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屋>演講與口才> 課前五分鐘演講故事

課前五分鐘演講故事

課前五分鐘演講故事

課前五分鐘演講故事1

  一碧深澗的清澄是水的作品,春日滴綠的風華是水的姿態,虛懷若谷的心境是水的靈性。

  水,嬉戲在清澈小溪,一路歡歌笑語;水,澎湃在蔚藍大海,形成驚濤駭浪;水,靜默在如鏡湖面,製造風情無限。它波瀾壯闊,深不可測;它溫柔恬美,柔中帶剛。

  老子曰:"水利萬物而不爭"。這種精神成為千百年來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面朝黃土背朝天的辛勤勞作,烽火硝煙中的勇往直前,日常生活中的謙虛禮讓……

  一直相信,水是有感情的生靈,不然它怎麼會使諾亞的村莊頃刻化為汪洋,讓那個顧影自憐的夢中人變成水仙……

  許多人都崇尚著水的靈性,體味著水的韻味從而在各自的領域取得成就:著名印象派畫家莫奈的畫室就在水上,因為他喜歡那種隨著自然節奏流動的感受,以便更好地捕捉美學中的光影。而導演金基德的作品全然把水當作了主角。在他的影片中,水有太多的象徵意義:獨自一人在湖面泛舟,打槳聲驚動了叢林中的飛鳥……以動襯靜的畫面一瞬間讓內心充溢著淡淡的恬靜和憂傷……

  水構成了詩人的生命原鄉。"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是王維對自然的嚮往留戀;"大江東去,浪淘盡"是蘇東坡滿腔的豪情壯志;"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是南唐後主的無限愁思;"東船西舫悄無言,唯見江心秋月白"是白樂天的痴迷意境……

  水能使所有乾涸的土地重新煥發生機,也能摧毀一切堅固的壁壘。它的能力是無法估量的,它在一定程度上與人精神相通,從而使人的靈魂得到昇華。

  "天之道,損有餘而補不足。"水的品性在現實世界中隨處可尋。善良的人都會在社會的蔭掩下豐富自己的精神世界,他們像魚兒一樣遊動在水的內部,身上沒有標籤,只有水。

  老子通讀道藏,通曉世事,因而他能在門徒眾多的'廳堂裡,輕輕地捋著鬍鬚,緩緩地吟出:"上善若水"……

課前五分鐘演講故事2

  納蘭是寂寞的,所以通曉"人生若只如初見"的絕美;黛玉是孤獨的,所以感懷"花謝花飛飛滿天,紅消香斷有誰憐"的心傷。陶潛是寂寞的,所以耘耔"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的閒適;蘇軾是寂寞的,所以才吟出"行到水窮處,坐看雲起時"的達觀。

  一直無法忘懷三毛那個謎一樣的女子,她說:"寂寞如隨,寂寞如影,不必化解,己成共出"。為了她心底的愛不再膨脹,為了她心底的痛不再洶湧,她毅然的放下流年盛放的春光,去選擇與她愛的人靜靜的享受靈魂的逍遙,有人說她化作了一隻不死鳥,在撒哈拉沙漠裡與心靈的伴侶吟唱。

  一直無法釋懷蘇軾的遭遇,他歌:"歸去,也無風雨也無晴",為了排憂解難,想必他內心做了無數的精神鬥爭,為了心中的清歡,他在多個寐不能眠的月蝕之夜,戰勝了小我做到寵辱不驚,後人敬仰他的豁達,看來不知道蘇子背後的寂寞是他所鑄造的天上人間。

  一直嚮往桃花源地,那個落英紛飛的季節,那個"不足為外人道也"的阡陌交通。為了內心留得清澈,陶潛開荒南野過著"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的農翁生活,過慣了紙醉金迷的達官顯貴縱然嫌之落寞,可這裡的心安又何必求得向庸俗無聊之仕所垂青。

  三毛的寂寞歸依了沙漠,歸依了她靈魂的追逐,歸依了心愛的伴侶。

  蘇東坡的寂寞歸依了赤壁,歸依了他遺世獨立的胸襟,歸依了人世難得的清歡。

  陶潛的寂寞歸依了桃花源,歸依了他南山西疇的安適,歸依了人間的真意。

  隨著細雨閒花皆寂寞,文人英雄如是說:"你不懂我的快樂,就如同你不同我的寂寞。"也許正是這幾顆玲瓏剔透的寂寞之心,才留得世間冷而清明的真性情得以歸依。

【課前五分鐘演講故事】相關文章: