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屋>傳統文化> 餃子傳統文化作文

餃子傳統文化作文

餃子傳統文化作文彙編9篇

  在學習、工作乃至生活中,許多人都寫過作文吧,作文是透過文字來表達一個主題意義的記敘方法。怎麼寫作文才能避免踩雷呢?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餃子傳統文化作文9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餃子傳統文化作文 篇1

  今天是正月初一,媽媽說:“每年的正月初一都要包餃子,這是中國的一個習俗。”

  我說:“媽媽,那我們就開始包餃子吧!”包什麼餡的呢?媽媽想。我說:“包白菜的吧!”我和媽媽先切好白菜,然後再切好肉,把白菜和肉放在一起,媽媽揉好面,我幫媽媽擀麵皮,媽媽教我包餃子,先拿著麵皮,用勺子把肉餡放到皮上。

  然後把皮包起來,用指頭捏一下,餃子就包好了。開始煮餃子了,我先把餃子放到鍋裡,隔一段時間就用漏勺攪一下,過了15分鐘,餃子就煮好了。

  我今天不僅幫媽媽減輕了負擔,而且還學會了包餃子。我真希望再能幫媽媽包餃子呀!

餃子傳統文化作文 篇2

  我最喜歡中國的傳統文化——餃子

  餃子餃子——吃了變成人中驕子。每當我現在看到餃子就會想起小時候姥姥勸我吃香噴噴餃子的場景。

  餃子歷史據說也很悠久了,是我國的傳統飲食文化特徵之一,深受老百姓的歡迎,民間有“好吃不過餃子”的俗語。每逢喜氣洋洋的春節,每到新年的除夕夜,餃子就成為了最重要的角色。因為大年除夕可少不了包餃子吃。我問過媽媽,為什麼年夜飯一定要有餃子,媽媽說這是古人傳下來的,一家人在除夕的炮竹聲中吃年夜餃子,就會有新一年的美好期望與祝願。餃子文化可是在飲食裡面有著很重要的一席之地呢。

  餃子形如元寶,有“招財進寶”之意。餃子可以讓人們把各種吉祥的祝願包到餡裡,誰吃到說明誰新的一年有更多的福氣,我曾經就為了吃到媽媽包在餃子裡的硬幣,連吃了20多個餃子,後來被大人們笑話了很久。餃子還代表團圓美滿之意。一家人圍在一起熱火朝天,有說有笑的包著餃子,是一件多麼幸福祥和的事情。

  有個謎語你們猜猜:一個扁食兩頭尖,下到鍋裡成萬千。金勺舀,銀碗端,端到桌上敬老天。天神見了心喜歡,一年四季保平安。對了,說的就是餃子。餃子的謎語還有很多。例如:從南來群鵝,撲通撲通都下河,先下沉,後漂浮等等。

  餃子可以有很多種餡,我最愛吃的就是三鮮餡的。我還會製作各種不同形狀的餃子,結果就是別人都不吃,只好我自己消化,因為我製作的餃子經常慘不忍睹,連我自己都不願意吃,哈哈。

  過年吃著餃子,聽著震耳欲聾的鞭炮聲,迎接新的一年的到來,是我們中國特有的傳統文化。

餃子傳統文化作文 篇3

  春節到了,爸爸在家門口已經把春聯貼好了。“盛世龍騰賀新年,闔家幸福喜開顏”醒目的金字紅底對聯,傳遞的是喜慶與祝福!爸爸看著貼好的對聯喜笑盈腮。回到房子裡面,母親微笑著說“我們包餃子吧。”

  爸爸和麵,母親洗完菜後切餡、拌餡。該擀餃子皮了,只見爸爸很熟練地拿起擀麵杖,左手輕輕地挪動著餃子皮,右手輕重有致地擀著皮兒,不一會一打餃子皮很快擀好了。我以前沒包過幾次餃子,我拿起一個餃子皮,攤在手心裡,用筷子夾了一小團肉餡放在上面。然後一折一捏,滿以為一個餃子包成了,沒有料到,那餡偏偏不聽使喚,像個頑皮的小孩,老往外鑽,弄得我滿手都是,黏糊糊的。

  第一個餃子沒有包成功!我不甘心,繼續包第二個餃子,結果包得歪歪扭扭,像一個個醉漢躺在那兒,難看極了!再看母親包的餃子鼓溜溜的,像圓圓的兵乓球一樣厚實。我問:“母親怎樣才能包出好看的餃子?”母親笑著說:“你看——”只見母親拿起餃子皮放在左手上攤平。然後右手用筷子夾起一些餡,放在餃子皮上,兩手合起稍一用勁,鬆開手,一個鼓溜溜的餃子包好了。我學著母親的樣子,將餃子皮攤放在左手上,右手夾一些餡放在餃子皮上也雙手合起一用力,鬆開一看,餃子餡都從餃子皮中擠了出來。反覆試了好多次,我才包出鼓溜溜的餃子。

  吃著熱乎乎的餃子我們一家人圍坐在一起,訴說著自己的心願和理想,聽母親講春節的來歷,屋子裡充滿了歡聲笑語,其樂融融,無處不顯示出春節的熱鬧與喜慶。

餃子傳統文化作文 篇4

  今天上午,王老師給我們講了“傳統文化——餃子”,同學們對這再熟悉不過了。但是,餃子的來歷、意義、以前的名稱……估計沒有人能回答上來。下面就讓我給你們介紹一下吧:餃子有兩千五百多年的歷史,相傳是建安年初任長沙太守的張仲景發明的。當時瘟疫流行,他的官做不下去了,只好辭去官職,去給百姓治病。他一到家,求醫者便蜂擁而至。冬天,弟子幫他熬藥,他把羊肉、辣椒和驅寒藥材放進鍋裡,用沸水煮熟,然後用麵皮包上,在用水煮,這就成了“驅寒嬌耳湯”。人們吃後,頓時覺得全身溫暖,兩耳發熱。當然,人們被凍傷的耳朵都被他治癒了,歡歡喜喜過了個年。從此,每逢冬至到大年三十,人們都吃餃子紀念他。可吃餃子又有什麼意義呢?是這樣的:全家一起吃年夜餃子,以示財源茂盛、平安吉祥、幸福健康、人丁興旺。

  餃子在長久的發展過程中,已經歷了唐、宋、元、明、清等朝代。餃子最早出現在魏國。《廣雅》記載那時有叫“餛飩”的食品,相當於現在的餃子,到了南北朝時期,餃子已在中國大部分地區流行,而且裡面要放些蔥、姜、香菜、蝦皮、韭菜等小料。這種吃法仍在我國現在陝西、山西等地區流行;在唐朝,餃子變得和現在一模一樣,稱為“湯中牢丸”;宋-明時期,稱“便食”、“時羅角兒”、“粉角”等。萬年曆《萬署雜記》中記載:初一日正旦節……吃水果點心,即扁食也;清朝,因為種類繁多,名稱也在不斷增多,先後有了諸如“餃兒”、“水點心”等名稱。

  那麼,我在家裡包沒包過餃子呢?嘿嘿,包過的。家裡每次包餃子,我都纏著媽媽:“我也要包!”“不行!”媽媽馬上反駁。“我就要包!”媽媽拗不過我,只好無奈地點了點頭。我拿起一個麵糰,再拿起刀,這時,媽媽叮囑我說:“拿刀一定要小心。”“知道啦!”我不耐煩地說。我用刀小心翼翼把麵糰切成兩段,拿起其中一塊,在面板上上使勁揉啊揉,使它變成了一隻“小海參”,再拿起刀,把它切成一個個小塊,切好後,我拿起一個面塊,沒擀幾下,面就粘在了上面。失敗是成功之母,再來!哈!這次終於成功了。所有的面塊都擀好後,就開始包餃子。我拿起一個麵皮,不是把餡放多了就是放少了,最後竟然連皮都撐破了。這時,媽媽又說:“你這麼粗心,肯定包不好。”我情不自禁地小聲嘀咕起來:“媽媽真嘮叨。”我平時最喜歡搞惡作劇,趁媽媽不注意,我悄悄地包了一個白糖餃子。準備下餃子了,我還數了一下,驚訝地說:“這麼少?還不夠我塞牙縫的!”那個白糖餃子和其他餃子在一起,真是難以辨認。不過,我還是有秘訣哦!開始下了,餃子們迫不及待地跳進鍋裡,餃子在鍋裡翻滾著,白的似雪。一轉眼,餃子煮好了,我一眼認出了白糖餃子,並很快吃了它。媽媽向我投來有些嫉妒的目光,而我心理卻是樂滋滋的。

  餃子是中國傳統文化美食之一,深受人們喜愛。

餃子傳統文化作文 篇5

  春節的時候,母親說要包餃子,於是,我和表妹也就加入了,雖然很想包餃子,可是我包的餃子也太爛了一點吧!不好意思獻醜,不過,最後我還是加入了。

  看著表妹和母親包的餃子那麼好,我也學著她們的樣子,包了起來,包好以後,原本自我感覺還可以的我,嚇了一跳,這還是餃子嗎?太慚愧了,竟然比表妹包的還差好多。

  母親看了我的餃子以後,就開始教我包餃子,為了不再比表妹包的差,我就認真的開始學了起來。

  母親教我先:取餃皮一張於掌心,放入適量餡,將餃皮對摺立起,兩手的食指和拇指分別從餃皮左右兩端往中間捏,中間自然留一個口,把左右兩邊合攏,留口部分折起捏牢,兩邊各形成一條褶折。

  聽母親講好以後,我學著母親說的,做了起來,做了一會兒,總算做好,雖然還是不怎麼好看,不過比剛才那個好了一點點。

  表妹也爭著要教我包餃子,沒辦法只好學了,她要教我包波波餃:取餃皮一張於掌心,放入適量餡將餃皮對摺封口成半圓形,食指稍過拇指前捏,住餃邊食指微微將餃皮往前推出褶折,重複褶折直推至右端頂處放手,這樣一隻波波餃就完成了。

  沒想到表妹會這麼多的包法,她還教了我元寶餃的包法:取餃皮一張於掌心,放入適量餡對摺成半圓形,捏牢中間將右半邊餃皮封口,同樣將左半邊餃皮也封口,將餃皮封牢,然後把餃子兩端向中間彎攏,將兩端餃邊相互捏牢,使半圓形的邊微微向上翹。

  包餃子真好玩呀。

餃子傳統文化作文 篇6

  餃子不但是一種很好吃的食物,而且是年三十晚必備的應節食品。

  每到年三十的傍晚,我跟媽媽一起包餃子。媽媽準備了很多包餃子的材料,有玉米、肉、韭菜和蔥花。只見媽媽把肉切碎,再把韭菜切成一小段,一小段。把肉碎和蔥花、一點油、鹽、醬油,攪合在一起,調好味道。然後拿起餃子皮,它是一種麵粉做的`皮,在皮中間放點肉、韭菜和玉米粒,在周圍粘上一點水,小心翼翼地合攏起來,這樣可愛的餃子就包好了。包出來的餃子一個又一個,就像一把把小扇子。爸爸回來了,我們一家三口一起齊心合力包著餃子,說著、笑著,很快餃子包好了。我們吃著餃子,香香的,真好吃!聽媽媽說:年三十吃餃子是代表家庭和諧,團團圓圓。

  年三十包的餃子不但好吃,而且多麼有意思啊!

餃子傳統文化作文 篇7

  生活中的傳統文化—餃子今天是週末,也是立冬,我們去姥姥家吃餃子。一進門便看見姥姥把一大塊面揪成許多小麵糰,再把小麵糰趕成扁片,其次把肉餡放進扁片裡,最後把邊沿捏出許多的小花邊使餃子合攏,這樣就做好了。

  餃子其實它的原名叫“嬌耳”,是我國醫聖張仲景發明的。相傳,張仲景辭官回鄉時,正好趕上立冬這一天,他看見許多的老百姓飢寒交迫,兩隻耳朵也凍傷了,當時傷寒病正在流行,病死的人很多很多。張仲景便在當地搭起了一個醫棚,還支起了一個大鍋,煎熬羊肉、辣椒和祛寒提熱的藥材,用麵皮包成耳朵形狀,煮熟之後連湯帶食都送給了老百姓。老百姓從立冬吃到除夕,抵禦了傷寒也治好了凍耳。從此後人們就模仿製作,便有了餃子。

  另外,在我國北方,每到逢年過節或迎親待友時,也都要包頓餃子吃。大家圍坐在一起,邊包餃子邊聊天,山南海北無所不談,不時引來歡聲笑語,真是其樂無窮呀!

  千百年來,餃子在它漫長的發展過程中,深受人們的喜愛,流傳至今。當人們吃著這味道鮮美的水餃時,如果在知道一些它的來歷,誰不驚歎我們文明古國源遠流長的麵食奇苑呢。

餃子傳統文化作文 篇8

  我很喜歡《真心英雄》這一首歌,更喜歡歌裡的這句歌詞“不經歷風雨怎麼見彩虹,沒有人能隨隨便便成功。”,我覺得這一句歌詞說得很對。今天我遇上了這樣的事。

  母親今天買回來了一些餃子皮和肉,我看見她們包得真熱鬧,於是我也去學著包餃子。開始包餃子了。母親手裡拿著餃子皮,我也跟著手裡拿著餃子皮,母親把肉包到皮子裡,我也把肉包到皮裡,母親折餃子,我也折餃子,什麼也給著母親做,可是我們得到的結果可不一樣,母親包的餃子雖然陷又多但是小巧玲瓏非常精緻,像一個個白胖胖的小娃娃。

  可是,再看看我包的餃子,有的餃子張著大嘴巴,有的餃子脹破了肚子,有的餃子沒吃飽,耷拉著頭,垂頭喪氣的,還有的裂開了小嘴,嘲笑我呢。我氣得直跺腳,把餃子皮扔到桌上。

  母親連忙笑著對我說:“傻兒子,生氣了。你不是喜歡《真心英雄》裡面的”不經歷風雨怎麼見彩虹,沒有人能隨隨便便成功。“這一句歌詞嗎。來母親教你,再來跟母親學。”這時,我的氣一下子給消了,我重新拿了一塊餃子皮,學著母親的樣子把他平攤在手上,另一隻手拿筷子去適量的陷放在餃子皮的中間,然後用筷子頭,粘點清水摸在餃子皮四周,然後把餃子皮合攏,輕輕的給它疊皺。哇!我包的餃子跟母親的餃子一模一樣,我一蹦三尺高,大聲叫到:“我會包餃子了!”母親笑了起來,我也跟著笑了起來。

  我們做每一件事情,我們都可能會失敗,但是你只要不放棄一定會成功,連包餃子這樣的小事也是這樣的。

餃子傳統文化作文 篇9

  我今年10歲了,常聽老人講,過去吃餃子是過年過節的事。現在吃餃子已經成了家常便飯。可是,以前我只會吃餃子,卻不會包餃子。

  一天放學回家,正趕上母親包餃子。我就湊上去學著包。只見母親包出的餃子一個個圓鼓鼓的,活像一排排小元寶。我怕包不好,就先拿擀麵杖擀餃子皮。我從桌子上取個麵糰,先往桌子上摁了一下,麵糰變扁了,再用擀麵杖把它擀成圓片,雖然不那麼圓,也能把麵糰擀薄了,再往面片上放一些餡,用手把面片對角一折,從頭到尾揑到一起,哈哈,像新月一樣的小餃子包成了。

  但是,它的形像與母親包出來的餃子比可醜多了,像捱了幾天餓的“小老鼠”。不行,再來一個!這回我多加了餡,餃子也變得豐滿一些!我一個個不停地包了起來,一個比一個漂亮,花邊整齊,亭亭玉立……我心中那高興勁就不用提了,母親也表揚我學的快,包得好。

  餃子下鍋了,蓋蓮上的餃子像一群大白鵝撲騰騰地飛入水中。我站在鍋邊,看母親煮餃子。母親一會兒蓋上鍋蓋,一會又開啟。鍋裡的水開了幾個開後,餃子漂起來了,一個個都鼓滿了氣,活像一個個小舢板在沸水中游。當一陣陣香氣鑽到我的鼻孔時,我急不可耐地先嚐了一個,嗬,這餃子比哪天包的都香,真像我吃的是大白鵝肉餡的餃子呢!

  後來,我悟出來一個道理:自己親手包出的餃子比吃現成的更有滋味,自己親手做的事比別人代替幹更有意義。

【餃子傳統文化作文】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