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屋>端午節> 端午節週記

端午節週記

端午節週記範文集合8篇

  愉快又充實的一週又告一段落了,我們對人和事情也有了新的看法,現在的你想必不是在寫週記,就是在準備寫週記吧。怎樣寫好週記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端午節週記8篇,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端午節週記 篇1

  俗話說;‘百里不同風千里不同俗。’今天,咱們就說說家鄉端午節的粽子。

  我們年年都過端午節,可你們知道麼,端午節還有一個歷史故事呢。說有那麼一天,我國的愛國詩人屈原跳河。他死後,人們為了不讓水中的魚吃掉屈原,於是就創造了‘粽子’讓魚吃。只有把魚餵飽了,才不會吃掉屈原。水下漆黑,把粽子餵給魚,魚才會給屈原指明方向。

  粽子,歷史悠久,據記載,早在春秋時期,用菰葉包黍米成牛角狀,稱‘角黍’;晉代時,粽子被正式定為端午節食品;到了唐代,粽子的用米,已‘白瑩如玉’,其形狀出現錐形、菱形;宋朝時,已有“蜜餞粽”元、明時期,出現用蘆葦葉包的粽子。

  記得小時候,每當端午節,奶奶和媽媽就要開始著手準備包粽子的材料,我看著她們忙碌的身影,我也加入了進去。期待著粽子的出鍋。過了幾小時,粽子熟了。我慌忙的抽出一個粽子,好甜呀!大米入口即化,真是好吃!

  端午節吃粽子,就好像春節吃餃子一樣天經地義。吃粽子的習俗,會一代一代的傳承下去。

端午節週記 篇2

  農曆五月初五是我國的傳統節日,在古代端午節與春節、元宵節、中秋節並列為四大節日,深受人們的喜愛。

  在端午節這天,我們一家就早早起床,梳洗完畢就往奶奶家趕去。俗話說:每逢佳節倍思親。雖然天公不作美,下著瓢潑大雨,但是這絲毫沒有影響我們的心情。我多麼想快點到奶奶家,與他們團聚。一路上我的心情非常激動。到了奶奶家,小狗“汪汪”地叫著,跑出來咬著我的褲腳,好像是迎接我們回家。我拿起一根小棍子逗它,它被我逗得更起勁了,叫聲也更大了,有時還蹦起來,非常的快活。爺爺奶奶看到我們回家,非常高興,趕緊忙著準備團圓飯。

  快到中午雨停了,我們來到了外婆家,弟弟、妹妹早已經去到了,我們幾個便一起到外婆家門前的水池裡捉魚,水池裡的魚游來游去,非常靈活,很難捉到它們。後來,我找來一個簸箕,直接水裡撈,這回容易多了,不一會兒,就捉到了十來條小魚,我和弟弟妹妹帶著“戰利品”高高興興地回到了外婆家,外婆準備了各種好吃的東西招待我們。

  今天,因為我不僅和親人團聚了,還玩得特別開心。

端午節週記 篇3

  每年的農曆五月初五,我的家裡會到處都飄散著濃而香的粽子味:有四角形紅棗赤豆粽、三角形豆板鹹肉粽、枕式鮮肉粽。外婆還會給我帶上由紅、黃、藍、白、黑五色絲線編織的“長命縷”,真好玩!這一天就是我國的傳統節日—端午節。

  每年的端午節吃晚飯的時候,我們一家子都會坐在一起,一邊吃著美味的飯菜,一邊聊天……媽媽告訴我,端午又稱重午,是為了紀念投汨羅江而死的愛國詩人屈原,所以端午節這一天一定要吃粽子賽龍舟。爸爸告訴我,端午節佩香囊、懸艾葉、菖蒲、懸鐘馗像是為了避邪驅瘟。外婆還教我一首端午節的兒歌:“五月五,是端陽。插艾葉,戴香囊。吃粽子,撒白糖。龍船下水喜洋洋。”

  端午節真是太有意思了,你一定也很喜歡吧?

端午節週記 篇4

  端午節是我國傳統節日,它起源於屈原跳河的故事。端午節包粽子跟划龍舟成了必不可少的專案。

  記得那一年端午節,我們一家人在包粽子,我看了羨慕不已,連忙叫外婆教我。先把糯米放進一個大盆子裡,加上紅棗桂圓跟肉,再攪拌一下,餡就調好了。我把粽葉捲成三角形,邊放餡邊用筷子捅,但是不可太用力。最後用繩子綁結實,一個漂亮的'粽子就包好了。據說這是為了紀念屈原,老百姓包好了粽子後投入江河,用糯米黏住魚嘴巴,魚就吃不了屈原的屍體了。這也是為了祈願一年裡風調雨順。划龍舟也很好玩。幾個人坐入江中的船裡,幾條船比賽誰先到達終點。這既強健了身體,又培養了團隊精神。不過,你可得謹慎點,灌水的滋味兒可不好受。

  除了吃粽子跟划龍舟以外,還有一個令人賞心悅目的活動:放河燈。一盞盞蓮花燈,映著清波盪漾的小河,在那兒飄蕩,真好看!我連忙做出各形各色的燈,還欣賞著河裡的燈,真美好呀!

  端午節這個傳統的節日,將會不斷地傳承下去。它帶給了人們無限歡樂。我也親身體驗了一把,你們也來過這個快樂的節日吧!

端午節週記 篇5

  我國有許多傳統節日,有喜慶的春節、有祭奠親人的清明節、有團團圓圓的中秋節……我最喜歡熱熱鬧鬧的端午節了。

  端午節的由來還有一個故事呢!很久以前,有個楚國人叫屈原,他由於政見不合被驅逐到偏遠地方去。可是,屈原是一個愛國的人,他報國無門,又不忍見自己的國家被欺負,就跳江自殺了。當地的楚國人知道屈原死了,就乘船下江尋找屈原的屍體,還將食物扔進江裡,好讓江中的魚鱉吃飽,不要吃掉屈原的軀體。從那以後,人們為了紀念屈原,每一年的五月初五汨羅江上,都要舉行一次賽龍舟比賽,人們還要包粽子、吃粽子。

  每逢端午節,我家也要吃粽子,奶奶會包一些形狀各異的粽子。有方的、有長的……其中有一種粽子很小巧玲瓏,它的形狀彷彿一個個尖尖的冰淇淋,我一口就能吃下一個。粽子的品味也有很多種:有豆沙的、有蜜棗的、有紅豆的,還有鹹肉餡的。我最喜歡鹹肉餡的,剝開綠綠的棕葉,鹹鹹的肉香撲鼻而來,一個褐色的肉棕一會兒就被我“解決”了。那一塊塊小小的鹹肉使我百吃不厭,回味無窮。

  端午節,有美味的粽子,也有感人的故事,我怎麼不喜歡呢?

端午節週記 篇6

  陽光金黃又柔和,天地問一片明媚。外婆家門前兩棵高大的樟樹上,站立著兩隻喜鵲,它們唧唧喳喳,在一唱一和。

  屋外敦厚的外公正肩扛著鋤頭往家走,手裡捏著一束尺把長的綠色葉子。那葉子名叫菖蒲。外公用紅紙,把菖蒲粘在門兩邊的木柱子上,真是好看!我好奇地湊上去,立刻聞到了菖蒲的清香。

  屋裡,外婆在灶臺上忙碌著,菜刀切、鍋鏟炒,熱氣騰騰,香氣撲鼻。

  外婆還會拿出一隻碗,那碗裡倒著些許燒酒,燒酒下沉積著橘紅色的雄黃。她一隻手拿碗,另外一隻手的食指仲到碗裡,蘸來燒酒和雄黃直往我耳朵裡、脖子上、額頭上塗抹。我逃,外婆就追。到後來,在門前的空地上,小夥伴們看到各自部是耳朵裡黃黃的,額頭上黃黃的,就忍不住笑。

  端午節,在門口插上菖蒲是驅邪避瘟,給小孩子塗抹上雄黃酒,是為了讓他們避過蟲蠍叮咬,平安過夏。

  這是記憶中的端午節。它就像那時的陽光,是柔和的,金黃色的。每每想起,我的心情就會明媚起來。

端午節週記 篇7

  端午節是中華傳統節日,因為五月初五,有兩個五,也叫重五節,而“五”通“午”,初為端,所以俗稱“端午節”。端午節也是為了紀念愛國詩人屈原的一個節日。

  傳說屈原的祖國被侵略後,他寫下了《懷沙》後投江自盡。屈原死後,百姓們紛紛到汨羅江把飯糰丟進,讓魚、蝦吃飽了,不會咬屈原。有一位醫師則拿來一罈雄黃酒,將蛟龍水獸醉倒。後來,人們擔心飯糰被蛟龍所食,就想出了用樹葉包著包圍外纏彩絲的方法,這就變成了現在的粽子。以後,人們就透過賽龍舟、吃粽子、喝雄黃酒的風俗來紀念屈原。

  在我的老家潮州,端午節人們都要早早準備包粽子的材料。端午節前的好幾天裡,大家都買好粽葉、洗粽葉、曬粽葉、包粽子。到了端午節的那一天,大家都坐在一起吃粽子;人們還在韓江裡賽龍舟;每家每戶還在門上插桃葉來避邪。

  端午節是一個豐富多彩的節日,也是我最喜歡的節日之一。

端午節週記 篇8

  中國的傳統文化好像天上的星星數也數不清,有過年的倒福、中秋節、還有端午節,現在我就給你介紹一下端午節。

  傳說楚國的皇上是一個昏君,只顧吃喝玩樂,屈原卻說無效就投江自盡了,他投江時候還抱著一塊巨大的石頭,因為這樣他一下江就沉下去,在也上不來了。

  屈原投江以後兩岸的老百姓划龍舟去救屈原,人們把江都找遍了,但還是沒有找到屈原的屍體。在這個緊張危險的時候,突然有一位百姓站出來,他說我們就不了屈原不要緊張,我們可以丟魚和蝦愛吃的東西比如:粽子、雄黃酒、蛋等東西去江裡……

  從此,人們把這一天作為端午節,人們一到端午節就划龍舟、吃粽子、喝雄黃酒等……

  時間慢慢長久了,傳統文化也慢慢流傳下來。

【端午節週記】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