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屋>觀後感> 讀了《論語》有感

讀了《論語》有感

讀了《論語》有感

  當仔細品讀一部作品後,相信你一定有很多值得分享的收穫,這時就有必須要寫一篇讀後感了!那要怎麼寫好讀後感呢?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讀了《論語》有感,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讀了《論語》有感1

  子曰:“古之學者為已,今之學者為人。”其意為:孔子說:“古代的人學習是為了提高自己,而現在的人學習是為了給別人看。”

  在《憲問》中的這句話中,孔子很明確地提出了“古之學者”、“今之學者”的概念與區別。“古之學者”應該是距現在的遠古時代,最近也應該是夏朝、商朝;“今之學者”應該是孔子所處的周朝及春秋時期了。古代的學者認為做學問是為了探求宇宙、人生的'奧秘,是為了自己的理想與追求,是有益於自身修為、有益於社會的,是純粹為了做學問而做學問的。今天的學者,並沒有真正認識到學問、學術的價值,認為學問是做給別人的,起碼是為了達到某種目的而不得不使用的手段、工具及過程,很少有從自己的興趣、愛好出發,自得其樂地做學問的。

  對孔子的上述論斷,現代人都持認可態度,並能舉出很多現實社會中的例子。對此,意中同樣認同無異議。只是意中由此想到了其他,並有了些許感悟。

  春秋時期的孔子距今已經有兩千多年的歷史了,孔子是現在所言的真正意義上的古人,這是確定無疑的。從春秋時期往前數,只有“三皇五帝”及夏、商、周朝了,按照孔子的劃分,古之不說,只說今之。在“今之”的春秋時期,已經不是純粹做學問了,學問變成了做給別人看的了。這是不是國人的悲哀,是不是受儒家“學以致用”思想影響而形成的“入世”觀念作祟?值得商榷。

  可見,很多事情得以“傳承”,都有其歷史原因,有其思想承繼的,並不是空穴來風的。

  二XXX年X月X日

讀了《論語》有感2

  今天開始認真讀《論語》。對於這一類的古籍,年輕的時候真不太上心。想想自己讀了很多年的書,竟連這樣一本古典、經典、充滿智慧、字字珠璣的書都不曾好好讀過,不禁汗顏。

  第一段便是那耳熟能詳的子曰:“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

  “說”同“悅”,一早便知。然“悅”與“樂”的區別在哪?之前從未細想。悅在內心,樂則見於外。可不,學習的過程中內心充滿喜悅,那是靜靜的心底的私語。雖有時也會忘形地手舞之,足蹈之,但大部分的時候都是表面平靜,內心洶湧。有時竟然是不能說,不可說,說不得,說不出。呵呵,有時候語言的力量真真有限的很。

  而有“朋”來到,若不喜形於色,豈不讓“朋”誤會?而“朋”之一字,絕非泛指朋友,而是指志同道合之人。可見古人擇友嚴苛,並不隨意與人為朋。所謂“道不同,不相為謀”也。這樣的人來了,豈會不樂開了懷?那絕對是喜不自勝啊。

  “人心隔肚皮,對面不相識”。人與人之間的瞭解可謂是難之又難。知你、懂你的人世間能有幾人?年輕時常常豪氣干雲地吼上一句:莫道前程無知己,天下誰人不識君?現在想想不免發笑。所以,人不知,我不慍,這豈不是我們該有的基本境界嗎?話說,你慍了又如何?可不就是庸人自擾嗎?就讓花自飄零水自流吧。

  靜靜地享受讀書的喜悅,讓真正的朋友感受你的在乎,在不為人知的角落淡然地微笑。這是夫子早就給予我們的智慧。

【讀了《論語》有感】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