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屋>總結範文> 高一地理必修三知識點總結

高一地理必修三知識點總結

高一地理必修三知識點總結

高一地理必修三知識點總結(一)

1、資源開發條件:煤炭資源豐富,開採條件好;市場廣闊;位置適中,交通比較便利。 (資源開發條件:資源、市場、交通)

2、能源基地建設:擴大煤炭開採量;提高晉煤外運能力;加強煤炭的加工轉換(變輸煤為輸電)。

3、能源的綜合利用:產業結構調整,結合鐵礦、鋁土礦優勢,主要構建煤-電-鋁、煤-焦-化、煤-鐵-鋼三條產業鏈,提高能源的綜合利用程度和附加值。

4、環境保護和治理:①提高煤的利用技術,潔淨煤技術等;②調整產業結構,如原有的重化工業進行調整,使其產品向深加工、高附加值方向發展,大力發展農業、輕紡工業、高新技術產業和旅遊業,降低重化工業的比重;③三廢的治理。

5、流域開發的自然背景:地形、氣候、水文(水系)、資源

地形:多山地形起伏大;水力資源豐富。

氣候:亞熱帶季風性溼潤氣候,溫暖溼潤,冬季溫和,夏季高溫,冬春降水較多。 水系:水系發達,支流眾多,水量豐富,大部分可通航。

礦產資源豐富:主要有煤鐵銅等。

6、早期開發中的問題:土地退化、植被破壞、環境汙染。

7、如何綜合開發利用

例:田納西河以梯級開發為核心,在防洪、航運、發電(發展工業)、提高水質、土地利用(調整農業結構,保護礦區生態)等進行統一的開發與管理,實現了經濟效益、社會效益、生態效益的統一

例:密西西比河下游地形平坦,適合發展農業

例:長江宜昌以西、以東流域綜合開發治理重點有何不同

以西:(梯級)開發水能、改善航運、保持水土、發展旅遊

以東:防洪防澇、發展航運、土地利用(退耕還林、退耕還湖等)

高一地理必修三知識點總結(二)

1、產業轉移的因素:勞動力因素、內部交易成本、市場因素。還有國際經濟形勢、 國家政策的`調整,原生產地用地緊張、地價昂貴,環境汙染嚴重等。

例:山東接受韓國產業轉移的原因

地理位置優越,距離近;交通便利;市場廣闊;技術水平較高;基礎設施完善;社會協作條件好;勞動力豐富等

例:廣東產業轉移到江西的原因

臨近廣東,有鐵路相連,交通便利;勞動力充足且較廉價;地價水平低等

2、產業轉移對區域地理環境的影響(注意分轉入和轉出區)

①促進區域產業結構調整;

②促進區域產業分工與合作;

③改變了區域地理環境

(改變了區域的地理景觀,伴隨著環境汙染的轉移和擴散)

④改變勞動力就業的空間分佈。

例:對轉入區的影響:加快產業結構調整 ,縮短產業升級時間,加快工業化和城市化程序 改變原來的地理景觀,加重環境汙染;

高一地理必修三知識點總結(三)

1我國東、中、西部差異地理必修3知識點總結①三大經濟地帶的劃分:

東部:沿海12省區(遼、冀、京、津、魯、蘇、滬、浙、閩、粵、瓊、桂)(注:未包括港、 澳、臺地區);中部9個省區(黑、吉、內蒙古、晉、豫、皖、鄂、贛、湘);西部10個省區(陝、甘、寧、青、新、雲、貴、川、渝、藏)

②東部與中西部的發展差異:

東部:社會經濟相對發達,工業化、城市化和科技教育水平都比較高,發展速度亦快於中西部。對外開放時間早,程度高,第二和第三產業相對發達,工業結構以輕型和輕重混合型為主。

中、西部:地域廣闊,資源豐富,總體發展水平明顯落後於西部。農業經濟在國民經濟中佔有較大比重。工業結構西部以重型傳統工業為主,中部表現出一定的過渡性特徵。

③ 改革開放的時空差異

高一地理必修三知識點總結(四)

1、東北農業生產的條件

①氣候:大部分位於溫帶溼潤、半溼潤季風氣候區。夏季溫暖,冬季寒冷,降水自東南向西北遞減,集中夏季,雨熱同期,熱量和水分基本可滿足一年一熟的需要。

②土壤:土壤肥沃(黑土、黑鈣土有機質含量高)。

③地形:地形種類多樣,為農業多種經營提供條件

④工業基礎好,有利於農業的產業化發展,交通發達,對外聯絡方便,開發晚,人均耕地多。

2.東北地區農業佈局特點:

分為林業和特產區(分佈在大小興安嶺)、耕作農業區(分佈在平原區)、畜牧業區(西部高原、松嫩平原的西部)

3、商品糧基地:全國最大的、比較穩定的商品糧基地,其中三江平原是我國糧食商品率最高的商品糧基地。突出特點:大規模(機械化生產)(地區)專業化生產。

4.東北地區農業的主要問題

黑土退化、水土歷流失、溼地面積減小,土地沙化、草場退化等

5.東北地區農業持續發展的方向

平原:繼續強化商品糧、豆等大宗農產品的生產;提高農產品品質;發展加工業,延長產業鏈;向規模化、專業化和生態化方向發展。

西部草原:退耕還林、還草,大力發展生態農業和舍飼畜牧業;強化人工草地建設,發展草業經濟,發展集約化草食性畜牧業。

山區:天然林保護;開發多元特色農業產品;發展特產品加工業。


【高一地理必修三知識點總結】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