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屋>讀後感> 山居筆記讀後感

山居筆記讀後感

山居筆記讀後感

篇一:山居筆記讀後感

山居筆記是本關於歷史、文化、地理、美術的書。跟隨著餘秋雨思緒的腳步,他在山居中對中國五千年文化的省思,以一種閒散的方式將它用筆記錄下來。他彷彿對中國文化做出一次批判;將現實與歷史結合,用文字去剖析一個王朝的興衰,記錄著東北土地上的流放,站在走過歷史的這塊土地上,吟著蘇東坡的《赤壁賦》、《念奴嬌》,隱約聽到廣陵散已經響起……  

當我一走進,那已斑駁的碑文向我傾訴整個王朝的興衰,已無昔日《木蘭圍場》的風光,臥倒在這的只剩整座山林。這時我彷彿看見一個老人逐漸被歷史的洪溝吞沒,沒有什麼怨嘆,只留下一座承德山莊。凝視這已走進歷史的歷史,我內心一股無法言喻的悵然,悄悄化作淚從眼角溢了出來。感傷這段歷史的所摻雜的苦澀和淒涼,也感傷用生命來奠祭這段歷史的文人。走向流放者的土地心中又是一種不同的悸動,在地理課本上讀到的它,是那麼樣的展現因工業,而發達的生命力;是那麼樣的展現因農業發達而擁有的豐饒,怎麼也無法聯想起它曾揹負著流放者那份在心裡的高貴和不屈,孕育過流放的下一代。

北大荒已不再是北大荒:流放者也已不是流放者,時間的遞嬗。將這段過往帶走,但流放者的精神及其意志帶不走,因為它已生根,而那脆弱的都城,雖已化作塵土,但那曾經的繁華,已被接承。在十萬進士這一篇裡也使我感觸不少,因為一個神聖的科舉制度,居然可以讓人搞到一片黑暗,原來是一個爭取人才來做官,變到一個大家都變成封閉的讀書人,只知道在那一些《四書》《五經》裡面打轉,而不知道要去讀一些實用的書,到頭來,我的中國傳統的科舉制度就只是培養出一些只知道反口仁義道德而骨子卻跟一個三歲小孩一樣(什麼都不知,什麼都不會),有的還更可惡的是靠關係就可以做官而不是靠自己的實力去爭取到的,還有包庇這些人的人也很可惡,如文中李實對權德輿說:「你可以照我排的名次一一錄取,否則,你就會貶到外地,到那是後悔莫及!」還好這一次李實沒有成功,可以算是不幸中的大幸了吧,但是並不是每一次都是那麼幸運的逃過的……  我清楚的瞭解現在的我要去思索那五千年的文化,只能望洋興嘆,即使耗費一生去探索,也只有徒勞無功。也許去看看那千年書院,感嘆那已不再有的朗朗書聲;也許去走走那曾有許多商行的山西,體會那曾有的繁榮;也許揹著行囊走向那未知的土地,才能感受那文化的衝擊……

篇二:山居筆記讀後感

似乎《山居筆記》是繼《文化苦旅》之後的又一力作,就這麼邊看邊胡思亂想,一天下來,我還把這本書看完了,還萌生了如此之多不相關的想法。

筆記中有大量關於科舉的論述,只是我無心去關注他,我關注的是當今大學評價人才的標準。有時候評什麼社會罵我們急功近利,真的你有什麼資格??

雖說現在大學普及化,但是應該說絕大多數優秀的人才還是在大學中,作為教育者,你們就應該有一套適合的培養體系,並有合適的評價體系來評價一個人才的成長。而現在的`大學呢?所有的評價單一化,只注重結果不注重過程。舉我自己的例子,例如實踐課,本來是最能體現過程的價值,可是到了最後評價,老師看的是你的一紙報告,絕非看你實際操作了沒,對過程熟悉了沒。記得大二,課程設計,需要搭建一個電路,功能實現電子計時。我們是兩人一組,我們組是最早完成任務的,並且答辯的時候,老師的問題我們也對答如流。可以說我們的電路設計出來後,我們班有一半的電話是我幫忙調試出來的。可以說老師是應該看到的,可是最終的成績我們是良好,其他人是優秀。其實如果是一次的話,我決對不會今天拿出來說事,可是這種事一面再,再而三地發生。如這學期的實驗課,應該說老師要對每次學生的實驗情況要了解的,我記得每次實驗基本上也是我最早完成程式的編寫,除錯,有時還會發現老師給的例子的小錯誤。程式更是最容易被複製的,老師難道不知道嗎?可是最終成績出來,我又是良好,平時複製的程式的同學有的得了優秀。再比如這次的畫圖,關於圖,我之前也發過兩篇文章,有的同學一開始不設計,等著別人發現錯誤,擦了重畫,直到人家基本成型了,沒有錯誤了,於是他拿著尺子量著複製過去。到了答辯的時候,“乾淨”的圖紙反而博得了老師的歡心,這算什麼玩意??

我自持自己是一個認真做事的人,一件事下來了,我如果有能力,我會盡力把他作好,但是如果每一次認真做事的結果,並且結果還是不錯的情況,在學校裡就遭遇各種評價的失衡,多次以後,我還會堅持著腳踏實地地做事嗎?我在心裡給自己打一個大大的問號?


【山居筆記讀後感】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