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屋>作文> 高考作文立意預測

高考作文立意預測

2015高考作文立意預測

2015高考作文題目預測之一

語言的力量

【題目】

閱讀下面的文字,根據要求寫一篇不少於800字的文章。

大師有言:“語言,要像陽光、花朵、淨水。”

語言是傳達感情、溝通交流的工具,但是如果運用不當,雖然無心,也會成為傷人的利器。正所謂:“良言一句三冬暖,惡語傷人六月寒。”

如果我們能在自己的心裡產生光明的見解、芬芳的思想、潔淨的觀念,形成陽光、花朵、淨水般的語言,與他人共享,就能擁有一段豐美的人生。

要求:選準角度,明確立意,自選文體,自擬標題;不要脫離材料內容及含意的範圍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襲。

【寫作指導】

此材料開頭引用了佛教臨濟宗第48代傳人星雲大師的話,清楚地表明我們所提倡使用的語言應像陽光一樣溫暖人心,像花朵一般美麗,像淨水一般明澈。這是命題者的命題導向。第二段談及語言在交流溝通中的重要作用,同時引用俗語,從反面說明不恰當的語言在交往中產生的負面影響。第三段進一步說明光明的見解、芬芳的思想、潔淨的觀念分別是產生陽光、花朵、淨水般的語言的途徑,既照應了第一段,也是對第二段內容的深化。三段材料都從“語言”出發,涉及語言的作用、語言的負面效應、優美純淨語言的產生途徑等內容,環環相扣,邏輯嚴密。

如果注意到材料之間的邏輯關係,那麼此題的最佳立意則非常明確:語言是傳達感情、溝通交流的重要手段,不僅要學會運用潔淨優美的語言,避免因語言使用不當造成負面影響,更要深入思考,掌握潔淨語言的方法,即努力提高個人修養,形成正確的見解、健康積極的思想和潔淨的觀念。

本題對審題能力和作文的思維深度有較高的.要求。如果審題不仔細,分析不透徹,忽略材料之間的邏輯關係,立意就會偏頗。如將注意力集中於第二段中語言的負面作用,只會使文章流於膚淺;如只注意到第一段中大師的話,大談這種語言的好處,而不能從更深層次思考這種語言是如何形成的,也無法寫出立意深刻的文章。

當前人與人之間的交往越來越多,國家之間的交流也越來越頻繁,國際化全球化趨勢不斷加快。本材料正與當前社會發展趨勢切合,與現實生活密切相關,能引導考生深入思考生活、思考人生、思考社會。

【構思導引】

由於材料對思考的深度和邏輯性要求較高,因此本題適合寫成議論文。

構思角度一:

如果我們能在自己的心裡產生光明的見解、芬芳的思想、潔淨的觀念,形成陽光、花朵、淨水般的語言,與他人共享,就能擁有一段豐美的人生。

立意方向:

1.可採用層遞式結構,按照“是什麼—為什麼—怎麼樣”的層次來寫。首先分析什麼樣的語言是“陽光、花朵、淨水”般的語言,接著論述為什麼要擁有這樣的語言,最後深入探討形成這種語言的途徑,即透過努力學習、不斷思考,提高個人修養,潔淨自己的心靈等方式。

2.重視“形成陽光、花朵、淨水般的語言”的途徑,即“在自己的心裡產生光明的見解、芬芳的思想、潔淨的觀念”,並強調它所帶來的結果是“與他人共享,就能擁有一段豐美的人生”。接著深入分析怎樣才能掌握這種語言,掌握後能帶來什麼好處。

3.言為心聲。語言是內在素質的體現,語言是心聲的流露。學會運用陽光、花朵、淨水般語言的根本在於自己的內心。因此要不斷提高自身修養。

構思角度二:

語言是傳達感情、溝通交流的工具,運用不當,即使無心,也會成為傷人的利器。正所謂:“良言一句三冬暖,惡語傷人六月寒。”

立意方向:

談語言作為傳播媒介的作用,可先從正面論證,列舉一些使用語言交流成功的例子。再從反面出發,列舉因語言運用不當,溝通失敗傷害他人的事例。正反對比,能增強說服力。最後從如何獲得這種語言的角度談具體方法,照應題目。

【寫作誤區】

審題時如果不注意材料間的邏輯關係,會斷章取義,使理解流於表面。只注意第一段材料,容易將作文寫成對美好語言的讚揚。只注意第二段材料,則會只從語言是傳情達意的工具方面展開論述,或抓住“良言一句三冬暖,惡語傷人六月寒”這句俗語不放。

在分析材料時,必須全面、辯證、深刻,這也是近年來高考作文命題的要求。

2015高考作文題目預測之二

傷疤與美麗

【題目】

閱讀下面的文字,根據要求作文.(60分)

每個人必經歷免疫預防接種和伴隨而來的短痛,有些人還因此在身體留下疤痕。這疤痕看起來並不美麗,但卻是身體健康和具有免疫功能的證明。

不少人缺乏預防和預警意識,往往在身體留下這樣或那樣的疤痕。有些人往往採取整容的辦法祛除疤痕,證明健康、美麗和沒有受傷。

要求:①自選角度,確定立意,自擬標題,文體不限。②不要脫離材料內容及含意的範圍。③不少於800字。④不得套作,不得抄襲。

【材料解讀】

本題延續了2012年以來廣東高考作文“材料引……”的命題模式,題目形式上與2014年的廣東高考作文題接近,為材料引出寫作範圍的新材料作文。

本次材料作文屬於新材料作文中理論觀點型的材料。材料由兩段話構成,分別就“預防意識”、“疤痕”和“健康”三者的關係展開闡述,為考生留下辯證思考的空間。

(一)關於材料的範圍

材料的範圍可以理解為“一箇中心,兩個基本點”。“一箇中心”即材料中的“疤痕”,兩個“基本點”即材料中的“預防”和“健康(或美麗)”。考生需圍繞“疤痕”與“預防”或“健康”的關係展開。

(二)關於材料的內容

“內容”指材料的表層資訊,主要是針對三個關鍵詞語的表層理解。

(1)關於“疤痕”:主要指瘡口或傷口癒合後留下的痕跡,即人在經歷某種創傷後留下的痕跡。考生也可將“疤痕”轉義為“傷痕”、“傷疤”等,但應注意將“疤痕”與“足跡”、“痕跡”區別開來,如考生將其理解為成長路上走過的痕跡(無經歷痛苦失敗),則應視為對關鍵詞的理解不正確。對於“疤痕”這一關鍵詞,必須在文中予以明釦。

(2)關於“健康(美麗)”:主要指一個人在身體、精神和社會等方面都處於良好的狀態。此處的“健康(美麗)”在文中既可明釦,也可暗釦。

(3)關於“預防”,指事先防備,在材料中指為了健康(美麗)而提前做出的防備措施。若考生將“預防意識”理解為“防患意識”,也屬於對材料關鍵詞的正確理解。

(三)關於材料的含意

“含意”指材料中的隱含資訊。在這裡主要是針對“疤痕”和“健康”做出的深層理解。

(1)關於“疤痕”的含意和範圍:

材料中的“疤痕”可從比喻義和象徵義兩個方面進行外延,如將“疤痕”理解為精神上的“疤痕”,心靈的創傷,歷史的疤痕、國家的疤痕,民族的疤痕等等。

(2)關於“健康(美麗)”的含意和範圍:

材料中的“健康”既指人的一切生理機能正常,沒有疾病或缺陷,它也可以因“疤痕”含意的延伸為“人在成長過程中的收穫”,如教訓、啟發等,它還可以指事物的正常情況,如國家、民族的正常發展等。

【一類上作文展示與點評】

月缺是詩

“月滿是畫,月缺是詩”,疤痕對於大多數人來言,或許都是個遺憾。但毋庸置疑,它有它存在的意義與價值,因而我們不必苛求,缺憾也同樣可以擁有雋永的詩意。

挽起袖子,我們可以看到接種留下的疤痕,年幼時的我曾經細細地窺探它,這樣一個麥色的小環中,圈住了多少的回憶,不經意間與之邂逅,我不禁為之一笑。我從不因它耿耿於懷,或許它於身體而言是一個缺憾,但在我心裡卻是一首滿帶記憶的精巧小詩。

一道疤痕,是不是真的疤痕或許取決於人的心態。誠然,我們不應認為一切對疤痕的修飾都是苛求,但不可否認,在現在的社會中,有許許多多的人眼裡容不得一丁點的身體上的“沙子”,為了追求完美無瑕而奔走著,這樣的過分苛求不一定能隨心所欲,倒可能適得其反。其實,於普通人而言,些許的瑕疵又有何害?

魯迅說過:“有缺點的戰士終究是戰士,完美的蒼蠅也只不過是蒼蠅。”我們是否該駐足,留意一下疤痕是否在一個人的生命價值中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身體上的疤痕就好比藝術作品上的瑕疵,《蘭亭序》上也有王羲之塗抹的筆誤,這些疤痕也掩蓋不了“天下第一行書”的輝煌;維納斯女神像、《富春山居圖》《紅樓夢》都有遺憾與疤痕,但它們仍是公認的藝術巔峰;著名鑑賞家楊仁愷甚至語出驚人:“沒有一點欠缺的是贗品。”

於人而言亦如此,身體的疤痕又怎麼掩蓋住內心的熠熠光輝。“金無足赤,人無完人”,或者這些疤痕與人的優點一樣,同樣彰顯著一個人的特點與本色。一個內心空虛的人,才往往極盡“美化”之能事,因而我們不應苛求身體完美無瑕,坦然接受這些瑕疵疤痕,將精力投擲於更有價值的地方。

海南有一種極名貴的木材“黃花梨”,之所以名貴,是因為它身上有風雨侵蝕過後留下的傷痕,這些傷疤紋理清晰,令人驚奇,人又未嘗不可?你可以用你的傷疤和敢於要跌宕起伏的精神贏得世人的驚歎!

托爾斯泰說:“一個人的魅力是由光明與陰影組成的。”我們不應將精力放在苛求身體完美無瑕的事情上,疤痕也可以有雋永的詩意,正如缺月,勾出一道美麗的弧線。

【評分】58

【點評】本文用詩意的文字、辯證的思考和嚴密的論述展現了考生靈動的才智。題目“月缺是詩”暗含了材料核心內容,將"月缺•疤痕"兩者並聯,富有詩意。主體緊扣材料,推己及人,由談自己年幼時接種留下的疤痕是“滿帶記憶的精巧小詩”,再進一步推及“疤痕對於一個人的生命價值”,以《蘭亭序》、維納斯女神像、《富春山居圖》和《紅樓夢》類比,力證“月缺是詩”。文末作者擺明態度“坦然接受這些瑕疵疤痕,將精力投擲於更有價值的地方”,並以“黃花梨”為例佐證觀點。結尾扣題,收束有力。


【高考作文立意預測】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