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屋>實習報告> 微控制器生產實習報告

微控制器生產實習報告

2018關於微控制器生產實習報告

  微控制器生產實習報告【1】

  透過實習,掌握微控制器內部硬體結構、工作原理,掌握程式的設計基本方法;掌握微控制器的介面技術,熟悉常用的外圍介面晶片及典型電路。熟悉設計、除錯微控制器的應用系統的一般方法,具有初步的軟、硬體設計能力。

  1.2 實習環境

  利用keil uVision軟體寫程式,並用stc-isp下載軟體中下載到鐵牛微控制器中,上電執行和檢查。

  2 實習內容

  2.1 實習過程

  1) 先將微控制器上電,用USB介面的資料線將這塊單片機板與PC機連線;

  2) 裝微控制器驅動,對“我的電腦”右鍵,選擇“屬性”,在“裝置管理器”裡的“埠”處識別該微控制器的介面,如:(COM5);

  3) 識別完後執行spc-isp,選擇埠型別(COM5),然後將流水燈、蜂鳴器、繼電器、數碼管靜態顯示、矩陣鍵盤等程式下載到微控制器裡,下載一個檢測一個,看這塊微控制器是否有哪裡故障;

  4) 逐個檢測無故障後,在執行keil uVision2編寫程式,便寫完後檢測看有沒有錯誤,確認無誤後將這個程式下載到微控制器上,得出最後的結果,即在數碼顯示管上顯示從0-9這些數字。

  2.2 實習內容

  1) 將流水燈、蜂鳴器、繼電器、數碼管靜態顯示、矩陣鍵盤的程式下載到微控制器並觀察微控制器的顯示方式;

  2) 利用proteus畫圖,利用Reli編寫C語言程式,使用微控制器的25個IO口,連線發光管,組成5X5的矩陣顯示屏,在螢幕上顯示0到7這八個數字.

  2.3 主要成果

  完成對矩陣鍵盤電路、串列埠通訊電路、數碼管顯示電路、蜂鳴器電路、繼電器電路等程式在微控制器的執行。

  3 總結

  3.1 實習體會

  透過這一週的`實習,對微控制器加深了了解。對編寫程式有一定進步,在理解微控制器埠功能的前提下,才能寫出正確的程式。在實習的期間是很有趣的,當出現一個很難攻破的程式時,就覺得很想去挑戰它。當找到一點突破口時,自己從心底感覺到喜悅,當成果出來時,很有成就感。

  微控制器生產實習報告【2】

  這次實習我們使用控制電路的微控制器是at89s51型號的,微控制器實習報告總結。透過它實現對八盞雙色燈發光二極體的控制p0和p2口控制四盞燈。在at89s51的9引腳接復位電路,對電路實現復位控制。在電路中接入74s164譯碼器和共陰極數碼管,透過at89s51的p3口資料的輸入對共陰極數碼管的控制。同時也可實現雙色發光的二極體與共陰極數碼管的共同作用。在at89s51的p3.2口接上中斷控制電路,p3.5口接入蜂鳴器,使電路實現中斷作用,也使電路便於檢測。儘量朝“單片”方向設計硬體系統。系統器件越多,器件之間相互干擾也越強,功耗也增大,也不可避免地降低了系統的穩定性。系統中的相關器件要儘可能做到效能匹配。如選用cmos晶片微控制器構成低功耗系統時,系統中所有晶片都應儘可能選擇低功耗產品。

  硬體電路設計:

  1)確保硬體結構和應用軟體方案相結合。硬體結構與軟體方案會相互影響,軟體能實現的功能儘可能由軟體實現,以簡化硬體結構。必須注意,由軟體實現的硬體功能,一般響應時間比硬體實現長,且佔用cpu時間;

  2)可靠性及抗干擾設計是硬體設計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它包括晶片、器件選擇、去耦濾波、印刷電路板的合理佈線、各元器相互隔離等;

  3)儘量朝“mcs-51單片”方向設計硬體系統。系統器件越多,器件之間相互干擾也越強,所消耗功耗也增大,也不可避免地降低了系統的穩定性;

  4)系統中的相關器件要儘可能做到效能匹配,實習報告《微控制器實習報告總結》。如選用cmos晶片微控制器構成低功耗系統時,系統中所有晶片都應儘可能選擇低功耗產品。

  1.1 微控制器型號及特性

  微控制器型號是 at89s51。特性是:⑴8031 cpu與mcs-51⑵相容 4k位元組可程式設計flash儲存器(壽命:1000寫/擦迴圈) ⑶全靜態工作:0hz-24khz ⑷三級程式儲存器保密鎖定 ⑸128*8位內部ram ⑹32條可程式設計i/o線⑺兩個16位定時器/計數器 ⑻6箇中斷源⑼可程式設計序列通道⑽低功耗的閒置和掉電模式⑾片內振盪器和時鐘電路

  1.2 晶振電路

  微控制器晶振的兩個電容的作用 這兩個電容叫晶振的負載電容,分別接在晶振的兩個腳上和對地的電容,一般在幾十皮發。它會影響到晶振的諧振頻率和輸出幅度,晶振的負載電容=[(cd*cg)/(cd+cg)]+cic+△c式中cd,cg為分別接在晶振的兩個腳上和對地的電容,cic(積體電路內部電容)+△c(pcb上電容)經驗值為3至5pf。 各種邏輯晶片的晶振引腳可以等效為電容三點式振盪器。晶振引腳的內部通常是一個反相器, 或者是奇數個反相器串聯。在晶振輸出引腳 xo 和晶振輸入引腳 xi 之間用一個電阻連線, 對於 cmos 晶片通常是數 m 到數十m 歐之間. 很多晶片的引腳內部已經包含了這個電阻, 引腳外部就不用接了。這個電阻是為了使反相器在振盪初始時處與線性狀態, 反相器就如同一個有很大增益的放大器, 以便於起振. 石英晶體也連線在晶振引腳的輸入和輸出之間, 等效為一個並聯諧振迴路, 振盪頻率應該是石英晶體的並聯諧振頻率. 晶體旁邊的兩個電容接地, 實際上就是電容三點式電路的分壓電容, 接地點就是分壓點. 以接地點即分壓點為參考點, 振盪引腳的輸入和輸出是反相的, 但從並聯諧振迴路即石英晶體兩端來看, 形成一個正反饋以保證電路持續振盪. 在晶片設計時, 這兩個電容就已經形成了, 一般是兩個的容量相等, 容量大小依工藝和版圖而不同, 但終歸是比較小, 不一定適合很寬的頻率範圍. 外接時大約是數 pf 到數十 pf, 依頻率和石英晶體的特性而定. 需要注意的是: 這兩個電容串聯的值是並聯在諧振迴路上的, 會影響振盪頻率. 當兩個電容量相等時, 反饋係數是 0.5, 一般是可以滿足振盪條件的, 但如果不易起振或振盪不穩定可以減小輸入端對地電容量, 而增加輸出端的值以提高反饋量。

【微控制器生產實習報告】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