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屋>報告範文> 國小美術課例研究報告

國小美術課例研究報告

小學美術課例研究報告

小學課題研究:《小學美術課堂有效教學的策略研究》研究報告

《小學美術課堂有效教學的策略研究》課題,於 年2月底開始在我校正式研究。經過近二年的研究,現已完成預定的研究任務,現將研究報告如下:

有效教學策略是指在一定的教學思想和教學理念指導下,是以教師在研究教材、研究學生、研究教學環境、研究媒體等諸多的前提下,有效最佳化課堂教學過程的方法、途徑。從教育理論的高度將這些方法、途徑上升為策略。它是完成課堂教學目標,最佳化課堂教學效益,體現課改理念的有效手段和直接保證。就美術課堂教學而言,是針對教學存在的問題,以有效教學的理論與實踐,不斷最佳化課堂教學途徑與方法,促進美術教育課程改革向縱深推進。

有效教學策略主要體現在三個方面:

一是教學有效果。教學活動結果要與預期的教學總目標相一致,體現教學的目標達成性。也就是說,學生有無進步或發展是教學有沒有效  益的重要指標。教學有沒有效益,並不是指教師有沒有教完內容或教得認真不認真,而是指學生有沒有學到什麼或學生學得好不好。

二是教學有效率。高效利用教學時間指教學時間利用的高效率,在單位時間內教學達到了最佳的教學效果。一般認為完成一定的教學任務,所用的課時越少,課堂教學效率越高。教學效率應是教學投入與教學產出的比值。教學投入是指師生雙方為實現教育目標而投人的時間、精力及各種教育資源的總和;教學產出是指教育目標的實現程度,包括學生知識、技能的增長,身心素質的進步、成熟,個性的成長,創造力的培養以及教師素質的培養和教學能力的提高等方面。

三是教學有效益。指教學目標要與特定的社會和個人的教育需求相吻合及吻合的程度,並從質和量兩方面進行評價。研究有效教學並不是不要教學質量,並不是不要升學率,而是要使教學質量更高,教學行為更加規範,教學時間更加經濟,教學結果更加顯著。

一、《小學美術課堂有效教學的策略研究》,根據課題研究的目標和研究步驟,我們在研究中主要抓住以下幾個問題:

(一)提高了美術課堂有效教學的認識

1、追求美術課堂有效教學的真諦

有效教學是學校經常談論的話題,也是教師不懈追求的目標。有效教學策略研究主要體現在課堂教學的效果、效率、效益上。學習成效是檢驗教師教學最有效的評價指標,因此,課堂教學有效性是以學生的進步與發展為宗旨,以教師的有效時間和課堂效益為觀念,以實現教師的自身發展為基礎。美術課堂有效教學是教學的生命,是對課堂教學有效思想與行為的研究,是推動美術教育課程改革和提高課堂教學質量的研究,也是促進學生髮展和教師專業成長的研究。美術課堂有效教學的研究要有利於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與學習能力,有利於提高學生學習美術興趣,有利於凸顯美術課程審美教育特點,有利於全面實施素質教育。在美術教育課程改革的背景下,有效教學策略的研究要求教師端正教育思想,展示專業精神,塑造專業人格,針對美術課堂教學中的問題,以美術課程新的理念、獨特的教育智慧,促進教師積極探索美術課堂教學新思維、新方法、新途徑、新資源,在追求有效教學的理想中積累教育智慧,實現美術課堂教學的真正有效,還原於美術教育的本質。

2、研究美術課堂有效教學的變化

課堂教學改革是教育改革的核心問題,《小學美術課堂有效教學的策略研究》課題研究,是我校自課程改革以來,在聚焦課堂教學中提煉出來的問題研究,是在美術教育課程改革深入研究中取得階段性成果的課題研究,促進了美術課堂教學發生了變化。一是美術課堂教學發生了變化,主要表現在:在美術課程新的理念引導下,廣大教師的課堂教學觀念發生了變化,堅持以學生髮展為本,促進學生全面發展和有個性發展已成為廣大教師追求的目標,課堂教學充滿了生命的活力。二是學生學習方式發生了變化。實現了由單一性向多樣性轉變,為學生的發展創設了多樣化、個性化、人性化的學習氛圍,使學生的個性特長和學習優勢得到了充分發揮。三是教師的課堂教學策略發生了變化,教師普遍關注課堂三維目標的預設與達成,合理挖掘教材資源,增加了教學的開放程度,拓寬了美術課堂教學策略研究的思路,使美術課堂有效教學策略研究呈現新的變化和新的效益。

3、深入美術課堂有效教學的思考

隨著《小學美術課堂有效教學的策略研究》課題的深入研究,美術課程新的理念越來越顯現出價值和積極意義。特別在研究的初期我們發現有些教師美術課程的理念還處在相對滯後的狀態,在思想、思維、方法、能力等方面還存在差距,在課堂教學中暴露出來的問題直接影響了有效課堂的研究。加強教學反思,提高反思能力,是本課題研究的重要方面。針對美術課堂教學中的問題,主要表現在課堂教學的模式基本未能確立,教學設計缺少應有的反思,教學過程還存在矛盾的衝突之中,教學的方法缺少針對性,教學的評價過於單一化,美術課程資源利用率不高等問題,使得常態的美術課堂教學暴露出非常態的問題,需要我們透過課題研究深入進行反思,針對問題提出有效教學的策略。

(二)聚焦了美術課堂教學的熱點問題

《小學美術課堂有效教學的策略研究》課題根據研究的目標與內容,聚焦了課堂教學,關注了熱點、難點問題,解決了教師美術課堂教學中的困惑,使課題研究貼近了教師的需要,貼近了問題研究、貼近了課堂教學,更是突出了教學的有效性。

1、教學目標設計的問題研究

一節美術課的教學行為一般分為教學設計、教學實施和教學反思等幾個主要環節,判斷一節課的成功與否,教學目標的預設與達成是衡量一節課的重要標準。在我們的教學設計中,教學目標的設計是依據課程理念、教學內容、學情實際、教學環境、教學媒體等方面因素預設的。但是,在美術課堂教學中,往往有的教師忽視了教學目標預設的科學性、針對性和可行性,以大而化之的思路、空洞的文字預設了教學目標,然而在後面的教學中流水似的淌到哪兒就教到哪兒,教學目標的不明和無序成為當前課堂教學的問題之一。

(1)教學目標預設的可行性。教學是“教”與“學”的雙邊活動,是向學生提供合適的課程內容與方法,而教學目標是架起“教”與“學”的橋樑,教師根據教學目標的指向,有效組織教學活動,解決教學中的問題,完成教學任務。根據美術課程三維目標的要求,依據學生認知水平和教材內容、美術課程的理念預設教學目標,每一個目標都有具體的要求與標準,具有可行性。根據美術學科的特點,往往將三維目標分解為認知目標、技能目標和情感目標。認知目標環節是解決學生對新授知識的理解與把握,是一節課必須的教學環節;技能目標是學生應該掌握的技能技巧,透過活動、作業或者語言表達,必須把握的技術與能力的要求;情感目標是融會在整節課中,其審美教育、審美能力提升是重點,是在教學中潛移默化的活動。因此,教學目標的預設一定要有可行性,過高過低均不符合教學要求。

(2)教學目標操作的可控性。教學目標是相對靜態的,也是有指向明確的,但是,美術教學是面對一個個具有旺盛生命力的學生,這種預設只是相對穩定和大體指向的,因此美術課堂教學不是靜態不變的,而是在教學生存中的變化。美術課堂教學目標的預設要考慮教師的可控性,也就是教師在預設時思考可能會發生的問題或者可能會發生哪些課堂變化,發生的這些問題與變化要在教師的可控範圍內,可控性是教學目標預設的重要要素。

(3)教學目標實施的可能性。教師是教學活動的設計者,同一節課不同的教師有不同的教學目標,並透過不同教學理念、教學方法、教學過程產生大不相同的教學效果。無論效果如何,預設的教學目標是要透過教師教學手段實現的,學生實際效果體現的。因而,教學目標的設計要考慮實現目標的可能性,面對教學物件、教學內容、教學方法、教學環境、教學資源,分析實現可能性的基礎與條件,比較準確把握教學目標,為有效課堂研究提供必要的基礎和條件。

2.、教學環境創設的問題研究

美術課堂教學在培養學生正確的審美觀念和認識美、表現美、創造美的方面有著特殊的功能,在教學的活動中,教師經常創設一定的教學情境,以強化審美教育的功能,為學生的學習美術和藝術實踐活動創設良好的環境氛圍,教學環境的創設是美術課堂有效教學的策略之一。

(1)視覺環境怎樣創設教學環境。隨著美術課程改革的不斷深入推進,學校藝術教育的氛圍也越來越濃厚,美術課程的教育環境也在悄悄地發生變化,學生在這一朝一夕的環境中接受薰陶,也直接影響到美術的課堂教學。教學環境的創設已作為美術課程資源開發的重要組成部分,也被廣大美術教師所認同。教師要善於利用一切視覺藝術材料,創設一定的視覺藝術空間,讓學生在視覺藝術的環境中感悟美,體驗美。在從審美的角度,視覺環境的營造是激發學生學習美術的興趣與情感、積極參與美術活動的有效條件,學生在一定的視覺藝術情境中,主動參與、積極思考、勇於實踐、敢於創造,為美術課堂有效教學研究奠定基礎環境。

(2)物質環境怎樣創設教學環境。美術教學環境是一種特殊的環境,教學環境是指學校的教學活動所必需的客觀條件和視覺、情感的綜合條件,是根據教育規律創設的物質屬性的教學環境。但是,我們的教師往往認為課堂教學環境的創設關係不大,忽視了美術環境對學生日復一日、潛移默化的影響,對物質環境的創設重視不夠。在美術課堂教學中,由於美術學科特殊要求,教師的智慧教學是將教學設計時一切可以利用的資源充分利用,大到教學設施,小到材料準備,細到每一個教學環節,精心設計物質教學環境,激發學生對美術課程的關注,將美術學習置身於一定物質環境氛圍中。我們知道,美術是物質藝術、視覺藝術,主要靠物質表現出視覺效果,因而,創設一定的物質環境,對學生的美術學習會產生積極的效應,必將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性。

(3)教學資源怎樣創設教學環境。在重視美術資源開發與利用的課程改革今天,美術課堂教學與美術資源的聯絡的緊密度增強了,當地的美術資源開發與利用豐富了美術課程環境,為學校的美術課堂教學提供了條件與保證。如何利用這些美術資源,是美術課程建設中新的課題。我們知道不同的學校有著不同的文化底蘊,不同的地區美術資源的差異性也體現了資源的多元性,如何利用好這個資源環境,發揮學科的優勢,凸顯環境資源的優勢來設計美術課程的教學環境。在研究中,不少學校根據學校和教師的優勢,主動開發具有地方或校園特色的美術環境,

3.、教學方法設計的問題研究

《小學美術課堂有效教學的策略研究》課題研究,緊密聯絡課程改革大的背景,以學科的自身優勢,展示美術課堂教學問題與有效教學策略的研究成效,在研究的形式上,聚焦課堂,關注熱點問題,解決操作技術,提高研究效益,使課題研究成為我校美術教育課程改革一道亮麗的風景線。

(1)精彩教學片斷備課方式的研究。精彩教學片段備課研究是在美術課程改革以來集體備課形式上的創新,由於實施了新版教材,其觀念、內容、形式、活動、評價等方面都發生了根本性的變化,為了解決美術教師在課程理念把握、教材內容理解、教學目標預設、教學環節研究、資源有效利用、評價方式改革等方面的教師備課中的困難,每學期由各區縣申報,由一個區縣組織骨幹教師精心備課主講,以濃縮課堂教學的方式,一邊介紹教學設計,一邊演示教學課件,使美術集體備課呈現了新的研究方式。教師們在集體備課中,根據自己的教學經驗創造性地提出了“難點剋星”、“多重演示”、“對策錦囊”等具有時代特徵和研究性、實用性的教學小欄目,豐富了集體備課的`內容,解決了操作問題,提高了備課效益。全處四所學校在精彩教學片斷備課方式的研究中紛紛亮相,展示了骨幹教師的風采,也讓一批青年教師有機會在精彩教學片斷備課方式的研究中成熟、成長起來。

(2)“同課異構”的課堂教學研究。同課異構是在“同課”的基礎上,實現“異構”的發展。美術的“同課異構”選擇是在同一教學課題,同一個教學資源的基礎上進行的“異構”。是教師個性化的教學設計,是自身學識、經驗等差異帶來的各自特點,呈現出五彩繽紛的效果。教學內容的“共性”決定了“同課異構”的“同”,不同教師的“個性”決定了同課異構的“異”。“同課異構”的課堂教學研究是能夠反映出教學個性的魅力,反映不同教師不同發展上的個性“異構”,是深化課堂教學研究的一種方法,也是在新課程背景下教學研究創新的一種新形式。根據《小學美術課堂有效教學的策略研究》課題研究的內容,在美術課堂教學中從教育科研的高度,從教師能力水平素養提升的深度,從研究教材、研究教法的維度,以“同課異構”的模式,在美術教師優質課評比中深入研究,是對教師思想、能力、素養的一種考驗與挑戰。

(3)針對問題的課堂觀摩研討活動研究。有效教學策略的研究,是在一定的教學思想和教學理念指導下,針對美術課堂教學中的問題,是以教師研究教材、研究學生、研究環境、研究媒體等諸多的前提下,有效最佳化課堂教學過程的方法、途徑的研究。在研究中要著重把握目標預設的有效性,以及教材、資源、活動、媒體、環節設計的有效性,教師講授的有效性等。我們課題組針對教師對教材的把握和處理上,組織了美術研討課,充分體現了在新課程背景下美術課堂“迴歸本色、迴歸生活、迴歸兒童”教學特色,展示了授課教師創造性使用教材的教學智慧和教學能力。

在課堂教學的研討中,我們反思了美術教育課程改革以來課堂教學的現狀,聚焦課堂,緊密聯絡教材、學生、媒體,把握有效的教學設計,正確處理美術教材與資源利用的關係,重視“雙基”與創新的關係,把握教學中的靜與動的關係,理解教學媒體與專業基本功的關係,遵循教育規律,講究教學的科學性、規範性、操作性和藝術性,積極探索有效教學的策略,切實提高教師教的有效途徑,學生學的有效方法。

4.、課堂學習方式的問題研究

美術課程改革要促進教學觀念的不斷更新,教學方式不斷轉變,促進學習方式的變革,這是美術教育課程改革核心問題之一,是《小學美術課堂有效教學的策略研究》課題研究的目標。

(1)學習方式變革帶來課堂教學的變化。新課程理念呼喚新的教法,更呼喚學習方式的變革。新課程重要標誌之一,就是倡導自主學習,合作學習,探索學習和研究性學習的學習方式的轉變,帶來了美術課堂教學新的變化。學習方式由單一性轉向多樣性,由片面性轉向全面性,讓學生在讀中學、玩中學、做中學、遊中學、聽中學、思中學、閤中學,使教學更加民主和人性,使之掌握更多的學習方法,讓身體的更多器官參與學習,從而體驗學習的樂趣。新的學習方式注入美術課堂新的活力,促進了學生學習方式的轉變,也改善了師生關係,使教師的教、學生的學更具有學科特徵,體現了美術學科與現代資訊社會和社會生活的緊密聯絡, 最大限度地調動了學生參與的積極性、創造性和有效性。就教與學的關係看,教學方式的轉變最終要落到學習方式的轉變上,也就是說,我們最佳化課堂教學不僅是設計教師如何教,而更要關注學生如何學,用什麼樣的學習方式來學。當前的課程改革正是給教師的教和學生的學創設了更大空間,而在這個空間中學生的學,正是透過自主、合作、探究性學習和研究性學習來獲取更多的知識,獲得可持續發展的動力,實現了學習方式的最佳化。圍繞學習方式的變革,我校聚焦美術課堂,關注學生學習方式變革,以課堂教學研究為基礎,從研究的角度,透過不同型別的研究課、觀摩課、展示課等,凸顯學生在學習方式變革中的主體地位。在教育科研上一批教師在課堂教學研究中,從美術課程標準新理念的高度,撰寫了一批有研究價值的論文,提升了教師對學習方式變革的研究能力。

(2)合作學習方式帶來學生思維的轉變。在新課程改革的背景下,合作學習是學習方式變革的重要標誌之一。走進中小學美術課堂,合作學習似乎成為一種時尚,合作學習在形式上已成為美術課堂學習方式轉變的顯著特徵,充分體現了學生的主體意識,培養了學生團隊合作和競爭意識,發展了學生的交往與審美能力。在課堂教學中我們往往發現小組合作學習流於形式較多,缺少合作學習的真正價值。課題組根據研究的目標與內容,以及南京市小班化教育研究的整體推進策略,以實驗學校為支撐,以骨幹教師為研究物件,深入進行了合作學習的研究。課題組組織了專題研討,凸顯美術學科教學特徵,在合作學習的研究中培養學生獨立思考的習慣,培養學生分工合作和正確交流的習慣,讓學生學會表達,養成認真傾聽習慣,善於肯定別人優點,在合作學習的藝術實踐中,提高學習與動手的能力,展示小組合作學習的優勢。

(3)探究學習方式帶來師生教學的變革。在探究學習的過程中,問題的設定與呈現是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創造性,促進學生主動思考的重要前提,是實施探究學習的關鍵環節。在以往的美術課堂教學中,由於過多地依賴教科書,強調以教師為中心,因而忽視了學生的主觀能動性。面對探究學習的研究,能否調動學生的廣泛參,發揮教師的引領作用關鍵在於探究問題設定是否科學、合理,問題的呈現方式是否具有藝術性。要考慮到問題設定難易程度的相關因素,學生的興趣愛好,多種結論存在的可能,呈現方式的學科特徵等。對同一問題的探究,採用不同的探究學習的方式,對學生探究能力的培養,調動學生探究的興趣與積極性。

5、課堂教學反思的問題研究

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的深入推進,呼喚更多的學習型、科研型、反思型教師,以此體現美術教師的專業素養與課堂教學深入研究。我們在聚焦課堂教學問題時,依託課題研究,總結美術教育課程改革的經驗與問題,形成綜合性、創造性地解決美術課堂教學問題的能力,不斷提高教師的反思能力,提高駕馭課堂教學的能力素質。反思是當前美術教育研究倡導的新形式,我們應該從課堂教學的困惑中尋找問題,從美術教育的現象中捕捉問題,從美術教學的交流、研討中發現問題,從學科發展中確定問題,找準問題反思的點,有利於明確反思的方向,從而在發現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中提高自身的反思能力。

(1)美術課堂教學反思促進了教師觀念轉變。美術課堂教學的反思是在深入學習新課程理念的基礎上,全面認識和理解美術課程標準的精神,緊密聯絡美術課程改革的實際,在貫徹臨沂市美術學科課程改革推進規劃的程序中,抓住課堂教學的主陣地,深入研究課堂教學問題與對策,不斷解決推進中新的問題,在問題研究中轉變教師的思想觀念,有效提高反思的效益。

(2)美術課堂教學反思增強了教師科研意識。美術課堂教學在課改中引發了一系列的問題,需要透過美術教育科研提高認識,分析問題,研究策略,找到解決問題的途徑與方法。在美術課堂有效教學的策略研究中,新舊理念的碰撞,教學內容的變化,美術課程的拓展,創新意識的培養,評價方式的多元,媒體輔助的手段等方面都會引發問題研究的話題。

(3)美術課堂教學反思拓寬了教學研究領域。美術課堂教學的反思要體現在教材內容、教學目標、教學環節、教學評價、教學資源等方面。如何全面理解美術課程改革的積極意義,準確把握美術課程新的理念,在課堂教學的研究中,提高研究的效益,拓寬研究的思路,針對美術課堂評課的研究,在觀課、議課中加強反思,多視角深化美術課堂有效教學的研究。我們組織了部分中小學美術骨幹教師在美術評課的新思想、美術評課的新途徑、美術評課的新拓展、美術評課的新保障等四個方面,從美術課程理念的高度和評課、觀課、議課的維度,深入進行了有效評課的研究。

6.、課堂教學評價的問題研究

美術課堂教學以促進學生的發展作為教學評價的目標。教學評價從評價物件的角度,應當包括課堂教學評價、教師評價和學生評價三個方面;從評價的功能角度,應當包括形成性評價和終結性評價兩個型別。各類評價的側重點有所不同,其操作的方法也是不一樣的,但是在內容與目標上應當體現為了學生全面發展和有個性發展美術課程的核心理念。評價也是解決教學中亟待解決的問題,真正體現評價的功能與價值。 隨著美術課程改革的不斷深入推進,評價的導向性越來越顯示出來,其診斷功能、改進功能、鑑定功能、激勵功能和導向功能也在評價中得到印證。由於美術學科特殊性,與其他學科相比較不應強調太多的規範性,而應根據學科審美特點和情感體驗,崇尚多樣性,要注重人的情感與智慧品質,使評價在學生髮展中起到積極效應。

(1)課堂教學評價的準確性。美術課堂教學的準確評價要體現真誠性,要發自內心的評價,學生對教師評價是敏感的,因此教師的評價必須發自內心的、真誠的,才能體現評價的激勵作用;美術課堂教學的評價要體現針對性,不同的教育物件有著不同的認知與心理特徵,要依據教學內容、學習習慣、學習方法、情感態度等,分層次、分物件的評價;美術課堂教學的評價要體現多樣性,要根據青少年學生的特點,求新、求奇、求趣的心理,評價要經常變換方式,體現評價的靈活、多樣、適時。

(2)課堂教學評價的過程性。美術課堂教學過程性評價是關注教師和學生教與學的規範與務實,是由單一評價向質與量評價轉變。美術的評價往往是採用量化考核的分值來硬性評價,忽視了現代美術教育體現的豐富情感和活動參與的態度評價。因此,要從學生實際出發,主觀的量化向客觀的描述性分析評價、軟性評價轉變,多給學生多一些鼓勵和信心,適度地指出問題,減少隨意性和主觀性,尊重學生審美個性的差異發展。

(3)成長記錄評價的導向性。美術課堂教學的導向性評價是依託一定的氛圍和載體進行的,而現時流行的是成長記錄的方式,無論專案、格式如何,其目的是透過成長的痕跡,記錄學生成長的過程,促進學生的發展。

二、研究成果

1.、提升了教師美術課堂教學研究的能力以水平。透過《小學美術課堂有效教學的策略研究》課題研究,以推動美術課程改革為目標,聚集了臨沂第七實驗小學熱心課題研究的骨幹教師,聚焦了美術課堂教學,關注了有效教學策略,鍛鍊了一支隊伍,提升了教師課堂教學能力的能力,提升了教師的基本素質。

2、增強了教師美術教育科學研究的意識和能力。透過《小學美術課堂有效教學的策略研究》課題研究,讓一大批美術教師在教育科研的平臺上,展示了教育科研的能力與實力,在美術課堂教學中增強了科研意識,提升了教師的教育科研素養。

3、拓寬了美術課程資源與資訊科技整合的渠道。透過《小學美術課堂有效教學的策略研究》課題研究,發揮了美術課程資源的優勢,凸顯了與資訊科技整合的優勢,提高了美術課堂教學資訊科技的水平,強化了美術學科的特點和課堂教學的技術操作。

4、 凸顯了學校美術教育與校本課程開發的特色。透過《小學美術課堂有效教學的策略研究》課題研究,培育了一批美術骨幹教師,開發了一批美術校本課程,突出了美術教育在實施素質教育中的地位與積極作用,展示了臨沂第七實驗小學美術教育特色研究的成果,為臨沂第七實驗小學的高質量的素質教育推進做出了貢獻。

5、 展示了課題研究在美術課程改革中引領作用。透過《小學美術課堂有效教學的策略研究》課題研究,加快了我校美術課程改革的程序,教研依託科研提升,科研依託教研深化,加快了骨幹教師的培養,展示了一批研究成果,對我校的美術課程改革起到了引領作用。

實驗課題《小學美術課堂有效教學的策略研究》,經過近二年的研究,現已完成了研究的目標與任務,取得了較為豐富的成果。但是,隨著美術教育課程改革的深入推進,還有許多課堂教學中的問題需要研究,課題組感到美術課堂教學問題與有效教學策略研究是長期性的,不能因課題結題而停止研究,這是教育研究永恆的主題。面臨美術課堂教學新問題的產生,新的課題研究也會孕育而生,關注課堂教學的熱點、難點問題,是我們今後研究的新任務、新課題,特別在國家大力實施教育均衡發展戰略中,美術教育的地位與作用也越來越顯示出來,也是美術教育研究面臨新的研究課題與新的挑戰,美術教育研究任重而道遠。

《小學美術課堂有效教學的策略研究》課題研究只是一個階段針對若干問題的研究,我們要繼續在有效教學策略的研究中,提升我校美術教育品質,在課程改革和教育均衡推進中作出新的貢獻。


【國小美術課例研究報告】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