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屋>職場> 職場白領,生活無憂卻感到壓力很大

職場白領,生活無憂卻感到壓力很大

職場白領,生活無憂卻感到壓力很大

職場白領 生活無憂卻感到壓力很大

企業中市場部人群更容易倦怠。在一個企業中,市場部的不確定性更強,壓力更大。而當種種壓力襲來時,他們的精力也就更容易耗竭。

婚姻中有“七年之癢”,而在當今職場,有些人工作不到7個月,便已“癢不可支”。據4月底出爐的《2008中國職場人士工作倦怠現狀調查報告》顯示,在一項以網路上100萬上班族資料庫為基礎的調查中,61%的上班族感到壓力較大,近2/3的人對工作興趣索然。中國人力資源開發網公佈的另一組資料顯示,近50%的工作倦怠者就業未滿4年。職業倦怠似乎成了現代社會的通病,在人們身邊蔓延……

74.6%的人職業倦怠

專家告訴記者,工作倦怠通常指心理能量在工作中枯竭、耗盡。隨之而來的是身體疲勞、對工作失去熱情。心理學家馬斯洛將其表現概括為三種症狀,即情感衰竭、玩世不恭、成就感降低。

情感衰竭是指沒有活力和工作熱情,感到感情極度疲勞。此次調查顯示,27%的人有較嚴重的情感衰竭;61%的職場人士感到工作壓力較大,下班後精疲力竭。在外企幹了3年的小杜告訴記者,現在她就靠每月外出旅行兩天來減壓。“但不管在哪個城市,我想的全是工作。所以我最近辭了職,打算徹底放鬆半年。”

玩世不恭是指刻意在自身和工作物件間保持距離,對工作物件和環境採取冷漠、忽視的態度,對工作敷衍了事等。專家表示,在心理學上,這也被稱作“去人格化”。調查中,近2/3的人對工作越來越沒興趣,並對工作的意義持懷疑態度。

個人成就感減低則是指傾向於消極評價自己,並伴有工作能力體驗和成就體驗的下降。有關這一項的調查結果多少讓人欣慰,74%的人對自身評價較高,僅4%左右的人認為在工作中沒什麼成就感。

專家根據同時擁有以上表現的多少,將工作倦怠分成了低、中、高三個等級。結果顯示,74.6%的人有一種症狀,為輕度工作倦怠;43.2%的人出現了兩種症狀,為中度工作倦怠;10.8%的'人則同時具備三種症狀,為嚴重工作倦怠。

前4年是職業倦怠高發期

與過去相比,現在的年輕人似乎更容易出現職業倦怠。中國人力資源開發網的調查顯示,近50%的工作倦怠者參加工作未滿4年。工作5年後,倦怠指數有明顯下降,工作16年後,工作倦怠程度降到最低。此次調查也顯示,25歲以下人群中,35%的人出現了職業倦怠,其次為2535歲人群。

而換工作則是職業倦怠的一種典型表現,參加工作不到一年的小陳表示:“真是想不通,我們的父輩居然能在一個單位呆上一輩子!我的同學畢業後,基本上都換了好幾份工作。”

“這種變化與社會整體氛圍有關。”專家表示,首先,現代人把錢看得太重,不少人選擇某個工作並不是出於興趣。加上日益激烈的競爭和工作壓力,他們很快就會身心疲憊。

其次,環境的影響。專家表示,過去人們很少跳槽,而且大多數人都希望抱住一個“鐵飯碗”吃一輩子。但現在跳槽的人越來越多,“捧鐵飯碗”在一些人眼中甚至成了“沒能力”的表現。“人都是容易受周圍人影響的,一旦身邊有人出現了職業倦怠,難免影響自己。”

男性、市場部人士更容易倦怠

除社會和時代背景外,職業倦怠更因人、因職業而異。這份報告便呈現了以下幾個特徵。

男性更易出現職業倦怠。楊東分析認為,在中國傳統觀念中,男性在工作中承載的壓力要比女性大很多。“他們要買房子、養家,但女性往往只需要獨立、有份穩定的工作。”專家則表示,男性在工作中目的性比較強,對最終結果期望更高,因此失望可能更大。

本專科是職業倦怠主流。相比較研究生以上人群來說,這部分人對自己職業定向並不是很明確。楊東將其稱為“貪索期”,即盲目選擇工作,又往往會“三分鐘熱度”。與高中畢業生相比,本專科學生對工作的要求又更高,當期望和現實不匹配時,就容易產生倦怠感。

企業中市場部人群更容易倦怠。在一個企業中,市場部的不確定性更強,壓力更大。而當種種壓力襲來時,他們的精力也就更容易耗竭。


【職場白領,生活無憂卻感到壓力很大】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