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屋>新材料> 事蹟的作文

事蹟的作文

事蹟的作文合集10篇

  無論是在學校還是在社會中,大家一定都接觸過作文吧,藉助作文可以提高我們的語言組織能力。那要怎麼寫好作文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事蹟的作文10篇,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事蹟的作文 篇1

  感人的事蹟,在我的生活中不斷的出現例如:四川雅安市蘆山縣發生7。0級地震,地震已經導致150萬人群受災,雅安各地餘震還在不斷的發生。

  看到這個訊息,我震驚萬分。趕緊在百度上尋找雅安。雅安,位於川藏、川滇公路交會處,是四川盆地與青藏高原的結合過渡地帶,距成都120公里。面積15314平方千米,人口153萬。

  我不斷地閱覽各個網站的報道。其中新華網報道的《13歲少年帶12歲妹妹廢墟下雙手刨出曾祖母》這篇文章,深深地感動了我。

  蘆山縣隆興村76歲的楊歸香婆婆地震時全身被埋,只剩頭露在外面。在楊婆婆幾乎絕望時,13歲的曾孫駱林海已帶著12歲的妹妹蔣青梅在廢墟中找她。楊歸香趕緊呼喚曾孫,剛讀初一的駱林海用手開始挖磚,幫助楊歸香順暢呼吸,又喊妹妹去找鄰居來幫忙。鄰居駱永富、楊成龍來了,4人徒手挖了近30分鐘,手都挖出了血,楊婆婆終於獲救。

  在無法避免的災難面前,平凡的駱林海表現出了驚人的愛心、勇氣與責任。樸實的愛,讓人感動,倍感溫暖。

  在這次雅安地震中,還有許許多多的感人事蹟。地震無情人有情,這就是我們人類在面對災難時所體現出來的真情。

事蹟的作文 篇2

  文明班級事蹟材料 健康向上的班風導引我們前進,良好的班風來自於嚴格、民主的班級制度。每學期初,我們班級根據本班

  一、 班委會團結協作,思想素質優良

  我們班有強烈的集體觀念,有濃厚的班級情感,有堅強的班委會和集體核心,有自己的班級特色。班幹部和課代表起了很好的表率作,大家分工協作,互相配合,班級事務井井有條。每當開學初,我們班讓學生推薦自己信任的班幹部,透過學生評選組建班級組織。在管理班級工作中,不斷培養班幹部自己學會管理班級。定期召開班會,由學生對班幹部進行評議,給幹部們提出合理的建議。

  教師趁機抓住典型來教育大家,這樣調動班幹部的積極性,啟用他們的主動性,提高他們的自覺性,他們主動去幫助一個差生,為班級多做一點實事,如班級有勞動任務,他們能積極帶頭;班級要召開主題班會,他們能精心的佈置、具有特色;出現一些偶發事件,他們能反饋、制止。這樣,班幹部心中有同學、有集體,他們的威信也就樹立起來了,增強了班集體的凝聚力。在班幹部的組織下,學生能完成相當一部分的自主作業,如課前預習、課後討論、聽寫詞語、對批作業、每週的三清等;開展好各項活動,如團隊活動、課間遊戲、體育鍛煉等;完成好各項工作,如每週一大掃除,學生間的學習評價等。

  二、 班風端正、守紀文明

  “班風正才能學風濃,學風濃才能成績好”,將樹立良好班風放在班級建設工作的首位。我們提出“班級是我家,建設靠大家”、“班

  榮我榮、班恥我恥”的觀念,就是要靠集體裡每位同學的悉心經營,同甘共苦,同心同德,增加同學們的集體榮譽感,班級自豪感,形成團結協作,拼搏進取的團隊精神,這種精神激勵著我們不斷向前進,形成了一股強大的班級凝聚力。俗話說:沒有規矩,無以成方圓。經過班隊幹部和同學們的共同討論,最後制定了班級量化管理的條例,從學習、紀律、出勤、衛生等方面,對全班學生進行量化管理。學生積極性高,效果比較明顯。學校每週的流動紅旗,每月的“星級文明示範班”常常光顧我們班,還連續幾年被評為校“文明班級”。

  三、學生學習氛圍濃,成績突出

  每學期初,我們班都要在班上開展學習思想動員會,首先讓學生明確學習目的,制定短期和長期的學習目標,以及詳細的學習計劃,制訂班級目標和班級口號,學生的學習積極性首先被調動了起來。學生學習興趣高、學風濃厚是我們班班級建設的突出成果。每到下課,講臺上總會圍上一圈找老師提問的同學,甚至放學、午休,也有同學去老師辦公室尋求解答。

  大部分同學對作業練習毫不含糊,按時按量按質地完成各科作業。學風濃厚還表現在同學們在學習中的互助上。有的同學某一科強,有的同學另一科好,大家平時聚在一起,討論學習,各自介紹自己擅長學科的學習經驗,向別人請教自己薄弱環節的學習方法,互相之間取長補短,共同提高,同時增進友誼,促進了班級團結。這樣的例子在班中隨處可見,即使是下課時間,相互之間請教一道題也可以引起大家對學習的討論。

  四、 積極開展體育鍛煉,增強學生體質

  同學們都能認識到身體健康是生命健康的基石,都能體會到參加體育鍛煉的重要性。都能積極參加學校的兩操一活動,積極參加如跑步、跳繩、做體操等一系列體育活動。透過體育鍛煉,學生身體整體素質得到增強,為學習有一個健康體魄提供了有力保障。

  五、 豐富多彩的課餘生活

  同學們能積極參加有益身心健康的集體活動,如:主題班會、學習競賽、小組競爭、辯論會、跳繩比賽、歌詠活動等等,讓每位學生在實踐中多鍛鍊,發揮自己的才能。儘量使整個班集體團結起來像一個大家庭,大家每個人都在不斷的進步,整個集體也就跟著不斷完善。學生在集體中互相幫助,共同切磋,相互鼓勵,提高了學習成績,形成了良好的學風。為了配合學校文明教育活動,我們班進行了“做文明學生,向不良行為告別”的徵文和演講活動,使學生提高了文明素質,自覺培養自己的良好行為;

  為了抓好清潔衛生,我們班進行了《學校是我家,精心愛護她》的主題班會,使學生認識到——學校是我家,精心愛護她——幫助學生樹立主人翁意識,把保護校園清潔衛生變成一種自覺的行動。還進行了諸如:“安全在我心中”、“愛學校、愛班級、愛公物”,“奉獻愛心,救助貧困生”等活動,透過“奉獻愛心、關愛生命”主題班會,孩子們懂得了人的生命是很脆弱的,在災難面前,我們要眾志成城,獻出一份愛,同災區的人民手拉手,共渡難關。同時也讓他們知道自己的生活是多麼幸福,簡直就是生活在天堂中,孩子們表示今後要更加珍惜生活,勤奮學習,成為有用人才。

事蹟的作文 篇3

  十一歲的一天,我在公交車上遇見了一名“雷鋒”。可能我自己也算是半個“雷鋒”吧!因為我剛要做好事,卻沒做成,被一位大哥哥“搶”了。

  那一回,我正要去媽媽店裡吃中飯。等了老半天,公交車終於來了。上了車,我找了一個靠窗的位置坐下。車上的人越來越多,空間也越來越擠,悶得我喘不過氣來。這時,上來了一位老奶奶。那位老奶奶胖胖地—我從來都認為胖的老人最慈祥,最和藹。我看著老奶奶猶豫著。

  既不忍讓那位慈祥的老人就這麼站著,又不捨得這個被自己坐的暖暖地位子,怎麼辦呢?我咬著嘴唇,心砰砰地跳著好怕,又好緊張。微微抬起頭,像做了賊似的左看看,右看看。餘光瞄到了坐在我對面的那位大哥哥身上,他也一副心事重重的樣子,大概他也在猶豫不決吧!

  決定了讓座吧!不是說要學習雷鋒嗎?我盯著老奶奶看了一會兒,又做了好長一段時間的心理準備,終於鼓起勇氣站起來,對那個老奶奶說:

  奶奶,坐我這兒吧!”

  “阿婆,坐這兒!”

  我與那個哥哥幾乎同時站起來,對老奶奶說的。那老奶奶似乎對我們的舉動十分迷惑,但又很快明白過來,微笑這對我們說,“好好好。”接著她扶著杆子,緩緩地走向陌生哥哥大的位置坐下。

  其實,雷鋒叔叔並沒有離開我們,因為到處都能瞧見他/她為幫助別人而忙碌的身影。

事蹟的作文 篇4

  趙一曼,四川宜賓人。參加革命後在上海等地從事黨的地下工作。“九一八”事變不久,為了國家和民族的存亡,趙一曼舍子從戎、奔赴東北。她組織了一系列宣傳抗日的活動,而後帶領一支游擊隊馳騁於白山黑水之間,“紅衣白馬”的英姿令日寇聞風喪膽。

  董存瑞(1929年—1948年),河北省張家口市懷來縣人,出身於貧苦農民家庭,當過兒童團長,1945年8月參加八路軍,1947年3月加入中國共產黨。1948年初春擔任中國人民解放軍東北野戰軍第11縱隊32師96團2營6連2排6班班長。先後榮立大功三次、小功四次,榮獲勇敢獎章三枚、“毛主席獎章”一枚。1948年5月25日,在解放隆化縣的戰鬥中,因部隊受阻於對方軍隊的橋型暗堡,董存瑞毅然抱起炸藥包,左腿負傷,衝至橋下。因身邊無處安放炸藥包,緊急時刻,董存瑞用自己的身體充當支架——手託炸藥包,犧牲時,未滿19歲。20xx年9月10日,董存瑞被評為“100位為新中國成立作出突出貢獻的英雄模範人物”。

  劉胡蘭(1932—1947)原名劉富蘭,1932年10月8日出生於文水縣的一箇中農家庭。8歲上村小學,10歲參加兒童團。曾任文水縣雲周西村婦救會秘書,第五區“抗聯”婦女幹事。1947年1月12日,年僅15歲的劉胡蘭,懷著對共產主義的堅定信念,視死如歸,從容地躺在敵人的鍘刀下,為中國人民的解放事業獻出了寶貴的生命。毛主席為她題詞:“生的偉大,死的光榮”。趙一曼,四川宜賓人。參加革命後在上海等地從事黨的地下工作。“九一八”事變不久,為了國家和民族的存亡,趙一曼舍子從戎、奔赴東北。她組織了一系列宣傳抗日的活動,而後帶領一支游擊隊馳騁於白山黑水之間,“紅衣白馬”的英姿令日寇聞風喪膽。

  董存瑞(1929年—1948年),河北省張家口市懷來縣人,出身於貧苦農民家庭,當過兒童團長,1945年8月參加八路軍,1947年3月加入中國共產黨。1948年初春擔任中國人民解放軍東北野戰軍第11縱隊32師96團2營6連2排6班班長。先後榮立大功三次、小功四次,榮獲勇敢獎章三枚、“毛主席獎章”一枚。1948年5月25日,在解放隆化縣的戰鬥中,因部隊受阻於對方軍隊的橋型暗堡,董存瑞毅然抱起炸藥包,左腿負傷,衝至橋下。因身邊無處安放炸藥包,緊急時刻,董存瑞用自己的身體充當支架——手託炸藥包,犧牲時,未滿19歲。20xx年9月10日,董存瑞被評為“100位為新中國成立作出突出貢獻的英雄模範人物”。

  劉胡蘭(1932—1947)原名劉富蘭,1932年10月8日出生於文水縣的一箇中農家庭。8歲上村小學,10歲參加兒童團。曾任文水縣雲周西村婦救會秘書,第五區“抗聯”婦女幹事。1947年1月12日,年僅15歲的劉胡蘭,懷著對共產主義的堅定信念,視死如歸,從容地躺在敵人的鍘刀下,為中國人民的解放事業獻出了寶貴的生命。毛主席為她題詞:“生的偉大,死的光榮”。

事蹟的作文 篇5

  5月13日,我校在校長的帶領下進行了對海雀村名譽書記文朝榮先進事蹟近一個星期的學習,他“信念堅定、一心為民的宗旨意識,愛崗敬業、無私奉獻的高尚品格,自力更生、苦幹實幹的頑強意志,大公無私、清正廉潔的優良作風,解放思想、求實進取的創新精神”讓我感觸頗深,受益匪淺。不虧為教育實踐活動的一面鏡子,貴州人民的迴音石,更是我生活中的一盞指路燈。海雀村,作坊河,罩子遮齊門檻腳,要想祉尺遮蓋布,肩膀當作地皮磨。 “海雀”是彝語“候確”的音譯。“候確”就是“湖水灌注”的意思。相傳這裡從高到低原有3個大海子,高處的水漫出來流到第二個海子,再流到第三個海子,綿延不絕……“海雀”之名由此而來。1985年5月29日,新華社記者劉子富來到這個縣的恆底區四方鄉苗、彝族雜居的海雀村的3個村民組,看了11戶農家,家家斷炊。”“安美珍大娘瘦得只剩枯乾的骨架支撐著腦袋……全家終年不見食油,一年累計缺3個月的鹽,4個人只有3個碗,已經斷糧5天了。”村民們“沒有一家有活動錢,沒有一家不是人畜同室居住的,也沒有一家有像樣的床或被子;有的鑽草窩,有的蓋秧被,有的圍火塘過夜。” 世紀80年代的海雀村,海拔2300米,農民人均純收入只有33元,全村貧困人口達730人,人均佔有糧食107公斤,森林覆蓋率只有5%,人口自然增長率達13‰。海雀村有個順口溜:“海拔二千三,人均三十三,山上光禿禿,地上矮矬挫。”

  為了將群眾引上致富路,文朝榮說:“山上有林才能保山下,有林就有草,有草就能養牲畜,有牲畜就有肥,有肥就有糧。”有了林,水土得到保持;有了草,養牲口再也不用走幾十裡山路去割草;有機肥增多,土地也慢慢變肥沃了。文朝榮抱著植樹造林能改善生態、改變生活的信念,不分晝夜地到每家每戶做思想工作,還積極組織黨員開支部會,召集村民開群眾會和寨老會,向他們灌輸植樹造林能帶來生態效益和經濟效益的思想。連續3年,每逢冬季農閒時節,文朝榮每天帶領200多名村民上山種樹,天亮出門,午飯在上山吃自帶的烤洋芋,天黑歸家。那3年的春節文朝榮們都是在山上過的。有一年除夕,他下山把自家僅有的2只大公雞殺了燉好送到山上給一同植樹的村民們吃,為的是讓大家油水足了,多有力氣多種樹。3年後,海雀村民在荒山造林1.16萬畝。1995年,海雀村被評為“全國綠化千佳村”。 海雀村山上的樹林一天天茂密起來,而低下的農作物產量成了文朝榮頭痛的一大難題。以前海雀村主要農作物是苞谷和洋芋,土地貧瘠加上傳統的種植模式讓村民種一坡收一籮。政府免費提供種植肥料和技術服務依然沒能改變現狀。為了打消村民的顧慮,文朝榮在自家地裡率先實驗種上地膜苞谷。秋收時節,就在他用地膜種植的苞谷地裡,站滿了全村各寨的老老小小,村民們都來看稀奇,他們做夢也想不到,使用地膜覆蓋種植,糧食產量竟然能增加好幾倍。海雀村在實現生態效應和經濟發展“雙贏”的同時,海雀林場成了海雀村民致富奔小康的“綠色銀行”。

  為了村寨發展,優生優育,在苗族彝族聚居的村寨,文朝榮帶頭執行計劃生育政策,其大兒子文正全成為村裡最早的獨生子女戶之一。目前,全村人口自然增長率為2‰,湧現出3戶獨生子女戶和12戶雙女戶。文朝榮以自家親人作表率,執行政策公道正派,彰顯了黨員幹部公正無私、嚴於律己的精神。

  當文朝榮得知擔任村主任的兒子文正友用自己的七萬元積蓄買一輛小皮卡車受到群眾質疑時,他淚流滿面地告誡文正友:“不要讓老百姓看不起”,他在去世前還在對兒子交代:“只有千年的名,沒有千年的人,你們要清清白白做人,要讓老百姓支援你。”是他讓全村人吃上了“林業飯”,在“苦甲天下”的海雀村創造了人間奇蹟:使曾經“山上光禿禿、屋裡幹窮窮”的海雀村森林覆蓋率由當初不到5%在26年間上升為70.4%。他操勞了一生,給村民創造了價值4000多萬元的森林,為的是讓全村老百姓的日子一天天富起來。

  青山有幸埋忠骨,翠松無悔護恩人。如今他走了,永遠離開了這個世界,但他的足音彷彿還回蕩在海雀村的茫茫林海中,他沒有留下什麼豪言壯語,但他公而忘私、一心為民的實際行動比豪言壯語更加有力,更能證明他是有著共產主義遠大理想的人。

事蹟的作文 篇6

  生活中,有許多感人的事蹟。比如:一個五六歲的小男孩端來洗腳水為媽媽洗腳;一個窮苦學生辦了完成學業,揹著患病的父親去上學我也看過這樣的事例,讓我來給大家講講吧!

  那一次,我獨自在公園裡散步。不一會兒,下起了小雨,我趕緊跑到亭子裡避雨,心中焦急的等待著家人來接我,我望著四周,看見了一位老爺爺和一位老奶奶正撐著雨傘,在公園的柱子邊幹事情,我以為他們是來貼廣告,便跑過去,但事情卻令我意想不到。原來他們根本不是來貼廣告的,而是拿著小碎片,把廣告留下的汙漬颳去。我便問:老奶奶,你們在幹什麼呢?她看見我,便說:我們正在刮掉汙漬,好讓公園變得更美。那你們幹了多久?我們退休後才幹的。她說完,繼續颳著,我凝視著這兩位老人,過了好一會兒,他們就要走了。我呆住了,因為老爺爺和老奶奶,都是駝背的!等他們消失在我的視線裡,我才清醒過來

  這件事也令我受到啟發:這個家園是我們的家園,保護家園,是我們世世代代的責任!

事蹟的作文 篇7

  張海迪是我最敬佩的人,因為,她的事蹟讓我感動。當我知道了張海迪的事蹟以後,便被她執著的精神打動了,立志要做一個像張海迪那樣的好同志。

  張海迪,從小便患有殘疾,胸部以下失去知覺,醫生說,這種高截癱病人最多活不過27歲,張海迪知道,自己活不長了,但卻不甘心庸碌一輩子,她決定用自己的行動讓人們記住她,張海迪。

  張海迪決心學好醫術,減輕別人的病痛,她為了學好醫術,在小動物身上做實驗,終於,“黃天不負有心人”,張海迪已經能熟練的掌握醫術了。

  因為張海迪平常很樂於助人,所以,周圍的人有什麼困難都找她尋求幫助,又一次,一位老人拿著一瓶進口藥,來找她,請她幫忙翻譯,但是張海迪也看不懂,她看著這位老人失望的走了,便下決心學好外語。經過她的努力,她的外語已經學得非常好了,她翻譯了外國長篇小說《海邊診所》,當她拿著譯稿去找總編時,這位年過半百的`老同志,激動地流下了兩行熱淚,並熱情地為該書寫了序言:《路在一位癱瘓姑娘的腳下延伸》,這就是張海迪,一位不願意向命運低頭的姑娘,她一直激勵著我們。

事蹟的作文 篇8

  我今天在電視新聞頻道上,看到地震中的一位女教師,讓她的學生躲在自己用手支撐的空間裡......

  這件事發生在玉樹地區的一所學校裡。那時的幾分鐘前,各個地區都發生了地震,校長急忙地在廣播室裡發出警報:"學校裡發生了地震!請教師們把孩子們照顧好!"

  校長廣播聲音剛停幾秒,只聽見"隆隆"的巨響.

  "地震來了..."教師們和學生們的害怕聲響起.

  瞧見窗外的地面開了一條裂隙,又有一條....裂隙更多了...

  屋簷上的木條紛紛落落,落下的木條把三個小學生壓著了,許多跟他們是同班同學的人,一直在挖呀挖呀...

  當一塊大鋼板落下來時,一位女教師衝上來把學生們抱在一起,用雙手舉著大鋼板,始終不放下,當人們來的時候,女教師的手還是那樣舉著,人們看到此景,都情不自禁地哭了.

  人們把女教師帶到醫院做手術,發現她的雙手已廢了.

  她醒的時候輕輕地問了一聲:"我的學生沒事吧?""沒有事,真的,沒有事"!工作人員再次流下了眼淚.

  如果誰在現場,誰不會被感動呢?

事蹟的作文 篇9

   永西學校王潤同學美德少年事蹟材料 王潤,男,20xx年12月出生,是懷遠縣永西學校三年級的學生。老師的言傳身教,父母的悉心薰陶,在他幼小的心靈中種下一粒粒健康向上的種子,使他一天天茁壯成長成一名品學兼優的小學生。王潤同學身為班長,性情開朗積極樂觀,懂得在學習中享受生活;他團結同學,具有強大的凝聚力,是同學們的朋友,也是學習的楷模;他尊敬老師,珍愛友誼,擁有陽光一般燦爛的心情。

  在家裡,他尊敬長輩,孝順父母。他把爸爸媽媽對他的愛轉化成刻苦學習、勤儉節約、尊老敬老的動力,深受鄰里、親友的誇獎。由於爸爸外出務工,家裡所有的農活都媽媽承擔。除了農活,媽媽還要買菜做飯,洗衣拖地;還要照顧王潤年幼的妹妹及王潤的爺爺奶奶;還要輔導王潤的功課,很是辛苦。懂事的王潤每天一放學回家就認真地做作業,不讓媽媽操心。做完作業就開始幫媽媽做些力所能及的家務,洗菜,燒火,掃地,收拾房間,。週末陪爺爺奶奶聊天解悶;對待鄰里,他文明禮貌、與人為善,深得鄰里喜愛。他生活儉樸,平日父母給的零用錢除買一些必備的文具,其餘的都積攢起來,在爸爸媽媽過生日時為他們買生日禮物。自己的事情自己獨立完成,今天的事今天做好,是他對自己的一慣要求。因為他,家庭裡充滿歡笑、和諧。

  在學校,他是位勤奮學習, 心繫集體,尊敬師長,團結同學的優秀少先隊員。他總是以身作則,嚴格要求自己,處處為樹立良好班風、班紀的發揮帶頭示範作用。在知識的海洋裡,他是一個快樂的暢遊者,

  不斷的學習和總結,培養了良好的學習習慣和自學能力。他尊敬師長、團結同學,從老師的辛勤耕耘中,一點一滴積累著收穫;從老師的諄諄教誨中,不斷塑造日益豐滿的自我;與同學們在互學互比中取長補短、一起進取;與同學們在交流探求中學習借鑑、共同提高。對於班集體這個團隊的榮譽他倍加愛護,只要是集體活動都會有他快樂的身影,只要是班集體的事情都會有他主動承擔任務,同學之間的友誼她會特別珍惜。在老師心目中他是好幫手,在同學心目中他是知心夥伴和學習榜樣。王潤同學,興趣廣泛,全面發展。在課餘時間參加了鋼琴、繪畫特長班,並積極參與學校組織的各類活動。他還是校園廣播站的播音員、小記者呢!廣泛的興趣和愛好,既陶冶了情操,又讓他對學習和生活充滿了熱情和自信,與同學們在互相幫助中茁壯成長。

  在社會,他誠實守信,遵守社會公德,熱心公益活動。在社會實踐活動中磨鍊自己的毅力,增長自己的才幹。如:在參加建立文明社群活動,他和同學們寫宣傳、發倡議,積極弘揚雷鋒精神。他積極呼籲為山區孩子獻愛心,不僅自己主動把平時攢的零花錢全部匯到山區,他還帶領全班同學發起倡議,爭取身邊的親人、同學和朋友積極為山區孩子損款捐物。並經常寫信給山區的小朋友,他用一顆熾熱的心感動著身邊每一個人。

  王潤同學不但具備較強的活動能力和組織能力,還有良好的心理素質,心胸開闊,樂觀豁達,具有一定的人際交往能力,勇敢堅強,在困難面前從不低頭,有著積極向上的生活態度和強烈的進取精神。由於他綜合素質全面,組織能力和自立能力較強,老師和同學們都感

  到讓他做事十分放心。他多次被評為校“三好學生”;被評為優幹二次。學校評的十佳少年,八德之星,他也榜上有名。

  一份耕耘,一份收穫。學習、生活、成長的路是艱辛而漫長的。他正用自己的正直和善良為歌,熱心和寬容為曲,彈奏暖人心扉的歌;他正用自己的理想和追求為筆,進取和奮發為墨,書寫充滿希望的畫;他正用愛心、恆心、信心、誠心托起更加燦爛,美好的明天。我們堅信王潤同學能以更堅定的信念,更飽滿的熱情投入到無垠的知識海洋中去,汲取更豐富的營養,完善自己的人生!

事蹟的作文 篇10

  小說裡的抗日小英雄——雨來

  蘆花村裡有個叫雨來的男孩,他喜歡游泳,也喜歡讀書。有一天,村裡的李大叔急急忙忙地進了雨來家,挪開了水缸,跳進了缸下面的地洞。雨來將水缸挪回了原位,這時,鬼子也到了……

  這是小說《雨來沒有死》描述的一段情景。

  雨來是抗日戰爭年代冀東少年兒童的一個縮影,這其中也包括小說作者管樺本人在內。管樺從小就和村裡的兒童一起站崗放哨,給八路軍送雞毛信,上樹瞭望,捕捉敵情。1940年,他離家奔赴抗日戰場,長年轉戰南北。他參軍以後,童年時代的情景常常浮現眼前。於是,他創作了以雨來為主人公的小說《雨來沒有死》,發表在《晉察冀日報》上。

  新中國成立後,教育部一位負責語文教科書的編審專程找到管樺,告知他的小說改名《小英雄雨來》被選進了語文課本。從此,小英雄雨來便成了整整一個時代全國少年兒童心目中的英雄。

【事蹟的作文】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