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屋>工作計劃範文> 教科室工作計劃

教科室工作計劃

2017年教科室工作計劃

  第1篇:學校教科室工作計劃

  一、指導思想:

  以現代教學思想為引導,繼續加強和豐富學校的特色建設,要以課程改革為切入口,以發展和創新為動力,加強教育理論的學習,更新教育思想,在教育改革和發展中搶佔制高點,掌握主動權,為夯實學校的發展內涵和辦學水平做出應有的貢獻。

  二、工作目標:

  1、做好教育科研的常規管理工作,注重教師的學習和積累,嚴格按《學校工作計劃》。要求開展工作,檢查工作,評估工作。

  2、對省級的三個課題要加強研究力度,在深入實施過程中做好階段性成果的彙總工作和中期彙報工作。

  3、積極開展"新教育實驗"研究,努力將教育的理想轉化為教育的現實,最大限度地開發人的潛能,促進人的最最佳化發展。

  4、圍繞新課程改革,組織教師自學、討論、寫心得體會,教海沙龍,邀請專家學者作專題講座,外出培訓教師回校作專題報告,骨幹教師輪流作教學經驗介紹等。

  5、在學校的教育與教學活動過程中,滲透研究性質的問題,並注意一個提煉的過程,力爭做到三結合:活動、實踐的方案與理想、現實相結合,朱棣文精神與研究內容相結合,學習實踐與研究提煉相結合。

  三、具體工作:

  1、每月做好教科研工作的月報表工作。

  2、在期初、中、末根據研究的需要,對課題組長培訓,內容分別為各子課題中期報告的彙總、撰寫和資料、成果等相關問題進行指導。

  3、做好教科研工作手冊的填寫工作,重過程積累,使手冊具有開放性,創新性和靈活性。

  4、在做好教海沙龍,課題組活動的記錄整理工作的同時,積極整理和收集教師的教學感悟、教學反思、案例設計,及時篩選,結整合冊。

  5、做好教育科研的校園網路的主頁工作,定期、經常性地給主頁提供新的教科研動態和教科研資訊。

  6、結合綜合實踐活動課程,圍繞學生自主確立的主題開展實踐研究活動,在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學習品質的同時造就一批"特長小明星",使學生的綜合實踐能力和思想道德水平在板塊式的活動中得到全面提高。

  7、繼續做好投稿登記獎勵工作,一線教師每學期對外投稿不少於二次,並列入考核範圍,經登記核實,期末兌現津貼。

  8、教師每月10日前上交一篇教學隨筆(星級教師每週完成一篇),每學期上交5000字以上的讀書摘抄,學期末進行考核評比。

  9、出版《教育通訊》2期,《感悟教育》一冊,主課題成果彙編二冊。

  10、圍繞課題研究的實際情況,舉辦相關的專題講座,邀請專家、名師、學者來校直接指導課題組人員做好課題中期彙報的有關工作。

  11、做好《朱棣文精神在小學教育中的實踐研究》的中期成果彙報工作,總課題和各子課題都要,對已有的實驗資料進行整理、分析,完成中期報告。

  第2篇:馬甸中學教科室工作計劃

  隨著新課程改革的不斷深化和素質教育的深度推進,提高課堂效益、構建高效課堂成了教育教學領域的熱門話題。本學年我校要提高課堂教學的質量和效益,努力挖掘學生學習的潛能,提高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

  在實踐高效課堂的過程中,要以“迴圈差異”教學法推進活動為契機,以觀摩課、研究課、彙報課等課例為載體,透過互相研究、相互借鑑、相互學習,形成了濃厚的教學研究氛圍;以促進學生良好習慣的養成為主攻方向,充分挖掘和利用全體教師的智慧,深入開展教學研究,加大教研力度,踏踏實實的開展了一些形式多樣的教學實踐活動,不斷尋求打造高效課堂的策略和措施。本學年教科室工作,主要從以下幾各方面談起:

  一、共同教研——打造高效“迴圈差異”教學法的前提和保障

  根據學校的要求將課本各個單元分配給各位老師,每個單元在提前一週前,責任教師將每課時的導學案打印出來,教師人手一份。這樣,教學內容由多位教師分散備課,備課的內容少了,減輕了教師的工作負擔,。要求有學習內容、學習目標、重難點、教學準備、自學提示、檢測練習、討論更正、練習設計等環節。備課時留下課後反思。個人備課完成後,組內每週三下午及時進行交流研討活動。對教學設計中的學習目標、自學指導、教學重難點、教學過程、課堂練習、課後作業等環節進行逐一推敲,在保持共性的基礎上,教師個人可以根據班級的實際現狀,個人教學風格,對教案進行進一步的修訂。這樣的教學設計經過分工備教、交流研教能夠保證較高的質量,有較強的可操作性。

  再次,群策群力,搞好各項活動。各項競賽和質量測試與反饋活動在教師的精心準備下,依照教學計劃有效的開展,圓滿的完成。全體教師能有計劃地組織單元測查,並且能密切關注優秀率和及格率,做好每次測試後的分析與講評。特別是平時的各種質量檢測還有期末複習,大家能及時交流,發現問題,及時糾正,每位教師能利用課餘時間,積極上網查尋資料,出試卷,討論問題,真正做到資料共享,做到理論與實踐相結合。教師互學互促,紮紮實實做好常規工作,做好教學的每一件事,查漏補缺,培優輔差,立足課堂。

  二、觀摩引領——打造高效“迴圈差異”教學法的依託力量

  (一)專業引領——強化“高效”意識

  為了致力追求並實現高效課堂,由我們的教科室牽頭策劃,組織教師進行了交流:“如何打造真實、高效的`課堂?”教師積極參與其中,以提供的真實的案例為載體,立足課堂教學,結合自己的教學經驗,及時跟貼,共研“高效”。在交流中,讓教師深刻地體會到:高效的課堂,就是要變“帶著知識走向學生”,為“帶著學生走向知識”的師生共同發展的生態性課堂,並立足課堂不斷追求高效、有序的教學,力求在有限的時間內,讓學生獲得更好的發展。在聽先進的理念,交流經驗智慧的過程中,我們對“迴圈差異”教學法有了進一步的認識。

  (二)撰寫案例—— 探求“迴圈差異”教學法策略

  本學期,我們充分藉助網路這一載體,談自己“迴圈差異”教學法的理解和感悟。我們的理論有了進一步的昇華。

  (三)骨幹引領——在實踐中求發展

  我校有區級骨幹教師5名,鎮級骨幹教師8名,為充分利用學校優質資源,更好的將理論運用於實踐,我校組織了“骨幹教師”觀摩研討課,以“以點帶面同發展” 的形式,以示範引路、全面鋪開、智慧共享、優勢互補和吸收創新的原則,促使我們教師在“自我反思、同伴互助、專業引領”的基礎上,完成實踐與理論的對話,共同探求適合學科發展的”高效策略”。

  三、博採眾納——打造高效“迴圈差異”教學法的資源寶庫

  博採眾長,彌補不足。本學期我們利用校園網路動員組織教師寫教學反思,給教師提供即時交流的互動平臺,網路教研在我們中間悄然興起,悄然滲透在一次又一次的教研活動中,滲透進每一位教師的心靈。篩選本校的外校的外校的“迴圈差異”教學法成果,優秀的案例與反思,讓教師互動學習,細心交流,它逐漸成為我們備課、評課的平臺,培訓、交流的平臺;談心、資源共享的平臺。促使我們在學習和交流中不斷的成長。

  四、構建高效“迴圈差異”教學法的具體制度

  (一)校級領導管理。

  1、校長是第一責任人,是身體力行者。校長負責抓“迴圈差異”教學法課堂,制定“迴圈差異”教學法制度,指導學校教務處與教研組制定“迴圈差異”教學法計劃,發動全體教師積極參與高效課堂。

  2.校級領導帶頭學習“迴圈差異”教學法理論,向教師介紹教學研究方法,指導各部門開展“迴圈差異”教學法活動,成為教師的專業引領的核心力量之一。

  3.校級領導要帶頭學習“迴圈差異”教學法方案,及時瞭解研究動態,發現問題修訂研究計劃並及時給予指導。

  (二)高效課堂職能部門管理。

  1、學校教科室處具體負責“迴圈差異”教學法工作。

  2、學校教科室負責“迴圈差異”教學法具體策劃,組織課題組成員,定期學習理論,舉辦課題講座,交流研討,舉行資訊交流會或讀書彙報會。

  第3篇:教科室工作計劃

  為了全面實施素質教育,進一步深化課程改革,不斷提升教師專業素質和教學水平,確保教育教學工作持續快速發展,根據縣教體局及我校整體工作要點及發展思路,特制定如下校本教研計劃.

  一、指導思想

  堅持以我校“主體參與型”教學模式的實施為契機,以提高教學質量為中心,以教科室為研究場所,以課堂教學為主陣地,開展以“研、說、聽、評”四位一體教研活動模式為載體,以最佳化課堂教學為突破口,以“教案學案一體化”的實施為契機,進一步探索提高學校教學質量的校本教研新思路。

  二、目標和任務

  1、透過教研培訓和理論學習,教師的教育觀念,執教水平,專業素質進一步得到提高。

  2、透過專項教研活動,每位實驗教師都能主講教育理論和教學實際相結合的典型案例講座,能寫出“三個好”,即寫一篇好的教學案例,寫一篇好的教學反思,寫一篇好的教研論文,力爭使每位教師撰寫的案例、反思、論文都能入選學校教學網,實現校本教研網路共享。

  3、完善教研製度,用制度保障教研活動的具體實施。透過教研,確保學校教學質量穩步提高。

  4、透過校本教研活動使七、八年級每位都能實施教案學案一體化教學。

  三、主要工作及措施

  (一)加強理論學習,提升教師的教育理論素養。

  為了促進教師專業化成長,使大批教師理論和實踐水平雙提高,進一步完善學習制度,加強學習管理。

  1、採取集中學習和自主學習相結合形式進行。加強《課程標準》、校本教研等基礎理論和現代教育理論的學習,強化用先進的教育理論指導教師解決教學實踐中具

【教科室工作計劃】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