有了真正的理解能力後再去學習,這時他運用自己的理智去尋找答案,因而也就不會被他人的意見所擺佈。他相信這樣能獲得更好的學習效果,而在年幼時進行的所獲得的效果其實是為零的,或者可能是獲得教育者相反的學習效果。

  對於這個觀點,我深感同意,要讓自己對知識的探求去喚醒他沉睡的心,讓好奇心去帶領他找到他渴求的知識。“讀萬卷書,不如行萬里路”,“行萬里路,去讀萬卷書”,坐啃書本的死記硬背遠不如去親身實踐。這樣的學生是幸福的,他這個懂他的老師。反之,作為他的老師也是幸福的,因為“教師的榮耀不是體現在自己身上,而應該體現在學生身上,要讓學生成為和教師並駕齊驅的人”。

  這一篇讀後感僅僅是閱讀一部經典的最初體驗,書中還有很多值得回味的語句,讓人受益匪淺。

  “在所有的事情上,你們的教育應該是實際行動多於口頭傳授;因為兒童很容易忘掉他們曾經說過的和別人曾對他們說過的話,卻忘不掉他們做過和別人教他們做過的事情。”實踐是一個緩慢的過程,走向實踐之路的每一步都要紮紮實實。

  “事實明擺著的,我越是為他提供獨立而優越的生活條件,使他不受別人意志和判斷的干擾,我就越能讓他懂得撒謊對他沒有任何好處。 ”撒謊是孩子逃避懲罰或指責時對真相的隱瞞,是他對危險的提前預知而對事實的掩蓋,正當的謊言也是不符合自然的。但在大多數情況下,兒童的許諾和撒謊都是為了從當下的困境中解脫,他們並不知道自己做了哪些承諾以及為了遵守這些諾言要做些什麼。所以,就算兒童答應了做些什麼,他也什麼都做不了。為了讓兒童說真話,就要用真理去抵禦謬誤而不是把諾言變成謊言。因此,說真話才能繼續讓孩子保持天真和純潔。

  “亨利四世說過:‘他們撒了那麼多的謊,直到最後他們才說了實話。’誰要是想講幾句俏皮話,只要他多講幾句傻話就行了 。”作者說這種講幾句俏皮話的人是“沒有其他什麼長處值得慶賀的趕時髦的人物”,相信他們就像相信一個說了一千句總有一句語言準了的星相學家一樣。

  “如果一個人在兒童時期沒有養成思考的習慣,那麼他這一生都難以具備思考能力 ”,對這句話我深表同意。

  “你如果想培養學生的智慧,就要培養他具有教育智慧的力量 。”這告訴我們:讓學生學會用自己的頭腦去指揮他的雙手,用鍛鍊身體去利於思想活動,用習慣和服從去取代理性。作者說:“他們的身體越活動,思想就越靈敏;他們的體力和智力都在同步增長,相互促進。”

  “最初你什麼也不教他,結果你卻創造出了一個教育奇蹟 ”,這是一種頗有些難度的教育方法。當你辦事不因循守舊,不對你的學生施教的時候,你就把什麼都交給他了,還能把事情做得出色,作者甚至說“這是取得成功的唯一方法”。我們常說教是為了不教,我想說這就是不教是為了教吧。

  愛彌兒讀後感 篇13

  讀此書之前,盧梭的教育理論已經多次在不同的育兒書籍中被引用過,愛彌兒早就不是個全然陌生的孩子了。但或許正如很多育兒理論說的,瞭解一個人要從他的童年開始,早期教育的影子將與一個人終身相伴。

  和有些根據自身育兒經歷為藍本寫就的育兒書籍不同,盧梭筆下的愛彌兒是個虛構的形象。既然是描述一種育兒理念,既然是抒發自己對政治、道德的鮮明觀點,既然是一組虛構的人物、虛構的故事,為什麼作者不將理想主義進行到底,給愛彌兒一個完美的結局呢?是一定要有過足夠的磨礪和挫敗,一定要支離破碎過,才能顯示出主人公的強大,才能表明在任何不順遂、不走運、不公平中,他的教育成果都不會覆滅,才能不遭人嫉妒地迴歸平淡?空想的教育結果究竟如何不得而知,並不值得讓我們的孩子完全照本宣科地實踐,僅僅提取起閃光點還是有不少的。不過囉囉唆唆寫了近七十萬字,任誰如此鋪陳,要從中挑出若干金句都是可能的吧?耐心讀完此書只能說是盧梭之所以為盧梭的號召力。

  就我的讀書體驗來講,上卷的前半部讀得飛快,可讀性很強。在孩子早教問題上,盧梭是偏向自然教育的。最讓我深以為然的是他對早教的準備工作和背景的挑剔,諸如怎樣為孩子選老師(或者說怎樣為老師選學生)、教師的絕對權威等等,儘管有些理想主義,但真的是我一直努力打造卻難以實現的。作為家裡唯一一個熱衷早教的鑽研者,看到了靠譜或有同感的文章,總希望能進行嘗試,若有人反對,特別是在孩子面前唱反調真是教育的大敵。再比如父母以身作則這件事,我可以為了孩子不看電視不玩遊戲,卻無法約束家裡的每個人都能自律,又如何能真正給孩子做榜樣?孟母之所以能三遷,一方面是當時房價便宜,另一方面反而是得益於他是單親家庭。父親在教育中的重要性被反覆提及,可是不配合的父親只是教育的絆腳石。盧梭的立足點是大多數家庭做不到的環境,那接下去的論述就只能水中望月了。

  伴隨著盧梭教育理論的展開,愛彌兒一點一點長大了,到他的青春期,盧梭重點探討了如何避免早戀以及隨之引發的後果,如何挑選伴侶(順便討論了淑女的養成和他認為理想的素養),如何談戀愛,夫妻雙方如何維持婚姻幸福,其間也穿插著盧梭的政治觀點。畢竟是不同國度,隔了這麼長的時代,作者的品位基本讓我不敢苟同,偶有真知灼見,大抵當小說讀過,事事都要參合在裡面的作者真是礙眼。愛彌兒和蘇菲結合了,作者也像父親一樣和他們生活在一起,故事進行到這裡還算圓滿。然而從愛彌兒獨挑大樑開始,劇情才剛剛開始。

  愛彌兒的書信中也透露,是從作者離開以後故事急轉直下。愛彌兒的最大考驗是原本對不能白頭偕老嗤之以鼻的妻子忽然出軌這件事。能否從奇恥大辱中調整好心態走出來是一個男人成熟與否的標誌,而作者正想告訴大家,在他功成身退之後,他的教育成果完全具備了自我教育的能力,能夠獨自直面新的問題,勇敢堅強合乎道德地處理。最後再給他一個還算歡喜的結局(假結婚那幕瞬間出戲啊)。

  如是觀之,我並不認為愛彌兒是個教育成功的典範,至少像愛彌兒這樣的男人出現在我面前,我是不會動心的(好在以蘇菲的標準擇偶,他也不會看上我)。他健康強壯,他人格高尚,他興趣廣泛,他有能養活自己的一技之長,他還家底殷實,但缺乏的恰恰是作為一個人該有的情趣和生命力。人可以有缺點,未必要像愛彌兒這樣表面事事完美,但不能缺少情趣,不能凡事像機器人一樣地理性思考下判斷,狀似嚴謹,實則呆板過頭,和這樣的人生活,每一天將是無比沉悶了無生氣啊。我並不希望我兒子將來是這樣的,哪怕這樣的他能像愛彌兒一樣娶個合我心意的媳婦,代價也未免太大。我希望他發自內心真正的快樂,而不只是按照我灌輸給他的標準下的快樂。

  教育是一生的修行,孩子終要獨立。在自我修行的漫長的道路上,始終熱愛並享受平淡生活的樂趣才是父母給予孩子最寶貴的財富。

  愛彌兒讀後感 篇14

  當合上這本書的時候,彷彿看到了愛彌兒懷抱著他與蘇菲的孩子,回想起了當初那個剛出生的愛彌兒,如同與他經歷了一段二十二歲的人生。不得不說,教育真是一個浩大的工程,為人父母在培養一個孩子長大成人的過程中要付出多大的心力,要有多麼堅韌的耐心、毅力與智慧的眼觀。

  這本書又斷斷續續地花了很長時間才讀完,其實我早已迫不及待的想把我那瞬間即逝、天馬行空的想法寫下來。不過在此之前還是先讓我談談關於這本書的其他問題吧。

  “愛彌兒”這個名字多好聽啊,如此的惹人憐愛。最早知道這本書是大一的時候法理學老師在講盧梭時提及的,她說“人知道自己被異化,卻不能拯救自己”,那時候她的隻言片語讓我感覺這像是一本小說,不曾想是一幅教育的理想藍圖,更不知《愛彌兒》最典型的意義在於它奠定了近代西方教育學的基礎,它向世人所闡明的教育觀念對教育改革產生的深遠影響,只是感覺連嚴謹遵守“鬧鐘時間”生活的康德先生也因微笑著讀這本《愛彌兒》而流連忘返打破散步的時鐘規律就可知這本書所應當具有的魅力了。

  “出自造物主之手的東西本來都是好好的,可一到人的手裡就全壞了。”盧梭是崇尚人的這種自然屬性的,他認為自然、人、事物都是我們教育的來源,人的教育應當受之於此,三種教育需要配合一致才能是成功的教育。人不應當受世俗的偏見、權威、慾望、慣例和社會制度等影響而扼殺天性,不應當將原本自然的事物按照自己的意願去改造。

  於是“愛彌兒”便誕生了,我想這應該算是盧梭的一次大膽的理想嘗試。愛彌兒不是真實的存在,而是基於一次偉大的教育探索的需要而誕生的孩子模型。他智力正常而普通,因為這樣教育才有普遍意義;他出生溫帶而身體健康,或許是因為法國正處於溫帶地區,只有這樣設計盧梭才便於駕馭;他生於富有之家,需要自然的教育,須知窮人事實上是不可能具備理想教育的基本條件的;最後愛彌兒需要是一個孤兒,以便盧梭能以家庭教師的身份對愛彌兒進行教導,並因承擔撫養教育之職使其具備服從這位家庭教師的管束和教誨的先決條件,至於為什麼盧梭不直接想象成自己是那孩子的父親或給愛彌兒構造一個完整美滿的家庭再來設計教育,我就不得而知了……我推想或許一旦結下親情的羈絆就不可能再如站在家庭教師這個似局外人的角度客觀的看待和引導一個孩子的發展了吧,這也是我猜測為什麼盧梭把自己所有的孩子都送進孤兒院的一個原因,這樣的教育設計在我看來或多或少有些無情,關於這點我是難以理解的,就像我很難理解盧梭這個人物一樣,或許世界上才華橫溢的“瘋子”都有些與眾不同之處……

  說完我們的主人公愛彌兒,就不得不提到這本書中其實最關鍵的一個人物,那就是盧梭自己。在這本書裡盧梭化身成愛彌兒的專職家庭教師,對愛彌兒從出生到結婚都起著奇妙的引導作用。或許從某種角度我可以這樣說,這位家庭教師的意義不亞於“上帝”,是他創造培養出了“完美”的人“愛彌兒”。所以需要注意的是,這裡的盧梭也不再是盧梭,這位家庭教師同樣是個理想化的人物,在這本書裡他自始自終都沒有標註過自己的名字,甚至連家庭教師的字眼也很少提及,相反他好像盡力想隱藏自己,弱化他的影響,以教師做第一人稱敘述講愛彌兒的故事引導讀者將眼光集中關注在劇目主人公愛彌兒身上,而他只是旁白。

  作為上帝自然的傑作,愛彌兒需要保持和遵從著他的天性,他的教育自然也需要符合這種天性。《愛彌兒》從嬰兒期談起,分童年期、少年情、青年期不同的階段就愛彌兒所應當接受的教育進行了設想。他之所以如此劃分,很容易能夠理解,因為隨著孩子在不同的年齡階段他的感官、智力發展水平是存在差異的,每一個時期有每一個時期的特殊需求,每個階段依自然和社會所應接受的教育業是不一樣的。大人們不能夠越過這樣的規律,而根據自己的意志強加給孩子學習的內容。如果是從成人的角度和需要出發來自小教育孩子,一定會產生副作用的,這樣的教育一定是不成功的……

【愛彌兒讀後感】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