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屋>總結範文> 走進新課程學習總結

走進新課程學習總結

有關走進新課程學習總結

  科技在發展,改革在深入,國際化的大都市呼喚一流的教育。作為學校教育和終身教育的奠基階段的學前教育,也緊鑼密鼓的拉開了課改的序幕。我們深知:要構建一流的學前教育,必須深入實施課程改革,以積極的姿態來迎接挑戰,與改革同命運、共呼吸,把握機會,領會課程的精髓,提高教師的專業化水平。莊行幼兒園在二期課改新理念的指導下,透過深入廣泛的學習實踐,我們深深感到,課程實施的過程還是一次園本化課程構建的過程,是一個教師專業化水平提升的過程,也是一個塑造21世紀一代新人的過程。

  面對新理念,我們在不斷學習、思考與實踐中,尋找適合幼兒園發展的,又能全面實施新課程的途徑。以下是我們的思考與探索:結合我園環境教育特色,以“因園而異”、“因人而異”去構建選擇性課程,突出課程的有效整合、師生共建,確立開放的、整合的教材觀,明確每一位教師既是教材的開發者、又是教材的實施者、創造者,積極推進園本化課程的建設。

  1、學思結合,全面領悟新課程

  《上海市學前教育綱要》和《指南》的出臺,為我們確立了先進的教育理念。開學以來,我們利用政治學習、業務學習、教研活動和一切可以利用的空餘時間,組織了各種形式的學習活動。傳達上級課改精神、觀看新課程輔導報告錄象、組織專題討論、開展參與式培訓、問答式諮詢等等。一次次的學習與領會、討論與反思,教師們經歷了一個從不理解到逐步理解,從畏難、知難而上到熱情接納的過程。

  首先,我們做到園領導先行一步,抓緊自身的學習,反覆研究領會新課程的精神實質,在每一次組織教師學習之前先確定好本次學習的目的是什麼?要求是什麼?從而有的放矢地組織教師開展學習討論,提高學習的實效性。

  其次,園內成立了課改領導小組,由園長、業務園長、園長助理及三位教研組長組成,每二週召開一次碰頭會,瞭解一線教師所面臨的問題和困惑,商討制訂相應的對策,確保課改能順利推進。這樣透過上下連動,切實轉變教師的教育觀念,確立以幼兒發展為本的'理念。到目前為止,我們全園上下一心,在新課程理念的指導下,以素質教育的啟蒙為核心,突出課程的有效整合、師生共建,確立開放的、整合的教材觀,明確每一位教師既是教材的開發者、又是教材的實施者、創造者。從開學到現在,我們在認真學習《課程指南》的基礎上,分析、研究新教材,在實踐中不斷摸索、選用、創編適合兒童發展的教材。一般是以主題的形式來選用教材的。在具體實施的過程中,老師們可以根據本班幼兒的年齡特點、已有經驗、興趣需要和生成課程來選擇、開發、運用教材。讓課程既面向全體幼兒,又能滿足不同幼兒的需要,讓每一個幼兒獲得充分的、全面的、和諧的發展。

  2、以教研為主陣地,促進教師專業化發展。

  a多種教研形式,開展專題研討。

  為了進一步學習新課程、新教材,我們以教研組為主陣地,採取大組、班組的形式,展開層層推進的學習研討活動。我們根據學習計劃,安排參與式培訓活動、集體與分組、個別學習形式相結合,將課程理念、方案等透過專題進行詮釋、分解、嘗試。具體的操作方案透過班組的形式,透過案例評述、個案記錄等方式進行研討。本學期我們針對幼兒園研究重點,開展了專題“構建富有生命力的課程執行體系”、“探索型主題活動中的共同探索、一起成長”;“以整合的觀念實踐新課程”;“園本性課程的開發與實施”;“新課程各類活動內容與實施”、“讓課程適合每個孩子的發展”等,一系列專題研討,讓教師對新課程理念、內容等有了較為全面的瞭解。

  b創設多種條件,提供教師成長舞臺。

  本學期,幼兒園舉行了教師教育教學比武活動。比武活動分三個專案進行,即教案說課、活動展示及案例評比。教師們根據新課程要求,以探索型主題活動的形式,開展了較為豐富、形式多樣的學習活動。如“幫媽媽切蘿蔔”、“造房子的工具”、“家鄉的牧場”、“有趣的數字王國”等,幼兒在廣泛收集資料、已有一定生活經驗的基礎上,活動過程自然、活潑。教師還注重為幼兒創設良好的、能引發幼兒與環境互動的各種材料,幼兒能大膽自主地參與活動。教師在活動中及時記錄幼兒的操作情況,把握與關注幼兒生成的活動,幼兒學得主動而積極,所表現出來的創造思維、動手能力都可以感受到教師在推廣與實踐新課程中的心血。在案例評比中,教師們將教學活動、主題探索活動中幼兒所表現出來的言行,透過教師的分析、反思予以呈現,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為了提高教師多媒體制作的能力,幼兒園舉行了教師的“班級網頁”製作評比。各班教師充分挖掘潛力,以幼兒學習、成長為主線,製作了內容全面、充實、豐富的網頁,為班級管理提供了很好的舞臺。

  3、下放課程選擇自主權,協調好“共同性課程”與“選擇性課程”的關係。

  在實踐新觀念時,我們還要求教師能對新課程進行選擇性、反思性地學習,這種反思必須是對舊觀念的擯棄,對新觀念的理解與探討基礎上進行的。我們注重尋找理論依據解決教師實踐中的共性問題。

【走進新課程學習總結】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