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屋>作文> 南陽春節習俗作文

南陽春節習俗作文

南陽春節習俗作文

春節是中是的傳統節日,也是備受學生們以及工作人員喜歡的節日,因為在春節期間,家人們可以回家團圓,也可以拋開一年的煩惱,2016年猴年春節也在人們的期盼中登場了,春節期間往往有一些值得我們記憶和懷念的事情,學生們常常透過寫作的形式來紀念自己的春節,同時也是提高寫作水平的一個機會,由聘才網小編提供作文請看《關於南陽春節習俗作文》:希望能幫助到您!

南陽春節習俗作文一

南陽地處中原,“過年”的風俗不僅具有很強的代表性,深厚的文化底蘊和地域特性使其又有明顯的獨特之處。

過年是百姓一年生活中的頭等重要節日,此時家家戶戶操辦年事,富家殺豬宰羊、張燈結綵,貧者物質上不趕奢侈,但規矩是要面面俱到的。“二十三,祭灶官;二十四,掃房子;二十五,磨豆腐;二十六,去割肉;二十七,殺只雞;二十八,蒸棗花;二十九,去打酒;三十兒,捏鼻兒(餃子);初一兒,撅著屁股亂作揖兒”這首過年謠,是南陽民間過年的大事記,除此之外,南陽民間還有許多流傳久遠鮮為人知的特色風俗,這些風俗讓年味更加濃烈:

送燈這個習俗可謂久遠,如今堅持的人已經不多了。三十傍晚,鄉村各家各戶要將用紙紮成的燈籠,接上立柱,送於墳上,長夜照明,以讓先祖隨人過年。此燈於初一早上收回。

攔門棍也是爺爺輩一代的風俗,三十晚上,人們習慣在大門裡門檻跟放一根桃木棍,沒有桃木的用其它棍,以防“野鬼”進家。

大年初一禁忌多大年初一,南陽人雞鳴即起,穿著新衣,競相燃放鞭炮。南陽民間有“開門爆竹”一說,即在新的一年到來之際,家家戶戶開門的第一件事就是燃放爆竹,以噼噼叭叭的爆竹聲除舊迎新,行“接年”或“迎財神”之禮。而後,煮好餃子,敬天、地、祖先後全家共食。大年初一忌諱諸多,如掃地、倒垃圾、動剪刀、大聲喧譁等都視為不吉利之舉。

破五即大年初五,之所以稱“破五”,意為從此可以破除過年期間的禁忌。是日早起吃餃子、放鞭炮之習相沿不變。一般中午放鞭炮,不過破五不準吃麵條或面稀飯,吃饅頭不準剩。

“偷個燈頭兒,生個孫猴兒”正月十五南陽一帶,有“偷個燈頭兒,生個孫猴兒”的風俗,點燈盞時,鄰家子女可悄悄將燈油燃盡的“面燈”拿走,俗稱“偷燈盞”。有的地方自家所點燈盞,當晚不收,讓其盡油而燃,次日再加油點燃,稱“續燈”。一般至正月十七方“收燈”,“面燈”或“燈饃”要收起打發“要飯的”,稱“舍神果”。

南陽春節習俗作文二

第一是貼春聯。南陽民間的春聯,總體而言,其內容多為祝頌慶賀和謳歌褒獎之類,細分之,有如下數端:一為謳歌歷史風流人物。如南陽為越國上將軍范蠡的故鄉,聯雲“五湖寄跡陶朱業,四海交遊晏子風”;臥龍崗為蜀相諸葛亮躬耕之地,聯曰“西漢文章兩司馬,南陽經濟一臥龍”。二為熱愛家鄉風光。南陽城背倚獨山,面向白水,於是撰聯曰“背靠青山龍虎地,門對綠水鳳凰池”;洛陽牡丹豔,宛城桂花香”等。?

第二是掛年畫。掛年畫,目的在於驅鬼。它與貼門神有著異曲同工之妙。南北朝時南陽涅陽(今鄧州穰東)人宗懍在其所著《荊楚歲時記》一書中寫道:“正月初一繪二神貼戶左右,左神荼,右鬱壘,俗稱之門神。”這種門神,乃是而後所流行的年畫的濫觴。至唐,傳說唐太宗李世民患病,常感到其寢室內外有厲鬼呼號,難以入眠。李將此事告於群臣,詢問驅鬼之法。秦瓊稟告願與敬德披掛盔甲、手執兵器於門外護衛。夜間果然秋毫無犯。秦瓊敬德雖武藝高強,然畢竟血肉之驅,總讓其夜間伴護,時間一長,過於勞苦,終究不是上策。於是便命畫工將二人之像畫於門上以驅鬼,此後,果無鬼怪鳴號。另外,尚有將鍾馗畫為門神貼於門上的。以秦瓊敬德為門神出於二人威風凜凜,一身正氣,而以鍾馗為門神乃是出於其相貌醜陋,使人望而生畏和善於捉鬼之故。年長日久,世代相襲,人們將門神演變成年畫,則是發揚光大了其中的消災滅禍、四季祥和的文化內涵。南陽年畫圍繞新年喜慶吉祥這一中心主題,題材有如下6個方面:其一為神話傳說,如八仙過海、唐僧取經、秋翁遇仙記等;其二為福瑞吉祥,如仙翁慶壽、觀音送子、天女散花、鯉魚跳龍門等;其三是農家生活,如五穀豐登、六畜興旺、春牛耕田、耕讀傳家等;其四為四季風景,如春蘭夏荷、秋菊冬梅、花好月圓等;其五為歷史題材,如關公夜讀、木蘭從軍、岳飛抗金、武松打虎、太白醉酒、戚繼光平倭等;其六為民間故事,如白蛇傳、天仙配、梁祝緣等。南陽年畫的製作工藝多為木刻水印,具有線條單純、粗獷渾實、蒼勁有力的藝術特徵。?

第三,放鞭炮。“爆竹一聲辭舊歲,金雞三唱迎新春。”在南陽民間,每當熬年守歲到子夜、雄雞報曉之時,便要鳴放鞭炮,一來驅邪除疫,二來增加歡樂熱烈氣氛。?

除了上述內容外,還有一個重要的活動便是拜年。拜年之俗與除夕守歲有著前因後果的關係。人們經過一夜的守歲和子夜的燃放鞭炮,從而消除了年獸的侵擾和禍害,大年初一早上,人們開門互相道賀,恭賀平安無事,“正月朔日…士大夫皆交相賀,細民男女亦鮮衣往來拜節。”(吳自牧:《夢粱錄》。)舊時民間過年多拜親朋、父兄、師長、親族等,拜年時人們以恭喜、發財、如意、長壽等吉祥語互祝。南陽民間拜年時多行跪拜禮。在昔日南陽富貴人家,既不在乎那點禮物,又嫌拜年時互致禮物費時費力,遂改用名帖相互致賀。名貼,即賀年片,兩漢時稱“名刺”,唐代稱“門狀”,宋代稱“門刺”,明清時叫“紅單”,並流行拜盆,即將賀年片放入盆中送給對方,以示莊重。賀年片上一般寫新年快樂、萬事如意、財源旺盛、健康長壽等吉語。清代作家《拜年》詩曰:“不求見面惟通謁,名紙朝來滿敝廬。我亦隨人投數紙,世情嫌簡不嫌虛。”用賀年片拜年之俗一直沿襲到今天,但在南陽民間,仍看重登門拜年的習俗。?

正月初五俗稱“破五”,人們是為了避窮神才稱初五這天為“破五”的。“三天戲,五天年。”廣大民眾都把“破五”看做是春節後一個重要日子。由於這一天是財神的生日,因此民間常置辦酒席,燃放鞭炮,歡天喜地迎接財神的到來。這天所迎的財神不止一個,有正財神,偏財神,文財神,武財神。民間最崇拜的是正財神趙玄壇,許多商店和民宅中都供著它的神像。神像上的`趙玄壇面黑如鍋底,手持鋼鞭,身騎黑虎,左右兩員大將侍立,威風凜凜。趙玄壇被姜子牙射死後封為元帥,並把曾被哪吒打死的陳九公和姚少司配給了玄壇作為隨從。當人們把趙玄壇尊為財神時,陳、姚二人成了“招財是利”。偏財神伍氏兄弟五人,生前喜殺富濟貧,死後仍替窮苦人家求財,人們稱其為“五顯神仙”,很崇拜他們,常焚香朝拜,默祈賜福。文財神財帛星君白臉長髮,氣度不凡,人們把他的神像與“福”、“祿”、“壽”、“財”、“喜”畫在一起,他的手上託著一個聚寶盆,體現著“招財進寶”的含義。武財神關雲長平生雖不愛財,但他可以幫助人發財。因為關在得到曹操的獎賞之後,蓄積了大量的財物,因為他不愛財,所以樂善好施,把自己擁有的財富賜給那些善良貧困之人,因此,世人都尊他為神,於初五這天祭祀他,求他招財進寶。初五這天的中午全家要吃餃子,俗稱“食元寶”,此俗和接財神目的一樣,反映了普通民眾希冀遠離貧困、享受榮華富貴的心情。“破五”過後,年才算徹底過完,可以開展一系列生產活動了

南陽春節習俗作文三

過年(春節)做各種儀式用麵食最多,,供祖敬神的有大饃、棗饃、豬頭、全豬等等。做年糕,切成近尺方塊供神,又做許多面食,儲存著留待正月間吃,做圓形麵食,上端刻十二凹缺,叫“蒸月”,做圓倉形麵食,叫“蒸倉”,做十二生肖麵食叫“蒸屬”,又蒸魚、豬、狗、雞、元寶等形狀的麵食分置家中各處,供節後食用。有於正月初一吃魚的,圖個“連年有餘(魚)”的吉利;流行範圍最廣的是正月初一早飯吃水餃,素餡,且包藏棗、栗子、糖、糕、硬幣(從前是制錢)等物於餃子中。

正月初七為“人日”,吃糕,吃麵條。

農曆正月初八是螞蟻神的生日,要炒螞蟻蛋,這節日食俗之一。民間有炒芝麻、小米、玉米、黃豆吃的習俗,但不能吃完,吃時要地上掉一些讓螞蟻吃。

農曆正月初十是石頭神的生日,家家戶戶烙烙饃。烙饃,又叫“實牢饃”、“十烙饃”,節日食俗之一。吃了“十烙饃”,一年的運氣就會實在牢靠。

立春日吃“春餅”,白麵作薄餅,卷菜食之。吃“蘿蔔”,名為“咬春”。

正月十一日俗謂“莊稼生日”,要做乾飯供天地眾神,人也於這一天吃乾飯。

正月十五日為元宵節。自做元宵的,團餡為丸,醮水,用簸箕盛糯米麵,置丸其中,反覆滾動,曰“滾元宵”。節前用豆麵做各式燈盞,節間到處點燃,節後收殘燈,切條代豆腐熬菜,味道頗佳。

農曆正月十六,家家戶戶要蒸燈盞饃。燈盞饃,節日食俗之一。多用豌豆麵(也有用白麵、紅薯面的),將其做成中間凹,邊緣隆起的酒盅狀,一般做兩個。蒸熟後在凹處添上香油,中間插上燈芯點燃,放在門外兩邊的門墩上。孩子們可以將別人家的燈盞饃搶去吃掉,意為嚼災去邪,如誰家的燈盞饃沒孩子吃,便被視為不吉利,這種習俗稱為“搶燈盞”。


【南陽春節習俗作文】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