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屋>新材料> 個人抗疫事蹟

個人抗疫事蹟

個人抗疫事蹟1000字(通用8篇)

  在日常學習、工作或生活中,大家對事蹟都不陌生吧,事蹟可以起到引導良好風氣、推動工作、激勵後進的作用。那麼事蹟怎麼擬定才能發揮它最大的作用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個人抗疫事蹟1000字(通用8篇),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個人抗疫事蹟1

  1月24日,荊州一醫主治醫師王道亮是第一批進入隔離病房醫療人員,第一輪換崗後,剛解除隔離觀察的王道亮再次主動請戰,重返抗擊疫情第一線。疫情當前,使命必達。王道亮一直以實際行動踐行著醫務工作者的初心和使命。

  一個念頭:救人

  “患者的心率快速下降,如果不做緊急處理,患者會很快出現心跳驟停。”王道亮毫不猶豫地衝上去,給患者開始實施胸外心臟按壓,進行搶救,隨著急救藥物開始起效,患者的生命體徵逐漸平穩,轉危為安。

  搶救時空氣中的氣溶膠密度較大,暴露的危險更大,實施胸外心臟按壓時大幅度的動作可能會導致防護服的破損。面對危險,誰不珍惜自己的生命,但是搶救患者,必須爭分多秒。在搶救之前,王道亮設想過萬一遇到危險情況應該怎樣做,然而真正操作起來,這種擔心早被拋到腦後,“光想著怎麼救人了。”好在一切順利,沒有發生意外。這樣驚心動魄,與死神抗爭的場景無時無刻不在隔離病房內上演,高壓力、高緊張的狀態是工作日常,半夜起來搶救患者更是習以為常。

  一種態度:責任

  每天早上8點王道亮都會準時穿上防護裝備。查房時,王道亮都問的特別細,包括患者的流行病學史,體溫、咳嗽等症狀,年齡、基礎疾病,檢查結果及用藥情況,等等,進而做出判斷。

  對確診患者,王道亮責任就是執行新冠肺炎專家組治療方案。患者個體差異很大,有的症狀輕,有的危重,有的恢復快,有的遲遲不見慢,有的還伴有心臟病、高血壓等其它疾病……王道亮和醫療團隊採用綜合療法和個性化治療,確保每一名患者得到科學合理的救治。“這既是為患者負責,也是為患者家庭和社會負責,把好治療最後一道關口,讓患者順利康復,安全迴歸家庭和社會。”王道亮說,這就是戰“疫”醫生必須承擔起的特殊的責任,和他一起並肩作戰的一線醫護人員還有很多,“他們都很年輕,也更辛苦,夜班8個小時,不能休息,特別困時,只能趴在桌子上及躺椅上稍作休息。”

  一個信念:擔當

  “這次新冠疫情,我們以前沒有遇到過,但是出於醫生的職責,生命相托,關鍵時刻我們必須託得住。必須有信心、有能力,更是有擔當有責任去盡力救治患者。”王道亮已經1個多月沒有回家了,新年安排的節奏全部打亂了,家裡的大小事情都是王道亮愛人在安排。

  王道亮每天要工作十多個小時,而且沒有休息日。他說經過這次實戰有了隔離病房工作的經驗,比如穿脫防護服、怎樣對病人檢查治療等。按照要求,出隔離病房後需醫學隔離觀察14天,2月25日,王道亮立刻申請再次進入隔離病房。他希望,現在沒有新增病例,按照這樣的節奏持續,疫情早日結束。疫情結束後,自己最想做的事情是將手裡沒有完成的手術做完。

  個人抗疫事蹟2

  2020愛你,愛你的意思。但是這個子鼠年一點都不圓滿,她欠我們一個大團圓,旅行的計劃取消了,景區的大門關閉了,遊樂場的裝置按下了暫停鍵,回鄉的道路封鎖了,我們只能呆在家裡,不能踏出半步。這都是因為,新型冠狀病毒,來者不善來勢兇猛。正當人心惶惶、不知所措的時候,出現了一批最美逆行者。

  其中有一位醫學界蓋世英雄,他就是03年抗擊非典的領軍人物鍾南山爺爺。在關鍵時刻,鍾南山爺爺對大家說武漢危險,請大家不要到武漢去。轉過身84歲的他卻毅然決然的坐上了通往武漢的高鐵。到了武漢,他鎮定自若,經過實地考查,制定方案,得出預防結論,提醒大家“勤洗手,戴口罩,沒事不要往外跑,宅在家。”這種捨己為人、懸壺濟世的精神難道不值得我們敬佩、學習嗎?

  還有一位我們十分戴愛的李蘭娟奶奶,她是浙江大學教授中國工程院院士,她曾經也在抗擊非典過程中立下了汗馬功勞。這次為了研究出測試新型冠狀病毒的測試盒,73歲的她每天只睡三個小時。因此網上流傳一句話“國內捐”,“海外捐”,“李蘭娟”。

  武漢金銀潭院長張定宇,不只是漸凍症患者,更是傳染病狙擊手。他的妻子是一名醫護人員,在接診時不幸感染新型冠狀病毒,他雖然心中牽掛,但仍堅守在自己的崗位上,與病毒廝殺。好人有好報,他的妻子幸運的被治癒了。

  中南大學湘雅醫院醫生王濤,下夜班時脫下重重的防護服,摘下厚厚的手套,雙手早已經被汗水浸泡的皺巴巴的了,這是一雙全力以赴的手啊!湖南兒童醫院感染科護士胡配,從3點進入病房到10點,脫下三層護目鏡和防護服,臉上留下深深的淚痕,他卻說這是“天使的印記”。支援武漢的各大醫院醫療隊,為了方便穿防護服,減少感染風險,無論男女,都毅然剃了光頭,大家嬉稱這是“滷蛋頭”。我確認為,這是2020最美髮型。

  還有許許多多的逆行者,醫生、護士、警察、軍人......他們逆行而上,保衛著大家的安全……

  被困在家裡,我們吃著零食、看著電視、刷著抖音,卻抱怨著:“好無聊啊!”殊不知,這正是逆行者們的孩子可望不可求的日子。因為寒假延長,國家開展“停課不聽學,網路教學”,我們卻在抱怨:“好多作業呀!”卻不知,逆行者們的孩子都是獨自停課獨自完成作業,獨自入眠。疫情剛剛好轉,就有人憋不住,不帶口罩,到處閒逛,不珍惜逆行者的戰果,這些人是可恥的。哪有什麼歲月靜好,只是有人替我們負重前行。

  2020愛你愛你,致敬最美逆行者。2020欠我們一個大團圓,只要大家共同抗擊病毒,相信我們一定能打贏這場沒有硝煙的戰役。武漢加油!中國加油!

  個人抗疫事蹟3

  張繼先奶奶,1966年出生,今年54歲了,醫學碩士,參加工作三十餘年。張繼先醫生是一名優秀的共產黨員,此刻是湖北省中西醫結合醫院呼吸與重症醫學科主任醫師、教授、內科黨支部書記。

  抗擊“非典”的故事。2003年“非典”時,37歲的張繼先就是江漢區專家組的成員,每一天的任務就是下到各個醫院排查疑似者。從那時起她就養成了看病要問病人的住址、職業的習慣,也正是“非典”時期鍛煉出來的思維模式,使她養成了對病毒敏銳的.洞察力,對疫情高度的警覺性。榮獲抗擊非典戰役“三等功”。

  “疫情上報第一人”的故事。去年12月26日上午,張繼先奶奶接診了家住醫院附近小區的老兩口兒,他們因發燒、咳嗽就醫,拍出來的胸部CT片,雖然症狀看起來像是流感或普通肺炎,但CT片的結果與兩者有明顯的區別。他們兒子的CT片,肺上也有特殊表現。同一天,還有一位華南海鮮市場商戶,存在同樣的發燒、咳嗽和肺部表現。28日、29日,門診又陸續收治3位來自華南海鮮市場的病人。前後7個病人症狀和肺部表現一致。張繼先敏銳地意識到情景不對,向醫院進行了報告。醫院高度重視,立即決定上報。張繼先的堅持上報,為武漢市、湖北省,乃至全國衛健部門拉響了警報。12月底,國家衛健委派出高級別專家組,赴武漢調查病情,迅速應對處置。張繼先成為“疫情上報第一人”。

  新冠肺炎疫情期間,張繼先奶奶“像救火隊員一樣”奮戰在抗擊疫情一線,在離新冠肺炎疫情最近的地方戰鬥。她從網上又團購了30件帆布衣服用作防護。至於為什麼團購而不是讓單位配發,她說:“如果醫院配發的話需要訂做,而網上買能夠很快到貨。”她急病人所急,想病人所想。張繼先的情緒不止一次崩潰。有的病人病情發展太快,手段用盡,還是走了,她大哭;有時防護服快沒有了,口罩快用完了,她大哭……“我這次把一生的眼淚流光了!”這一個月來,睡眠嚴重不足,體力嚴重透支,她說自我已竭盡了全力。

  2月6日,湖北省給予張繼先同志記大功獎勵。把最高的榮譽給醫護人員!把最美的稱讚給白衣天使!把最便利的條件給一線的戰士!把最優厚的待遇給為這次抗疫做出貢獻的人!

  張繼先奶奶在疫情面前,身經百戰的,臨危不懼,敢於擔當,如今又一次衝在了戰鬥最前線。她是最美的白衣天使,也是一名抗擊疫情的老兵,更是一名勇敢的戰士。值得我們每個小朋友學習,讓我們向張繼先奶奶致敬!

  個人抗疫事蹟4

  “請全所民警、輔警學習潘興民通知奮戰在疫情一線的光榮事蹟。”2月2日傍晚,在這個特殊的時期,桐廬縣看守所教導員黃鵬在內部工作群裡組織大家學習潘興民的事蹟,號召大家向他學習,以更昂揚的鬥志投入到疫情防控中,做到守土有責、守土負責、守土盡責,確保監管場所絕對安全平穩。

  原來,潘興民向老家鄒城市石牆鎮黨組織上交1000元特殊黨費,自告奮勇報名當黨員志願者投入到疫情防控一線的事蹟被山東電視臺等媒體進行了報道。

  今年1月19日,所裡專門安排,讓潘興民提前回山東老家多休息幾天。沒想到,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來臨,潘興民所在的鎮村也積極響應號召,開展了疫情防控工作。得知情況後,潘興民一刻也沒閒著,第一時間報名參加了鎮村的黨員志願者,穿起來紅色的志願者服裝,投入到了疫情防控第一線,每天配合相關部門做好對村民和外來人員的體溫測量、車輛檢查。特別是對不理解的村民進行耐心的解釋和勸導。據潘興民介紹,一開始村民們覺得疫情離的很遠,

  正值春節走親戚的時候,大家都不理解,所以碰到最多的就是不耐煩、不配合。但經過他們的解釋、勸導後,村裡人都開始積極配合工作。幾天下來,潘興民共配合檢查人員上千人,勸導村民50餘人。

  除了爭當黨員志願者,潘興民還在1月28日(正月初四)的一早,趕到石牆鎮人民政府,向黨組織上交了1000元的特殊黨費,為抗擊疫情作貢獻。1月30日,因工作需要,潘興民在山東老家把妻子安頓好後,自己匆匆趕回了桐廬縣看守所,但是他並沒有把在老家的這段經歷告訴所裡的同事。直到媒體報道後,大家才知道,所以就有了開頭全所向潘興民學習的這一幕。

  “其實,我並不打算告訴所裡,國難當頭,這點事不值得說道。不管在哪裡,只要能為抗擊疫情做貢獻就行,因為我是一名共產黨員!”當問起他為什麼要“隱瞞”時,潘興民如是說。

  的確,今年已經有34年黨齡的潘興民非常具有正義感和公益心,自從部隊隊伍後一直熱心社會公益事業,曾經在當保安期間為保護企業安全勇鬥小偷光榮負傷。現在參加公安輔警工作,充分發揚“退伍不褪色”的優良穿透,在監管工作中勤懇敬業、盡顯擔當。雖然工資收入不高,但他每年都會去敬老院做義工、獻愛心,每年堅持義務獻血。2019年,他因為累計獻血超過4000毫升,還被評為全省的“義務獻血奉獻獎”,也曾被評為杭州市見義勇為積極分子、杭州市勞動模範、首屆“感動桐廬”道德模範等榮譽。

  個人抗疫事蹟5

  “疫情就命令、抗疫就是戰鬥、黨員就是先鋒”!

  縣委、縣政府號令:全體黨員下沉社群開展疫情聯防聯控,堅決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走,到抗疫前線去!”縣供銷社黨組成員阮樹斌聞令即動,第一時間到土井社群報到,臨危受命,勇挑重擔,用責任和擔當為戰區居民的生命和健康築牢最後一道防線。

  作為縣供銷社黨組成員,參與疫情防控人員的口罩、酒精、消毒液需要籌備,縣直單位居家黨員幹部下沉社群領取任務和民主街6個路口值守需要督辦,部門需要協調,住戶需要排查,防區需要消毒,卡口需要值守......這就是阮樹斌的戰鬥!餓了有泡麵,困了有帳篷,一天一天,風雨無阻。

  “阮主任,這多路口要守,人員不夠怎麼辦?”“同志,請問你們誰負責?我們不能出門生活物資怎麼辦?”“我家老人的藥用完了怎麼辦?”“我家水管子破了需要修怎麼辦?”......作為土井社群重點封閉管理的小區,三星家園是一個開放式小區,四通八達,進出口多,人員複雜,防控難度大。阮樹斌接到任務後,迅速組建黨員突擊隊和志願服務隊,制定防控措施,落實崗位責任,將“抗疫黨員突擊隊”的紅旗插在小區內。鮮紅的旗幟映入居民的眼簾,“快看,那不是供銷社的阮主任嗎?”“來了就好!來了就好!”有幾個認識阮樹斌的居民在自家陽臺上高興的喊道。恐慌之際,焦急的人們找到了組織,看到了希望,平復了心理。

  “路口全部封堵,保留一個出口,禁止人員進出”“黨員負責消毒、排查,消毒要道邊到角,排查要不漏一戶一人”“志願者負責宣傳、勸阻、代購,做好排查臺賬”“幹部負責住戶的包保和卡口值守”“建立三星家園微信群,釋出資訊、傾聽民聲,心理疏導、代購物資”......針對防控措施和應急救助,阮樹斌都用心思考、用心做好。“我們要理解支援,積極配合”“我們不出去,呆在家裡不添亂”,小區居民看在眼裡,明在心裡。

  “柔性服務、硬性防控”!截止目前,該小區共排查登記350戶1048名人,全部落實一日兩查,一戶多包,沒有發生一起傳染,沒有發生一起投訴,民主街6個卡口也沒有發生一起糾紛。

  戰“疫”還在進行,“疫情不銷,戰鬥不止”!風風火火、急急忙忙的阮樹斌率領著一群逆行者們依堅守在抗“疫”的前沿陣地,他們把崗位當戰場,視居民為親人,用黨性守護堡壘,用愛心溫暖民心,發揚供銷人的“扁擔精神”,用實際行動彰顯了共產黨人的使命和擔當。

  個人抗疫事蹟6

  在防控疫情這場沒有硝煙的戰爭面前,疫情就是命令,崗位就是戰位,防控就是責任。市六醫院社群衛生服務中心黨支部帶領全體幹部職工積極響應上級防控部署,主動放棄休假,全部返崗,迅速啟動應急預案,全力抓好疫情摸排、隔離阻斷、穩定安撫各項措施,第一時間築牢社群防控安全線,做到守土有責、守土擔責、守土盡責。

  一是黨員幹部率先垂範。社群的防控工作可以說是基層防控工作的重點和難點,市六醫院秀靈南社群衛生服務中心負責7。5萬常住人口,而且轄區人員構成複雜,流動性較大,底數不易掌握。社群醫護和防護資源又相對缺乏,防控任務十分繁重。面對這些困難,社群中心黨支部的共產黨員們,身先士卒,要求把最危險的工作留給自己,帶頭進社群進行摸排。此外,為了解決防護物資不足的問題,該支部的黨員自發蒐集各種舊膠片、檔案袋、紙皮、雙面膠、鬆緊帶等物品,自制了一次性面罩。截至2月20日,該黨支部在轄區網格化聯防聯控管理中走訪排查返邕人員3000餘人次,完成重點疫區返邕人員或確診病例密切接觸者勸住政府指定隔離點觀察監測,及時聯絡120轉診發熱病人等多項繁重工作任務。

  二是做實隨訪宣教。在摸排工作中,社群中心全體職工堅持收集健康資訊與疫情宣教並重,透過電話、微信、小程式等方式,耐心的向居民講科學、闢謠言,每天進行入戶體溫監測和詢問登記,並登記造冊,為“早發現、早報告、早隔離、早治療”提供有力支援。

  三是突出重點場所。為嚴格按要求做好高速路口等重點場所疫情防控,社群中心積極配合城區政府,分批次派醫務人員到安吉高速路口為司機乘人員進行體溫監測,堅決落實外地返邕人員疫情防控措施。在防護物資緊缺的情況下,醫務人員的隔離衣一穿就是8小時,每當脫下隔離衣,就會看到汗水浸溼了衣衫,摘下口罩,勒痕嵌在了臉上,“上班忙個不停,臉上被口罩壓得都沒感覺了,根本不覺得疼。”該黨支部黨員趙雲麗笑著說道:“我們科裡的其他同事也是這樣,為了打贏這場戰,這點痛不算什麼。”。截止當前,該黨支部完成高速路口排查車輛4000餘輛,體溫監測8000餘人次。

  擦亮黨徽,方可在黑暗中照亮前路;挺身而出,才能夠攜手共克時艱。市六醫院社群中心黨支部將繼續按照自治區、市委、市衛健委和院黨委的統一部署,扛起紅色大旗,將“黨建+疫情防控”與鞏固拓展“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成果相結合,以高度負責的態度領任務、講奉獻、勇擔當,築牢社群疫情防控防禦牆,為打贏疫情防控這場硬仗貢獻力量!

  個人抗疫事蹟7

  說起城關市政設施養護所的`小夥子孔令嘉,無論是社群工作人員還是小區居民,對他的評價都是“認真、負責”。孔令嘉同志是一個充滿朝氣的“90後”,目前擔任城關所養護股的副股長,他也是一名光榮的共產黨員。自疫情防控工作開展以來,孔令嘉同志服從單位安排,第一時間下沉社群協助開展疫情防控工作。面對社群瑣碎且繁重的工作任務,他沒有抱怨,沒有退縮,而是迎難而上,主動承擔。孔令嘉同志說:“疫情當前,光有醫護人員的努力是不夠的,每一個‘90後’都有義務和責任,為防疫工作獻出自己的一把力。”

  10月22日至25日下沉渭源路街道南昌路社群,10月26日至今在秀川街道銀灘花園社群,孔令嘉同志先後協助開展核酸檢測、查驗健康碼、岀入證、單位工作證明、小蘭幫辦註冊及進岀掃碼相關工作。

  社群核酸檢測任務重、接觸人員多,為了加強對疫情工作的領導,讓黨旗在疫情防控鬥爭一線高高飄揚,孔令嘉同志不畏艱險、不怕困難,帶病堅持工作,克服高強度工作帶來的疲憊,每天工作長達12小時以上,多次工作至凌晨時分。為提高核酸檢測效率,讓更多醫護人員投入核酸檢測工作,他主動穿起防護服,參與核酸檢測資訊登記工作,同時還要維持好現場秩序,在已開展的六輪全員核酸檢測中登記資訊近3000人次。

  在居民小區門口,他解答群眾問題,宣傳防疫政策,認真檢查出入人員的健康碼、出入證,盡全力安撫個別群眾的不滿情緒,幫助轄區居民註冊錄入“小蘭幫辦”800餘人。在下沉社群志願服務過程中,他充分發揮黨員幹部示範引領和戰鬥先鋒作用,在疫情防控一線擔苦、擔難、擔重、擔險,展現了新時代青年黨員幹部對黨忠誠、服務人民的黨性修養和行動自覺。

  “條件艱苦不怕,主要當時的工作不好開展”孔令嘉同志說,小區封閉管理,進出門需要查證,一開始有的居民不配合也不理解,需要反覆“做工作”。小區有多少居民,誰傢什麼情況,透過前後20天的“下沉”,他基本都“心中有數”了。兩次“下沉”工作,孔令嘉同志用實際行動獲得了“靠譜、有耐心”的評價,居民都誇這位下沉幹部做得好,“踏實、負責”是居民對這位“老熟人”最多的評價。這段時間恰逢雙十一購物節前後,居民網上購物特別頻繁。因為疫情反彈,根據2021年11月8日蘭州市新冠肺炎疫情聯防聯控領導小組釋出的通告,從嚴從實加強全市居民小區疫情防控工作,社群恢復“從嚴封閉式”管理,外賣、快遞等再次不讓進入小區,這讓居民開始“不習慣”。每當這時,孔令嘉同志總是耐心地向居民們解釋:蘭州疫情防控升級,當前疫情形勢不容小覷,最關鍵的是附近的小區已經發現確認病例了,希望居民們能引起重視,共同渡過難關。有時候,這樣的解釋,一天要說上百遍。社群居民最終被這個小夥子的執著所感動,紛紛願意到門口來取快遞,遇到大件家電,孔令嘉也會“搭把手”,和居民一起搬到樓上去。

  “沒有人生而英勇,只是有人選擇了無畏”。像他這樣的“90後”市政青年還有很多,他們不再是沒有長大的孩子,也不再是嬌滴滴的一代,他們不負韶華、激流勇進,用實際行動詮釋了市政隊伍肯吃苦、勇擔當、講奉獻、越是艱險越向前的無畏精神,用流淌的汗水磨礪了“90後”的責任,用無私的奉獻彰顯了“90後”的擔當,不負我們新時代市政隊伍的驕傲與榮光。

  個人抗疫事蹟8

  疫情發生以來,有一群年輕志願者在下沉社群逆行而上,穿梭於社群大街小巷,幫助社群群眾排憂解難,他們是人群中最亮的一道風景線。

  馬德樂同志作為機械所入職一年的年輕同志,自疫情發生以來,根據上級安排幹部職工就近下沉社群的要求,積極主動到就近社群報到,協助社群做好疫情防控工作,由於所在社群安寧區孔家崖街道水掛莊社群人口流動性大,外地人和大學生多,給疫情防控帶來了不小的難度,在來到社群第一天,馬德樂就積極配合社群同志深入各個住戶進行詳細摸排,統計房東和租戶人數,發放登記表,每深入一戶,他都會告訴房東:“當前疫情緊張,請大家非必要不要外出,請房東叔叔阿姨做好對租戶的解釋工作,以保證核酸檢測工作順利,確保核酸檢測不落一人,助力疫情防控,謝謝你們的配合。”每到一處,他都會重複這些話語,各位房東聽了也表示會主動配合社群保證防疫工作順利進行。除此之外,由於所在社群人口較為密集,為減少人員流動性帶來的風險,他積極主動配合社群人員按照網格順序分時間分批次通知人員做檢測,在現場積極維持現場秩序,保證間隔一米距離,為不方便人士、老人及孕婦小孩提供綠色通道,現場提醒排隊人員提前準備好健康碼,對不會使用手機的人員悉心指導,減少他們的排隊等候時間,加快核酸檢測速度,以他早出晚歸的身影踐行著新時代年輕人的初心和使命。

  張鑫同志同樣也作為機械所年輕同志,身先士卒,在下沉社群城關區臨夏路街道靜安門社群主動投身於防疫志願服務,由於所在小區為老舊小區,老人多,行動不便再加上沒有電梯,只能靠步行上去,他和社群同志分組進行入戶摸排,在摸排中不斷提醒居民做好防護,按照通知時間及時做好核酸檢測,尤其有行動不便的人員提前積極聯絡相關工作人員,及時幫助他們運送生活物資、做核酸檢測,方便生活不便群眾。除此之外,還積極開展防疫知識宣傳、核酸檢測現場引導、秩序維護、資訊登記,“請佩戴好口罩,保持一米距離,請大家開啟健康碼”張鑫同志不厭其煩一遍遍提醒群眾有序等候、提前掃碼登記,確保取樣高效安全。從早到晚,每一環節都不疏漏,每一時刻都不懈怠,核酸檢測現場秩序井然,竭盡全力做好疫情防控工作。

  打贏這場防控阻擊戰,離不開許許多多向他們一樣年輕的志願者,他們每一個人的付出讓我們信心倍增,我們堅信最終一定能夠取得勝利,守護好我們的家園。

【個人抗疫事蹟】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