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屋>觀後感> 悲慘世界有感

悲慘世界有感

悲慘世界有感15篇

悲慘世界有感1

  是啊,一個人無論犯下多大的過錯,只要有一顆悔改的心,那無論你的身份多麼卑微,你的靈魂已經得到了昇華。在暑假裡的一天,妹妹把一件褲子放在我頭上甩了之後,我和她大吵了一架,之後的第二天、第三天、第四天······妹妹想和我和好的念頭越來越強。我在看了《悲慘世界》後,我一下子明白:只要有一顆悔改的心,過去的事又何必去斤斤計較呢!於是我主動向妹妹提出和好,妹妹大吃一驚,接著,她很真誠的向我道了歉。

  請你記住,高尚一詞是不會挑人的,即使你的身份再卑微,就算你做出了多麼低賤的事,只要你心地善良,或有一顆悔恨之心,靈魂才會得到昇華,才能讓人對你豎起大拇指,你才配把高尚這個詞戴在身上。讓善良與悔恨在你心中有一席之地吧,只有這樣高尚才會一直陪伴著你,無論你原來是卑微、貧窮,還是低賤。

悲慘世界有感2

  讀完這本書後,合上書,文章中描繪的悲慘世界依然還浮現在我的眼前,而文章中的愛與善卻把書中的黑暗世界照亮,讓流浪在黑暗世界的人走向光明。

  這個法國作家雨果的小說圍繞冉阿讓描繪了拿破崙戰爭之後的十幾年時間的故事。文中冉阿讓因為太貧苦偷了一個麵包而坐牢,又因為不信任法律屢次越獄以致罪行加重,在暗無天日的大牢中整整待十九年後才越獄,出獄時他已沒有了年輕時的光輝,因為一個老主教的無比寬容而感悟,為人漸漸慈悲,做了無數善事,他好心地收留了女工芳汀女兒珂賽特並當上了她的教父,改了名之後還當上了市長並深受市民的愛戴,就連曾經瘋狂逮捕他的頑固主義者沙威警探在知道這位“市長”曾經的真面目後已無法面對自己所堅持的觀點和現實而自殺。說道沙威,這個典型的人物,這個正義的堅持者,也是正義的固執者,他永遠相信慈悲是罪犯的苗根,他一直不相信做過壞事的人終究一天會洗心革面,特別是像冉阿讓這樣的人,所以堅持要將冉阿讓捉回牢獄,可卻漸漸發現冉阿讓本性居然那麼善良,他再也無法面對自己堅持一生的信念和這個出乎自己意料的現實,所以選擇跳河結束自己的性命。書中的各種人物,各種故事都表現出了當時社會的黑暗,但其中卻都有隱隱閃爍著善良之光。

  主人公冉阿讓一生的道路是多麼的坎坷,他的精神又是多麼可歌可泣,他是在黑暗不公的世界裡與醜惡鬥爭的人,他用本性的善,內心的美喚醒了人們內心深處的良知,他就如同正義的化身,為社會底層的人架起了一把傘。他甚至可以放棄自己的榮華去救與自己毫無血緣關係的人,他甚至可以放棄自己的名利去幫助一位受困的老人,他甚至不惜自己的錢財把它們幾乎全部捐獻給了窮人,他的靈魂永遠都那麼偉大。

悲慘世界有感3

  “真愛的第一個徵兆,在男孩身上是膽怯,在女孩身上是大膽”,身為局外人的讀者對這些看得十分清楚,可當局者迷。若不是上帝的護佑,他們也不可能如此美滿。這也許是為了證實哪怕在悲慘的境遇下還是有真愛的。當然,這不能排除作者的浪漫主義,將現實主義和浪漫主義完美的結合,是不是法國作者特有的手法呢。

  馬裡於斯參加的革命起義是他精神的一種昇華和蛻變,是他父親那英勇無畏精神的傳承,他希望能夠像父親一樣的願望終於在那場戰役中得到了實現。兩個不同時代不同輩份的人都在祖國最需要的時候挺身而出,即便是令人熱血騰的九三年早已遠去。

  每個人都有屬於自己的宿命和歸宿。馬裡於斯是青年和貴族中的一股清流,對於現實反思和對理想的堅定使他充滿了獨特的人格魅力,哪怕是他對於阿讓的誤解是也是為了不違背自己的原則。誤會的化解是需要時間與真相,落魄的泰迪納給馬裡於斯送去了真相。

  沙威以死原諒了他一直追尋的這個苦役犯。隨著阿讓臨近死亡和真相的揭露,我們看到的是一個無怨無悔且堅韌的靈魂。經歷了這麼多苦難的日子,他終於安息了。上帝會接他去天國吧,

  讓他繼續聆聽主教的教誨。天國沒有貧窮,沒有苦難,他的靈魂將得到洗禮然後安息。

  有人在他的無字墓碑上寫了這麼一首小詩:

  他已經安息,儘管命運多舛

  苟且偷生,丟失本性難活命

  以前的一切自然終究會如此

  就如同夜幕降臨,落日漸漸西沉

悲慘世界有感4

  《悲慘世界》是由著名作家維克多~雨果所寫,描寫了在一個悲慘的社會里,有一位男子名叫“冉阿讓”,他本是一個本性善良的勞動者,但因為社會的殘害,家庭的無奈,冉阿讓不得已去偷東西,被警察抓住,做了好幾年的牢。冉阿讓被放出來後,無家可歸,想找家客棧住下,但人們知道他曾是監獄裡的犯人後,都嚇得臉色發青,不敢出聲。冉阿讓無處可去,在大街上漫無目的地走啊走,他的腳步是沉重的,因為他受到了別人的歧視。夜,很黑很黑,連天上的月亮和星星也害怕地躲了起來,街上沒有幾個人,一陣風來,樹上的葉子晃晃悠悠地飄了下來,悄然無聲地落在地上。突然,冉阿讓看見一所教堂還亮著燈,便走過去敲門。“哦,先生,您好!”在冉阿讓面前出現了一個白髮蒼蒼的老人。“您知道我是誰嗎?”冉阿讓問。“知道,您的名字叫‘我的兄弟’!”這麼一句簡短的話,聽得冉阿讓心裡熱乎乎的,生命之火在他心裡燃起。 從此,冉阿讓成為一個熱心助人,捨己為人,心裡只有他人的好人。冉阿讓當上了市長,幫助了窮苦的芳丁母女。在冉阿讓臨終前,他把自己所有的財產都給了芳丁的女兒----柯塞特,並且還不忘那個對他很好,點化他的老人。

  冉阿讓,一個令人敬佩的人,他知錯能改,從犯罪的道路中走出來,成為了一位“外國的雷鋒”,他把自己的全部財產都給了一個和他毫無血緣關係的人,精神實在可嘉!再想想我們吧, 父母批評我們做錯了,我們都會頂嘴,扔東西,死也不肯承認錯誤,這樣做對嗎?我們生活在新社會,新世紀,在父母眼裡,我們是含苞欲放的花蕾;在老師眼裡,我們是展翅待飛的雛鷹,我們是幸福的,成長在一個好的環境裡,家裡有電視機,VCD,電腦等高科技東西,這麼優越的條件使我們身在福中不知福!回憶一下冉阿讓,他們那個時代,吃不飽,穿不暖,甚至還會去偷東西,想想吧,我們要把冉阿讓當成榜樣,好好學習他的精神!

悲慘世界有感5

  《悲慘世界》是法國著名作家雨果在1862年發表的一篇長篇小說。讀了這本書,我真是回味無窮。

  這本書的主人公——冉·阿讓是一個非常善良的工人,他經常接濟有困難的老百姓們和貧困的姐姐。有一次,冉·阿讓流落在外面,顛沛流離,無家可歸。他為了不讓自己的兒子餓死,就去偷了一塊麵包。真沒想到,就因為這麼一個小小的舉動,冉·阿讓被判有期徒刑5年!他逃出監獄4次,結果都被抓了回來,而且又判了14年的星期。僅僅一塊麵包,竟然能讓一個人坐牢19年!於是,他在監獄裡苦苦等了這麼多年,思考著做人的道理。當他正式出獄後,決定重新做人。他改了個名字,忍辱負重,竟然當上了市長,成為了大富翁!然而,他為了守護一個人,在法院上公佈了自己的真實名字。從此,他的人生又從山峰墜落到谷底。這時,大家都開始不理解他。這麼一個無私奉獻的人,卻在孤獨中死去了,真是太悲慘了!

  看到這裡,我不禁留下了眼淚。以前的社會真是太殘酷了!冉·阿讓連一個和他沒有任何關係的人都看作自己的女兒,卻會落得如此下場!做一天的好人容易,但是做一輩子的好人真是難啊!在我看來,人犯錯後就不應該推卸責任,而是要積極改正,冉·阿讓就是這麼一個人。在我們以前學過的課文《負荊請罪》中寫到:“秦王不敢侵犯我國,就是因為趙國武有廉頗,文有藺相如。要是我倆鬧翻了,後果將不堪設想。”廉頗知道後,就去向藺相如負荊請罪。後來他們成為了夥伴。難道這種知錯就改的精神,不值得我們學習嗎?

  在以前,我犯了錯誤卻不敢承認,總想著逃避。有一次,我飛快地騎著腳踏車,完全沒有看到前面停著一輛汽車。當我發現時,已經只離汽車不到三米了。驚慌失措的我一是還沒反應過來,根本沒想到剎車,就直接把腳踩在地上。可是為時已晚,腳踏車還是重重地撞在了汽車上。看到這一幕,我被嚇壞了。我害怕車主看到我後責罵我,於是我趕緊把腳踏車停好,回家去了。後來一想,我覺得逃避責任沒有什麼好結果,反倒和小偷沒什麼兩樣,我至今都覺得後悔。所以,從那以後,我犯錯誤後再也沒有推卸過責任。知錯就改是人人都應該具備的品德。

  《悲慘世界》這本書教會了我許多許多。作為一名少先隊員,就應該知錯就改。如果和同學發生了爭執,就要先認識到自己的錯誤。只有這樣,人與人的關係才會更加融洽!

悲慘世界有感6

  法國大作家雨果嘔心瀝血的著作——《悲慘世界》,的確是本名副其實的經典名著。

  主人公金·伏爾金,這個服過十九年刑的罪犯,甘願為素不相識的割風老人和芳汀一家付出大量錢財,最後也是割風老人把他從死亡線上拉了回來。從此,他變成了人人為之尊敬的人。之所以最終得到了善報,是因為他付出了。只要能改邪歸正,為國家、為社會奉獻過的人都是好人。就像主教所說:“你不再屬於惡魔所管,讓你從此不必再受恐懼和憎恨的支配……”這也許就是付出的魅力吧!當然,有些人窮其一生,也不會有這種傳奇色彩。

  如果你很痛苦,問我怎麼辦。那我會說:“去看《悲慘世界》吧!”其實,正如書中所描述的刻在伏爾金碑上的一句話:“他活著,雖然命運多舛,他安息,只因失去天使才閤眼,生生死死,是人生自然的規律,晝夜交替也是相同的道理。“只要瞭解自己痛苦的來源,然後擺脫痛苦,把身心沉浸到輕鬆、寧靜中去,這就是最好的忠告。

  話又說回來,那些窮人是很悲慘,可那些像德約第那樣為了錢不擇手段的人不是更悲慘?他們家中雖然金銀細軟到處都是,但並不快樂。生前每天過著心驚膽戰的生活,死後被人掃入歷史的垃圾堆,讓後人唾棄,真是可悲可悲!

  與其富著遺臭萬年,不如窮著流芳百世。

悲慘世界有感7

  20xx-4-25服刑19年的重刑犯,為什麼能在一瞬間洗淨了他罪惡的靈魂?當他的死對頭面臨死刑的危險時,他為什麼會寬厚地救了他一命?為了一個可憐的小女孩,他是如何逃過警方的重重追緝,代她找到終身的幸福的?一切的疑問正是《悲慘世界》為你留下的謎題。生存在“善與惡”的永恆主題中,《悲慘世界》以其獨特的魅力贏得了一代又一代人們的喜愛,成為世界文學殿堂中一道絢麗多彩的風景。

  在這部作品中,作者將同情的眼光投向在社會底層苦苦求生的人們,對資本主義社會的黑暗進行了有力的揭露和批判。雨果以他細膩的文筆,淋漓盡致地描繪了處於水深火熱的人們地獄般的生活。雖然他們的命運是悲慘的,但是他們的心靈是高尚的,他們心裡都有一個強有力的信念愛。有了這種愛,一切都變得美好;有了這種愛就能抵抗痛苦,消滅痛苦。米里哀主教就是一位博愛的化身,他的寬容、仁慈,使冉阿讓重新燃起對生活的希望,一心向善。那位冉阿讓救過的老人不也是充滿著愛嗎?他知恩圖報,當冉阿讓身處絕境時,幫助他度過了危險。這正是作者想告訴我們的:“只有愛,才能消滅世界上一切的不幸。”在現實生活中,愛也是到處可見的。

  博大的母愛,慈祥的父愛,同學們之間的友愛……曾經有一則小故事令我深深震撼。故事發生在越美戰爭時期。一位美國記者正得意洋洋地欣賞他所拍攝的照片,猛然間,他發現有一個女人倒地的姿勢不同於大多數人順著腳步的慣性往前栽倒的,而是往下蹲。這位記者在驚訝之餘仔細端詳辨別後,發現她懷裡抱著一個幼小的嬰兒;如果她往前撲倒,就會壓傷嬰兒;往下蹲則不但壓不著孩子,而且還能以自己的血肉之軀作為遮擋身後飛彈的屏障。這位母親在中彈倒地的一瞬,竟能超越物理的慣性,收住狂奔的腳步,做出保護孩子的最佳姿勢這是多麼悲壯的母愛啊!當她的孩子遭受肉體或靈魂的滅頂之災時,她卻可以義無反顧地獻出自己的生命。我歌唱母愛,歌唱這無與倫比的至愛!

  愛或是一句親切的問候,或是嚴厲的責罵,或是人們之間的互幫互助,愛或許還是一個微小的動作……冉阿讓死了,他安詳地閉上了他的雙眼,然而在他身後,卻留下了一曲曲用愛編織的篇章,久久流傳……本文以一串問句開頭,造成懸念,並引出作品主要內容,以便讀者有所瞭解。接著,適時提出文章感點:“只有愛,才能消滅世界上一切的不幸。”在此基礎上,作者又聯想到社會人世的博愛,並簡述了一個令人震撼的“愛的故事”,使作品主題昇華。結尾也意味深長。

  總之,文章基本能做到張合自如,縱橫有序。語言雖很平實,但仍較流暢。

悲慘世界有感8

  《悲慘世界》是雨果的代表作,我被題目中悲慘二字吸引,讀書的慾望油然而生。

  主人公冉阿讓出生在一個窮苦的家庭,父母早亡。因為偷一條麵包救濟7個外甥而坐了十九年的牢。獲釋後,走投無路的冉阿讓被好心的米里哀主教感化,此後他化名馬德蘭,決心痛改前非,重新做人。幾年之後他成了蒙特裡受人愛戴的市長兼工廠廠長。他遵守諾言收養了苦命女工芳汀的孤女珂賽特並視她為掌上明珠,用父愛呵護她長大,天倫之樂帶給這兩個曾受命運折磨的人莫大的滿足。平靜的生活再起波瀾—一珂賽特與馬呂斯相戀,為此冉阿讓多次搬家,但深情的馬呂斯仍找到了珂賽特。多年來從未放棄追捕冉阿讓的警長沙威也又再一次出現,沙威窮其一生誓將他抓回牢獄,卻發現冉阿讓的本性是多麼善良,他為此陷入了矛盾之中。在下水道放走揹負馬呂斯的冉阿讓之後,由於無法再面對自己持守多年的信念,選擇跳河結束他的一生。有情人終成眷屬,馬呂斯與珂賽特走道了一起。但在冉阿讓表明身份後,馬呂斯卻將他拒之門外,後來得知冉阿讓曾救過自己的命,馬呂斯終於解開心結,同珂賽特一起回到冉阿讓身邊,但冉阿讓已不久於人世。

  讀完這本書後,我的心情特別沉重。我被冉阿讓高尚的品德所感動。他無私,遵守諾言,樂於助人,低調等等,這些都是我們所缺少的,也是現代社會所需要的。冉阿讓把自己絕大多數的錢都捐給了窮人,他往往出門時口袋裡裝滿了錢,回來時口袋都空了。儘管做了那麼多的好事,冉阿讓也不願接受國家給他的任何榮譽。可見他是一個低調同時又充滿愛心的人。而在當今社會,某些人在做慈善時卻是相當的高調,彷彿是在滿足自己的虛榮心,根本不把窮人的尊嚴放在眼裡。扭曲了做慈善的本質,到像是在作秀,在炫耀。當他看到一個老人被馬車壓著時,他冒著生命危險將其救出。冉阿讓見義勇為的品質值得我們去學習。而現在,見義勇為的人已是少之又少,英雄流血又流淚的事蹟層出不窮。冉阿讓遵守諾言將別人的孩子養大,他有一顆多麼無私,博愛的心啊。寫到這,我不由得想到了一位名叫白芳禮的老人,他日復一日風雨無阻地拾破爛,生活十分節儉,2年間捐款3萬元,資助了3多個孩子上學。他無私的愛怎能不使我們肅然起敬。

  《悲慘世界》這本書寫出了當時社會的重重矛盾,歌頌了人性的真善美。無論是什麼樣的社會,都需要冉阿讓這樣的人,只有越來越多的人具備這樣優良的品質,社會才會越變越好。

悲慘世界有感9

  悲慘世界是19世紀法國作家維克多雨果的一部長篇小說,故事講述了酷刑犯冉阿讓跌宕起伏的一生。

  主人公冉阿讓是一名誠實的工人,他幫助姐姐撫養7個可憐的孩子,有一年的冬天,冉阿讓找不到工作,為了不讓姐姐的孩子捱餓,他偷了一塊麵包,卻因此被判五年的有期徒刑,服刑期間因受不了牢獄裡面的生活,他逃跑四次無果反而使得刑期從五年被加至十九年。

  假釋出獄之後的一個晚上,冉阿讓來到了米利埃主教家門前,仁慈的主教和他一起進餐並收留他過夜,在那個夜裡,冉阿讓卻偷了主教家裡的銀器,被主教發現之後還將其打傷,冉阿讓攜帶銀器在逃跑的途中被巡邏的警察發現並且逮捕至主教門前,在這個關鍵時刻,主教米利埃卻和警察說冉阿讓身上的銀器是他饋贈給他的,並且當著警察的面,他將自己家裡的銀燭臺也一併取出贈送給了冉阿讓,就這樣冉阿讓被釋放了,主教的善良寬厚與仁慈給了冉阿讓新生的勇氣,那一個晚上,冉阿讓的靈魂因為一袋銀器得到了救贖。

  從那以後,冉阿讓更名換姓為馬德蘭,並開始了新的生活。透過十年兢兢業業的努力冉阿讓成功地蛻變為一名成功的商人,他開辦了工廠,並樂善好施,興辦福利,救助孤寡等等義舉得到了市民們的愛戴與尊敬,還當上了市長。

  也是在興辦工廠期間,他認識了一位名叫芳汀的女工,這位女工貌美,卻因年輕時候的無知與天真,真心地錯愛上了一位大學生並失身懷孕還產下一女柯賽特,這位大學生薄情寡義,不久便離開了芳汀,芳汀為了養活女兒,將其寄養在一戶貪婪的人家:泰納迪埃的家裡,芳汀自己外出打工並每月寄生活費給女兒。在馬德蘭的工廠工作的芳汀卻因美貌遭人嫉妒而被舉報她養有一私生女,馬德蘭知曉此事之後因尊重當地風俗給了女工芳汀50法郎並讓她離開,從此芳汀開始了她悲慘的生活,芳汀被解僱之後再也無人僱傭她,失去經濟來源的芳汀變賣頭髮和牙齒,最後窮途末路之下淪為了娼妓,保受社會歧視的芳汀去街上攬客,卻遭到惡少無情的戲弄,將雪團硬生生塞進芳汀內衣裡,芳汀奮起反抗,卻遭到了冷麵警官沙威的逮捕,馬德蘭得知此事後出面干涉卻被警官認出他就是當年偷東西的罪犯冉阿讓,罪人永遠是罪人這種觀念在沙威腦子裡根深蒂固,他寫信告發,卻沒得到理睬。馬德蘭將芳汀救出之後知道她的真實遭遇,感到十分的內疚與自責,並起心要照顧好芳汀母女,在芳汀病入膏肓之後又一燒心事件接踵而來。

  當地一個叫尚馬蒂厄的老頭被當成冉·阿讓正在接受審判,冉阿讓再次陷入糾結之後,如果他去自首,則又將陷入牢獄之災,無法繼續照顧芳汀母女,而如果任之由之,那個無辜的老頭將代他受牢獄之災,身為市長的馬德蘭良知在左,最終還是走上了法庭,勇敢的站出來並承認自己就是當年那個冉阿讓,從此便又走上了被通緝的道路。讀到這裡,忍不住掩面沉思。

  面對沙威警官的窮追不捨,冉阿讓在救出柯賽特之後帶著這個小女孩在修道院裡度過了一段相對平靜的日子,並將其撫養成人,不久後法國大革命爆發,而與柯賽特相戀的馬裡尤斯卻要去巴黎參加起義,冉阿讓為了成全二人,親赴戰場尋找馬裡尤斯,卻恰好碰見起義軍將要處決被俘的沙威。冉阿讓最終以德報怨,放走了沙威。而沙威也受到了感化,相信犯過錯的人真的會幡然醒悟,重新做人,最後革命失敗,冉阿讓冒險救出受傷的馬裡尤斯,在成全他與珂賽特的婚事後離世。

  故事講到這裡便結束了,讀這個故事始終讓我的心揪著,再讓我如釋重負,在這本書裡,在某一個角色裡,你總能看見自己的影子,主人公冉阿讓見識了金錢的醜陋,人性的貪婪與冷酷,但他始終堅持用當年主教的善良去溫暖身邊的所有人,每一個時代都有它的侷限性與悲慘性,但冉阿讓讓我在他的世界裡看見了溫暖,細膩與真實,他始終堅持著努力著去以德報怨,用自己的力量溫暖這個世界。

  人情反覆,世路崎嶇,但我選擇相信,人性本善。希望我們每個人都有能力,繼續以秋衣扎進秋褲裡,秋褲扎進襪子裡那般的溫暖人心。

悲慘世界有感10

  在人的一生當中總會有那麼幾個人成為自己的人生導師,很幸運的是阿讓遇到了,不然也就沒有以後的故事了。比安弗尼主教就彷彿是上帝的化身,周旋於窮人和富人之間,用富人的錢來救助窮人,他總為別人想多,為自己想得少。他文中為數不多依然擁有自己靈魂的人。阿讓就是他拯救的,主教拯救了一條即將墮入深淵的靈魂,改變了阿讓的命運。或者說,阿讓的心中還有一絲良知沒有被泯滅,被敬愛的主教喚醒了已被塵封多年的人性、良知。本書在我看來突出的是“人性”,各個階層的人性和生活方式被展現的淋漓盡致 揭露了不同的嘴臉。那麼我就不由的想到:人是不是在貧窮落魄、潦倒無以為生的時候就沒有了尊嚴。我在心中答到:當然不是,即使落魄尊嚴和人格不可棄。如果失去了那才是真可悲。即便阿讓後來已經很有錢了,可是他依然如苦行僧一般,也許是他的身份使他一直難安,也許是他覺醒的良知告訴他還有許多人在受苦受難,也許是比安弗尼主教的精神感染著了他,並把這種精神烙印在了他的內心深處,哪怕已經多年過去了。

  每當阿讓面臨抉擇時,他總是站在人性光輝的那一面。當他得知尚馬蒂厄即將代替他被判終身監時,他猶豫不決,他知道尚馬蒂厄是無辜的。如果他能夠狠心一點,讓尚馬蒂厄成為冉·阿讓進入監獄服刑,而他以馬德蘭的身份繼續“苟且偷生”,造福當地,繼續當他的市長,可是他沒有。他還是踏上了一條“不歸路”,他明知道此後將有無窮的苦難,可他依然奮不顧身的自首了,在法庭上揭露了自己的“罪惡”。

  “做個聖賢,是特例,做個正直的人,是人生正軌。可排行,可失足,可犯錯,但終要做個正直的人”。

  冉·阿讓在用餘生闡釋這句話。

  讓我們來看看冉·阿讓“不可饒恕”的“罪行”:

  1、偷竊麵包(飢餓)

  2、越獄(養活一家人)

  3、偷竊主教家的銀餐具(只有主教願意留他吃晚飯、過夜)

  4、搶劫(精神不清)

  每一樁罪行背後的真相都令人發省,可惜當時的法律是無情的,嚴酷的,更沒有正視此種社會現象的人,他人的死活更是與己無關。

  “只要依仗法律和習俗所造成的社會壓迫還存在,在文明鼎盛時期人為地把人間變成地獄,並給人類的神聖命運製造苦難;只要本世紀的三大問題——貧窮使男人沉淪,飢餓使女人墮落,黑暗使兒童愚蒙——得不到解決;只要在有些地區,社會窒息的現象依然存在,換言之,從更廣的意義來說,只要這世界上還存在愚昧和貧窮,那麼像本書《悲慘世界》這一類的作品就不會無益的”。

  以上是本書的作者對本書作的序,其中所述的問題也在文中一一展現出來了:

  “貧窮使男人沉淪”——泰迪納,一副小人嘴臉,為了錢不顧尊嚴四處欺詐;

  “飢餓使女人墮落”——方蒂娜,失業後為了生存和養活幼女不得不出賣肉體;

  “黑暗使兒童愚蒙”——加夫羅什,泰迪納夫婦之子,被父母不容,浪跡街頭。

悲慘世界有感11

  悲慘世界是法國的作家雨果寫的,雖然是譯文,但依然表達出了法國人冉阿讓在法國經濟戰爭的悲慘命運。

  書中講述了經濟戰爭中青年冉阿讓因過度飢餓,偷了一家麵包店的麵包,被判做牢1年,但他不顧一切的想逃出去最終以坐牢,越獄,被抓,坐牢,越獄,被抓,坐牢,越獄,被抓,坐牢……結果他在監獄中度過了人生中最美好的十九年光陰。出獄後,他的身份成了一名市長,並且受人愛戴,因為他是一個有信仰的人,以市長之名使城市生活變得繁榮,人們生活其樂融融,就在人們都懷著敬仰的眼光尊重他們的市長時,一位名叫沙威的警察改變了這個市長的後半生命運,他調查出了這位市長之前的真實身份,並且就是之前獄中呆過的冉阿讓,他欲以冉阿讓越獄的罪名逮補這位受人尊敬的“市長”,並由此展開了一系列的“追殺”。冉阿讓一度連續遭受厄運,但心中並不悲涼,依然堅定的為自己和為需要被他保護的人們堅強又虔誠的活著,直到生命的最後一刻。情節曲折動人,人物形象豐滿個性鮮明。

  即使是一名不小心犯過罪的人,只要懷有一顆虔誠的心,不管身順境還是逆境,堅守和追求心中最初的信仰,就算活在一個悲慘黑暗的世界裡,依然會有陽光和希望,照亮未知之路,因為他們永不放棄,才創造出自己的人生價值和社會價值。我被此書中冉阿讓的精神感動和打動,我願我心中燃起信念的種子!相信奇蹟的人,自己本身也是一種奇蹟。

悲慘世界有感12

  我用了近兩個星期的時間,讀完了《悲慘世界》這本書。

  這本書描述了當時的灰暗世界的角角落落、點點滴滴,讀來讓人感到揪心。最讓我記憶猶新的是冉阿讓,他是一個苦役犯,一個可憐的苦役犯!沒錯,他生前是做了許多不該做的事情,搶劫、殺人,他無所不作。但我相信,他也是出於無奈。一個人在不用做這些就可以吃飽穿暖的情況下,是不會自願去做那些不見天日的事情的。而他,儘管犯下了如此嚴重的罪行,但我認為,他之後所做的種種善事,是完全可以彌補這些過錯的!他在監獄的`時候,有幾次嘗試越獄,但都被及時發現了——他沒有越獄成功。但是後來,他又逮到了機會,他再次越獄。這次,他成功了!可不要以為這下他的日子就好過了!完全不是這樣的!要知道,他可是一個苦役犯,一個坐過牢的人!在那個時候,苦役犯是地位最低,身份最卑微的人,他們註定一生都要被人們瞧不起,被人們唾棄、厭惡!

  很明顯的,冉阿讓就是這樣一個人!但他悔過了!他之後隱名埋姓,改名為馬德蘭先生,以及一些不為人們所知的奇怪的名字,他常常慷慨的把錢施捨給窮人,他受到人們的一致讚頌!但,之後的商馬第事件卻使得她身份暴露——他又被人們所瞧不起,被人們唾棄、厭惡!他還救了一個叫珂賽特的不幸的小女孩,她是芳汀的孩子,她早就死了。之後,珂賽特長大了,成年了,她和馬呂斯結下了美好姻緣,而冉阿讓,為了不讓他們因此受到影響,在經過激烈的心理鬥爭後,向馬呂斯道明瞭自己的真實身份。馬呂斯開始十分討厭他,但介於珂賽特的面上,他沒有表現出來。後來,當他得知冉阿讓就是他的救命恩人時,他簡直不敢相信!他過了不久,便死了,他給這對新人留下了近六十萬法郎!他是一個多麼替別人著想的人!

  他雖然死了,但他的靈魂得到了昇華!他死了,毫無留戀地死了……

悲慘世界有感13

  我家裡有好多本中外世界名著,像《西遊記》《水滸傳》等等,每本都很精彩,都讓我愛不釋手。不過最受我喜愛的還是法國著名作家雨果寫的那本《悲慘世界》。

  書中的主人公冉阿讓勤勞正直,樂於助人,胸懷坦蕩,品格高尚。他是資本主義社會受盡苦難,迫害,被貴州歧視的勞苦階層的代表。作者透過對主人公不幸的描寫,表達了對不幸的人們的同情,同時揭露了當時社會的黑暗。

  冉阿讓開始是一個普通的園藝工人,由於不忍心孩子捱餓,偷了一塊麵包而被判刑。刑滿釋放後,雖然飽受歧視和排斥,卻立志開辦了工廠,成了富翁,並被推選為市長。後又因不願別人被誤判而代自己受罪,冉阿讓在法庭上自首,再次入獄,被判無期徒刑,並在一次機會中跳海逃走,他解救並收留了孤女珂賽特,認識了大學生馬利尤斯。然而又受到了德納第的勒索,他機智地逃脫了德納第的謀財害命。冉阿讓參加了轟轟烈烈的反抗巴黎七月王朝的戰鬥,在戰鬥中遇到了當了俘虜的一直在追捕自己的沙威探長,但他不計前嫌放了他。冉阿讓因為不願意連累珂賽特和馬利尤斯,情願犧牲自己,把五十八萬法郎的存款留給了他們,自己住到外面,身體卻一天天地垮了下去。這位平凡而偉大的苦難人就這樣安詳的離開了人間。

  這本書 我一讀再讀,每次的感受都不一樣,主人公那高尚無私的品格一直迴盪在我的腦中。和他相比,我覺得自己太渺小了,主人公經歷了那麼多的苦難辛酸,卻從來不氣餒,不屈不撓的與命運做鬥爭,滿懷熱心的去幫助別人。而我呢,一點點小的波折,就好像是世界末日來了一樣,經不起一點點的風吹雨打。

  就像有一次,老師叫我們寫週記,一個同學在週記裡寫到我在上音樂課的時候用豎笛和另外一個同學打鬧。其實,那個同學誤會我了,所以當時,我委屈極了,非常記恨那個寫週記的同學,覺得世上所有的人都與我作對,我好像受了天大的冤枉一樣。整天氣鼓鼓的,和所有的人鬧矛盾。看完這本書我懂了,並不是你要做的每一件事都能得到別人的支援和理解。但我們不能這樣就喪失了對別人的熱忱和信心,我們要理解相信別人,嘗試著去和別人溝通。主人公教會了我正確對待身邊發生的事物,不能偏激地對待別人。

  我想,我們現代人的生活,比起生活在過去資本主義社會的人們要幸福太多了,只要我們都像書中主人公那樣胸懷寬廣,熱心幫助和對待別人,我相信我們的社會變的更加美好。

  《悲慘世界》這本書深刻地反映了生活在資本主義社會的貧苦階層的悲慘命運,以仁慈博愛來杜絕罪惡,改革社會。這本書能引發人們對美好的渴望,希望大家都能好好的讀一讀。

悲慘世界有感14

  大家都知道世界大文豪維克多·雨果的代表作的之一便是這一本《悲慘世界》。週末,我開始閱讀起這本動人心魄、感人至深的世界名著——《悲慘世界》。

  故事講述了主人公冉阿讓為了不讓姐姐的孩子餓死而偷了一塊麵包,被判了五年徒刑,又因為四次越獄增加到十九年。當他一無所有的走上社會卻發現自己衣食無著時,一位主教感化了他,讓他決心洗心革面,重新做人,終於當上了市長,一名大富翁,樂善好施,做了許多善事。還曾為了不嫁禍於人上法庭承認自己的真實姓名。他舍已救人,在槍林彈雨中救助了他的“女婿”,最後卻在孤寂中走向死亡。

  想想我們的生活,和這些人比起來,算是多麼的美好啊!我們曾因為想得到卻得不到而哭泣,也曾會因為想做什麼卻不能做而難過,但看看這本書中的冉阿讓、芳汀、“百靈鳥”珂賽特……我們曾受過的所謂的“傷”都算得上什麼?現在有許多人,包括我們都是獨生子女、父母的掌上明珠,總是會覺得什麼都該是自己的,不應該受到委屈,所有人都應該聽自己的,按照自己的心意去辦,都不曾站在別人的立場想過,但這樣的我們長大後,改怎樣去融入社會呢?所以,請大家從小做起,試著儘自己的力量幫助需要幫助的人,對生活保持積極的態度,積極地面對一切挫折,不要畏懼。同時,我希望大家要珍惜現在的生活,並懂得感恩,感恩這個世界、感恩這個國家、感恩這個社會、感恩在我們身邊不離不棄,愛我們的人……

  我只想說,人是不分貴賤的,要保持一顆真、善、美的心靈,這個世界就會變得無比美好。

悲慘世界有感15

  雨果,眾所周知的大文豪,閱歷豐富,可生活背景卻不是很好。這不是重點。讓我們一起進入雨果筆下的悲慘世界。

  小說的主要人物是冉阿讓,這個人經歷了波折的人生。年輕時為了姐姐和她的孩子因偷了一個蘋果而被關進監獄,幾次因為逃獄而被抓回。前後在獄裡呆了十九年。這是令人費解的。只不過關了他兩三年,每次都是還有幾個月刑滿時而逃,這是何苦呢,這麼多天都忍了過來,怎麼這幾個月就那麼衝動?從第二次逃獄時,他曾經歷過激烈的思想鬥爭。可是,人的本能就是對自由的渴望,錯誤的行為始終都佔著上風。真令人感到又同情又悲哀。

  在第十九年時,他再次逃了出來。不知道還有多長時間刑滿,他不想那麼多了,他逃了出來。警察局下了通緝令,每人願意放掉這個在逃的罪惡的苦役犯。他是一個墮落的人,從青年進去,出來時變成了中年。這個人沒有青春,沒有靈魂,他是一個行屍走肉,一個墮落的人。

  逃出來後沒人收留他,沒有人給他一頓飯,一口水,他得到的是人們的唾棄和辱罵。他絕望了,這個時候,卞福汝主教收留了他,但他又偷了主教的東西,主教並沒有怪他,反而在警察面前掩護了他。他被感動了。靈魂開始回到他的身上,經過一番思考,他終於意識到自己的墮落,並決心做一個高尚的人。讀到這,我們也為他感到慶幸,他終於重新做人了。

  他開始信教,他也希望升入天堂。他成了一個好人,他隱姓埋名,成了尊敬的馬德蘭先生,又做了市長。後來,因為一件偶然的事件,他為了救別人誤認為是冉阿讓的人而暴露了自己的身份。他從一個令人尊敬的人又滑落到令人唾棄的人。大家遺忘了他做過的好事。他又開始浪跡天涯。後來花重金收養了貧婦芳的女兒珂賽特。他倆以父女相稱。冉阿讓成了割風先生。珂賽特長大後和馬呂斯相愛了。馬呂斯是一個反抗皇上的人,他推崇共和制。他們倆後來得到馬呂斯的外公和割風的祝福。婚後,割風告訴了馬呂斯自己的經歷,告訴了他自己是冉阿讓,一個苦役犯。馬呂斯開始厭惡他。後來,馬呂斯無意中知道冉阿讓救過自己的命和他做的種種好事,他和珂賽特一起去接冉阿讓。可是,冉阿讓已經到了風燭殘年,在他倆的嗚咽聲中,冉阿讓安詳地閉上了眼睛......

  合上這本書,我陷入了沉思。雨果筆下的人物形象栩栩如生,形態飽滿。冉阿讓變好是因為主教,他感謝主教,他參加了主教的葬禮。他救助窮人,寬宏大量。他放了沙威警官,放了這個處處相逼自己的人。沙威疑惑冉阿讓為什麼放了他,他明明可以殺了他。也許你們和沙威的法律意識是一致的,冉阿讓就是個苦役犯,就改遭人唾棄,就該呆在監獄裡,而不管他做過什麼事。有人曾想過嗎?他做的好事也不能洗刷曾經他身上的汙泥嗎?這個世界難道就這麼不公平?他現在有的是一顆善良的心,他只是有著不好的過去,注意,是過去。那麼,為什麼要讓他在江湖上隱姓埋名一輩子而不能光明正大地做人呢?也許這就是“悲慘”的體現吧。

  現在,我們的世界是和平的,是友誼的,是快樂的。我沉思,要珍惜現在的世界。

【悲慘世界有感】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