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屋>傳統節日> 上海七月十四的習俗

上海七月十四的習俗

上海七月十四的習俗

農曆7月14有喝豆漿習慣。

上海松江七月十四喝豆腐漿

每年農曆七月十四日,松江城廂地區有喝豆腐漿的風俗習慣。相傳這一風俗習慣,是為了紀念明末的松江抗清義軍領袖李待問。

清順治二年(1645年)清兵下江南打入松江,把松江城團團包圍,形勢十分緊迫。當時任松江府知府的李待問和沈猶龍、章簡等,率領義軍,固守松江城。松江府城,城高濠闊,清兵一時難以攻入。經過一個多月的堅守,義軍糧草斷絕,老百姓紛紛獻糧供應義軍。又隔了一個月,老百姓家裡也斷了糧,外面又沒有援兵,這可真是到了糧盡援絕的境地了。

七月十四日是李待問生辰,那天晚上他把家中僅有的'幾鬥黃豆獻出來,磨成豆漿,用來充飢,繼續抵抗清兵。這時,清兵將領得知城裡口糧已斷,便大舉攻城。李待問讓殘餘義軍衝出重圍,他自己回府,在案桌上寫下了遺書,要清兵少擄少殺人,愛護百姓,寫好後自刎而死。可清兵那裡聽他的,在松江城裡仍然殺了兩萬多人。

到了乾隆年間,清統治者為了籠絡民心,對明末抗清忠義之士,封贈諡號,立祠紀念。人民特別感念李待問,於1776年建造了雄偉的松江府城隍廟(現今方塔園天妃宮西北側,後毀於日軍空炸),就在立神像時,把府城隍修成李待問的樣子,紀念這位民族英雄“忠義”之精神。並傳說李待問死後當了松江府城隍,每年農曆七月十四日,也就是李待問生日這天,老百姓就自發地形成了磨黃豆、喝豆漿的習慣,以表示對這位熱愛人民、為國捐軀的將領的深深懷念。

後來,到了農曆七月十四日,松江城的百姓就到府城隍廟燒香,以後又擴充套件到府城四鄰,浙江平湖、新埭等地百姓也趕來參加廟會,到了七月半下午才散去。七月十四日這一天到處供應豆漿,凡是全城百姓和前來趕廟會的人,大家都要喝碗豆漿。還傳說那天喝了豆漿就會眼目清亮,此俗一直延續至今。

李待問,字存我。明松江府華亭縣人,家住郡城榻水橋堍。崇禎十六年(1643年)進士,授中書舍人。工文章,精書法。

順治二年(1645年),清兵下江南。與同郡沈猶龍、陳子龍、夏允彝、徐孚遠等起義抗清,遷母於鄉,身任守東門之職。八月初三日,清兵用計襲取西門,城破。見大勢已無可挽回,乃從東門下來。有百戶挽住說:“您讀爛《四書》,今天將怎樣?”待問說:“為臣死忠,這是常事,我不過想和家人作最後訣別罷了。”百戶說:“您能這樣,我先斷頭以待。”就拔刀自刎而死。待問憑屍而哭。倉卒抵家,少妾換衣涕泣,眾人都勸逃走。他笑著說:“死,是我分內之事。且不死,將何以對待那位百戶呢?”於是引繩自縊。氣未絕而被俘。勸降不屈,慷慨就義。臨死,猶告清將不可殘殺民眾。

松江民眾懷念他,尊為府城隍,塑像為祀。誕辰為陰曆七月十四日,府城隍廟例有盛大廟會,松江城廂人民並有夜間吃豆漿的風俗,都是紀念他的。

書法筆力遒勁,字型秀逸,行書可與董其昌媲美。松江博物館藏有手跡行書詩軸。

著有《玉裕堂存稿》。


【上海七月十四的習俗】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