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屋>手抄報> 歡度元宵手抄報資料

歡度元宵手抄報資料

歡度2016元宵手抄報資料推薦

元宵節吃元宵

不管南方北方,正月十五這一天都要閤家團聚吃元宵。“元宵”這種食品名稱,據說出現於宋末元初,是因為人們習慣在上元節之夜吃它的緣故。上元之夜是新年中第一個十五月圓之夜,“一年明月打頭圓”,天上一輪圓月朗照,人間則聚食形如滿月的元宵,與自然天象有極微妙的對應關係。“星月當空萬燭燒,人間天上兩元宵”,表達了人們全家團圓幸福的心情。

說起湯圓,近代史上還有一個掌故。話說袁世凱稱帝遭到舉國反對,手下逢迎者引《巴陵縣誌》說“圓、元語同,又有完了義”,說“元宵”諧音“袁消”,乃詛咒之詞。袁聽信其言下令“元宵”一律改叫湯圓。但這個傳說一直未見文字依據。袁世凱垮臺後,大部分地區又恢復了“元宵”的名稱。

元宵節賞燈

元宵節也稱燈節,元宵燃燈的風俗起自漢朝,到了唐代,賞燈活動更加興盛,皇宮裡、街道上處處掛燈,還要建立高大的燈輪、燈樓和燈樹,唐朝大詩人盧照鄰曾在《十五夜觀燈》中這樣描述元宵節燃燈的盛況“接漢疑星落,依樓似月懸。”

漢明帝永平年間(公元58--75),因明帝提倡佛法,適逢蔡從印度求得佛法歸來,稱印度摩喝陀國每逢正月十五,僧眾雲集瞻仰佛舍利,是參佛的吉日良辰。漢明帝為了弘揚佛法,下令正月十五夜在宮中和寺院“燃燈表佛”.此後,元宵放燈的習俗就由原來只在宮廷中舉行而流傳到民間。即每到正月十五,無論士族還是庶民都要掛燈,城鄉通宵燈火輝煌。

宋代更重視元宵節,賞燈活動更加熱鬧,賞燈活動要進行5天,燈的樣式也更豐富。明代要連續賞燈10天,這是中國最長的燈節了。清代賞燈活動雖然只有3天,但是賞燈活動規模很大,盛況空前,除燃燈之外,還放煙花助興。

“猜燈謎”又叫“打燈謎”,是元宵節後增的'一項活動,出現在宋朝。南宋時,首都臨安每逢元宵節時制迷,猜謎的人眾多。開始時是好事者把謎語寫在紙條上,貼在五光十色的彩燈上供人猜。因為謎語能啟迪智慧又饒有興趣,所以流傳過程中深受社會各階層的歡迎。

隨著時間的推移,元宵節的活動越來越多,不少地方節慶時增加了耍龍燈、耍獅子、踩高蹺、劃旱船扭秧歌、打太平鼓等傳統民俗表演。北方地區群眾偏愛舞獅,南方地區群眾則擅長舞龍。這個傳承已有兩千多年的傳統節日,不僅盛行於海峽兩岸,就是在海外華人的聚居區也年年歡慶不衰。

2016元宵手抄報資料:

元宵節又稱“上元節”。“元”,即第一;“宵”,指夜。“元宵”,就是指歲首的第一個月圓之夜,即農曆正月十五。按民間習俗,在一元復始,大地回春的正月十五夜晚,天上明月高懸,地上彩燈萬盞,人們藉此歡度春節中的最後一個節日——元宵節。元宵節觀燈的習俗始於東晉,而盛於唐宋。盛唐時期,國泰民安,元宵節來臨,各地都要舉辦豐富多彩的燈會。五光十色的彩燈爭奇鬥豔,燈月輝映,夜晚如晝,一派節日景象,人們通宵達旦地狂歡。唐代詩人蘇味臨在他的《正月十五夜》一詩中寫道:“火樹銀花合,星橋鐵鎖開。暗塵隨馬去,明月逐人來。遊妓皆嫁李,行歌盡落梅。金號不禁夜,玉漏莫相催”。元宵節盛況被描繪得淋漓盡致,唐代還有一首詩:“玉漏銀壺且莫催,鐵關金鎖徹夜開。誰家見月能閒坐,何處聞燈不看來。”平日足不出戶的閨閣女子,往往乘此時機與意中人來相會。

到了宋代,每年元宵節都要舉行盛大的燈會。南宋名詞人辛棄疾在《青玉樓·元夕》一詞中對元宵節作了如下描寫:“寶馬雕車香滿路,風蕭聲動,玉壺光轉,一夜魚龍舞。”可見當時慶賀元宵節的場面何等壯觀!

明代,朝廷將元宵節張燈從三天改為十天。唐伯虎曾賦詩盛讚元宵燈會,把人們帶入迷人的元宵之夜。詩曰:“有燈無月不娛人,有月無燈不算春,春到人間人似玉,燈燒月下月如銀。滿街珠翠遊春女,拂地竹歌賽社神。不展芳容開口笑,如何消得此良宵。”

宋代女詩人朱淑真《米圓子》詩云:“輕圓絕勝雞頭肉,滑膩偏宜蟹眼湯”。元宵節除賞月、觀燈、猜燈謎之外,還有吃元宵的食俗。元宵古稱“白粥泛糕”,《荊楚歲時》記載:“正月半宜做白粥糕”。正月十五吃元宵的食俗源於何時,民間說法不一。一是說,楚昭王復國歸途中經長江,見有浮物於江面,撈取見之,色白微黃,內中包有紅如胭脂的餡心,嘗之味道甘美,眾人不知此為何物?昭王便差人去問孔子。孔子說:“此為浮果也,得之復興之我”。因為這一天正是正月十五日,故以後每逢此日,昭王便命手下人用米粉仿製浮果,並用山楂做成紅色餡心煮而食之。還有一種做法,元宵原來叫“湯圓”。漢武帝時,宮中有一宮女名叫“元宵”,做得一手好湯圓,後人便以此宮女之名呼稱“元宵”。

元宵的名稱很多,且富情趣。唐開元年間有“家制米圓相餉,呼之圓宵”的記載。古人取月圓有團圓吉祥之意,稱元宵為“團圓”。宋代詩人周必大在《元宵煮圓子》一詩中曰:“今夕是何夕?團圓事事同”。宋人陳元靚寫的《歲時廣記》中稱元宵為“圓子”。《大明一統賦》稱之為“糖圓”。《武林舊事》稱其為“糰子”。舊時民間,因元宵是米粉製品,故叫做“粉果”;元宵時節月正圓,元宵形如月,即叫“元宵”;有人取月圓有圓滿之意,稱它為“圓子”。“湯圓”;圓宵熟後,因浮於水面,又被呼之為“浮子”、“浮圓”;生意人則為圖吉利、討口彩,美其名“元寶”……

到了近代,亦有與元宵有關的故事。民國年間,袁世凱做了大總統後心猶未甘,還想做皇帝,激起全國人民義憤,他惶惶不可終日。一日,他的一位姨太太鬧著要吃元宵,話剛落音,“啪”!袁世凱打了她一耳光。因“元宵”與“袁消”諧音,而成一大忌諱,遂下令改“元宵”為“湯圓”。後來有人為此寫了一首打油詩:“詩吟圓子溯前朝,蒸代煮時水上漂。洪憲當年傳禁令,沿街不許喊元宵”。當時街上還出現一首民謠道:“共和國,洪憲年,正月十五賣湯圓”。

如今,國安民有福,民富國無憂。太平盛世之下,元宵花色品種繁多,口味多種多樣,與舊時大不同。元宵餡心有棗泥、果醬、白糖、芝麻、桂花豆沙、桂圓蜜餞、核桃山楂、桔羹可可、青梅瓜條、肉餡、菜餡……味道多異引人饞涎。元宵因產地不同,有南湯圓、北湯圓之分,風味迥異。南方是將糯米磨成水面,經搓揉納餡,包成湯糰;北方則是磨成乾粉,經噴水、撒粉在竹匾裡搖滾迭面。元宵有大小之別,大者狀如雞蛋,皮薄性粘,餡多味正,主味突出,香甜白嫩,咀嚼有勁,筋絲能扯6 cm長;小者似龜子,皮薄能窺見內中餡心,煮後白裡透黑,小巧玲瓏,中吃中看,芳香雋永。還有無餡元宵,配以蜜棗、桂圓、藕丁、桂花和酒釀,做成各色甜美,名曰“桂花酒釀元宵”,酒釀甜醇,桂花清香,質軟滑潤,甜美可口。


【歡度元宵手抄報資料】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