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屋>職業/專業/職能> 專業人才培養方案

專業人才培養方案

專業人才培養方案八篇

  為了確保事情或工作科學有序進行,我們需要事先制定方案,方案是闡明具體行動的時間,地點,目的,預期效果,預算及方法等的企劃案。方案要怎麼制定呢?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專業人才培養方案8篇,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專業人才培養方案 篇1

  一、高職市場營銷專業人才的供需矛盾

  高職市場營銷專業人才培養面臨的最大問題是供需之間的矛盾,也就是學校培養出來的市場營銷專業畢業生與企業對市場營銷人才的要求之間存在明顯差距。

  隨著市場經濟的進一步發展與市場競爭激烈程度的不斷加深,企業越來越深刻地意識到,僅僅能夠生產優質的產品是遠遠不夠的,只有把產品銷售出去,真正滿足顧客的需要,企業才能順利實現利潤目標並得到發展壯大。

  因此,企業對市場營銷人才的需求一直處於十分旺盛的態勢。從全國各地人才市場需求資訊看,近年來市場營銷類人才,一方面社會對市場營銷專業人才存在著大量需求,而另一方面市場營銷專業畢業生卻不能順利實現就業。高職市場營銷專業人才存在供需矛盾。

  二、高職市場營銷課程教學的現狀

  (一)傳統的教學模式仍佔主流

  在當今教育界提倡利用現代教育技術和多媒體進行教學的形勢下,很多高職高專類院校因為資金的不足,難以引進多媒體教學裝置,因此,市場營銷課的教學只能在黑板、粉筆加彩圖演示的傳統模式中進行。在課堂上,大部分時間是教師講解、分析基本理論、基本原理等,學生被動地理解,看案例,無法透過多媒體感受市場營銷中對商戰案例的實際體驗。因此,面對著單調、枯燥、被動的教學模式,基礎普遍較弱的高職學生無疑對這些市場營銷的枯燥理論提不起興趣,從而使市場營銷課程的應用性、實踐性的本質特徵無法實現。

  (二)缺少良好的教學環境與條件

  教學模式的改進與推廣需要發展的良好環境,但是當前高職院校的市場營銷課程實踐教學環節得不到應有的重視,擁有市場營銷課程專用實驗室的院校還屬於少數,而在當前的專業實驗室中,要麼裝置和軟體配置落後,要麼在實驗內容的設定上忽視實際的教學效果,形同虛設。即便是有較為完善的軟硬體和教學環境,由於資訊科技支援需要付出較多的執行費用、損耗等形式的成本,再加上學校與企業之間尚未形成完善的校企合作渠道,按照企業的專業要求進行人才培養所需的互動式資訊基礎尚不具備,因此很難保證教學質量和人才培養模式的標準化。

  三、高職市場營銷專業人才培養策略

  (一)課程設定

  基於整體素質對學生個人發展的重要性,完善知識結構,提升職業能力,這一切源於合理的課程設定。首先,合理設定人文素質課程,增加課時和增加屬於人文精神的課程內容如文學、美學、哲學、社會情感與價值衡量和商業文化等知識內容,培養學生的誠信、敬業和團隊意識。

  其次,注重專業基礎課在內容上的整合與更新。市場營銷專業與社會接觸密切,所以像社交禮儀、商務禮儀、營銷禮儀這些課程進行整合,避免在內容上重複;同時,適應市場需求的變化要及時更新專業知識內容,如資料庫營銷知識適當增加,豐富學生的市場營銷知識。

  同時注意與專業技能課程的對接。突出高職教育的職業性、實踐性、針對性。工具性較強的課程如心理學、管理學、經濟學基礎、公共關係、外語等,突出他們的實踐性;最後,專業技能課是培養學生職業能力的關鍵因素,所以實訓場地的建設有待加強,工學結合落實到位,真正為學生職業能力的提升建立一個良好的平臺。

  (二)實踐性教學

  1.注重綜合實踐技能和專項職業崗位技能兩個教學重點

  以真實專案為載體,加強與企業分工協作,以企業為主培養學生的綜合實踐技能,以學校為主培養學生的專項職業崗位技能,校企緊密合作。

  理論教學主要採取核心理論知識講授、案例教學、管理遊戲等教學方法。技能養成課聘請來自企業的專業人士主講,主要在工作現場完成。實訓課程安排到企業和市場一線,透過學生頂崗實習,師傅(主要指有豐富實踐經驗的老師和企業專業人士擔任)指導幫帶的方式進行。

  如:在企業現場或者調查現場進行市場調查,教師與企業經理一起指導學生做達到融教、學、作為一體廣告策劃與創意及品牌經營學的策劃以真實專案匯入課堂,策劃案是學生在企業會議室進行現場提案,由企業經理和教師做點評,學生現場改方案的方式達到融教、學、作為一體。如:廣東工貿職業技術學院開展了鄧老涼茶的創業拓展課,將自負盈虧的企業實體匯入校園,跨越了模擬模擬的侷限性,使學生在真實的專案中形成職業能力。加強產學研結合,充分利用社會資源,拓展實踐教學渠道

  高職教育在辦學機制上與社會經濟發展有著直接的、緊密的聯絡,培養目標上為社會各行各業輸送應用型專門人才,加強產學結合有著便利的條件。

  高職教育實踐性教學改革要求學校有較完備的校內外實訓基地,在實訓基地的建設中,要立足於自身的特點,加強與企業的聯絡,充分利用企業的資源優勢,校企聯合建立實踐教學基地,使學生儘早接觸社會,瞭解生產實際情況。教師要積極進行科學研究和科研成果產業化,並在此過程中培養出社會和經濟發展迫切需要的創新人才。同時,加強產學研相結合,讓行業參與教學過程,有效指導實踐教學,拓展實踐教學渠道,提高實踐教學質量。

  在市場營銷專業的教學改革中,應重視職業能力的培養和提高。一方面,強調學生的主體地位,學生必須親身投入學習,操作和完成每項教學內容,並且在學習完成後,組織學生總結並交流學習收穫,自我提升,在這個過程中學生能夠體驗到自身的價值並獲得自我滿足。

  另一方面,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必須注重互動性,注重與學生的協作與交流,在教學實踐中透過教師講授、學生模擬、團隊協作、整體演練等方式,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幫助學生形成學習動機,提高學生的認知能力,並且透過設計符合教學內容的情景,幫助學生理解和應用理論知識,在學生之間、師生之間開展討論和交流。

專業人才培養方案 篇2

  1我國機電技術的發展現狀

  其生產製造了其它行業所需要的裝置和產品,滿足了其它行業發展的技術需求,也是社會人民生活產品的主要來源,其與國計民生息息相關,機電技術作為製造業中的重要技術,決定了製造業在國家經濟和產業發展中的重要地位。製造業是所有產業得以存在與發展的基礎和條件,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今年以來,隨著我國科學技術的發展與科技研發能力的提高,我國在機電一體化技術的改革與更新發展上取得了一定程度的進步,主要體現在數控技術的成果、整合製造技術的成果等等。在數控技術的研究方面,我國從上世紀80年代就已經開始著手進行研發。透過對外國相關技術和產品的借鑑,加上我國研發人員自身的能力,我國在數控技術研發的技術以及產品方面都獲得了重大成績,與此同時,我們還建立了自己的研發基地,實現了數控技術方面的自主研發、自主開發、自主生產。現在,我國國內的數控技術行業具備了一定程度的實力,具備了一定的競爭能力,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滿足我國經濟發展和生活的需求,為我國工業與農業的發展提供了先進的科學技術和裝置,同時也對我國的國防事業作出了巨大的貢獻。另一方面,在整合製造技術及其產品方面的發展,我國也取得巨大的進步。

  2高職機電技術教育專業人才的定位

  人才培養的成敗關鍵在於人才培養的目標定位及其實際性,只有明確了人才培養的目標,才可以清晰地確定培養的人才型別、所應用的行業。目前,我國機電技術的應用與發展關鍵在於其工作人員尤其是技術人員的技術水平與素質水平,由於工作人員缺乏一定程度的技術實力,形成了製造業格與創新的瓶頸。現今,我國對於機電技術教育專業人才的需求很大,一方面,要求該專業的人才需要在各個方面的全面發展,掌握了機電技術教育專業的基本知識和技術,另一方面,還要求其面臨實際技術問題的時候具備較強的分析能力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具備關於機電一體化各個環節的操作能力,具有一定的創新精神。

  3高職機電技術教育專業人才的培養模式最佳化

  3.1在理論教學方面進行最佳化改革

  理論教學體系涉及了三大模組,它們分別包括硬體模組、軟體模組以及拓展模組,其中對這些模組進行細化的課程設定包括了基礎文化及人文社科課程、計算機技術課程、技術基礎課程、專業技術課程、專業拓展課程。這個理論教學體系是根據機電技術教育專業的培養目標來制定的,其加強了學生的基礎,拓展了專業面,同時注重培養學生的實際技能、創新能力以及適應能力。該理論體系內的各個模組與各個課程彼此分工合作,彼此貫通銜接,有機結合成一個整體,實現培養全面的、專業的、複合型人才的目標。

  理論教學體系涉及了三大模組,它們分別包括硬體模組、軟體模組以及拓展模組,其中對這些模組進行細化的課程設定包括了基礎文化及人文社科課程、計算機技術課程、技術基礎課程、專業技術課程、專業拓展課程。這個理論教學體系是根據機電技術教育專業的培養目標來制定的,其加強了學生的基礎,拓展了專業面,同時注重培養學生的實際技能、創新能力以及適應能力。該理論體系內的各個模組與各個課程彼此分工合作,彼此貫通銜接,有機結合成一個整體,實現培養全面的、專業的、複合型人才的目標。

  3.2在實踐教學方面進行改革措施

  實踐教學體系主要包括了四個方面的培養內容,它們是:技術機電一體化基礎知識認識和技術素養、常規機械製造和機電加工技能訓練、工藝與工裝設計及創新能力培養、認識和適應現代企業環境,其中細化的實踐內容涉及了校內的實驗技能的訓練與操作以及校外的實習見習,主要的教育模式是理論與實踐相結合形式。實踐教學既是高職院校機電技術教育專業教學體系中的重點所在,也是其特色之處的體現。傳統的人才培養模式缺乏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和創新能力,面對現代如此多變的市場要求,可見傳統培養模式所培養的人才已經難以適應社會發展的需求,因此必須對傳統的教學模式進行全新的改革。最佳化後的實踐教學可以直接客觀有效地培養學生面臨實際技術問題時的分析能力和解決能力。從機電技術應用專業的實踐性這個特點出發,必須營造一定條件的工程環境,方可實現實踐教學的目標。由此,這就需要高職院校投入更優質的教學裝置,同時也要求提供更高素質的師資隊伍。

  同時,高職院校應當注重其產學研合作的教育,透過社會企業的幫助,獲得裝置、資金、專案機會甚至技術專業人才的協助,從而實現對實用性與應用性高素質人才的培養。一方面,高職院校可以透過和企業合作來開發高新科技產品,建立研發實驗室,以重要的產品作為研究課題,例如電子、汽車等等。另一方面,高職院校可以透過和政府部門的合作來共同建立科學技術創新的基地,來提高社會企業的競爭能力,同時也強化了學校的科學技術建設與發展,提高了學生們的專業技能與知識水平。除此之外,透過高職院校的產學研教育的開展,還可以培養高階機電技術應用型人才。

  4結語

  我國改革開放以來的三十年裡,社會經濟獲得了巨大的進步,但是在對外開放的同時,我國也面臨著前所未有的挑戰和機遇。科教興國戰略是我國現階段的主要發展戰略之一,為了實現技術應用專業的複合型人才的培養計劃這個目標,必須從實際出發,從人才培養的各個方面進行改革和建設。

專業人才培養方案 篇3

  一、培養目標

  本專業培養適應區域經濟社會發展需要的,德、智、體、美全面發展,系統掌握法學基本理論和基礎知識、具備法律職業基本能力,能夠承擔法律實務工作的高素質應用型法律人才。

  二、培養要求

  1.知識要求:

  (1)具有紮實的法學基礎理論和基礎知識;

  (2)掌握法學思維方法和法學研究方法.

  (3)熟練掌握法學專業知識;

  (4)瞭解主要國際公約、條約和國際慣例;

  2.能力要求:

  (1)具備運用法學基礎理論和法學專業知識發現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2)具有從事法律實務的能力;

  (3)具有良好的表達能力、社交能力和法律寫作能力;

  (4)具備文獻檢索和自主學習能力。

  3.素質要求:熱愛祖國,具有良好的思想道德修養和職業精神、較強的法制觀念和創新意識、較高的科學素養和人文素養、較好的身心素質。

  4.適宜就業方向:(1)國家機關、企事業單位、社會團體的法律實務工作; (2)律師事務所律師及律師助理工作;(3)法制教育工作。

  三、修業年限

  準學制2年,學習期限為2-3年

  四、畢業學分與授予學位

  畢業學分:55個學分

  授予學位: 法學學士學位

專業人才培養方案 篇4

  一、培養目標

  本專業培養適應區域經濟社會發展需要,德、智、體、美全面發展,掌握計算機科學與技術的基本理論,掌握計算機軟硬體、網路與大資料技術等方面的基本知識,具有軟體需求分析、軟體系統設計、程式實現及其測試、網站搭建等的基本能力,能夠在計算機及其相關領域從事軟體的設計開發與運營維護工作的高素質應用型人才。

  二、培養要求

  1、知識要求:

  (1)掌握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及相關的專業基礎知識;

  (2)掌握計算機程式設計的基本知識;

  (3)掌握搭建網站的基本知識;

  (4)掌握移動互聯軟體應用開發的基本知識。

  2、能力要求:

  (1)具備計算機程式設計開發能力;

  (2)具備人機互動介面設計實現的能力;

  (3)具備開發網際網路及移動應用軟體的能力;

  (4)具備資料庫設計與開發的基本能力;

  (5)具備文獻檢索能力和自主學習能力。

  3、綜合素質要求:熱愛祖國,具有良好的思想道德修養和職業精神,較強的法制觀念和創新意識,較高的科學素養和人文素養,較好的身心素質。

  4、適宜就業方向:在計算機軟體、移動資訊服務、網站設計與開發等行業,從事資訊科技應用、軟體系統開發和運營維護等工作。

  三、修業年限

  準學制2年,學習期限為2-3年

  四、畢業學分與授予學位

  畢業學分:55個學分

  授予學位: 工學學位

專業人才培養方案 篇5

  為進一步深化本科人才培養模式改革,不斷明確人才培養目標,整體最佳化人才培養方案,持續創新人才培養過程,全面提高人才培養質量,切實增強學生的適應能力、競爭能力、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根據學校工作部署,學校擬實施新一輪稅務本科人才培養方案的調整工作。現對調整20xx級本科人才培養方案提出如下實施意見。

  一、指導思想、改革目標與工作重點

  (一)指導思想

  主動適應社會需求,自覺遵循高等教育規律,將科學發展觀內化為學校的辦學觀、質量觀和人才觀,按照入主流、定好位、辦特色的要求,整體最佳化人才培養方案,持續創新人才培養模式,堅持實施國際化、資訊化、一體化三大發展戰略不動搖,堅持規範與創新相統一,堅持以育人為核心,進一步夯實基礎,明確導向,拓寬選擇,強化實踐,在新的起點上不斷提高應用型人才培養質量。

  (二)改革目標

  培養具有較高素質,具有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應用型人才。

  (三)工作重點

  圍繞人才培養模式改革的指導思想和改革目標,本次調整人才培養方案擬總體解決以下四個問題:

  1. 堅持寬厚的基礎與明確的就業導向有機結合。

  2. 堅持“三商並舉”、“五能並重”,把能力訓練系統化落到實處。

  3. 堅持應用型人才培養走交叉複合的路子。

  4. 建立學生畢業後以基本薪酬為主導的就業層次與就業率評價體系。

  具體實施以下五項改革:

  1. 進一步深化通識教育課程改革。

  2. 大力推進職業發展教育、創業教育、第二課堂活動的一體化建設。

  3. 切實加大公共基礎課程改革力度。

  4. 著力實施專業基礎課程和專業課程改革。

  5. 進一步完善實驗實踐教學體系。

  二、培養目標與培養模式

  學校本科各專業人才培養的總體目標定位是:在堅持寬口徑、厚基礎、強能力、高素質、重應用的前提下,努力培養德、智、體、美全面發展,知識、能力、素質結構最佳化,具有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適應能力和競爭能力,具有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應用型人才。

  各專業應根據學校總體人才培養目標,針對社會需求、學科領域、職業指向以及學生面對的就業層次等,在綜合考慮、嚴格論證的基礎上,提出各自專業人才培養的具體目標,尤其要認真研究並明確各專業的培養規格,充分體現專業的核心競爭力;按照寬厚的基礎與明確的就業導向有機結合的要求,進一步明確學生將來就業的領域、崗位和行業,並在培養目標中進行準確描述,既與學校的總體要求相統一,又彰顯專業特色,突出比較優勢。原則上不在現有專業中設定專業方向。

  各專業人才培養方案要充分體現學校倡導的人才培養模式改革的基本內涵,進一步完善“2+2”分流培養的原則、要求、路徑與舉措,實現第一課堂與第二課堂、理論學習與實踐鍛鍊、課堂講授與自主學習、集中討論與相互交流相結合,實施通識教育基礎上的專業教育,切實加強學生自主學習、課堂討論、實驗實踐、科研訓練等培養環節,著力培養學生的健全人格、複合知識結構、綜合素質以及實踐能力。

  三、具體要求

  (一)主要內容

  各專業人才培養方案應包括:專業培養目標、培養規格、就業導向、主要課程設定、實踐性教學環節設計、第二課堂活動安排、修業年限、授予學位、課程結構分析表、教學計劃程序表、必要的說明等主要內容。

  (二)學分分配

  四年制本科各專業總學分一般控制在175學分左右。其中課程教學160學分左右(必修課程118學分左右,選修課程42學分左右);實踐性教學環節、第二課堂活動等15學分左右。

  (三)課程設定

  1. 通識教育課程

  按照“通、寬、厚、透”的要求,依據人文科學、社會科學、自然科學、綜合類知識等四大模組分類設定,由教務處統籌,從第二學期到第七學期開設,要求學生修滿12學分。

  具體實施辦法參見《南京財經大學通識教育課程及教學改革方案》。

  2. 職業發展教育類課程

  (1)必修課:《職業發展與就業基礎》,2學分,第二學期、第七學期開設。

  (2)選修課:《職業探索與職業化素質》,1學分;《創新思維與素養》,1學分;《KAB創業基礎》,2學分;《創新與創業》,1學分;要求學生修滿2學分。

  具體實施辦法參見《南京財經大學關於推進職業發展教育、創業教育、第二課堂活動一體化建設的實施意見》。

  3. 公共基礎課程

  (1)“兩課”:保持現有基本框架不變,開設4門,計12學分。

  (2)大學英語課:繼續實施“平臺+模組”的教學改革,其中“平臺”課程第一、二學期開設,計8學分;“模組”課程第三、四學期開設,計4學分。

  (3)數學公共基礎課:按照不同要求,實施分層分類教學,第一、二、三、四學期開設,計16學分(法、工、文、理類各專業結合專業實際,設定數學課程)。

  (4)計算機公共基礎課:實行統一目標下的多維度考核,重點進行教學內容改革,強化應用,計10學分(其中1學分計算機基礎模組課程學生需透過“自學+輔導+機試”的方式獲得;其他課程,各專業與資訊工程學院相互協商,取得共識後由資訊工程學院負責開設)。

  (5)大學語文課:按照提高學生的文學藝術鑑賞能力、溝通能力、寫作能力的要求進行改革,3學分。

  (6)體育課:第一、二、三、四學期開設,每學期34學時1學分,計4學分。

  4. 專業課程

  (1)按照專業基礎入主流、專業主幹顯優勢、專業複合呈特色的要求設定專業課程。

  (2)專業基礎課:經管類專業按照基本維持“2+2”培養模式總體框架不變,前兩年相對統一,堅持打通培養的原則,設定14門左右,42學分左右;法、工、文、理學類專業參照經管類專業的模式設定,要求在各自學院內基本打通培養。原《學科導論》的相關內容納入《職業發展與就業基礎》課和相關專業課程中,不再單獨設定。

  (3)專業主幹課:按照“主、精、特、復”的要求,設定反映本專業領域最基本的理論、知識和技能的課程6—8門,21學分左右,時間可以提前至第四學期起開設。應進一步拓寬基礎,擴大專業適應面,與社會需求緊密結合,減少重複,體現專業的核心問題,避免課程越開越細。

  (4)專業選修課:按照交叉複合、體現特色的思路設定選修課程。緊密型複合對應專業限定選修課,以體現專業要求;非緊密複合對應專業任意選修課,目的在擴大選擇。限定選修課和任意選修課要求學生修滿24學分左右。為滿足學生的選擇要求,應提供數量充裕的選修課程;為避免選修課程類別過多,跨學科類選修課程暫不單獨設定,納入任意選修課程,希望各學院、各專業在任意選修課程中儘可能設定部分跨學科類選修課程。

  (5)每個專業至少開設2門雙語課程,主要從通用性較強的課程中選擇設定。

  5. 實驗課程

  (1)基礎實驗納入正常教學,不另行單獨計算學分。

  (2)課程實驗由各專業根據應用型人才培養的實際需要設定:經管類各專業至少開設2—3門實驗課程;理工類各專業應進一步加大綜合性、設計性實驗的比重;文法類專業應結合專業特色,設定相應的實驗課程。

  (3)綜合性實驗應立足於國民經濟資訊化的要求及學生就業領域所需綜合知識的需要設定,循序漸進,逐步完善,保證各專業設定1個,2學分;名稱可以暫定為“某某專業綜合實驗”。

  (4)有條件的也可以設定跨學科的綜合性創新實驗課程,提供學生選修,進行網上實驗,並給予創新學分或獎勵學分。

  6.實踐性教學環節

  (1)認知性實踐:第三學期前暑期設定,1學分。

  (2)文獻綜述:1學分。

  (3)畢業實習:2學分。

  (4)畢業論文(設計):3學分。

  7.第二課堂活動

  按照“三商並舉”、“五能並重”的要求,設定社會實踐、社會工作與社團活動、演講溝通、綜合寫作、參加講座、讀書活動、科技文化活動等7個模組,要求學生修滿6學分。

  具體實施辦法參見《南京財經大學關於推進職業發展教育、創業教育、第二課堂活動一體化建設的實施意見》。

  8. 創新學分

  各專業總學分是學生畢業的最低學分或畢業資格學分。學校鼓勵學生多修學分,特別是鼓勵透過各類創新活動獲取學分,具體辦法另行制定。

  (三)有關說明

  1.工商管理(環境商務,中加合作)專業和會計學(中英合作)專業的培養計劃應按照加拿大和英國合作學校的要求設定相關課程,重點是確保英語教學有的放矢,滿足需要。

  2.相關專業要為“專轉本”學生專門設定第五至第八學期的課程,基本要求是夯實基礎,加強專業,注重訓練,適當降低畢業論文要求。

  3. 進一步明確數學與應用數學專業分流培養的方案及實施細則,應具備針對性、可行性和操作性。

  四、組織實施

  (一)按照學校人才培養模式改革的總體安排,教務處提出調整各專業人才培養方案的實施意見。

  (二)專業負責人(系主任)作為專業建設第一責任人,直接負責各自專業人才培養方案的調整、修訂工作;在本院領導下,統一認識,集思廣益,討論研究,充分論證,必要時應組織校外專家諮詢稽核。

  (三)各學院負責指導本院各專業人才培養方案的調整、修訂,並加強與相關學院之間的交流、溝通和合作;教務處具體負責組織、協調、統籌工作以及人才培養方案的整理、彙編工作;學校教學委員會審定後由教務處組織實施。

專業人才培養方案 篇6

  一、培養目標

  本專業旨在培養德、智、體、美全面發展,熱愛祖國,具備健全人格與心理素質、良好的人文與科學素養,具有紮實的英語語言基礎和系統的英語語言文學知識,熟悉英語語言文學的發展歷史,瞭解英語語言文學的研究現狀和發展趨勢,具備較強的跨文化交際技能的應用型、複合型高階專門人才。學生畢業後能在教育、商務、文化、旅遊、科技等部門及涉外企業從事英語教學、翻譯、文秘、管理等工作。

  二、培養規格基本要求

  學生畢業時應具備以下方面的知識和能力:

  1.熱愛社會主義祖國,擁護中國共產黨領導,掌握馬克思主義、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基本原理;具有敬業愛崗、艱苦奮鬥、熱愛勞動、遵紀守法、團結合作的品質;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社會公德和職業道德。

  2.具有紮實的英語語言基礎及專業知識和較強的跨文化交際溝通能力;英語專業知識包括文學、語言學和物件國社會與文化的知識。

  3.具有一定的第二外語基礎知識和實際應用能力。

  4.具有一定的體育和軍事基本知識,掌握科學鍛鍊身體的基本技能,養成良好的體育鍛煉和衛生習慣,受到必要的軍事訓練,達到國家規定的大學生體育和軍事訓練合格標準,具有健全的心理和健康的體魄,能夠履行建設祖國和保衛祖國的神聖義務。

  三、專業核心課程

  本專業核心課程有:綜合英語、英語聽力、英語口語、英語閱讀、英語寫作、翻譯理論與實踐、高階英語、高階閱讀、第二外語、語言學、英國文學、美國文學。

  四、學制與學期安排

  基本修業年限為四學年,每學年分上、下兩個學期。全程教學共計165周;每學期按20周規劃課程教學(含考試)週數(第8學期19周),計159周;根據專業教學需要,經學校批准,可在兩個學期之間設小學期,安排課程學習、專業實訓、社會實踐等教學活動,共約6周。

  五、畢業與授予學位要求

  學生在規定的修業年限內必須完成175學分,其中通識必修課50學分,通識選修課18學分,專業基礎課25學分,專業必修課31學分,專業選修課28學分,實踐與實驗課程23學分。普通話水平原則上應達到二級乙等及以上。學生畢業體質測試成績應達到50分,特殊情況可依有關檔案規定免予測試。學生畢業時,透過畢業資格審查方準畢業。

  畢業時符合學位授予條件的,授予文學學士學位。

  六、專業及課程修讀指引

  1.本專業獲得畢業資格要求完成175學分,其中通識必修課50學分,通識選修課18學分,專業基礎課25學分,專業必修課31學分,專業選修課28學分,實踐與實驗課程23學分。

  2.通識選修課在2-7學期開設,學生在學校公佈的通識選修課模組中選修,合計應修滿18學分。

  3.專業選修課在2-7學期開設,學生在學校規定的各專業專業選修課模組內選修,合計應修滿28學分。

  4.本專業為有志於輔修的學生提供A類選修課和B類選修課,A類選修課見表十三,B類選修課為本專業的專業選修課,見表十一。輔修本專業的學生應優先選修A類選修課,在本專業A、B類選修課中累計修滿15學分,經學生本人申請,輔修專業開設院系初審同意,教務處審定後可獲得本專業輔修專業證書。

  5.大學體育採取選課形式實施俱樂部教學。學生根據本人體育專長和興趣愛好選擇修讀體育專案,在不同的教學俱樂部完成規定的教學內容,取得規定的8學分。

  6.對計算機已有相當基礎的學生,可以在《大學計算機基礎》開課前申請參加學校組織的統一測試,測試合格的學生可以免修並直接取得該課程的學分。

  7.實踐及實驗課:學生應完成本專業規定的實踐及實驗課並取得23學分,其中,學生在校學習期間,必須參加社會實踐活動,並至少取得2個社會實踐學分方可畢業。第6學期中期論文,第6學期中期實訓。

專業人才培養方案 篇7

  摘要:觀察近些年的情況可知,計算機技術水平得到了極大程度上的提升,而且計算機技術的發展速度也是非常迅速的。計算機已經完全融入到了人們的日常生活中,人們的生產生活越來越離不開計算機的幫助,可以說計算機技術正在逐漸引領著社會向前發展。由於這樣的社會背景存在,所以在當前時代下,做好計算機專業人才培養工作,將會顯得非常重要。科學合理的計算機專業人才培養策略將會引領資訊時代的發展。

  關鍵詞:移動網際網路;計算機;專業人才;培養改革

  眾所周知,移動網際網路是當前技術發展速度最快、市場競爭力最佳、應用前景最好的新型技術產業。移動網際網路的廣泛應用,其在經濟結構調整以及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等方面發揮著非常重要作用。就目前情況來看,整個社會計算機專業人才培養課程方面,關於開設移動網際網路領域課程的內容非常缺乏,而且人才的培養模式還處在一定的探索過程之中。以往的計算機專業人才培養模式,是落後於移動網際網路時代的,其已經不能適應和滿足社會發展的需要了,所以加緊對計算機專業人才培養模式的改革,是當前計算機教育的主要問題。

  一、資訊時代計算機專業人才培養改革研究的意義所在

  從國內當前的情況觀察可知,近些年來,我國對於移動互聯行業的人才需求量是非常大的,透過有關大資料的分析可知,大約200多萬,但是實際的計算機專業人才卻只有大約70萬人。這兩者資料明確表明了,移動網際網路時代下,計算機專業人才的缺口是非常巨大的。觀察當前高校計算機人才的培養策略可知,整個高校計算機專業人才培養的體制,以及實際的專業設定同市場的需求都存在一定的脫節,計算機專業人才數量較為缺乏的情況不單單是因為高校專業設定的問題,其還同社會的培養有著一定的聯絡。具體說來也就是,移動網際網路的計算機社會化教育培訓較少,其不能夠為當前移動網際網路輸送等量的計算機人才。正是因為這樣,在移動網際網路時代下,展開計算機專業人才培養改革研究,可以為當前社會輸送符合時代要求的人才,切實滿足移動網際網路時代下的人才需求,同時為移動網際網路的發展,提供較多的專業計算機人才,這樣必定可以促進計算機專業改革得到順利的開展,同時為移動網際網路的發展提供全新活力。除此之外,需要明確的是,移動網際網路資訊時代下,計算機專業人才培養模式改革的研究是當前社會所必然要求的,同時也是整個時代發展所需要的,因此,移動互聯時代下,計算機專業人才培養改革研究是具有較為明顯的積極意義的。

  二、移動互聯時代計算機專業人才國內外現狀情況研究分析

  就移動網際網路的本質來說,移動網際網路是我國當前所開發的一種新型戰略產業,其越來越受到各地區的重視,並且始終是新時代創新發展的突破口。近些年來,國家出臺了相應的政策法規,使得當前時代下移動網際網路的人才數量急速增加。不僅如此,我國電信和聯通的共同推動,也不斷使得第四代移動通訊技術加快了前進的步伐。從目前社會的應用情況看來,第四代移動通訊技術基本上已經實現了普及,另一方面,第五代通訊技術正處於不斷研發的過程之中,這一系列的因素最終使得移動互聯技術得到了大幅提升。需要明確瞭解的是,移動通訊技術的實現在很大程度上也是依賴於大量的計算機人才的,如果在之前的發展過程中,擁有一定數量的計算機專業人才,那麼相應的通訊技術的研發速度將會得到進一步的提升。正是因為之前的計算機專業人才還較為缺乏,所以整個通訊研發速度還處於有待提升的狀態。將我國的計算機專業人才同歐美國家的專業人才進行比較,可以明顯察覺出,歐美髮達國家的計算機專業人才數量是要比我國的計算機人才多的,正是因為如此,歐美髮達國家的移動互聯技術也相對較高。經過長時間的研究發現,之所以歐美髮達國家的計算機人才數量與整個社會技術發展相適應,是因為它們擁有一套更加完善的體制,在這個體制的作用下,計算機專業人才數量源源不斷,也正是如此為歐美國家的發展提供了極大的發展源泉。

  三、當前我國移動互聯時代下計算機人才培養與需求的情況

  (一)移動互聯時代計算機人才需求的情況分析

  根據有關大資料的分析可知,目前國內移動互聯時代下,計算機專業人才的需求量持續高漲。但是實際的計算機人才數量比例與需求的崗位卻存在著極大差別,出現了供大於求的局面,這兩種情況是目前社會中非常鮮明的對比。國內的移動互聯技術始終會隨著時代的發展而發展的,相應的,這種計算機人才需求的缺口將會越來越大,必須要對此作出相應的重視才行。當前社會下計算機專業人才的培養需要更加具有多元化,不能沿用以往的人才培養模式,要不斷對當前計算機人才的模式進行必要的改革創新,以此來適應當前移動互聯時代的發展。總之,在移動互聯時代下,計算機專業人才的培養改革需要使得計算機人才更加具有適應能力和創新精神。

  (二)移動互聯時代下計算機專業人才的培養情況

  從目前我國的計算機人才培養模式看來,整個專業的培養機制較少,不論是高校,還是社會的計算機專業培訓機構,所開設的培養機制都存在模式較為單一的情況,不僅如此,所開設的培養機制與市場的需求之間具有一定程度上的脫節問題。所以根據有關人士的分析認為,由於當前整個社會處於移動互聯的時代,要想在這個時代使得相應經濟效益得到提升,就必須要緊密聯絡社會的需求,培養出具有高素質的移動網際網路計算機人才,與此同時,還需要在課程設定和人才培養的模式上進行相應的改革創新,如此才能使得計算機專業人才培養改革模式適合當前社會發展的需求。

  四、移動互聯時代下計算機專業人才培養改革的有效措施分析

  相比較於以往的計算機行業,現如今的計算機專業人才不僅要求具備紮實的計算機基礎理論知識,還需要具有熟練的應用實踐能力,換句話就是,移動互聯時代下所需要的計算機專業人才,一定是一種複合型的人才。因為只有這樣才能最終使得所培養出來的計算機專業人才具備相應的適應能力和創新精神。具體的有效措施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一)不斷改革創新已有的計算機專業人才培養方案

  計算機技術在之前的時代裡,已經具備了一套相對成熟的培養方案,但是時代始終是不斷變遷的,任何方案必須要不斷推陳出新才能適應所處時代的要求,尤其是變化如此迅速的移動互聯時代下。移動互聯時代下的計算機專業人才培養方案的修訂,不僅要體現出具體的培養目標,還要使得這個目標必須要有一系列成熟的教學內容,因為這對於最終的培養結果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落實到具體的實施過程來說,首先改革工作需要綜合考察移動互聯時代下相應的變化特點,不斷深入瞭解當前社會下相關行業對於人才的需求,以及要求計算機專業人才應當掌握何種知識技能,將這些調查的資料進行綜合性的分析,最終科學合理地確定出計算機專業人才培養方案的目標和內容。值得注意的是,有關部門要對計算機專業人才培養改革方案進行周密的考察,確定出該方案的可行性是怎樣的,如果還需要補充,再進行補充,以此最終形成完善的計算機專業人才培養改革方案。

  (二)構建科學合理的計算機人才培養體系

  任何一項改革方案,體系都是至關重要的。具體來說,就是要根據計算機專業不同職位的能力要求,根據不同的能力要求,創建出有針對性的科學構建體系,整個體系要綜合地注意不同能力維度上的提升。在計算機專業人才培養的方面,要切實根據社會的實際要求,構建一套完善的培養課程體系。這套體系應當包括基礎理論課程、計算機操作實踐手冊、計算機專業核心課程,這樣才能形成一套重基礎、強實踐的核心培養體系,並且才能適應當前移動互聯時代對於計算機專業人才的要求。

  (三)強化移動互聯時代下計算機專業人才培養的師資隊伍建設

  計算機專業人才培養改革要想獲得成功,其離不開專業的計算機師資隊伍的建設,擁有大量的計算機專業技術教師,才能培養出更多的計算機人才。在移動互聯時代下,計算機培養的最終目的是促使應用型人才的誕生。正是因為這樣,也就需要計算機專業的培養教師不僅僅具有紮實的理論知識,而且還需要具備豐富的實踐經驗,所以說互聯時代下的計算機培訓教師,應當具備雙重能力。具體的措施是,要建構完善計算機教師培養機制,定期對社會上有資質的計算機培訓教師展開考核工作,以這種方式來監督其計算機相應的綜合能力素質,如果條件允許的情況,還應當定期為這些教師舉行相應的比賽,這樣計算機教師就能夠極大地提升自身的綜合素質。如果計算機專業教師的'綜合素質都得到提高,相應的計算機人才的專業能力必定也會隨之提升。

  五、結語

  上文主要從意義、現狀情況、需求培養情況以及措施等四個方面著手分析,目的就是要表明,在移動互聯時代下,計算機專業人才培養改革是勢在必行,是當前社會發展的需求。相信只要有關部門能夠充分從思想層次上加以重視,計算機專業人才培養改革在之後的落實過程中,自然就會更加順利高效,如此一來,整個計算機專業人才數量一定會與社會的需求量相持平。

  參考文獻:

  [1]趙慧.網際網路+時代下高校計算機專業創新人才培養改革分析[J].科技創新導報,20xx,(22):200-201.

  [2]李傑.談計算機專業人才培養模式改革創新與實施[J].中國校外教育,20xx,(34).

  [3]胡煜.高校計算機專業人才培養模式改革研究[J].湖南城市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20xx,(03):271-272.

專業人才培養方案 篇8

  摘要:現如今我國高等教育在不斷的加快發展程序,高等職業教育的規模也在迅速擴大,且取得了較為矚目的成績,當前的高等職業教育透過不斷的實踐獲得了豐碩的成果。我國的高職計算機應用技術也隨著資訊科技和高職教育的發展而取得了較為長遠的成果。它在不斷地進行改革和自我完善,並且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績。計算機專業是一門技術滲透到各個社會領域的課程,而且從社會的角度來看對於計算機專業人才的需求也在不斷的提升,其不僅僅只滿足於會應用計算機操作計算機的人才,而且更要求有專業的應用型人才應用到計算機和計算機網路的管理當中。所以本研究主要就基於專案課程的計算機應用技術專業人才的培養方案的設計進行簡要分析,希望所得內容能夠為相關的教育領域提供可行的有價值的參考。

  關鍵詞:專案課程;計算機應用技術;專業人才培養

  我國社會的各個領域對於計算機人才的需求都在不斷的提升,所以需要計算機專業的人員能夠更好地應用到各個行業當中,因此需要充分的對計算機的開發和利用進行開發,同時不斷地對計算機和計算機網路進行維護。基於以上情況,在對計算機進行應用的時候培養計算機專業人才需要實行平臺聯合崗位,並且將工作過程作為導向,設計以專業技術為主要的課程目標,以課程設定為主體的計算機開發模式的探索實踐,不斷地適應社會各個行業對計算機相關行業人員的需求,以此來促進計算機行業的發展以滿足各個行業對於人才的需求。

  1基於專案課程的計算機應用技術專業人才培養的設計研究

  在當前社會背景之下應該促進人的全面發展,需要綜合的促進教育理念和教育工作,不斷地符合課程開發的理論指導,並且在此根據之下提出以平臺聯合崗位,以工作過程作為嚮導,並將專案課程作為主體的課程開發模式。平臺聯合崗位主要是指在確保學生綜合能力的前提之下,透過開設多個崗位方向的培訓課程來提升學生的專業技能,能夠儘量地確保學生做到一專多能。這樣能夠有效地增加學生的就業機會和就業能力,其中平臺主要是對計算機應用的技術專業學生進行行業通用技術和智慧的培養,可以有效地確保專業素質的提升,也能夠更好地使學生達到專業的基礎人才的要求[1]。崗位主要是按照相關的崗位設定嚮導的方向,嚴格的圍繞著技術智慧的培養,提升學生能力的培養,促使學生達到專業的應用人才的要求。這對計算機專業人才的相關崗位和畢業生就業狀況以及學生的能力分析,畢業生的就業狀況和學生的能力等諸多情況,都為我們將專業方向設定為軟體開發技術、網路技術和資訊化辦公技術的三個方面。在工作過程當中,做過程導向主要是在計算機應用技術專業的範圍之內做好計算機課程的開發,同時根據相關崗位的職業能力進行有效分析,並且不斷地整合相關理論和實踐教學內容,工作的過程作為一項基礎射擊訓練專案,並且建立起工作任務和工作支援以及工作技能的聯絡,有效地增強學生的主體和直接體驗,同時不斷地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有效地以教學內容為工作過程的導向,不斷地促使學生完成工作任務,同時積極地為學生提供體驗完整的工作過程和學習機會。專案課程主要是一種以工作任務為中心,選擇和組織學習為主要工作知識的課程模式,這種工作是典型的產品生產以及服務等專案為載體的設計。所以它具有明確的工作任務,也能夠有效地將工作內容和理論知識進行合理的整合[2]。所以這和企業的生產過程具有直接的聯絡,學生可以在一定的時間內和一定的範圍之下,有效地組織自己的學習行為,能夠明確的制定相關的學習計劃,收穫到較為有效的學習成果。高職計算機的應用技術專業課程,能夠理解成一個企業網站的建設和管理,它可以當做是一個資訊系統的軟體的開發過程,可以當做是一次會議材料的準備。

  2專案化教學模式之下的計算機應用技術專業人才培養方案實踐以及存在的問題分析

  程式設計是主要的計算機應用技術專業,這也是一個以工程實踐為主的專業。在專案化教學當中,它需要必要的工程應用專案作為支撐,同時也必須促使企業積極參與其中,不斷地發揮出企業的重要作用。要制定專案化的教學模式,促進人才培養,需要將企業因素和企業的相關方案實施並考慮進去。在制定專案化教學模式的人才培養方案的時候,其所涉及的問題主要從如下幾個方面進行考慮。2.1課程體系的建立在建立課程題的時候,製作過程需要有專案化課程程式的參與,同時這又和其他的學科以及傳統課程具有一定的差距。在傳統的課程方面,因為知識點存在著相對獨立的情況,所以課程體系的設計只考慮知識點在內的邏輯先後關係,但是專案化課程卻主要以主線專案為主,而這有可能是跨學科系的[3]。舉例來說,比如說ASP.NET,一次為主的程式設計課程,它的課程主要是透過網頁設計和資料庫設計為主,同時也涉及ADO.NET,對於軟體工程和軟體測試等多個學科都有所涉獵,透過這些學科綜合組成一門課程,而且在專案進度和客廳之間沒有嚴格的先後順序。因此怎樣合理的最佳化其,促使他能夠更好地符合專案教學,這是課程體系制定的基於專案化人才培養的方案所要解決的一個重要的問題。2.2企業的參與專案化教學需要將專案作為載體,同時將工作任務作為驅動,這樣以專案的完成情況作為對教學模式進行考核的一個基礎點,那麼專案的目的就是將校學理論進行職業化,並做好相關的培養。企業是人才培養和質量效果評價的最終評價方,而企業的真實專案是專案化教學的專案基礎,因此制定專案化教學的人才培養方案需要有企業的參與,那麼企業需要採用什麼樣的教育途徑實現人才培養方案,那麼就需要充分的對培養效果進行最佳化,這也是本研究所要研究的一些問題。2.3人才培養方案的實施專案化教學的人才培養方案主要應該以專案作為主線,傳統意義上的教學主要是學科課程為主,這種教學方式去按照徐其先後的分散形式進行設計,不能更好地滿足教學的跨學科形式,對於企業來說也不無法做到企業的共同參與。所以研究合適的基於專案化教學的人才培養方案是十分重要的一個專案。

  3專案化教學模式下計算機應用技術專業人才培養方案的制訂的問題研究

  3.1基於工作過程構建專案化教學人才培養方案工作過程指的是個體完成一定工作任務而所需要的一個時間,它是一個完整的工作程式。分析工作過程的著力點,不能夠完全等同於工作過程本身,而需要採用一定的技術和手段來對工作過程進行包裝與設計。這能夠使其在一定程度上滿足教學的需求,有時也可以使課程內容更好地和工作過程相統一。對IT軟體進行開發可以研究企業的調研,計算機應用技術專業主要涉及需求分析、UI設計、資料庫設計、程式碼編寫以及軟體測試等典型的工作。從從業人員具有能夠確定的網站功能和風格來分析,它可以根據網站需要來進行內部或外部的CSS樣式的UI設計,也可以根據網站功能進行相關的資料庫表的建立,透過對客戶的需求進行分析完成相關網站的開發和設計,可以根據所掌握的網站測試工具的方法以及核心工作的能力來進行。計算機應用技術的專業主要需要依據基於工作過程的專案化教學模式對其課程進行領域的劃分,主要可以劃分為公共學領域,專業學領域和拓展學習領域等。這門課程需要和專案關係的課程劃分為外延輔助課程與及核心課程[4]。外延輔助課程主要是透過外延來提升網頁設計使得整體技能,拓展,其專業的就業出口。比如說photoshop的平面設計,比如說flash動畫的設計等等,核心課程主要是專業課程的核心,比如說php程式設計,資料庫的建模以及資料庫程式設計等等。在其構建工作過程當中需要做好課程體系的構建工作,需要明確企業參與以及研討和設計等。3.2需要不斷地強化校企合作的效能企業主要是專案的來源,而且一般都是為了謀求利潤的最大化,所以在進行專案設計的時候要兼顧企業的利潤,同時也要提升教學的最大效果。所以基於這個過程可以完成一個完整的任務,同時與企業產生相關的共同點,又有效地促進企業生產效益,透過不斷地探索和分析能夠得出,當前計算機應用專業主要是課堂聯合工作室模型出現兩者相結合的,而課堂的教學主要採用了真實專案進行分割,它是一種有效的模擬教學。企業在共同的參與下進行專案的外包服務,能夠有效地提高學生的實踐經驗,也可以在這種教育模式之下為學校提供有效的專案化實踐平臺,促使企業的利潤最大化,有效地提高了校企合作的積極性。同時需要兼顧人才培養,傳統的人才培養主要是透過課程設計實施有效的並形式的開課方式進行教學。比如說photoshop平面設計和網頁設計進行共同的開課。這種開課主要是並行時的開口方式,它能夠有效地將知識點進行分散,同時將完整的專案集中在某個階段進行更好的知識點的支撐。透過不斷的實踐研究可以看出,計算機應用專業技術透過對分段式的教學進行應用,可以採用模組涵蓋知識點多少的形式,安排多名教師和設計人員共同參與,它能夠有效地集中分段式教學,這也可以使其教學更加地貼近生活場景,和工作任務的融合,也有利於學校以及企業之間的更好對接。3.3特色人才培養方案的創新分析需要透過對職業能力進行分析,以此來形成提升階段性的課程內容,並且不斷地進行分解和重構,這能夠有效地實現理論知識和基本技能的融合,最終形成專案化的課程。要不斷地和新興的產業緊密相掛鉤,實際不斷地形成一個“一主線二融合三階段”的課程體系,不斷地構建以實踐能力培養為主要核心的實踐教學體系平臺。要不斷地深化改革,以能力特點為主要特徵,透過專案實踐聯合崗位就業,做好人才培養模式的建立,並且將專案課程作為核心載體,一課程實施作為重點,將校企合作作為校內外實訓的主要工作平臺。在此基礎上要不斷地健全評價體系,因為考核評價和定性定量相結合,需要重視考評的過程,在量化評價過程中不斷地對作品評價和競賽評價進行突出,以技能考核作為主要的考核方式。

  4結語

  高校的教育主要是階段性的職業教育,它主要需要為社會培養出一批具有大學知識能力,而且具有專業素養的人才,需要確保這批人才能夠將其知識體系合理地應用到實際工作當中,所以具有實踐能力是十分重要的。一基於專案課程為主的計算機應用專業人才的培養,它能夠有效地幫助社會培養出各類的適應性人才,也能夠更好地提高人才的質量,使人才更好地適應社會,可以對人才的培養目標進行了調整,也搭建了合理的課程結構體系,所以需要不斷地發揚和應用。

  參考文獻:

  [1]鄒華福,周楊萍.高職計算機網路技術專業人才培養方案的研究[J].科技資訊,20xx,21(21):54-55.

  [2]王自榮,焦阜東.能動就業型高職人才培養方案設計探析[J].蘭州石化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xx,20(2):487-488.

  [3]程真啟,高峰,倪偉.高職船舶電氣專業人才培養方案的最佳化[J].武漢船舶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xx,20(3):572-573.

  [4]李俊秀,馬應魁,王瑾,殷培峰,李泉.基於工學結合的高技能應用型人才培養方案的探索[J].中國職業技術教育,20xx,13(17):535-536.

【專業人才培養方案】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